2019年11月19日

易經之「易」義與六十四卦轉換對稱圖表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此文源自本人2019.5.29.增補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易經」條目內容
★本人為此刪除內容之原創作者,依維基百科規定,享有該材料的著作權,可以重新發行並將其置於其他任何本人所喜歡的著作權保護下。



        易經之「易」義與六十四卦轉換對稱圖表
                            東岐明


  「易」字的傳統解釋出處,主要來自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字義解釋:

 『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3]

前一象形意義,是許慎不知上古原始字形,而以東漢當時所知古代篆體簡化字形猜測之
誤[9]。後一陰陽意義,是依東漢當時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說法[6]。再加上西漢末
年流傳讖緯之學的《易緯乾鑿度》,假託孔子之名而謂

 『孔子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4],

東漢鄭玄註解而後於其《易贊》《易論》引申出

 『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5]。

現代考古學的甲骨文研究,在二十世紀末已經破解「易」字原始出處。徐中舒《甲骨文
字典》【易】[解字]乃謂:『原字為…象兩酒器相傾注承受之形,故會賜與之義,引申
之而有更易之義。…《說文》所說形義皆不確。』[8],康殷《文字源流淺析》【易】更
是推斷其原始意涵與字形演變[9]。東岐明乃根據兩者考古研究成果,詮釋認為「周易」
之「易」乃攝三義,而可涵攝「易」字傳統解釋[10]:

 ‧相對:以兩酒器相對之象,喻示兩者之間彼此相對。
 ‧感應:以兩酒器承受之象,喻示兩者之間有所感應。
 ‧變化:以兩酒器傾注之象,喻示兩者之間有所變化。


[3] 許慎. 《說文解字》【易】∵

[4] 鄭玄 注.《易緯乾鑿度‧卷上》∵

[5] 孔穎達 疏. 《周易正義‧卷首‧第一論 易之三名》∵

[6] 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乾坤設位章第二〉『日月為易,剛柔相當』∵

[8]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易】∵

[9] 康殷. 《文字源流淺析》【易】∵

[10] 東岐明《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第四講〈天地乾坤:易
經哲學的時空境界〉【神易隨筆】〈易學斷裂與神易緣由〉∵『《易經》所謂「易」字
的意涵指涉,根據現代學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於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古代字跡
考證,其原始字形乃是象徵了「兩酒器相傾注承受」,顯示了水液正由一酒器倒至另一
酒器;會意上有「賜與」之義,又象徵著「更易」、「交易」之義;而由兩相對酒器在
傾注時的水液狀態變化,其意涵更引申出「基於相對而感應變化」的「變易」之義,而
有「相對感應」之義。現今「易」字,乃是源自遠古字形之簡化,只截取單一酒器部分
及傾流液形,而成「易」之字形。因而《易經》之「易」的根本意涵,在體式上指涉了
「相對感應」,在現象上指陳了「變化無常」,乃是意謂「相對感應之變化無常」,亦
是意謂「變化無常之相對感應」。一切相對感應可以析辨為主客之間的相對感應,其根
本基礎也就是心物之間的相對感應。』



 六十四卦轉換之圖表對稱性質

周易卦序的排序方式,是以相關卦對為組合。首先是以卦象上下顛倒的綜卦關係成對
(譬如咸卦與恆卦);其次有些卦象沒有其他綜卦,就以爻位陰陽相反的錯卦關係成對
(譬如乾卦與坤卦)[21]。


二十一世紀初,東岐明在研究六十四卦之綜卦卦對與錯卦卦對的轉換關係,發現可依
數理對稱關係排列六十四卦圖,從而得致綜卦之間的軸對稱與錯卦之間的點對稱,六
十四卦也依上下兩卦互動關係而群集排列,而有右方所見之周易六十四卦象轉換對稱
圖表[22]。此圖表有下列特徵:

 ‧錯卦彼此以中央太極為點對稱,譬如謙卦(上坤下艮)與履卦(上乾下兌)。

 ‧綜卦彼此以左下角乾卦至右上角坤卦之直線為軸對稱,譬如咸卦(上兌下艮)與恆卦
  (上震下巽)。

 ‧左下角乾卦至右上角坤卦之直線,作為對稱軸線,稱為「對軸」。其上的乾、中孚
  、頤、離、坎、大過、小過、坤之綜卦,即是自身卦象。譬如乾卦之綜卦,還是乾
  卦。

 ‧左上角否卦至右下角泰卦之直線,其錯卦相應對稱軸,稱為「錯軸」。其上的否、
  漸、蠱、未濟、既濟、隨、歸妹、泰之綜卦,即其錯卦卦象。譬如未濟卦之綜卦,
  即是其錯卦之既濟卦。

 ‧十二月卦(十二消息卦)之 復、臨、泰、大壯、夬(右下)、─乾(左下)、─姤、遯、
  否、觀、剝(左上)、─坤(右上),乃沿卦圖外側作順時針排列。

 ‧八卦之 乾、坤、坎、離、震、巽、艮、兌 的立方體卦排列[23]。

 ‧整體卦表是8×8座標的重卦排列,依上下兩卦互動關係而群集排列。從中剖分為四
  個4×4的重卦區塊,每個區塊會有相同性質的初爻與上爻。又再個個從中剖分為十
  六個2×2的重卦區塊,每個區塊會有相同性質的初爻、二爻、五爻、上爻。

  此一卦象轉換對稱圖表的座標排列方式是由以下幾點條件所構成:

 1.為了達成綜卦在卦表上的軸對稱,所以上方座標與右方座標乃是互為綜卦。如此,
  只要決定一方座標就可以決定另一方座標。

 2.為了達成錯卦對於卦表中心的點對稱,所以一方座標的兩側必須互成錯卦對稱。

 3.為了達成十二月卦的繞表排列及立方體卦的投射排列,以及為了重卦之我方與對方
  的勢力性質區分。因而上方座標排列為『坤震兌坎離艮巽乾』,右方座標排列為『
  坤艮巽坎離震兌乾』。

  對應於先天八卦之關聯

宋朝學者邵雍推演之先天八卦圖,其爻位陰陽相反的錯卦關係也是以中央太極為而成點
對稱,而巽兌與艮震之卦象上下顛倒的綜卦關係也是以乾坤軸線而成軸對稱。


[21] 六十四卦的錯綜與反對旁通. 易學網∵

[22] 東岐明《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第五講 宇宙八卦與神
易64卦:闡述八卦與64卦之周文王原義─【神易隨筆】〈簡介神易64卦表〉∵

[23] 東岐明 繫說神易05〈2/7〉宇宙八卦與神易64卦:神易64卦表#立方體卦.∵

2019年11月18日

「格物致知」的詮釋歷史與爭議問題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此文源自本人2008.11.8.編撰於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0%BC%E7%89%A9%E8%87%B4%E7%9F%A5&oldid=8503225
又本人增補觀點至2019.11.13.,而已遭刪除之「格物致知」條目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0%BC%E7%89%A9%E8%87%B4%E7%9F%A5&oldid=56859024
★本人為此刪除內容之原創作者,依維基百科規定,享有該材料的著作權,可以重新發行並將其置於其他任何本人所喜歡的著作權保護下。



        「格物致知」的詮釋歷史與爭議問題
                          東岐明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
、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
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1],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
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
謎。

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註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
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
,以至於今。現在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
,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現代漢語詞典》即以解釋為:
「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現今流行觀點和朱熹觀點的差異,乃是在
關於「致知」的解釋。朱熹所謂的「知」是知性─包含智慧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
「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
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贊同。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
還因政治黨爭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
致知」的學說觀點。但因為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採用為科舉取士的
應試準則,而自從明太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
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餘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因而朱熹在「格
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


[1] 《大學》後文是由「誠意」開始解釋,所以朱熹才會認為《大學》在〈釋格物致
   知〉上有闕文。


 歷史上的學說觀點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
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近兩千年,至今仍無定論。明末劉宗周[3]就
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
許多不同見解。關於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格物致知」的觀念爭議,可以參考[4]、[5]、
[6]。以下就重點例舉一千餘年來儒學界的主要各家解釋及原文。所述種種觀點,只是擇
其重要學者加以摘錄略述,實際歷史上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觀點。

  東漢

  ‧鄭玄: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
     『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
      。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7]

  唐朝

  ‧孔穎達:事物之來發生,隨人所知習性喜好。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
       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
       ,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緣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
       ,物既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
       惡。既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8]

  ‧李翱:萬物所來感受,內心明知昭然不惑。
     『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
      應於物者,是致知也。』[9]

  北宋

  ‧司馬光:抵禦外物誘惑,而後知曉德行至道。
      『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
       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
       故也。』[10]
      『格,猶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鄭氏以格為來,或
       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11]

  ‧程顥:窮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
     『格、至也。窮理而至於物,則物理盡。』[12]
     『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
      學之事也。』[12]

  ‧程頤: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
      不能致也。』[13]
     『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
      間,皆是理。』[13]
     『格,至也,謂窮至物理也。』[13]
     『問:「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
      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之間,皆是理。」』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由曰窮齊理而已也。』[13]
     『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13]

  南宋

  ‧朱熹: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14]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
      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
      《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
      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
      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14]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於文祖
      」之格,言窮之而至其極也。』[15]

  ‧陸九淵:修持心性不為物牽,回復天理之知。
      『天之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16]
      『此理本天之所與我,非由外鑠。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為主,則外
       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16]
      『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來無事胡亂。彼事物牽去,若是有精
       神,即時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壞了。格物者,格此者也。伏羲仰象
       俯法,亦先於此盡力焉耳。不然,所謂格物,末而已矣。』[16]
      『學問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實;此古
       人格物致知之功也。』[16]

  ‧黎立武:通徹研究《大學》所述的事物內容。
      『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國、天下而言。事有終始,指格、致、誠、
       正、修、齊、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由平治而
       溯至格物,終必有始也。』[17]
      『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後之知,蓋通徹物之本末,事之終
       始,而知用力之先後耳。夫物,孰有出於身心家國天下之外哉!』[17]

  明朝

  ‧王陽明: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
      『「致知」曰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
       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
       知明覺者也。』[18]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
       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
       之謂也。夫是之謂格。』[18]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
       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
       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
       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19]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20]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
       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
       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誠無物」,大
       學『明明德』之功,只是箇誠意。誠意之功,只是箇格物。』[20]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
       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
       理。即是窮理。』[20]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20]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
       格物。』[20]
      『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21]

  ‧王艮:規範反省自身行為,了知德行根本。
     『格如格式之格,即後絜矩之謂。吾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絜矩,則
      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卻不在方上求,矩正則方正
      矣,方正則成格矣。故曰物格。吾身對上下前後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
     『物格知至,知本也;誠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貫,是故愛人治人禮
      人也,格物也。不親、不治、不答,是謂行有不得於心,然後反己也。格
      物然後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
      ,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後身安也。」[22]

  ‧瞿汝稷:止於應止之行,而可達致至善之知。
      『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則止於上耦之物,中耦則止於中耦之物,下
       耦則止於下耦之物。畫地而定三耦應止之所,名之物也。故《大學》言
       物是應止之所也。格,至也。格物也者,至於所應止之所也。』[23]

  ‧蕅益智旭:修持唯心識觀,轉意識[24]為妙觀察智。
       『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
        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他物也。」[25]

  ‧憨山德清:感通外境萬物,致以化為自心真知。
       『物即外物,一向與我作對者,乃見聞知覺視聽言動所取之境。知即真
        知,乃自體本明之智光。』[26]
       『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謂我以至誠感通,彼即化而歸我。所謂至誠
        貫金石,感豚魚;格也。』[26]
       『以妄知用妄想。故物與我相扞格……向之與我扞格者,今則化為我心
        之妙境矣!物化為知,與我為一。其為感格之格,復何疑問。』[26]

  清朝

  ‧孫奇逢:
      『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為純一之體,發而為靈明之用,
       其靈明之發而為最於一之念者,則良知是也。即良知之發,而識吾性之
       真,因推極其良知之用,以復還吾性之體;是王子良知之說,正有合於
       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統而為彝倫
       之大,散而為萬事萬物之理,是萬事萬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本吾
       性之理,以格萬事萬物之理。窮萬事萬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
       子即物窮理之說,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為非也。蓋王子得吾性之要
       ,朱子得吾性之全。不得其要,則泛濫而無本;不得其全,則缺略而不
       該。然所謂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別有所謂要。所
       謂全者,即所以統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別有所謂全,是吾所謂
       歸於一者也。』

  ‧顏元:親自實踐驗證,致使知性通達事理。
     『格物之格,王門訓正,朱門訓至,漢儒以來,似皆未穩。元謂當如史書「
      手格猛獸」之格,「於格殺之」之格,即孔門六藝之教是也。』[27]
     『周公以六藝教人,正就人倫日用為教,故曰「修道謂教」。蓋三物之六德
      ,其發見為六行,而實事為六藝,孔門「學而時習之」即此也;所謂「格
      物」也。』

  現代學者觀點

  ‧東岐明:
      『「格物」之「格」,源自《尚書》常用「格」的意義,意指「達至」,
       譬如《尚書》『格於上下』『格於皇天』之「格」。「格物」一詞是《
       大學》仿照《尚書》而用「格」字來說心性工夫。所謂「格物」的修行
       意涵,是謂「達至物象實相」,就是指修行照見物現象的真實相,這是
       對應佛教慧觀禪修的修行境界。佛教南傳上乘的十六觀智,其入門的第
       一觀智「名色智」就是《大學》「格物」所指的慧觀入門修行境界。名
       色智的修行境界特徵,是開始體察到真實究竟的物相,而發現到一般常
       人習慣所見的物象只是概念形態。「格物」的達至物象實相,就是同於
       名色智的這種修行體驗,而此一修行體驗是所有慧觀修行的入門必經階
       段。所以《大學》所謂「格物」也就是修行慧觀的入門工夫。「致知」
       是指「得致觀智覺知」。佛教上乘十六觀智的名色智,可以開始覺知見
       到現象究竟實相的色法(物)與名法(心)在成對出現。一般常人的感官經
       驗是覺受物象,而名色智階段則會清明覺知到感受心與體驗物的成對出
       現。《大學》所謂「致知」,就是致此觀智修行的清明覺知;而此清明
       覺知是與見到物象實相一同發生,所以《大學》乃謂『致知在格物』。
       而此清明覺知的得致,可以藉由修行觀照物象實相著手,所以《大學》
       乃謂『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其實就是開啟慧觀智覺的入門工
       夫。……即使第一觀智的名色智的清明覺知,也已經開始具有抑惡揚善
       的身心力量,所以《大學》才會說『知至而後意誠』『欲誠其意者,先
       致其知』。……中國與印度也都曾在心性修為上,發現慧觀修持的工夫
       ,只是中國文明記作『允執厥中』『格物致知』而主要導向入世之應用
       ,而印度文明記作『慧觀』『觀智』『內觀』『Vipassana 毗婆舍那』
       而深入導向出世之解脫。』[31][32]


[3] 《劉子全書‧卷38》〈大學雜言〉劉宗周

[4] 《毛子水全集》學術論文分冊〈「致知在格物」:一句經文說解的略史〉,
   頁232-250 毛子水

[5] 《學宗》第五卷四期〈我國思想史上的心物論戰〉張鐵君

[6] 《大學研究》第五章〈八條目與本末〉第一項〈格物〉頁199-265 趙澤厚
   (台灣中華書局‧台北‧1972)

[7] 《大學注》鄭玄

[8] 《五經正義‧禮記正義》孔穎達

[9] 《復性書》李翱

[10] 《致知在格物論》司馬光

[11] 《致知在格物論》司馬光

[12] 《程氏遺書》程顥

[13] 《程氏遺書》程頤

[14] 《大學章句》朱熹

[15] 《大學或問》朱熹

[16] 《象山全集》陸九淵

[17] 《大學本旨》黎立武.

[18] 《大學問》王陽明

[19] 《古本大學旁釋》王陽明

[20] 《傳習錄》王陽明

[21] 〈答聶文蔚書〉王陽明

[22] 《王心齋語錄》王艮

[23] 黃宗羲〈答萬充宗論格物書〉

[24] 此處「意識」是佛教唯識宗所謂八識中第六識的別名。

[25] 《蕅益大師全集19》〈大學直指〉 蕅益智旭

[26] 《夢遊集‧卷四十四》〈大學綱目決疑〉 憨山德清

[27] 《習齋餘錄·言行錄》顏元

[31] 東岐明《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7/11/blog-post_28.html

[32] 東岐明《太學明紀》∵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confucianism-httpswww.html


 歷史上的思潮發展

東漢鄭玄乃是《大學》的最早注釋者;他所謂的「知於善深,則來善物」「知於惡深,
則來惡物」,乃是先有「知」而才來「物」,完全顛倒了「格物致知」─先「格物」後
「致知」─的順序,所以不為後世學者所取。其後唐朝孔穎達所作《禮記正義》也只是
循著鄭玄之說,再加以解釋,也不為後世學者所取。後世對於「格物致知」的解釋,影
響最大的兩家,也正就是宋明儒學的兩大流派─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分別以朱熹與
王陽明的解釋為其代表。

而在理學興盛之前,唐朝李翱與宋朝司馬光,乃有不涉理學觀念的素樸解釋。李翱繼承
了鄭玄「格物」的字義,將「格物」解為「來物」,但卻又自行加上靜坐觀心的經驗,
而強調「物來之時,內心要昭昭明辨,不應於物」;其說較近於後世陸九淵的看法。司
馬光則是將「格物」解釋為「抵禦外物」,而使人心不為物慾所迷;其說較近於後世王
陽明的看法。

創始理學的程頤,其實並沒有明確解釋「格物致知」,只是大略認為「人被事物所遷迷
,因而夷滅天理,所以就要窮究事物,以通達事理」;所以程頤的弟子呂藍田、謝上蔡
、楊龜山、尹和靖、胡文定、胡五峰等,後來又都各自立說,來發揮詮釋「格物致知」
。朱熹受學楊龜山一系,自認繼承程頤之說,也就批判了這些說法。因而僅是程朱理學
一系,對於「格物致知」就有許多不同見解。朱熹承接程頤之說而發揚光大,認為「格
物致知」就是「窮究事理以得致知識」。然而「得致知識」何以能夠「誠意正心」?而
且何以確能窮極事物之理?所以朱熹此說早已為明清學者所垢病不已。

創始心學的陸九淵,其實並沒清楚說明「格物致知」的字義,只是含混說「格物者,格
此者也。」;而以其「心即理」主張的功夫,來說明「格物」就是要「立心而不被事物
胡亂牽去」。明朝陳獻章與湛若水承繼了陸九淵之學,而以虛為基本﹐以靜為門戶﹐以
自得為歸旨,而靜坐求尋心與理的「湊泊吻合處」。王陽明則開創「致良知」之說,將
「致知」解釋為「致良知」;而「格物」就解釋為相通於「正心」「止於至善」的「端
正心事」。然而「格物致知」既是《大學》八條目之本,自有層次關係,怎可將其與「
正心」「止於至善」混為一談?王陽明之說,混淆了《大學》的體系層次,造成一些難
以說通的問題,所以被清儒所批判。而王陽明的弟子們,後來也又各立其說,例如王艮
將「格物」對應於「絜矩之道」。王學末流最後多是淪為空虛狂禪,更受清儒痛斥。

清朝孫奇逢則乃合併心學與理學之說,以王陽明之說為體,以朱熹之說為用,而建立其
自認為一貫的「格物致知」之說;但其強行連貫兩家之說,實是牽強附會。

而清初實學學風提倡「經世致用」,遂偏於素樸唯物論觀點來詮釋意義。自明朝就有羅
欽順認為「格物」與心性無關,而反對陸王心學的觀點。清初王夫之則是認為「格物」
就是以『學問為主﹐而思辨輔之』的認識外界事物,「致知」則是以『思辨為主﹐而學
問輔之』的理性思辨活動。而顏元更將「格物」解釋為「親手操作」儒學術藝,而企圖
反對思辯空談之弊;顏元這種解釋顯然不合《大學》體系層次,所以並未被廣泛接受。

其餘各家雖並未涉及儒學思潮主流,但也是種類繁多,各執其詞。南宋黎立武將「格物
」解釋為「窮究《大學》的內容義理」。明末瞿汝稷將「格物」解釋為「達至所應止之
境」,即通於「止於至善」。而明朝也有許多佛教學者,為了捍衛佛法而強行以《大學
》詞句來附會佛教觀念,例如蕅益智旭大師就將「格物」附會解釋為他所謂的「唯心識
觀─觀一切物皆是自心所現」。

現代二十一世紀初,東岐明融貫《大學》《中庸》《易傳》並會通佛道兩家思想[33],
,提出「格物」乃是對應於佛教南傳上座部修習觀智初步的達及究竟法相[34];「致知
」即是達致《中庸》之「中」的中道覺知,即是達致《易傳》『神而明之』的神明覺知
,即對應於達致佛教慧觀覺知[35]。

以上就是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主要思想流派及例示。總之,自理學興盛以來,《大
學》已有上百家的各種解釋,多與宋明儒學有所相關,此處只能擇其要者,加以簡略說
明。


[33] 『「格物致知」就是一切聖賢心性的修行工夫,相通佛家上乘「四念處」慧觀修
行工夫。慧觀入門功夫是佛家上乘十六觀智之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開始初步覺察法
相;而其登堂功夫是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開始真正覺察法相生滅。佛家上乘慧觀功
夫至於登堂而見萬相生滅之變化無常,即通佛家大乘《圓覺經‧清淨慧菩薩品》所謂『
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相關易家《繫辭傳》所謂『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的神明觀化之見闢闔萬象。』《太
學明紀》東岐明

[34] 『「格物」是指“達及事物本相”,即對應於禪修慧觀之照見萬物究竟法相。《
大學》開創「格物」一詞以喻心性工夫;「格物」之「格」,源自《尚書》「格」字古
義,意指「達及、到達」。格物即是禪修慧觀之心性工夫,即相關佛家修持之南傳上乘(
上座部)內觀觀智或北傳大乘般若觀照;而其入門階段,就易家修為而言,就是要解離坤
作認知的事物概念,而能達及乾知感應的直覺法相。』《太學明紀》東岐明

[35] 『「致知」是指“達致中道覺知”,即是達致《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
中』的中道之知、舜禹心傳『道心惟危』之「道心」覺知,也就是周文王〈保訓〉所謂
舜之「得中」,正相關於佛家上乘慧觀修行之達致觀智覺知、佛家大乘《圓覺經‧清淨
慧菩薩品》所謂『開悟淨圓覺性』、道家修行之達致神明覺知、易家修為之達致乾知感
應。』《太學明紀》東岐明


 觀點爭議的問題根源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隨著時代思潮而遷變演化。孔子雖是儒家的開創者,但孔子所創立的
儒家思想,乃是繼承了春秋以前中國文明的民本思想傳統。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
在關心現世的政治與道德,並未在心性修為問題上多所關注,正如《論語‧公冶長》記
載了子貢對於孔子學問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
得而聞也。』。然而孔子當時的時代,早已有學者論述天道心性;例如孔子訪周所拜見
的老子,就在《老子》一書講述「道」之玄理,還有《關尹子》一書也是當時的道家著
作。即使是《管子》一書,也有〈心術〉〈內業〉等篇論述心性修為。可知此種後來形
成道家傳統的心性修為傳統,決非是起於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並非起於孔子
;否則,需要心性修為才能成就的中醫傳統,就不可能發生於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後
的儒家學者們,為了弭補孔子學說的不足之處,遂企圖要吸納融合當時道家與陰陽家的
心性修為與自然哲學的傳統。《子思子》之「五行觀」與《公孫尼子》之「養氣說」,
就是戰國初期儒家學者的此類努力成果。戰國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
「中庸」思想為基礎,而建構了儒家的心性理論。然而先秦時期典籍從未出現「格物致
知」的相關詞彙,所以「格物致知」應該不是先秦儒學思想,而是漢朝學者融貫儒家思
想與道家思想的觀念產物。而因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
難,也就形成了千餘年來的觀點爭議。

「格物致知」之所以難於解釋,而使儒學界爭論達千餘年。首先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
」乃是《大學》八目的基礎功夫,更是「誠意正心」的修持基礎,也就涉及了心性修為
的根本基礎,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於先秦道家之學。宋儒理學興起後,儒
家學者往往貶斥道家與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難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學歷史上宋儒為
排佛道兩家,程頤自創「理」以取代「道」(孔子論道而未論理),而朱熹更是無視《史
記》記載而硬要認為「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並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
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的字義訓詁難以適當,以致於不能適切解釋字義;這也是因為
缺乏相關《大學》作者意旨的文獻,可供證明「格物致知」的正確意義。遂使以後諸儒
各家解釋,往往各自隨意發明而強行解釋,遂造成至今儒學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2019年11月17日

中道思想的詞彙緣起與德範意涵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此文源自本人2019.4.20.編纂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中道 (儒家)」條目內容
★本人為此刪除內容之原創作者,依維基百科規定,享有該材料的著作權,可以重新發行並將其置於其他任何本人所喜歡的著作權保護下。



        中道思想的詞彙緣起與德範意涵
                        東岐明


  中道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本理念,有些觀點認為「中國」亦由「中道」而名。張
其昀就認為:『「中國」之稱名,便是因為中道是我國的立國精神。』,而認為其「中
」有五義─「中正、中和、中庸、中行、時中」[1]。毓鋆更認為說:『夏,是中國人的
文化。中國是廣義的中國,是中道之國。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中庸就是用中,誰
能用中道,誰就是中國人。中道之國,沒有邊際。』[2]


[1] 張其昀《孔學今義》

[2] 愛新覺羅.毓鋆《毓老師說中庸》


 中道詞彙

「中道」一詞,作為「中」與「道」之結合意義,儒家《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
乃謂「心中覺知以致中正德行之道」,道家《莊子‧在宥》似是有謂『思慮不自得,中
道不成章』。但在古書典籍還有其他不同意涵,《禮記.曲禮上》『為人子者,居不主
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以謂「道路中央」,《論語‧雍也》『力不足者
,中道而廢』以謂「行事中途」,《孟子‧盡心上》『中道而立,能者從之』以謂「中
正無偏之道」,《春秋繁露‧奉本》『雖不中道,而《春秋》者不敢闕』以謂「切中道
理」。後世佛家也用「中道」作為譯詞,《中阿含經》『捨此兩邊,有取中道』以謂「
不落相對極端的修行方法」,《中論》『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以謂「不落相對極
端的哲理思想」。


 中道意涵

「中道」一詞,出於《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涉及心性修持之德行風範,乃是
肇始於崇「中」的中國上古文化傳統。「中道」之「中」,引申「中」字古義之「中心
」原意,在心性修持是指內在覺知之中,在德行風範是指公正無偏之中。中道修持風範
,就是以修持心中覺知而達就中正德行。在中道心性修持上,《中庸》有謂『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大戴禮記‧五帝德》記載孔子論述帝嚳『執中而獲天下』,《論
語》記載帝堯訓勉帝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尚書‧大禹謨》記載帝舜訓
勉夏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保訓》記載文王姬昌訓誨『
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鬲茅,恐求中』『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備惟允』,皆
在闡示上古理想君德之秉執中道心性修持。在中道德行風範上,《尚書‧酒誥》有謂『
作稽中德』,《尚書‧立政》有謂『以列用中罰』,《尚書‧呂刑》有謂『罔非在中』
『咸庶中正』,《逸周書‧五權解》有謂『克中無苗』『維中是以』,皆在闡示上古理
想公正無偏之中道德操風範。中道德操應對人世,並非依於人情世故的調合折中,而是
本於待人處世的中正貞介,《孟子》之謂『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尚書‧君牙》之
謂『爾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爾之中』;基於中正行事而適宜不落極端,乃
以化民成俗,是而孔子《中庸》贊舜為政『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
,用其中於民』。

上古華夏的中道修為傳統,早在先民原始宗教時代即已存在;所以《尚書》之上古文告
內容,「中」與「天」都是重要用字,分別相關人事與天命的道德依據。上古堯舜對話
所謂『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就是以聽天命盡人事為勉勵。上古華夏之所謂「
天」的敬天傳統,原是崇拜上天神界權威的宗教信仰傳統,《尚書‧多方》『惟典神天
』、《尚書‧召誥》『皇天上帝』、《尚書‧泰誓》『上帝神祇』都是相關敬天傳統,
而「中國」一詞最早出現的《尚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也有「
皇天」一詞,後世中國文化更承續沿用「天下」「天命」「天子」等敬天詞彙。華夏先
民之崇拜信仰神祇,於商朝盛行卜筮達其宗教高峰。周朝文王創作易經肇始人文轉化,
終而華夏文化演進到人類文明軸心時期的東周時代,承先啟後建立中國文明的人文理性
基礎。老子以「道」法自然為上,而建立其超越於敬天神格崇拜的自然理性道德本原。
孔子以「道」貫一之為宗,而闡述其獨立於敬天神格崇拜的人文理性道德規範。《易傳
》用「神」,《說卦傳》以謂『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繫辭傳》以謂『神而
明之,存乎其人』,已是脫離外在神靈啟示而根據內在心神啟發。其後諸子百家所言「
天道」,主要即非相關上天神諭之道,而是連繫上天自然之道,《莊子‧在宥》有謂『
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從此中國文化雖然承續敬天傳統祭拜神
祇,卻更尊崇天人合一的道德性理。從而子思在此人文理性氛圍編作《中庸》,乃謂『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而承結「中」與「道」之文明意義以謂『從容
中道,聖人也』。

老子啟發道家,於其心性修持,尚謂《老子》『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孔子承啟儒家
,晚年乃以「中庸」承述中道,曾謂《中庸》『中庸其至矣乎』、《論語》『吾道一以
貫之』、《文言傳》『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
伐,德博而化』,繼由子思編作《中庸》承述以「誠」;後世至於宋朝王安石《淮南雜
說》有謂『聞古有堯舜也者,其道大中至正,常行之道也。』,明朝儒者王陽明《傳習
錄》闡述中道貫通,徹達出世入世修為,更謂『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中之內德

「中」的心性修持,二十一世紀初發現的戰國時期竹簡《清華簡》,其中收錄的周文王
遺言《保訓》[3],記載帝舜在地位寒微時,努力修持內心之「中」的中道心性功夫,由
「求中」至「得中」,而有誠信明德於世,乃得帝堯賞識。《保訓》約略相關內容如下:

 『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鬲茅,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
  於上下遠邇,迺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
  身茲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

「中」作為心性功夫的上古傳統意涵,其原始意義乃是指「心中」之「中」的「內在」
之義,指稱某種「內藏於心」的修持功夫。《管子‧心術下》有謂『無以物亂官,毋以
官亂心,此之謂內德。』(「物」是指「相對於心的外在事物」,「官」是指「感官知覺
」),又說:『中不精者,心不治。』、『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
思,思然後智。』;《管子‧內業》則闡述說:『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
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又說
:『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又描述了心性操持的內在層次而說: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
  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

子思《五行》則將內心層次區分中外,也以「中心」對應了《管子》「心中之心」,又
以「外心」對應了《管子》心念思慮,而論述了不同心術操持的人情交往而說:『以其
中心與人交,悅也。』、『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直也者,直其中心也,義
氣也。』、『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正說明了中心待人乃是超越思慮的自在交流
,而自然表現了人情親切的「悅」與「直」;然而外心待人乃是思慮計度的謹慎交往,
所以也就做作表現了人情生疏的「遠」。因而子思《五行》也就闡述了君子德行乃是基
於中心修持而說:『仁覆四海,義襄天下,而誠由其中心行之,亦君子已!』


 中之易理

「中」的易理意義,可以對應於不落心物(乾坤)體性兩端之義,《繫辭傳》有謂『易簡
,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
,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2019年11月16日

《中庸》相關詞彙的詮釋問題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此文源自本人2019.5.10.寫成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中庸」條目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BA%B8&oldid=54362836
★本人為此刪除內容之原創作者,依維基百科規定,享有該材料的著作權,可以重新發行並將其置於其他任何本人所喜歡的著作權保護下。



        《中庸》相關詞彙的詮釋問題
                       東岐明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記載孔子關於中庸與誠的言論、以及後人相
關思想的闡述發展,內容屢引孔子言論及《詩經》篇章而闡述理念。原是《小戴禮記》
第三十一篇,作者可能是孔子之孫孔伋(子思),但未完全確定,內容大約是由儒家學者
在戰國時代寫成。

「中庸」此詞的字面涵義即是「中道與庸常」之意[1],修養以「致中和」,『喜怒哀樂
之未發』為「中」,『發而皆中節』為「和」,而其最高境界在於「至誠」。

《中庸》提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在於率由天命之性,
「教」在於修習率性之道。《中庸》強調「誠」的重要,誠即相關《大學》所述「誠意
」。「誠」的工夫,是應於「自誠明」的天道之性;「誠之」的工夫,是應於「自明誠
」的人道之教[2]。其謂『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指誠之心性功夫相關開物化
物之德,故而後謂『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以而推崇至誠修為[3]。


[1] 鄭玄《禮記正義》『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

[2] 《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3]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
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
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故至誠無息。不
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
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
,知天地之化育。』《中庸》


 「中庸」詞義之詮釋範式

「中庸」一詞來自孔子,承繼上古中國所謂「中」的中道修持功夫,加上「庸」字,而
成儒家傳統的「中庸」修養功夫。然而「中」的意涵與「庸」的意義,孔子並沒清楚闡
述定義,所以也就形成後世一些不同見解;而《中庸》文本相關內容也會因之有所不同
理解。主要詮釋爭議乃是基於下列《中庸》文本內容及其相關問題: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中」是指能覺能知之心,還是所覺所知之心?
 ‧「庸」是「用」或「常」?「常」是指不變之常,還是平易之常?
 ‧『發而皆中節』的「中」於「中節」,
  是念四聲的動詞(切中節理),或念一聲的名詞(中道節制)?


  鄭玄

《中庸》是記載「中和」之為用,「庸」即作「用」[7]。「庸」又作「常」[8]。
「中」是含攝喜怒哀樂[9]。


[7] (孔穎達)〔疏〕正義曰:案鄭(鄭玄)《目錄》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
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此於《別錄》屬《通
論》。』《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

[8] 『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鄭玄注

[9] 『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禮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禮記正義‧
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鄭玄注


  孔穎達[10]

「中」是指澹然虛靜而無所慮之心[11],「庸」即作「常」[12]。
「和」是指情緒動發,皆中節限而性行和諧[13]。


[10] 孔穎達《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19734

[11]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者,言喜怒哀樂緣事而生,未發之時,澹然虛靜,
心無所慮而當於理,故「謂之中」。』《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孔穎達疏

[12] 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庸,常也。君子之人用中以
為常,故云「君子中庸」』。

[13]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者,不能寂靜而有喜怒哀樂之情,雖復動發,皆中節限
,猶如鹽梅相得,性行和諧,故云「謂之和」』《禮記正義‧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
孔穎達疏


  程頤

「中」是指不偏的正道,「庸」是指不變的定理[14]。


[14]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朱熹《中庸章句》


  朱熹[15]

「中」是心性之無所偏倚[16],「中庸」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17];
「和」是情之正,切中節理而無所乖戾[18]。


[15] 朱熹《中庸章句》∵
https://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zhong-yong-zhang-ju/zh

[16]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
,故謂之中。』《中庸章句》

[17] 『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
』《中庸章句》,『蓋庸是個常然之理,萬古萬世不可變易底。中只是個恰好道理。為
是不得是,亙古今不可變易底,故更著個庸字。』《朱子語類‧卷三十三‧論語十五》

[18]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節之中,去聲。…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
戾,故謂之和。』《中庸章句》


  王陽明[19]

「中」並非是沒有情緒的寧靜存心[20],「中」即是天理、良知、本體[21]。
「中」是體,「和」是用[22]。


[19]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傳習錄》∵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15813

[20]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
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唸唸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唸唸去人慾
、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
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
循理。」 』《傳習錄》

[21] 『此須自心體認出來,非言語所能喻。中只是天理。』『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
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人人之所同具者也』『「未發之中」即良知也,無前後
內外而渾然一體者也。』《傳習錄》

[22] 『不可謂未發之中,常人俱有。蓋體用一源,有是體即有是用,有未發之中,即
有發而皆中節之和。今人未能有發而皆中節之和,須知是他未發之中亦未能全得。』『
人只要成就自家心體,則用在其中。如養得心體,果有未發之中。自然有發而中節之和
。自然無施不可。苟無是心,雖預先講得世上許多名物度數,與己原不相干,只是裝綴
,臨時自行不去,亦不是將名物度數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後,則近道。』《傳習錄》


  東岐明

「中」,俗諦是為能覺之性[23],真諦是為明覺之易[24]。「和」是以中道修持功夫
,節和情緒[25]。「庸」是自居平常而謙遜處世[26]。誠為中之心性表現,中為誠之
心性修持,謙為庸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27],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庸修持
[28][29]。


[23]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道心既是超脫於人心而存在,就人身生命覺
知而言,道心心性是比人心心境更為深入內在的覺知本原,所以上古中國稱其為內心之
「中」─代表人身生命覺知的根本內在中心。道心心性作為自心內在中心,不落於喜怒
哀樂的心境情緒,《中庸》故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道心覺性作為自心任運
規範,可以節制心境的欲望情緒,以達致和諧心態因應世務,所以《中庸》會說『發而
皆中節,謂之和』。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html

[24]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中道修為,世間俗諦作為心性功夫,化世真諦
是於神明慧覺。心性功夫之中於一,乃執自性神明覺知之入世應對外物境界,秉認內在
修持以化外在萬物,物化而性不化,是為「中一」俗諦;…。神明慧覺之中於易,不一
不異,非心非物,體性俱妄,精神皆化,非內非外,無常無我,唯以明覺感應而相對變
化,是為「中易」真諦;…。』

[25] 東岐明【書稿】《正觀中道‧中庸第一》∵『所以君子之人際交往,內在則是持
守中心以節用情慾,才能真正以和為貴,卻不從物而流。所謂「中節」,也就是以中心
觀照而自然節用心思;而「中節」之「節」也正對應了易理〈節〉之意涵。《彖傳》闡
述〈節〉說:『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悅以行險,當位以節,中
正以通。』,也就象徵了持守中心以自節心思,乃是適情適度、外柔以和、內剛以中的
外柔內剛修為。』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html

[26] 東岐明【書稿】《正觀中道‧誠謙第二》∵『《中庸》作者子思,因於孔子《文
言傳》闡釋〈乾〉卦九二爻辭所謂:『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
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的「正中存誠」意涵,以「誠」為本而融通道家思想
,開創了《中庸》的思想詮釋體系;…然而子思所用以詮釋中庸的「誠」字,僅是對應
了孔子「中庸」之「中」,卻還缺乏「庸」的意涵。孔子所謂的「中」,乃是基於心性
修持而論;而孔子所謂的「誠」,乃是基於心性表現而論;「中」的心性修持,正對應
了「誠」的心性表現。而孔子所謂的「庸」,乃是基於心態修持而論;「庸」的心態修
持,則對應了「謙」的心態表現。如同孔子認為「正中」需要「庸」的心態修持才能完
備,「至誠」也需要「謙」的心態表現才能完備;所以孔子「中庸」一詞應以「誠謙」
此詞詮釋,才能完備闡述其真正意涵。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09/03/blog-post.html

[27] 孔子之謂《文言傳》『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
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正中」可對應「誠」,「庸言」「庸行」可對應「不伐」
。「不伐」即對應《易經傳》之「謙」德,「善世而不伐」即對應《大學》之「止於至
善」。

[28] 東岐明《太學明紀》∵『「誠意正心」相關儒家「中庸」功夫,誠為中之心性表
現,中為誠之心性修持,謙為庸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
庸修持。中誠性明,謙庸態密,乃成天人合一之中道修為。』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confucianism-httpswww.html

[29] 東岐明《中庸與誠謙的庸謙之通》∵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html


  詮釋爭議所在

關鍵在於「中」是能覺能知之心(能心),還是所覺所知之心(所心)?若「中」是「所心
」,就是在沒有喜怒哀樂時的寧靜心境;所以當有喜怒哀樂心情出現時,也就不存在「
中」的心境,因而「中節」就必須解釋為「切中節理」。孔穎達即作是說,而程朱接續
其說。朱熹詮「中」,雖言『其未發,性也』,但卻未說明性與情於心的層次不同,而
仍解釋「中節」為「切中節理」。王陽明特別強調「中」並非只是心境之情緒寧靜,已
經及於「能心」,但未特別釐清「中節」意義。若「中」是「能心」,則在喜怒哀樂「
所心」已發之時,未發「所心」之「中」仍然自存,以其「能心」而可觀照節制喜怒哀
樂之「所心」,故而「中節」就可以解釋為「中道節制」,東岐明即作是說,援引《管
子》《五行》內容為證[30]。《禮記正義》鄭玄之注『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
,應也相關「能心」之說。


[30]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中」作為心性功夫的上古傳統意涵,其原始
意義乃是指「心中」之「中」的「內在」之義,指稱某種「內藏於心」的修持功夫。《
管子‧心術下》有謂『無以物亂官,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物」是指「相對於
心的外在事物」,「官」是指「感官知覺」),又說:『中不精者,心不治。』、『心之
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智。』;《管子‧內業》則闡述說
:『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
,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又說:『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
,又描述了心性操持的內在層次而說:『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
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
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子思《五行》則將內心層次區分中外,也以「中心」對
應了《管子》「心中之心」,又以「外心」對應了《管子》心念思慮,而論述了不同心
術操持的人情交往而說:『以其中心與人交,悅也。』、『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
』、『直也者,直其中心也,義氣也。』、『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 』


 「慎獨」詞義之詮釋問題

《中庸》「慎獨」詞義引自下述此段: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而由「慎其獨也」引出「慎獨」一詞。然而「慎獨」詞義易遭世俗誤解,乃是相關《大
學》此段譬喻: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
   ,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往往容易誤會以為是指謹慎私自獨處行持,但其正確意涵卻並非如此!根據古書使用「
慎獨」一詞的常見意義[31],正確應是指謹慎自心獨一態度。朱熹《中庸章句》則是將
上述兩者意涵混同解釋而說: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形
   而幾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

東岐明則將「慎獨」之獨一專篤工夫,視為修習守中的前備工夫;故而《中庸》於「慎
其獨也」此句之後,即接續而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因而《中庸》所謂『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便是
在講述中道功夫未成,而事物究竟法相之隱微難以睹聞[32]。


[31] 東岐明【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註19『先秦所謂慎獨工夫,並非
是在「謹慎私自獨處行持」,而是在「謹慎自心獨一態度」;能以謹慎自心之獨,即會
謹慎私處之獨。《禮記‧禮器》『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
觀天子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文子
‧精誠》『聖人不慚於影,君子慎其獨也,舍近期遠,塞矣』,皆是期勉君子行持,重
在真摯獨一自心。真正慎獨工夫,即是自心獨一於感官物境,勉勵心志不從物流,子思
《五行》之謂『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也』『慎其獨也者,言捨夫五而慎其
心之謂也』(「五」指五種感官知覺)。 』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html

[31] 東岐明【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註19『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懼乎其所不聞』並非是在「戒慎乎人所不睹,恐懼乎人所不聞」,而是在於戒懼君子其
心性覺知所不睹不聞。既然中道自存『不可須臾離也』而可明性自得,『莫見乎,莫顯
乎微』即是由於缺乏心性功夫;所以『君子慎其獨』而篤專自心,乃可達致『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的中道心性覺知。《中庸》此謂隱微不睹不聞,皆是用以指稱未見事
物本相,故而勉勵君子心性工夫修持細密,進而乃可觀境自得,此即相關《大學》格物
致知之道。…《中庸》之慎獨工夫,其實相關《大學》之止定工夫,皆在於篤專自心;
先有篤專自心至善,方能進而達致中誠功夫。』


 「誠」之儒家意涵

孔子之言「誠」,乃是與「中」相提並論,見於《易傳》與《中庸》之記載:

 『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文言傳》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中庸》

《中庸》承繼孔子之說[33],發揚而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至於北宋張載《正蒙》之謂〈誠明〉『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乾
稱〉『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
,而開「天人合一」之說。《中庸》更由「誠」而推極「至誠」而謂: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然而《中庸》闡發之誠,屬於儒家孟學之誠的心性功夫,在意義詮釋上乃是不同於儒家
荀學之誠的心志態度。子思承繼孔子中道而傳孟子,故以「誠」為心性功夫。荀子批判
其謂《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飾
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而以「誠」為心志態度,當應《中庸》「誠
之」。因而《荀子‧不茍》『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善之為道者,不
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是以誠而獨,子思《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乃是以獨而中,董仲舒《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故君子必慎其
獨也』則是以誠意對應慎獨。以誠為心志態度,乃是先誠之而後獨;以誠為心性功夫,
則是先獨而後中誠;但此兩者皆可推誠至於外王事業。

[33]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 台北: 東大圖書. 1976.2.

2019年11月15日

《大學》思想的詮釋歷史與範式流派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此文源自本人2019.5.11.寫成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大學 (經傳)」條目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5%AD%B8_(%E7%B6%93%E5%82%B3)&oldid=54373484
★本人為此刪除內容之原創作者,依維基百科規定,享有該材料的著作權,可以重新發行並將其置於其他任何本人所喜歡的著作權保護下。



        《大學》思想的詮釋歷史與範式流派
                          東岐明


            ●謹此致謝 政治大學 劉又銘教授 之
               研究成果〈〈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及其嘉許鼓勵



  《大學》為儒學經典《四書》之一,本是《禮記》第四十二篇,撰成年代約在戰國
時代至漢朝時期,作者尚未定論,推測是由儒家學者所作。程子說是孔子所遺[1],朱熹
說是曾子所述[2],王陽明也說是孔門相傳[3],但並無任何史錄可資證明。明清之季,
由於明末劉宗周之說,而多以子思為作者[4],後來已被考據反駁。民國馮友蘭認為作者
思想與《荀子》有關[5],錢穆也有此看法[6]。民國傅斯年根據《大學》內容思想,認
為作者成書應在西漢武帝時代[7];趙澤厚判斷作者似應為漢儒董仲舒[8],東岐明也持
此說[9]。一般來說,宋明時期多認為是孔子傳與曾子述作,清代興起認為子思所作,民
國以來興起認為是戰國末期至漢初的作品;而近來隨著一些考古文物出土,又有大陸學
者提出回歸程朱舊說,但論證並不充足[10]。

朱熹是南宋儒者。宋朝之後的元朝,開始將程朱一脈的朱熹理學,訂為科舉取士的應試
標準。其後的明清兩朝,更將朱熹學說當成科舉考試的唯一標準。所以朱熹編釋的《大
學章句》就成了中國近代數百年間,所有科舉士人都需熟讀記誦之書,直至當代所刊印
的多數四書讀物,也仍是以朱熹注釋為解說標準。然而朱熹本人對於他所注釋的《大學
》意涵,一直不能滿意,所以在去世前還在不斷檢討更動其注釋內容[11]。《朱子語類
》記述他說:

 『某於《大學》用功甚多。溫公作《通鑑》言:「臣畢生精力盡在此書」。
  某於《大學》亦然,《論》、《孟》、《中庸》卻不費力。』

 『或問「《大學》解已定否?」
  曰:「據某而今自謂穩矣,只恐數年後,又見不穩,這個不由自家。」』

 『《中庸》解,每番看過,不甚有疑。
  《大學》則一面看,一面疑,未有愜意,所以改削不已。』

事實上,關於《大學》文本的正確意義,從唐宋至今,已經爭論了近一千年都尚未定論
。而程朱理學對於《大學》的闡釋,也一直遭到許多不同學者的質疑;所以明清兩代關
於《大學》的注釋與爭論,所累積的種種各家之言,早已造就了千百種書籍[12],更別
說是整體東亞漢字文化圈、與現代世界的漢學論文研究。然而,至今儒學界對此《大學
》意義的千年公案,仍然無解,更沒有一種公認合理的《大學》解釋。


[1] 『《大學》乃孔氏之遺書,須從此學,則不差。』《二程全書》〈遺書〉卷二上
、『《大學》,孔氏之遺言也。學者由是而學,則不迷於入德之門也。』《二程全書》
〈粹言〉卷一、『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大學章
句》

[2] 『右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凡二百五字。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
門人記之也。』《大學章句》

[3] 『《大學》古本,乃孔門相傳舊本耳』《傳習錄‧中》〈答羅整菴少宰書〉

[4] 劉宗周《大學古記》說『漢儒賈逵云:「子思窮居於宋,懼聖道之不明,乃作《
大學》以經之,《中庸》以緯之。」』然此說之古籍考證有偽造之疑,不足為憑,趙澤
厚《大學研究》第一章第四節有考據其偽之說。

[5] 馮友蘭. 〈大學為荀學說〉. 《燕京學報》. 1930年, (第7期).

[6] 『《大學》雖不能指說它是荀學,但確有許多處,有荀子思想之存在。』〈四書
義理之展演〉《孔孟學報》十七期

[7] 傅斯年. 〈論《大學》之作成時代〉《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傅孟真先生文集
》第二冊中編上.

[8] 趙澤厚. 大學研究. 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 1972: 第一章‧大學的作者問題 頁
1–74.

[9] 東岐明.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2006.∵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06/06/blog-post.html

[10] 李學勤〈從簡帛佚籍《五行》談到《大學》〉《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梁濤〈
《大學》早出新證〉《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

[11] 其門人李性傳云:『《語》、《孟》、《中庸》、《大學》四書,後多更定。今
《大學》誠意章,蓋未易簀前一夕所改也。』(「易簀」用指病危臨終之際)。

[12] 詮釋《大學》的古人著作,除了一般所知的朱熹、王陽明之外,還有許多較不知
名的論述巨著。南宋 真德秀 就著《大學衍義》43卷,明朝 丘濬 更著《大學衍義補
》160卷,明朝 湛若水 也著《大學格物通》100卷,還有其他種種學者著述更是
不勝枚舉。


 「大學」詞義[13]

  關於「大學」之名,歷史上大致有五種解釋:

 1.博學: 鄭玄《禮記目錄》云:『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2.學之大者: 孔穎達、司馬光等主之,衍申於「博學」說。
 3.大人之學: 大德之人的學問。本出朱熹《大學章句》『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4.大成之學: 宋黎立武說,據於《禮記·學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
  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5.大學,即是太學,古代高等教育學府之名,起源可能出自周朝貴族成年的學校教育
  。見於陸德明《經典釋文》『大,舊音泰』及朱熹『古者大學教人之法』說。《禮
  記》內容,凡「大學」一詞之「大」皆註讀「太」。《禮記‧學記》『夫然後足以
  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
  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大學》成書時代與作者[13]

  關於《大學》的成書時代與作者,古往今來有多種不同觀點,主要有:

 ‧作於先秦(春秋末戰國初),具體又有:
   1.七十子後學所作——班固。
   2.子思所作——賈逵、王柏、劉宗周、江永。
   3.「孔氏遺書」——程顥。
   4.「經一章,蓋孔子之言,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朱熹。
   5.「曾子之書」——黎立武。
 ‧作於秦漢之際,馮友蘭、徐復觀…等。
 ‧作於漢代。具體又有:
   1.西漢初年: 任繼愈…等。
   2.漢武帝時期: 傅斯年…等。趙澤厚、東岐明推定為董仲舒所作。
   3.漢武帝以後: 清代陸奎勳及日人武內義雄…等。
 ‧更有作於東漢之說。


[13] 內容改編引自 黃懷信《大學中庸講義》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年


 《大學》的詮釋範式[14]

  《大學》意義,自從宋儒二程提舉以來,就是儒學爭論的重大問題,尤以其中「格
物致知」意義更是千古聚訟問題。最早記載〈大學〉註疏的唐初經學典籍《禮記正義》
,雖有記載東漢鄭玄之注與隋唐孔穎達之疏,但簡略而不成範式[15]。朱熹將《禮記‧
大學》獨立以編入《四書》,區分經傳而加以注釋,後隨程朱理學成為明清科舉標準的
重要儒學典籍,而朱熹詮釋意義也就成為後世對於《大學》意義的主流範式觀點。

然而後世儒者對於《大學》真實意義一直尚有爭議。明代王陽明以心學進路,不依朱熹
編排《大學》經傳格式,而依《禮記‧大學》原本重新詮釋,而形成了程朱理學傳統與
陸王心學傳統對於《大學》意義的不同詮釋爭論[16][17]。而至後世學者,甚至認為《
大學》表述極其簡略、含混、甚至可能錯簡失序,而且爭議多代,歷經數百年仍無定論
,那乾脆承認《大學》本義無法判定;現代民國學者牟宗三在二十世紀後半就說[18]:

 『〈大學〉只是一個『空殼子』,其自身不能決定內聖之學之本質。』

 『〈大學〉只列舉出一個實踐底綱領,只說一個當然,而未說出其所以然,
  在內聖之學之義理方向上為不確定者,究往那裡走,其自身不能決定,
  故人得以填彩而有三套之講法。』

牟宗三所謂的三套講法,應是民國以前由宋至清的主要三種儒學詮釋進路,都與孟子思
想有關;然而早在民國十九年馮友蘭就曾提出《大學》為荀學的學術觀點[19][20],而
民國台灣二十一世紀初的現代儒學發展,至今又增加了兩種不同詮釋範式─荀子思想進
路與易學思想進路。

歷史上的《大學》詮釋,事實上還有許多支流眾說。自從朱熹以後的儒者立論,有以修
訂改本的更動方式,有以斟酌細部義理的得失,有以增補疏釋的方法,可說眾蔚雜說,
但都沒真正脫離朱熹學說思想範疇;直到王陽明建立其心學詮釋,才真正挑戰朱學體系
的權威。王陽明之後的《大學》詮釋,即以朱熹理學與王陽明心學兩種範式的滋衍與爭
議為主[21];就連至今當代民間宗教中扶鸞所成或信徒自著的《大學》註本,也基本是
以這兩種詮釋範式的基礎,加進宗教內容而撰成[22]。

現今《大學》意義的詮釋範式,自宋朝以來,足以建構獨立論述的主要思想流派共有六
種,從古至今的主要範式為宋朝朱熹的理本論、明朝王陽明的心本論、明末清初蕅益智
旭的覺本論,清朝陳澧的氣本論,民國劉又銘的事本論,民國東岐明的易本論。六種流
派的學思源流關係,理本論是「以孟攝荀」的進路,心本論是孟學進路,覺本論是佛學
進路,氣本論是「孟體荀用」的進路,事本論是荀學進路,易本論是融會《中庸》與《
易傳》的易學思想進路。六種詮釋範式的根本觀點差異,主要在於《大學》篇首文本,
幾乎就是朱熹選錄為經的內容: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
  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
  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
  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六第─止、定、靜、安、慮、得。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的相關意義與關係結構,主要問題在於:

 ‧「明明德」之「明德」的意義,是內在德性或外在德行[23]?
 ‧「親民」意義,應訓為「新民」或原本「親民」[24]?
 ‧「止於至善」之「至善」的意義,是指「極善」或「向善」[25]?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綱實踐次序[26]?
 ‧「止定靜安慮得」的六第對應之知行操作意涵[27]?
 ‧「格物致知」的正確意義[28]?


[14] 此段關於詮釋範式的說明,主要參照引用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
的範式分析觀點再加以推廣。
http://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101037101034/_DaXue.htry.doc

[15] 譬如「明明德」,鄭玄注『明明德,謂在明其至德也』,孔穎達疏『明明德者,
言大學之道在於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謂身有明德而更張顯之』,還是沒有真正說明何謂
「明德」。

[16] 唐君毅. 〈原致知格物:大學章句辨證及格物致知思想之發展〉《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 香港: 新亞研究所. 1966年初版,1980年臺四版: 頁278–347.

[17] 楊儒賓. 〈《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
《臺大歷史學報》. 1999年12月, (第24期): 頁29-66.

[18]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第2冊,頁424;第1冊,頁18。

[19] 馮友蘭. 〈大學為荀學說〉《燕京學報》第7期. 1930年.

[20]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舊本)十四章「大學」.

[21] 『劉宗周、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的哲學也可以稱為氣本論,但這種氣本論跟原來
的理本論或心本論相容相結合,基本上是對理本論或心本論的統整升進和補偏救弊』
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

[22] 『這部分也是〈大學〉思想史上另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環節,參見鍾雲鶯:(1)
《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大學中庸思想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0年
)。(2)〈救世新教《大學證釋》之《大學》改本研究〉,《龍華科技大學第一屆中國
文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桃園: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2年)
,頁272-304。(3)〈一貫道詮釋儒家經典之關鍵性觀念的考察〉,「邊緣儒學與非漢
儒學:臺灣、內蒙古與東南亞的比較(17-20世紀)」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臺灣
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4年5月)。』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

[23] 「明德」此詞源自《尚書》古籍,多是用以指稱帝王之德。「明德」一詞,在《
尚書》中屢次出現,而其「明」字有兩種詞性用法─動詞或形容詞,分別對應兩種不同
意義的「明德」。《大學》所謂的「明明德」,源自《荀子‧正論》引謂『《書》曰「
克明明德』』,就是傳承《尚書》古義而綴連兩種用法的用語,前「明」作為動詞,後
「明」作為形容詞;類似意義的用法在《尚書‧呂刑》『德明惟明』,則是前「明」為
形容詞,後「明」為動詞。「明」為動詞的「明德」可以見於《尚書‧康誥》『克明德
慎罰』、《尚書‧多士》『罔不明德恤祀』、《尚書‧多方》『罔不明德慎罰』,用以
意謂「昭明其德」,也就是指「昭顯發揚其德」。「明」為形容詞的「明德」,上古常
見用於指稱王道美德,可以見於《尚書‧召誥》『保受王威命明德』、《尚書‧君陳》
『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明德惟馨』、《尚書‧梓材》『先王既勤用明德
』、《詩經‧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但「明德」指稱的王道美德到底是什麼
?並無標準解釋!

[24] 《大學》文本並無解釋「親民」,卻是提及「新民」又多以「新」言,而謂『湯
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
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所以乃有「親民」訓為「新民」之說


[25] 孔子曾經使用「至善」一詞,見於《孔子家語‧好生》記載孔子評論之言─『善
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

[26] 《大學》文本述說三綱,各加一「在」字,而有次序文義問題。佛教印順法師《
妙雲集》之《我之宗教觀‧修身之道》就曾提出異於宋明儒學的次序觀點,而說:『儒
者的大學之道,有三綱領(宗要):「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要,可
以作多種解說,但應特別注意那三個「在」字。在,指出《大學》的宗要所在,更一層
層的推究到下手處。在明明德,就是下文的明明德於天下;《大學》是政治學,這是《
大學》的最高理想所在。但怎樣才能明明德於天下?這就在乎親民了。親民,就是「安
人」,「安百姓」;「親親而仁民」;「以親九族,平章百姓,協和萬邦」。怎樣才能
親民呢?這就不能不歸到自己,在乎知道「止於至善」了。……程、朱著重了人人以修
身為本的《大學》,所以撇開政治理想,以「明明德」為顯發己心的明德;然後推己及
人叫「新民」;而後自明與新他,達到「至善」的地步。這也許是可以這樣解說的,以
「明明德」為先,「止於至善」為後(這是受了禪宗影響的新說)。但探求《大學》的
本義,必須注意「在」字,一定要著落到知「止於至善」為下手處,才能與下文相呼應
。』

[27] 六第字彙已被後世佛教用以對應翻譯印度佛法詞彙,譬如早期所譯「止定」與玄
奘所譯「靜慮」。而其最初次第之「止」與最終次第之「得」的操作意涵,乃是主要詮
釋問題所在。

[28]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
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餘年,至今仍無定論。晚明劉
宗周《劉子全書‧卷38》〈大學雜言〉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
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


  理本論

朱熹基於程朱理學的詮釋範式,相關思想主要見於其著作《大學章句》[29]、《大學或
問》[30]和《朱子語類(卷14-18)》[31]等書籍。朱熹理學觀點,是以天理為最高本體
,天道流行賦予人性,故謂《論語集注》『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
本體,其實一理也。』,又以心性本體而謂《大學或問》『然而本明之體得之於天終有
不可得而昧者,是以雖其昏蔽之極,而介然之頃一有覺焉,則即此空隙之中而其本體已
洞然矣。』[32];從而詮釋《大學》也就將其內容,當作是由個人心性到天下眾心而弘
明天理的方法過程。此一理學詮釋體系,皆以孟學內聖心性為主,而以涵攝荀學外王事
功,所以說其範式風格是「以孟攝荀」。

   {明明德 → 新民} → 止於至善

「明德」是指『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的天命本性[33]
,而「明明德」就是去體認、顯明內在美好的本性,從而「明明德」成為某種心性修行
的指稱,是內聖工夫[34]。「親民」訓為「新民」,釋為「自明其明德」一事的「推以
及人」,也就是興起人民一起來「顯明內在本性」[35]。將「至善」視為『事理當然之
極』,「明明德」與「親民」都要達到「止於至善」,而將三綱終極目標視為「盡天理
之極,滅人欲之私」[36]。

   (知)止定靜安慮 → 得(行)

「止於至善」之「止」開始「知止」,到「得其所止」,構成知行次序的實踐意義[37]
。將「止」解釋為《大學章句》『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知止」就是識知如
何達到至善而不遷,屬於「知」的範疇;而「得其所止」就是得到至善的實行成就而不
遷,屬於「行」的範疇。六第就是相關至善由知而行的次序。

   敬 → {格物(窮理)→ 致知(極知)} → 誠正修齊治平

以「止於至善」的事理之極而論,「格物」釋為「窮極事物之理」[38],「致知」釋為
「推極吾之知識」[39](朱熹此謂「知識」,並非客觀學習的知識,而是主體心性的識知
,但其推極方法還是關於研習知識),再連繫「知至」到「知止」而「止於至善」的工夫
[40]。因於程頤《近思錄》『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之說,又補上「敬」的小學涵
養以為預備工夫[41],而成其居敬窮理之修學方法。

   問題與開展

朱熹「格物致知」的實際操作,是以窮究事理來擴展知識(格物),而要增致一己心性識
知能力至極(致知)。問題是如此「格物」必能「致知」嗎?譬如說增進知識就必能增長
智慧嗎?又一問題是,即使可以如此「格物致知」,又必能導致「誠意」嗎?譬如說增
進智識能力就必能培育道德修養嗎?即使朱熹可以在其理學觀念形式系統裏自洽其說,
但應用在現實修養上卻有嚴重問題;就像一種科學理論看似形式自洽合理,卻不能取得
對應實驗的驗證。朱熹作為宋朝理學傳統的集大成者,其理本論詮釋雖然在觀念形式上
可以對應《大學》詞句,但卻無法解決實際道德修養的問題,也就導致後世種種繼續探
究《大學》真實義理的儒學開展。


[29] 朱熹《大學章句》∵
https://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da-xue-zhang-ju/zh

[30] 朱熹《大學或問》∵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5%9B%9B%E6%9B%B8%E5%A4%A7%E5%85%A8_(%E5%9B%9B%E5%BA%AB%E5%85%A8%E6%9B%B8%E6%9C%AC)/%E5%A4%A7%E5%AD%B8%E6%88%96%E5%95%8F

[31] 朱熹《朱子語類》∵
https://ctext.org/zhuzi-yulei/zh

[32] 『故其所賦之質,清者智而濁者愚,美者賢而惡者不肖……必其上智大賢之資乃
能全其本體而無少不明。其有不及乎此,則其所謂明德者已不能無蔽而失其全矣。況乎
又以氣質有蔽之心,接乎事物無窮之變,則其目之欲色,耳之欲聲,口之欲味,鼻之欲
臭,四肢之欲安佚,所以害乎其德者,又豈可勝言也哉!二者相因,反覆深固,是以此
德之明日益昏昧,而此心之靈其所知者不過情慾利害之私而已。是則雖曰有人之形,而
實何以遠於禽獸?雖曰可以為堯舜而參天地,而亦不能有以自充矣。然而本明之體得之
於天終有不可得而昧者,是以雖其昏蔽之極,而介然之頃一有覺焉,則即此空隙之中而
其本體已洞然矣。』《大學或問》

[33] 除了《大學章句》以外,朱熹對於「明德」尚有著多種心性意義的說明,譬如《
大學或問》『故其方寸之間,虛靈洞徹,萬理皆備,……是則所謂明德者也』、《朱子
語類》『或問:明德便是仁義禮智之性否?曰:便是!』『有得於天而光明正大者,便
是明德』;甚而提及「良知」,例如《朱子語類》『明德,謂本有此明德也。孩提之童
,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其良知良能本自有之,只為私慾所蔽,故
暗而不明。所謂明明德者,求所以明之也。』

[34]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
,人慾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
,以復其初也。』《大學章句》

[35] 『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
之污也。』《大學章句》

[36] 『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
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大學章
句》

[37] 『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靜,謂心不妄動。
安,謂所處而安。慮,謂處事精詳。得,謂得其所止。』《大學章句》

[38]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物格者,物
理之極處無不到也。』《大學章句》

[39] 『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知至者,
吾心之所知無不盡也。』《大學章句》

[40] 「物格知至,則知所止矣。意誠以下,則皆得所止之序也。」《大學章句》、「
格物、致知,所以求知至善之所在;自誠意以至於平天下,所以求得夫至善而止之也。
」《大學或問》

[41] 「今人不曾做得小學工夫,一旦學大學,是以無下手處。今且當自持敬始,使端
的純一靜專,然後能致知格物。」、「自小學不傳,伊川卻是帶補一敬字。」此為朱子
語錄,轉引自趙順孫:《大學纂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17。


  心本論

王陽明基於陸王心學的詮釋範式,反對朱熹以經傳格式重編《大學》內容,而主張回歸
《禮記‧大學》古本進行詮釋,相關思想主要見於其著作《大學問》[42]、〈大學古本
序〉、《大學古本傍釋》[43]、《傳習錄》[44]等。王陽明年輕時曾經篤信朱熹格物窮
理之說,欲學聖賢工夫,而以付諸實踐,格竹七天七夜而力竭病倒,然卻不得其理[45]
。及至中年龍場悟心而倡「心即理」,認為萬物事理無不於心[46]。是而其詮釋《大學
》,重在顯明心體良知[47],甚而不依原文詞句意義結構而隨意發揮闡釋;更將朱熹所
謂「大人之學」的「大人」[48],解釋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49]。此一心學詮
釋體系,完全基於心性立論,而將外王納於內聖,所以說其範式風格為孟學心性進路。

   {明明德 ─ 親民} ─ 止於至善

「明德」是指天命心性本體[50],「明明德」就在於復原其心性本體[51]。由「明明德
」到「親民」,就是由「修己」到「安百姓」[52],兩者惟在「止於至善」,即在『盡
其心之本體』[53]。「至善」發見之「明德」本體,就是所謂「良知」[54]。王陽明對
於三綱次序,隨其復性工夫,並無定論,亦有倒敘而說[55]。

   (知)止定靜安慮得

基於心性本體之說,而認為「至善」在於吾心;故而「止於至善」之「知止」,及於「
得」其至善,皆是相關至善之心性工夫[56]。

   {格物(正事物)─ 致知(致良知)} ─ 誠意 → {正修齊治平}

以「誠意」為要[57],而將其與「格物致知」工夫並論[58][59];而以「格物」為端正
事物[60],「致知」為『致吾心之良知』[61]。王陽明之心學詮釋,「格物」成為行之
工夫以正事物,「致知」成為知之工夫以致良知,兩者相互關聯,也就對應其「知行合
一」的主張。再由「誠意」返復心體,推及「正心」「修身」[62],更將外王事業推極
達於一體之仁的盡性功業[63]。

   問題與工夫

王陽明心本論的詮釋進路,顯然是對於朱熹理本論的反駁回應[64],冀望能以補足道德
修養的心性工夫。雖說朱熹理學詮釋缺乏真正道德修養工夫,但其「道問學」視角至少
還需以對應《大學》文本結構次序;然而猶如陸王心學「尊德性」視野以『六經皆我註
腳』,王陽明似乎也以《大學》文本為其心體良知修養工夫的註腳,而造就其心學詮釋
體系與《大學》文本結構次序之間的匹配失序問題,成為後世儒者質疑之處。此外,王
陽明心學的心性修養工夫,將內聖外王皆歸致心性本體,然而心體良知究竟何以復性?
至於明末竟而形成空疏荒誕的狂禪學風,終致明末清初學人的反省批判[65]。


[42] 王陽明《大學問》∵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5%A4%A7%E5%AD%B8%E5%95%8F

[43] 王陽明《大學古本傍釋》∵
http://www.cnculture.net/ebook/jing/sishu/daxue/daxue_gubenpangshi.html

[44] 王陽明《傳習錄》∵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73181

[45] 『五年壬子,先生二十一歲,在越。……是年為宋儒格物之學。先生始侍龍山公
於京師,遍求考亭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聖賢有分,乃隨世就
辭章之學。』《王文成公年譜》、『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
我著實曾用來。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
前竹子,令去看。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當
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遂相與嘆
聖賢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
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這裡意
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傳習錄》

[46]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
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視、聽、言、動,
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傳習錄‧徐愛引
言》、『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
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
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傳習錄‧門人
黃省曾錄》;相對於王陽明的「心即理」看法,朱熹關於心與理的觀點被後世稱為「心
具理」。

[47] 『夫心之本體,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君子戒懼之功,無時
或間,則天理常存,而其昭明靈覺之本體,自無所昏蔽,自無所牽擾,自無所歉餒愧作
,動容周旋而中禮,從心所欲而不逾:斯乃所謂真灑落矣。』《順生錄‧之十 年譜三》

[48]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學章句》

[49] 『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
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其與天地萬物而為一也。』《大學問》

[50] 『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是故謂之「明德」』《大學問》

[51] 『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慾之蔽,以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
然而已耳。非能於本體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大學問》

[52] 『明明德、親民,猶修己安百姓』《大學古本傍釋》,其引『修己安百姓』典故
出自《論語‧憲問》『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
「脩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己以安百姓。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
猶病諸!」』

[53] 『明德、親民無他,惟在止於至善,盡其心之本體,謂之止至善。至善者,心之
本體;知至善,惟在於吾心,則求之有定向。』《大學古本傍釋》、『明明德者,立其
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
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大學問》

[54] 『至善者,明德、親民之極則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靈昭不昧者,此其至
善之發見,是乃明德之本體,而即所謂良知者也。』《大學問》

[55] 『明明德、親民而不止於至善,亡其本矣。故止於至善以親民,而明其明德,是
之謂大人之學。』《大學問》

[56] 『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
於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
心,而不假於外求,則誌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無支離決裂、錯雜
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心不妄動而能靜,則其日用之間,從容閒暇而能安矣
。能安,則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詳審
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大學
問》

[57]『《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誠意之極,止至善而已矣
。止至善之則,致知而已矣。正心,復其體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己,謂之明德
;以言乎人,謂之親民;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大學古本序〉

[58] 『致其本體之知,而動無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則亦無以致其知。故致知者
,誠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實也。物格則知致意誠,而有以復其本體,是之謂止至
善。』『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
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
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大學古本傍釋》、『是故不務於誠意,而徒以格物者,
謂之支;不事於格物,而徒以誠意者,謂之虛;不本於致知而徒以格物誠意者,謂之妄
;支與虛與妄,其於至善也遠矣!』〈大學古本序〉

[59] 『蔡希淵問:「文公大學新本,先格致而後誠意工夫。似與首章次第相合。若如
先生從舊本之說,即誠意反在格致之前。於此尚未釋然」。先生曰:「大學工夫即是明
明德。明明德只是個誠意。誠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
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所以舉出個誠意來說。正
是學問的大頭腦處。於此不察,真所謂毫釐之差,千里之繆。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誠身。
誠身之極便是至誠。大學工夫只是誠意。誠意之極便是至善。工夫總是一般。今說這裡
補個敬字,那裡補個誠字,未免晝蛇添足」。』《傳習錄‧門人薛侃錄‧129》

[60]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
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大學問》

[61] 『「致知」云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
,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
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大學問》

[62] 『正心,復其體也』《大學古本原序》、『修身工夫只是誠意。就誠意中體當自
己心體,常令廓然大公,便是正心。』《大學古本傍釋》

[63] 『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父、人之
父與天下人之父而為一體矣。實與之為一體,而後孝之明德始明矣。親吾之兄,以及人
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後吾之仁實與吾之兄、人之兄與天下人之兄而為一體矣。實
與之為一體,而後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
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以達吾一體之仁,然後吾之明德始無不明,而真能以天地萬物
為一體矣。夫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之謂盡性。』《大學
問》

[64] 『如新本先去窮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蕩蕩,都無著落處。須用添個敬字,方才牽
扯得向身心上來。然終是沒根原。若須用添個敬字,緣何孔門倒將一個最緊要的字落了
,直待千餘年後要人來補出?正謂以誠意為主,即不須添敬字。』《傳習錄‧門人薛侃
錄‧129》

[65] 錢德洪之跋《大學問》,有嘆明朝心學末流怪象:『學者稍見本體,即好為徑超
頓悟之說,無復有省身克己之功。謂「一見本體,超聖可以跂足」,視師門誠意格物、
為善去惡之旨,皆相鄙以為第二義。簡略事為,言行無顧,甚者蕩滅禮教,猶自以為得
聖門之最上乘。』顧炎武《日知錄‧夫子之言性與天道》更有亡國感慨,談及明末儒學
狂禪末流衰象:『劉石亂華,本於清談之流禍,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於前代
者。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辭其末。
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
「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
牙亡而四國亂。神州盪覆,宗社丘墟。昔王衍妙善玄言,自比子貢,及為石勒所殺,將
死,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
今日。」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


  覺本論

明朝以程朱理學作為科舉應試標準,也就成為明朝社會上的主流儒學範式;然其貶斥佛
教之說,至於明末遂有佛教僧人群起論著反駁[66],探尋「以佛化儒」的思想途徑。其
中明末清初的蕅益智旭致力儒佛相通,註解《周易》、《四書》,提出「釋儒同歸」之
說,其關於《大學》詮釋的主要著作有《大學直指》[67]、〈大學直指補注序〉、《大
學點睛補》[68]等。蕅益智旭是為教化佛法而溝通儒佛,實則藉儒說佛[69],實未真有
會通儒佛義理之效[70]。此一覺本論詮釋體系,以圓覺為體而唯識為用,將儒學納於佛
學,所以說其範式風格為佛學進路。

   明明德 → 親民 → 止於至善

「明德」是本覺之性,「明明德」是修明此本覺之性。「明明德」即自覺,「親民」即
覺他,「止於至善」即覺滿。自覺本具三德,束之以為般若;覺他令覺三德,束之以為
解脫;至善自他不二,同具三德,束之以為法身。[71]

   知止(悟)→ 定靜安慮(修)→ 得(証)

附會《楞嚴經》內容而述:此中「知」為妙悟,「定、靜、安、慮」為妙修,「得」為
妙証。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擾故,聞所聞盡,名能「靜」。內心無
喘故,覺所覺空,名能「安」。煩惱永寂故,空所空滅,名能「慮」。寂滅現前,如鏡
現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72]

   格物(唯心識觀)→致誠正(轉識成智)→修齊治平(境界清淨)

附會唯識宗與《圓覺經》思想而述:「格物」是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一切萬事萬
物都於自心,心外別無他物。「致知」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誠意」是轉第七識為
平等性智。「正心」是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身修」是一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皆
無漏。「家齊國治天下平」是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至十方三世圓滿清淨。[73]

   問題與佛法

蕅益智旭基於附會佛學的覺本論進路,進行儒佛溝通,卻未找到真正的融貫理趣。明末
四位名僧蓮池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都有致力儒道佛三教融會的論著
,然其折衷努力有餘,思想開創不足,難以完成三教會通的使命[74]。然而儒佛會通乃
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問題,自後漢以來至於現代,一直都有研討議論[75]。蕅益智旭的詮
釋範式,雖是藉由儒學詞句穿鑿附會佛學義理,但也成其獨立一格的另類進路。


[66] 主要展開論著者是四位名僧─祩宏(蓮池大師)、真可(紫柏大師)、德清(憨山大師
)、智旭(蕅益大師)。

[67] 蕅益智旭《大學直指》∵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31249

[68] 蕅益智旭《大學點睛補》∵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03748

[69] 蕅益智旭詮釋儒典,並非是要闡明儒典,而是要藉用儒典內容去教化佛學,所以
常會無視儒義而穿鑿附會。譬如其之所以開始註解《四書》,是因為要讓一名佛門比丘
體解開悟,乃以卜問抓鬮而得須藉《四書》助顯第一義諦,所以才導致後來多年努力註
解《四書》。此事記於〈四書蕅益解序〉『維時徹因比丘。相從於患難顛沛。律學頗諳
。禪觀未了。屢策發之。終隔一膜。爰至誠請命於佛。卜以數鬮。須藉四書。助顯第一
義諦。遂力疾為拈大旨。筆而置諸笥中。屈指複十餘年。』

[70] 杜保瑞〈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PDF)《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
: 頁340-350.∵
http://huafan.hfu.edu.tw/~lbc/BC/7th/7pdf/27%A7%F9%ABO%B7%E7.pdf

[71] 『道者。從因趨果所歷之路也。只一在明明德。便說盡大學之道。上明字。是始
覺之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覺之性。性中本具三義。名之為德。謂現前一念靈知洞徹。
而未嘗有形。即般若德。現前一念雖非形像。而具諸妙用。舉凡家國天下。皆是此心中
所現物。舉凡修齊治平。皆是此心中所具事。即解脫德。又複現前一念。莫知其鄉。而
不無。位天育物。而非有。不可以有無思。不可以凡聖異。平等不增不減。即法身德。
我心既爾。民心亦然。度自性之眾生。名為親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親民止至
善。只是明明德之極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說為三綱領也。此中明德。民。至
善。即一境三諦。明。親。止。即一心三觀。明明德即自覺。親民即覺他。止至善即覺
滿。自覺本具三德。束之以為般若。覺他令覺三德。束之以為解脫。至善自他不二。同
具三德。束之以為法身。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不可思議。止理名為大理。覺此理者。
名為大學。從名字覺。起觀行覺。從觀行覺。得相似覺。從相似覺。階分証覺。從分証
覺。歸究竟覺。故名大學之道。』《大學直指》

[72] 『止之一字。雖指至善。只是明德本體。此節指點人處。最重在知之一字。圓覺
經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當與此處參看。大佛頂經雲。以不
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証。即知止之謂也。此中知為妙悟。定。靜。安。慮
。為妙修。得為妙証。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名能定。外境不擾故。聞所聞盡。名能靜。
內心無喘故。覺所覺空。名能安。煩惱永寂故。空所空滅。名能慮。寂滅現前。如鏡現
像故。忽然超越。名能得。獲二殊勝故。』《大學直指》

[73] 『說個明明德於天下,便見親民止善,皆明德中事矣。正其心者,轉第八識為大
圓鏡智也。誠其意者,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也。格
物者,作唯心識觀,了知天下國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現物,心外別無他物也。
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觀所緣緣;若知外所緣緣非有,方知內所緣緣不無;若知內所緣緣
不無,方能力去內心之惡,力行心內之善;方名自謙,方名慎獨。又只一明德,分心、
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我法二執破,則物自格;猶大佛頂經所云,不為物
轉,便能轉物也。知至者,二空妙觀無間斷也。意誠者,由第六識入二空觀,則第七識
不複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法也。心正者,由六七二識無我執故。第八識舍賴耶名
,由六七二識無法執故。第八識舍異熟名,轉成庵摩羅識,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
身修者,第八識既成無漏,則一切五陰、十二處、十八界皆無漏也。家齊國治天下平者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至十方三世圓滿清淨也。』《大學直指》

[74] 傅偉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心性體認本位的中國生死學與生死智慧〉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 1995.07: 頁679~693.∵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bcc/an019_32.htm

[75] 林義正〈儒佛會通方法研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
研究中心). 2002.07, (第七期): 頁185-211.∵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102909.htm


  氣本論

宋明儒學的氣學傳統,代表人物乃是始於北宋張載而至於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並稱「張
王氣學」,然其氣學論述傳統是與理學心學關注相近[76]。清初顏李實學興起,以及清
代樸學風氣與歐西科學東漸,影響氣學思想脫離心性論述而趨向自然界的客觀現實事物
[77],有所相應南宋葉適以功利唯物之詮釋觀點[78],至於清末而有陳澧可為思潮代表
。陳澧廣涉諸學,天文地理無不研習,又精通數學與音律,服膺孟子性善之說,主張會
通漢宋儒學[79]。其氣本論詮釋,重在知行實作,而忽略天理本體與心性工夫之說,是
為趨向現代學術客體世界觀之範式。此一氣本實學詮釋思想,雖本氣學而主性善[80],
修養工夫卻是重在知行實作之外在薰習,所以說其範式風格是「孟體荀用」。

   明明德

「明德」即是光明正大之德,「明明德」即在明此光明正大之德[81]。此乃回歸漢儒淺
近直接之說。

   格物(實事)→ 致知(求是)→誠正修齊治平

「格物」解為「至事」之實作親歷其事,又釋『格物者,兼讀書閱歷言之也』『天下之
大,古今之遠,不能親歷,讀書即無異親歷也』;「致知」解為增長正確知識,而謂「
格物致知」為實事求是[82];再將《大學》八目對應於《論語》之道德實踐[83]與《禮
記‧學記》[84]之學習內容,也就脫離宋明儒學的天理心性,而相應清初實學之說。

   〈大學〉回歸《禮記》

陳澧《東塾讀書記》論述古籍經書,有列《論語》《孟子》,卻是未列〈中庸〉〈大學
〉而有《禮記》;應是反對程朱《四書》提舉之見,而以〈中庸〉〈大學〉回歸《禮記
》篇章而已[85]。

   問題與實作

氣本論的詮釋進路,實際並未完全建立一家之言,陳澧只是相關思潮的清末代表人物。
這些思潮主要就在棄捨天理心性的空疏哲論,而以現實事物之實作實踐為主。然而「格
物致知」而謂實作實踐以得正確知識,然後又是如何因此可以「誠意正心」?這樣還是
回到朱熹理本論要面對的問題,甚至更加困難解決,因為氣本論的問題是落於─增進客
觀知識是要如何增長主體道德?但若將〈大學〉視為無關心性功夫的修學綱要,也就不
用關心這些問題。


[76] 『明末清初的劉宗周、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的哲學也可以稱為氣本論,但其是與
理本論或心本論相容相通,基本是在對於理本論或心本論的統整升進和補偏救弊。』節
錄自《〈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劉又銘

[77] 『明清自然氣本論的出現跟王陽明同時而稍晚一些。雖然在程朱、陸王兩系的強
大聲勢下,它似乎沒有多少機會順利地傳承和壯大,甚至很少被清楚地辨認、介紹,但
它仍然具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是宋明清理學中可以真正跟程朱理本論、陸王心本論構成
明顯的差異和對比的又一個哲學典範,著有專書的代表人物有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
、顧炎武、戴震等人。簡單地說,自然氣本論者認為,渾淪元氣為天地萬物的本原和本
體,而「理」則是氣的運行中自然具有的條理或規律;人的為學,首先要確立一個在現
實世界裡具體參與和擔負的目標,然後體察現實世界種種事物中的理則律則,然後決志
遵行,然後身心言行便能合乎客觀世界以及生命內在的理則律則而達到成熟圓滿。』《
〈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劉又銘

[78] 祝平次〈從「治足以為經」到「統紀之學」─論葉適對儒家經典的看法〉(PDF).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2005.3., 第一分 (第七十六本): 頁117-168.∵
http://nthur.lib.nt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85229/1/2040106010004.pdf

[79] 陳澧,號東塾,徐世昌《清儒學案》評陳澧曰:「自阮文達治粵,提倡學術,人
材蔚興。東塾後起,尤為大師,兼以鄭君、朱子為宗主,通漢宋之郵,意在補偏_敝,
不為無益無用之學,其宗旨特為醇正。」【東整學派】∵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2/ljwx/0583.htm

[80] 『程子說出氣質,誠圓備矣。然孟子所謂性善者,謂性皆有善,本無不圓備之病
。且《論語》「性相近也」,朱注云:「此所謂性,兼氣質而言者也。」孔子言性兼氣
質,孟子言性豈必不兼氣質乎?性中有仁義禮智又有氣質,氣質善者純乎善,氣質不善
者皆有仁義禮智,乃所謂善,豈不圓備乎?』『《說文》云:「性,人之陽氣,性善者
也。情,人之陰氣,有欲者。」此許叔重恪守孟子性善之說,而不惑於荀楊者也。且言
性善不言情惡,亦恪守孟子「其情可以為善」之說,故但云有欲。欲亦有善有惡,非盡
惡也……《尚書‧皋陶謨》孔《疏》云:「父義、母慈……五者,人之當性,自然而有
,但人性有多少耳。」……此所謂「多少」尤可以發明皆有之說。袁彥伯云:「夫仁義
者,人心之所有也,濃薄不同……」(原註:《後漢紀‧25》)濃薄即多少也。彥伯之
說亦精細,可參置之鄭、孔之間也。』陳澧《東塾讀書記‧卷3》

[81] 『明明德於天下,即平天下也……乃是明其光明正大之德於天下也。光明正大之
解,不可易矣。』《東塾讀書記‧卷9》

[82] 『格物致知,猶言實事求是。實事者,格物也。求是者,致知也。朱子〈上蔡謝
先生祠記〉稱其以求是論窮理為精當。』《東塾讀書記‧卷9》

[83] 『「時習」、「學文」,格物致知也。「忠信」、「不巧言令色」,誠意正心也
。「三省」,修身也。「孝弟」,齊家也。「道國」,治國也。「犯上者鮮」、「作亂
者未之有」,天下平也。〈大學〉八條目備矣。』《東塾讀書記‧卷2》

[84] 『〈大學〉篇首云:「大學之道。」〈學記〉亦云:「此大學之道也。」可見〈
學記〉與〈大學〉相發明。「知類通達」,物格知至也;「強立不反」,意誠心正身修
也;「化民易俗,近者說服,遠者懷之」,家齊國治天下平也。其「離經辨志」、「敬
業樂群」、「博習親師」、「論學取友」,則格物致知之事也。分其年,定其課,使學
者可以遵循,後世教士當以此為法。夫七年可以小成,九年可以大成,有志於學者當無
不樂而從之。若以此為法,學術由此而盛,人才由此而出矣。』《東塾讀書記‧卷9》

[85] 『關於〈大學〉地位的問題。《東塾讀書記》前十卷討論經部諸書,依次是:《
孝經》、《論語》、《孟子》、《易》、《尚書》、《詩》、《周禮》、《儀禮》、《
禮記》、《春秋三傳》。他將《論語》、《孟子》列在五經前面,這就多少仍有宋明儒
看重四書的味道在。然而特別的是,他將《孝經》還列在《論語》的前面,卻反而取消
了《大學》、《中庸》二書的角色,而只將兩者當作《禮記》中的兩篇來討論。這點,
除了再度顯示他回歸古本的主張外,也進一步顯示了他將〈大學〉、〈中庸〉的地位從
《四書》的高度降低下來還原回到《禮記》去的立場。』 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
史變遷》


  事本論

民國五四運動以來,從初年的科玄論戰到台灣的中西論戰,國學地位在二十世紀一落千
丈,《大學》詮釋早已不是主流學界關注標的。二十世紀70年代,民國台灣趙澤厚認為
《大學》是儒家的政治學,其文本所謂「格物致知」即指研習大學之道而已[86][87]。
二十一世紀初民國台灣劉又銘更以荀學觀點提出完全脫離心性哲理的詮釋範式,認為此
即回歸《禮記》原本素樸意義的「為政之學」[88]。此一基於認知事物本末的詮釋思想
,不涉心性哲理而在勸學修身,所以說其範式風格是荀學進路[89]。

   明明德 → 新民 → 止於至善

「明明德」是「顯明」自身(所已經修成)的「光明德行」以便作為臣民的表率(因此
已經屬於外王的階段);「新民」是教導人民,更新其素質;「止於至善」是將國家社
會帶到一個和諧有序也就是美好至善的地步[88]。趙澤厚則有強調「明德」見於古籍記
載,皆是用指帝王道德[90]。

   (知)止定靜安慮得

「知止」的「止」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省稱。因此「知止」是指初步知曉
「大學之道」也就是為政之道的要旨。知止立志然後定靜而安地衡量事物,然後得知其
中所蘊涵的價值位階並據以決定實踐的次序,這是〈大學〉致知論的一般的普遍的表達
。若扣緊大學之道的三綱來說,則這個致知論具體運用的結果(也就是「明明德於天下
」的實踐步驟)所鋪陳出來的就是八目[88]。

   格物(衡事)→ 致知(知本)→誠正修齊治平

「格物」便是對事物本末先後的衡量思慮,而「致知」的結果(知至)就是「知本」─
知其事物的本末先後。「致知」之「知」即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
道矣」的「知」,也就是關於生活世界中種種「物」的價值的本末輕重以及相關諸事的
先後次序的知;而這種現實情境脈絡裡所蘊涵的「本末終始」其實就是諸般事物的內在
所應有的秩序和律則,它就是「道」的內涵[88]。

   問題與回歸

事本論的詮釋進路,完全排除《大學》內容有關心性哲理,而將「格物致知」置於衡量
事物的價值位階(本末)與實踐次序(先後),「明明德」也屬外王而非內聖範疇。從而整
個《大學》內容,只是在於闡說為政之道的履踐綱領,認為這樣就是回歸《禮記》原本
意義。如此一來,《大學》也就成為僅是一篇類似校訓文告的官樣宣教作品。問題在於
,《大學》若是不涉治心之道,內容又何必提及「止定靜安慮得」六第的心意次序?而
「格物致知」若是只在識知事物的價值位階與實踐次序,又何以就能推得導致「誠意正
心」?這些問題都不是僅以回歸原義為說,就能解決相關疑點。


[86] 趙澤厚《大學研究》台北: 台灣中華書局. 1972.

[87] 趙澤厚另本《大學正解》原應同時於1972年出書,因為後來涉及出版糾紛,以致
拖延至2014年才由長虹文化出版。此書可說是《大學研究》的簡明版。

[88] 劉又銘. 《〈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 (台北: 台灣
大學出版中心). 2005: 頁3-39.∵
http://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101037101034/_DaXue.htry.doc

[89] 趙澤厚與劉又銘的詮釋思想雖然進路相同,但還是略有差異;在格物致知上,趙
說狹義而劉說廣義。在此說明詞義關係,主要是用劉又銘的荀學觀點以作參考例示。

[90] 趙澤厚《大學正解》 台虹文化. 2014.


  易本論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的兩岸儒學思潮,興起著種種探尋儒學進路的努力
[91][92]。面對當下時代困境而尋覓出路,大陸主要面對中國意識型態問題而求索儒學
相關之國體道統,台灣重在面對儒家世界傳統問題而探問東亞連繫之儒學理想[93][94]
。在二十一世紀初民國台灣自由社會的禪修文化氛圍[95][96],東岐明承接趙澤厚認定
《大學》作者為董仲舒的觀點,以會通儒道佛三家思想,融貫《易傳》《中庸》而詮釋
《大學》。其相關詮釋主要見於《太學明紀》[97]、《大中至正‧大中神明》[98]、《
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99]。此一會通儒道佛而廣溯先秦思想的詮釋體系,乃是基於易
學哲理架構,所以說其範式風格是易學進路。

   止於至善(個人善德) → 親民(群體成德) → 明明德(文明德業)

「明明德」是弘明文明之德。「親民」是指親和民眾以而使民相親,相關由私而公之人
情親和,有關群體誠信之建立。「止於至善」即是止於達善,相關《中庸》所謂『誠之
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其修為乃是,止於當止,不自伐善,敬慎自謙以而不有道德
傲慢。[100]

   止定(勇) → 靜安(仁) → 慮得(智)

「止定靜安慮得」六意,就是「止於至善」心跡修為的實踐進階,也是修習達善的德性
心意階段。六意至善,相關智仁勇三達德,並也相關人格修養之心意性向,而相應於真
善美之生命體驗。[101]

    意志之勇    意氣之仁    意念之智

  【止】→【定】→【靜】→【安】→【慮】→【得】

    願性之善    感性之美    理性之真

   格物(達物法相)→致知(得致慧覺)→誠意(誠謙)→正心(中庸)→
   修身(忠恕)→齊家(親和)→治國(絜矩)→平天下(虛柔)

「格物」是指「達及事物本相」,即對應於禪修慧觀之照見萬物究竟法相[102]。「致知
」是指「達致中道覺知」,即是達致《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中道之知
[103]。「誠意」是「格物致知」[104]以誠 與「止於至善」以謙 的天人合一修持[105]
,而以誠謙推及其後中庸、忠恕、親和、絜矩、虛柔。

 格物致知(誠) → 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 神明之德─窮神知化、神而化之
 誠意 → 正心(中庸) → 修身(忠恕) → 齊家(親和) → 治國(絜矩) → 平天下(虛柔)
 止於至善(謙) → 誠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 文明之德─親民、明明德

   問題與會通

東岐明會通諸家的易本論詮釋進路,即使能以達成儒道佛三家修行義旨的合理融貫,而
以易學觀念體系統攝;然其大量引用佛道兩家修行觀念以解說儒家修為與推廣儒家範疇
,其詮釋體系是否還能算是儒家學理?便成為涉及儒家本質的重大問題!此外,以往宋
明儒學的詮釋進路,是在古代中國的傳統世界觀下回應佛學的挑戰;然而現代中國傳統
所面對的根本挑戰,是隨歐西文明而來的科學世界觀;所以即使可以會通儒道佛三家思
想,但若未能有效回應科學世界觀的挑戰,也就還是不能解決當代中國國學所面對的危
機困境。


[91] 黃玉順〈儒學:路在何方?—《原道》二十周年紀念座談會上的發言〉∵
http://www.lxyrjzh.com/zatan/1453.html

[92] 東岐明約於2004-2008年曾常參與大陸原道網站《儒學聯合論壇》及大陸其他思想
網站的網上議論,後隨大陸網路封鎖日趨嚴厲,許多思想網站逐漸被迫關閉,發文管制
無處不在,《儒學聯合論壇》也不時遭到關站。

[93] 《天府新論》No.2/2016 〈首屆「兩岸新儒家會講」〉∵
http://www.tianfuxinlun.com/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160201

[94] 孫鐵騎〈從「首屆兩岸新儒家會講」看當代儒學的發展危機〉∵
http://journal.ujn.edu.cn/info/1168/1686.htm

[95] 丹楓〈為何台灣人總是分不清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啊?〉∵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60652?srcid=73746f726d2e6d675f36643633303538353665393565636337_1556842415

[96] 二十世紀40年代國共內戰後的國府遷台,也帶來許多大陸的宗教人物與修行青年
。台灣在60年代大學校園逐漸興起研習佛道修行傳統的風氣,這並非來自國府提倡,而
是民間自發興起。到了70年代已經逐漸形成禪修風潮,甚至後來影響導致許多附佛外道
的產生壯大。等到80年代解嚴以後,各類禪修團體與宗教教派更是風起雲湧興盛發展,
更有來自國外或台灣人自行由國外引進的種種禪修團體與傳統修行教派。至於二十一世
紀初的台灣社會,更是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禪修法門與宗教教派。

[97] 東岐明〈太學明紀〉∵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confucianism-httpswww.html

[98] 東岐明《【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html

[99] 東岐明〈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html

[100] 『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之三綱,如佛家大乘印順法師《
妙雲集》〈我之宗教觀‧修身之道〉詮釋之謂『「在」,指出《大學》的宗要所在,更
一層層的推究到下手處』,其目的宗要重點乃在「明明德」於「親民」於「止於至善」
,其下手履踐次序乃由「止於至善」而「親民」而「明明德」。「明明德」承自《書經
》古義,以謂弘明文明之德。「明德」見於《書經》,皆以相關天子之德,此謂王道典
範的文明之德。大學內聖外王之道,乃是本於內在神明之德,而以弘明外在文明之德。
大學之道,乃在培育士人實踐民本政治理念,在於弘明政治理想的文明之德,故而乃以
「明明德」為其宗要之首。「親民」是指親和民眾以而使民相親,相關由私而公之人情
親和,有關群體誠信之建立。在社會生活的實際呈現,就是獲得民眾信任,建構民眾互
信,建立社會誠信,乃致詐偽無法立足社會,…;是以「親民」之實踐理想,乃在革新
偽陋民習而創建誠信社會,…。「止於至善」即是止於達善。所謂「至善」的達善之行
,就是相關《中庸》所謂『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即謂「止於至善」修為
乃是,止於當止,不自伐善,敬慎自謙以而不有道德傲慢,即是相關《中庸》所謂『庸
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
慥爾』。因而「止於至善」的真誠修持,就是自謙向善而不忮不求,乃以人格誠信處世
,從而教化社會誠信,正是相關《中庸》所謂『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太學明紀》

[101] 『「止定靜安慮得」六意,就是「止於至善」心跡修為的實踐進階,也是修習達
善的德性心意階段。知善可止,人之心意造作,乃有止守之向善德範,故謂『知止』。
意有所止,人之心志向善,乃有篤定之專壹意旨,故謂『止而後有定』。意有所定,人
之心緒向善,乃有寧靜之恬寂意境,故謂『定而後能靜』。意有所靜,人之心情向善,
乃有安祥之愉悅意願,故謂『靜而後能安』。意有所安,人之心思向善,乃有審慮之忠
恕意圖,故謂『安而後能慮』。意有所慮,人之心術向善,乃有相得之明辨意義,故謂
『慮而後能得』。人之止於至善,隨其心意習善,進而篤行善道,以而增益其達善之德
。「止定」是意志之跡,「止」謂意志之導引止守,「定」謂意志之專壹篤定。「靜安
」是意氣之跡,「靜」謂意氣之沉靜柔順,「安」謂意氣之恬悅安適。「慮得」是意念
之跡,「慮」謂意念之思慮觀察,「得」謂意念之善得勝解。意志止定,乃可習勇而以
不懼;意氣靜安,乃可習仁而以不憂;意念慮得,乃可習智而以不惑。「止定靜安慮得
」六意至善之德,即通孔子之謂《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也
』、…。六意乃是「止於至善」的心意達善之跡,並也相關人格修養之心意性向,而相
應於真善美之生命體驗,正如佛家密乘梁乃崇《人類心靈三面向:理性、感性與願性》
以現代意義詮釋三達德─勇達人格願性之善、仁達人格感性之美、智達人格理性之真;
…』《太學明紀》

[102] 『「格物」是指「達及事物本相」,即對應於禪修慧觀之照見萬物究竟法相。《
大學》開創「格物」一詞以喻心性工夫;「格物」之「格」,源自《尚書》「格」字古
義,意指「達及、到達」。格物即是禪修慧觀之心性工夫,相關佛家修持之南傳上乘(上
座部)內觀觀智或北傳大乘般若觀照;而其入門階段,就易家修為而言,就是要解離坤作
認知的事物概念,而能達及乾知感應的直覺法相。』《太學明紀》

[103] 『「致知」是指「達致中道覺知」,即是達致《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
中』的中道之知、舜禹心傳『道心惟危』之「道心」覺知,也就是周文王〈保訓〉所謂
舜之「得中」,正相關於佛家上乘慧觀修行之達致觀智覺知、佛家大乘《圓覺經‧清淨
慧菩薩品》所謂『開悟淨圓覺性』、道家修行之達致神明覺知、易家修為之達致乾知感
應。』《太學明紀》

[104] 『「格物致知」就是一切聖賢心性的修行工夫,相通佛家上乘「四念處」慧觀修
行工夫。慧觀入門功夫是佛家上乘十六觀智之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開始初步覺察法
相;而其登堂功夫是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開始真正覺察法相生滅。佛家上乘慧觀功
夫至於登堂而見萬相生滅之變化無常,即通佛家大乘《圓覺經‧清淨慧菩薩品》所謂『
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相關易家《繫辭傳》所謂『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的神明觀化之見闢闔萬象。』《太
學明紀》

[105] 『「誠意正心」相關儒家「中庸」功夫,誠為中之心性表現,中為誠之心性修持
,謙為庸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庸修持。中誠性明,謙
庸態密,乃成天人合一之中道修為。「誠意」即是《中庸》之誠的心意素養。誠意之天
啟功夫,在於「格物致知」的君子明道之性,《中庸》故謂『誠者,天之道也』『自誠
明,謂之性』;亦是聖人中道之本,《中庸》故謂『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
中道,聖人也』。誠意之人為工夫,在於「止於至善」的君子明道之教,《中庸》故謂
『誠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亦是君子達善之本,《中庸》故謂『誠之
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意乃是天人合一之明道素養,《中庸》之謂『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正自誠明,以性率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隨觀之道,《莊子‧在宥》有
謂『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正自明誠,以教修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達德之道,《
莊子‧在宥》有謂『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心靈正念之道,即是中道天人合一常持身
心,《中庸》乃謂『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故至誠無息』。』《太學明紀》


 《大學》詮釋思想的歷史背景

  《大學》作為儒學史上的重要典籍,其歷史角色正如儒家一般,皆是涉及時代思想
之集大成者。儒家之以成立,正是由於孔子集結東周之前的古典學術大成,而開後世中
國文明的入世內聖外王傳統。《大學》文本內容,也是集結先秦德治思想之觀念大成,
而於漢初收錄於《禮記》篇章,與其中〈學記〉一同作為太學教育之軌範─〈大學〉相
關太學理念軌範而〈學記〉相關太學教制軌範。

然而作為《禮記》篇章的〈大學〉並未得到流行經學的漢朝學人重視;其後乃至魏晉玄
學與隋唐佛學之盛行,更是未受主流學界關注。所以〈大學〉就在《禮記》篇章之中,
由漢初到北宋約一千餘年間,未有詮釋爭議問題。即使自東漢鄭玄注至唐初孔穎達疏,
皆有說明詞義含混問題,但也沒有構成學界重大問題。

唐朝韓愈闡揚儒學而推重《大學》,在其〈原道〉一文引用《大學》「誠意」至於「平
天下」之內容。因為《大學》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八目階段,相關儒家內聖外王之成就
次第;所以其後《大學》的闡述詮釋,也就深與其後儒學思想發展有關。北宋儒者復興
儒學,司馬光與兩程開啟《大學》詮釋問題,起初主要是在「格物致知」的意義問題。
「格物致知」至於北宋開始成為問題,實際也就在於儒學復興,首先是要面對以往玄學
與佛學在心性工夫上對儒家的挑戰;而宋儒關切儒門心性工夫主要乃是見於《中庸》與
《大學》之「格致誠正」,偏偏《大學》作為心性工夫之本的「格物致知」,既不見於
先秦典籍,也未在《大學》文本內容有所定義說明。從而「格物致知」意義也就成為宋
儒復興儒學的爭議問題。

至於南宋朱熹集宋儒理學之大成,提舉《大學》作為四書之一,而與漢儒經學傳統的五
經並列,從而《大學》意義更是成為儒學重大問題。朱熹為了建立理學詮釋,將原本《
禮記》〈大學〉內容,改編成為經傳文本,更以理學觀念加以解說意義─(理本論),從
此開啟《大學》整體意義的詮釋爭議問題。而隨朱熹理學詮釋範式的四書五經思想,在
元末明初成為官方科舉的應試標準,《大學》詮釋更是成為攸關官方意識型態的重大問
題。當時南宋學界主要流派尚有陸九淵的心學學派與葉適的功利學派,兩者思想傳統都
影響後世而形成詮釋範式。

明朝儒者針對朱熹理學詮釋的不滿批判,終在王陽明承繼陸九淵心學傳統下正式開啟─
(心本論)。南宋時期的陸九淵與朱熹在儒學見解上本就不合,兩者的鵝湖之會也未能解
決彼此歧見,只是陸九淵「尊德性」的心學傳統不重著述,後世終以朱熹「道問學」的
著述進路成為儒學學術主流。王陽明的《大學》詮釋,重在闡發心性良知;至於解釋配
合《大學》文本內容,反而不若朱熹論理周全。其次,朱熹承繼唐宋以來為求復興儒學
的排抑佛道風氣,而王陽明卻是較為寬容儒道兩家之見而萌啟會通儒道佛三家之機。明
末名僧的詮釋儒典而及於《大學》─(覺本論),其實也就正是對於作為官方意識型態的
程朱理學排抑佛家的相關學理回應。

清初諸儒鑑於明末理學心學不切實際的空疏誤國,遂而興起實學之風;再加上清朝大興
文字獄的禁錮思想創作,導致盛行樸學考據之風,《大學》詮釋爭議也就冷寂下來。至
於清末而清廷逐漸失勢,不復清初禁制之力,更有歐西文明諸學逐漸傳入,清末學人逐
漸在實學風氣與西學影響下,興起不重心性天理而以自然之氣為本,相應葉適之功利唯
物觀點,重於實踐事功的詮釋見解─(氣本論)。當時此一見解風格,不獨中國為然,東
亞儒者在歐西文明東漸的強勢影響下多起此見;而歷史上相關此一見解風格的完整詮釋
,反而是在清末當時日本德川幕府統治下江戶時代儒學的集大成者─安井息軒的《大學
說》。

清末於二十世紀初廢除科舉,《大學》從此喪失自從元末明初七百餘年來的官方意識型
態地位;至於民初五四運動之後的排詆傳統國學風潮,甚至激進到連漢字都要消滅而改
拼音,以徹底斷絕故舊文化傳承,《大學》思想也就往往成為只有少數文史學者關心的
問題。二十世紀中葉的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美蘇爭霸影響下,中國分裂為海峽兩岸。
大陸隨即在共黨專政下走向五四運動的激進方向,終至文革浩劫。民國台灣的現代社會
,隨著儒學學理退居純粹研究範疇,多數相關專業學者就在既有宋明儒學基礎上致力會
通西學體系思想,例如牟宗三即是宋明儒學傳統於西洋古典哲學思想上的集大成者。至
於二十一世紀初的兩岸儒學界,學派紛出,立場各異,宗旨進路各有所擅,甚至唯一共
識只在皆是自稱「儒家」[106]。

二十世紀70年代民國台灣,書法家趙澤厚在其《大學研究》提出《大學》原是帝王之學
而不涉心性工夫的見解;二十一世紀初劉又銘又以荀學觀點,析辨以往儒學歷史上的《
大學》詮釋範式,提出純粹外王的詮釋進路─(事本論)。同時二十一世紀初於民國台灣
的自由社會氛圍下,東岐明以融會民本與民主為方向,研究智識民主的中道理念;而在
網際網路的兩岸儒學交流與台灣社會的禪修文化氛圍之風潮影響下,提出融貫《易傳》
《中庸》《大學》而會通儒道佛三家修行觀念的詮釋進路─(易本論)。

《大學》思想的詮釋歷史,也正反映著相關其詮釋範式,當下社會所面臨的時代風潮與
文化問題,以及其中為求解決相關問題的思想探索努力。


[106] 黃玉順〈儒學之當前態勢與未來矚望〉∵
《孔子研究》2018年第4期.中國孔子網. 2018-10-16.
http://www.chinakongzi.org/dajiatan/201810/t20181016_183817.htm

天人合一的觀念起源與意義涵攝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此文源自本人2019.5.12.寫成於維基百科而已遭刪除之「天人合一」條目內容,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9%E4%BA%BA%E5%90%88%E4%B8%80&oldid=54388682
★本人為此刪除內容之原創作者,依維基百科規定,享有該材料的著作權,可以重新發行並將其置於其他任何本人所喜歡的著作權保護下。



        天人合一的觀念起源與意義涵攝
                          東岐明



  「天人合一」此詞,源自北宋儒者張載闡述《中庸》思想之於儒者[1],而謂:

 『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     《正蒙‧乾稱》

,相應《中庸》所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有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誠者,天之道』『誠之者
,人之道』;「自誠明」則「因誠致明」,乃率天道之性,而謂「得天而未始遺人」
;「自明誠」則「因明致誠」,乃襲人道之教,而謂「致學而可以成聖」;《中庸》
又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故謂「天人合一」,又以德合性教而謂「天人合德」


《中庸》論述天道與人道之思想,乃是相關天道之自然無為與人道之造作有為,同樣
見於當時道家思想。《老子》有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
不足以奉有餘』,《莊子‧在宥》有謂『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皆
以闡述「自然無為」與「造作有為」之差異。

然而因為中國古代思想於天人之際的相互關係,本有種種論述觀念,後來往往皆以「
天人合一」此詞作為標舉;因而後世許多「天人合一」詞義用法,已經不限原本張載
創設相關《中庸》意涵,而指涉對應及種種不同哲學思想觀念。「天人合一」此詞,
當代也就成為容納許多觀念集合的複合意義詞彙。


 相關觀念

  「天人合一」詞義,用以指涉相關「自然無為」(天道)與「造作有為」(人道)的
會通統合關聯。此種相關《中庸》的「天人合一」觀念,牽涉心理感應認知活動的運
作機制;通常是以心靈的直覺印象,對應於天道之自然無為;而以心思的認知概念,
對應於人道之造作有為。

  易簡得理

《繫辭傳》所謂『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乾知」相關直覺
印象之自然無為,「坤作」相關認知概念之造作有為,而以對應「天人合一」;《繫
辭傳》又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東岐明乃以「天人合理」謂其智識之德[2]。

此一易理對應於牟宗三學說之良知坎陷問題,「乾知」即在良知之體,「坤作」即應
坎陷之用,而「坤以簡能」即通科學化約之理論思維,「乾以易知」則可相關禪修之
直覺感應體驗。禪修直覺之自然無為與科學認知之造作有為,皆可統合於易簡得理,
而謂「天人合一」。

  法相與概念

易理所謂「乾知」感應的心念直覺物相,乃為物象之始,佛家大乘謂之「法相」,佛
家上乘(南傳上座部)謂之「究竟法」。易理所謂「坤作」認知的概念想像物體,乃為
物象之成,佛家上乘謂之「概念」,佛家大乘謂之「心不相應行法」。「乾知」對應
佛家識蘊作用,「坤作」對應佛家想蘊作用。心性識知法相,乃在直覺感應,故謂『
乾以易知』;認知形成概念,乃涉想像造作,故謂『坤作成物』;思慮化約概念群集
,而成有效觀念體系,故謂『坤以簡能』。法相感應之自然無為與概念認知之造作有
為,於心理活動乃是統合相關,而謂「天人合一」[3]。

 ————〔禪修〕——|═════════|————〔科學〕—————— [4]

 【乾知】 【易】   【坤作】        【簡】 

  心性  感應     認知          化約 

         法相      概念──概念集     觀念體系 


 對應觀念

  「天人合一」詞義,用以指涉個體身心或個體環境(人),之聯繫對應於超越個體
之對象(天)。

  天人相應

「天人相應」是中國古有的世界觀,認為人類的個體身心或群體事務等種種人世現象
會與自然有所相應。譬如論述作為獨立於人體身心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天」與作為具
有個體身心的「人」,兩者的氣運變化與生理變化有著對應相關的規律,即有醫書《
黃帝內經》闡述說明『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
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董仲舒《春秋繁露‧為人者天》也說『人之形體,
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誌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5],《春秋繁露‧
深察名號》則是闡述事物觀念名稱之天人相應而謂『是故事各順於名,名各順於天;
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同而通理,動而相益,順而相受,謂之德道』。

  天人感應

漢朝董仲舒闡述上天與人世之間,會有相互感應的善惡吉凶的關聯影響,《春秋繁露
‧必仁且知》即謂『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
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
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6]。此一思
想乃以人世善惡感應上天吉凶,其實早已見於古籍《尚書》,譬如《尚書‧大禹謨》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尚書‧皋陶謨》『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
五刑五用哉!』、《尚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體驗觀念

  「天人合一」詞義,用以指涉個體身心(人),之融會合一於超越個體之對象(天)
,在東西方的宗教修行都有發生此類超常經驗。而現代科學發現此種相關體驗,可以
對應於腦部頂葉的活動運作;所以有些科學家就以唯物論觀點,認為這些體驗都只是
大腦異常活動產生的幻覺[7];不過科學觀點卻無法解釋,為何大腦幻覺竟會發生由身
體之外而返視自身與環境的出竅體驗。

《易傳》之《文言傳》有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
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
鬼神乎?』,而此一大人合於天地之德,或也稱為「天人合德」。

  物我合一

道家《莊子‧齊物論》有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這種與時空萬物合而
為一的超常經驗,在佛家大乘稱為「眾生相」[8],乃是禪修境界某種發生個體小我融
於時空萬物大我的精神體驗。一般修行禪定至於專注禪相,就會容易發生此類體驗[9]
。物我合一的禪定體驗,約對應於佛家所謂欲界定或色界定的定力階段。

  道人合一

道家《老子》有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
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指稱「道」之超脫於天地時
空萬物境界,對應於佛家無色界境界。《莊子‧天運》之謂『夫道,於大不終,於小
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乎其不可測也。…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
…,極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即是指稱至人
合道至於大道境界,而超脫於天地時空萬物境界,對應於佛家所謂無色界定的定力境
界。這種「道人合一」的修行境界,在現今道教內丹修煉又可分為兩種層次:

 煉神還虛:其「虛」對應著佛家無色界虛空的空無邊處定境,
 在佛家大乘稱為「壽命相」[10]。

 煉虛合道:其「道」對應著佛家無色界心識的識無邊處定境,
 相關佛家大乘五重唯識觀的「遣相證性」[11]。

  梵我合一

奧義書中論述梵我關係之詞 Brahmatmaikyam,意謂「梵我一如」。吠檀多派大師商羯
羅的「不二一元論」(Advaita),認為奧義書把「梵」區分為二:有形的梵和無形的梵
。有形的梵指的是現象界或者眾多的我(小我);無形的梵指的是宇宙本體最高的我(大
我)。有形的梵是不真實的,而無形的梵才是真實的。所謂「不二一元論」就是說:真
正實在的唯有最高本體梵,而作為現象界的我(小我)在本質上就是梵,二者本來是同
一個東西[12]。而婆羅門教傳統至於印度教的修行,正有相關追求個體小我合於大梵
神我的梵我合一體驗。

  神人合一

歐西諸宗教傳統的祈禱冥想,也會有個體與至上神我合一的宗教體驗。



[1] 李宗定〈道教臻於「天人合一」之教義考〉∵
https://ssrp.info/webfm_send/61

[2] 東岐明《太學明紀》∵『智識乃是天人合德之明理素養,基於「止定靜安」之
達善惟一工夫,以「格物致知」之神明惟精工夫而感應其智慧之理原,以「思慮得解
」之辨析惟想工夫而建構其知識之理則。智慧於理原之中,知識於理則之正;智識中
正而心意誠謙,以明天人合理之德。』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confucianism-httpswww.html

[3] 此段說明,節錄改編自東岐明《太學明紀》解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
先後,則近道矣。』相關內容。

[4] 禪修與科學都有涉及認知活動的部份,所以兩者皆有涉及「坤作」範疇。

[5] 『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人之形體
,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誌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
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
冬夏之類也。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
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春秋繁露‧為人者天》,另章《春秋繁露‧人副天數
》更是全章闡述。

[6] 『其大略之類,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
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詩》云「
畏天之威。」殆此謂也。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
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
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謹案災異以見天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
欲所不欲者,人內以自省,宜有懲於心;外以觀其事,宜有驗於國。故見天意者之於
災異也,畏之而不惡也,以為天欲振吾過,救吾失,故以此報我也。《春秋》之法,
上變古易常,應是而有天災者,謂幸國。孔子曰:「天之所幸,有為不善而屢極。」
楚莊王以天不見災,地不見孽,則禱之於山川,曰:「天其將亡予邪?不說吾過,極
吾罪也。」以此觀之,天災之應過而至也,異之顯明可畏也。此乃天之所欲救也,《
春秋》之所獨幸也,莊王所以禱而請也。聖主賢君尚樂受忠臣之諫,而況受天譴也?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7] 薛莫(Michael Shermer)〈腦袋瓜裡鬧鬼!〉∵ 科學人雜誌. 2003.4.(14).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202

[8]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
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
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
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園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

[9] 關於修習定禪,可閱《掌中之葉─清淨道論實修手冊‧止禪的基礎》∵
https://www.中平精舍.tw/templates/cache/29752/images/575e1521e6667.pdf

[10]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
如命根。』《園覺經‧淨諸業障菩薩品》

[11] 淨常《唯識簡介》〈(十八)五重唯識觀〉∵
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9/18.htm

[12] 季羨林〈「天人合一」新解〉∵
http://www.aisixiang.com/data/23861.html

2019年11月14日

東岐明遭維基封鎖刪除儒學內容紀念

◎發表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東岐明遭維基封鎖刪除儒學內容紀念


    本人已遭維基百科永久封鎖,並幾乎刪去大多貢獻條目內容,謹於
    離別維基生涯之際,為文以誌紀念往昔寫作努力!
                            東岐明



本人東岐明,今早打開電腦上網,赫然發現已被維基編輯 Mys721tx 永久封禁,以往
貢獻條目內容也幾乎盡遭刪除,聲明是以侵犯版權與廣告宣傳的理由。本人深感無奈
,連自己在十年前曾獲維基編輯頒發文化星章的「格物致知」條目內容,還曾被百度
百科抄襲,如今也被冠上罪名予以刪除殆盡。雖然已經無法再回維基百科貢獻一己學
術知識,但在離開之前,謹留下本人參與維基百科所主要編輯的歷史版本與當前版本
的對照比較,以茲作為十年維基生涯紀念。


現今改成的「格物致知」條目如下
本人參與編寫而已遭刪除的「格物致知」條目如下


現今改成的「天人合一」條目如下
本人參與編寫而已遭刪除的「天人合一」條目如下


現今改成的「中道」條目如下
本人參與編寫而已遭刪除的「中道」條目如下


現今改成的「大學」條目如下
本人參與編寫而已遭刪除的「大學」條目如下


現今改成的「中庸」條目如下
本人參與編寫而已遭刪除的「中庸」條目如下


現今改成的「易經」條目如下
本人參與編寫而已遭刪除的「易經」條目如下

2019年11月4日

統合研究儒道佛之基本架構簡析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統合研究儒道佛之基本架構簡析
                   東岐明



  在下分析各教之理論架構,其實在於以前發表網上諸文已有相關論述。在下提出
「中道」一說,即要以中道作為「超越宗教信仰而引領文明進化之人文精神修行典範
」〔〈佛陀正法之人間守護展望〉6.會通 〕∵,期望超越宗教信仰,而以修行共通
方法而為全人類所接受,如此即可超脫諸教合一的信仰無解問題。譬如美國現今流行
所謂正念(mindfullness)減壓,其實就是來自南傳佛教的觀慧修行方法,但也為許多
非佛教徒所接受修習。關於「中道」意涵,可見在下參與編寫之 wiki 「中道」∵一
詞。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9%81%93_(%E5%84%92%E5%AE%B6)

  在下於此簡要解說判教分析,大致區分為生命層次與修行層次,而基本是以佛家
語詞說明,因為佛家探究最為徹底。生命世界可以大致區分為三類─由低而高是欲界
、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飲食男女欲望的生命世界,色界是無飲食男女欲望但還有
身形的生命世界,無色界是沒有身形而只有心靈的生命世界(宇宙萬物是顯現於心靈)
。茲就在下目前看法,謹以說明如下:

 ○儒家生命層次,是在人間,所以沒有出世而純粹入世。而且儒家傳承古代中國的
  巫筮傳統,涉及祭祀也是多在鄰近人間的鬼神系統。

 ○道家生命層次,是達無色界的純粹心靈生命。道家所謂的「道」,就是相關修行
  體驗到的宇宙萬物本原的無色界虛空境界以上。

 ○佛家生命層次,有上乘(南傳上座部)正法與大乘密乘似法的分別,上乘可以真正
  導向究竟解脫,大乘密乘最高只能導向無色界生命境界。

  ⊙上乘究竟解脫的無餘涅槃,不落生命輪迴,在下〈明覺易化與無餘涅槃〉∵一
   文嘗試探討並連結提昇國學「易」的根本觀念。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html

  ⊙大乘密乘諸佛菩薩的果位,還在高層大力天神的生命輪迴世界。其所謂成佛三
   身的法身在無色界,報身在欲界頂主宰天(他化自在天),化身可在欲界諸處。
   大乘密乘諸佛的美妙淨土世界,就在欲界頂主宰天界(此天天神之於欲界生命,
   就如人間人類之於地球生態,都是有著強大優勢的主宰掌控)。關於大乘密乘的
   生命層次可見〈法鏡蘊論與八釋脫〉∵、 〈解析「自性」相關之修行境界與層
   次架構〉∵。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8/11/blog-post_3.html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8/11/blog-post.html

而在修行層次上,可從定慧兩方說明,儒道佛的比較與相關易學觀念,可見於〈聖賢
明德之中道明學〉∵、〈「易簡得理」的普世哲學意涵〉∵。其比較簡略說明如下: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4/blog-post.html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html

 ○儒家修行層次,是在人間生命道德成位,所以重視倫理秩序及社會貢獻。儒家推
  崇先秦上古的中道心性修為是重在慧,而後世宋明心學的心性修為則是重在定。
  《大學》《中庸》所講述的儒家心性修為至於家國天下,可見〈太學明紀〉∵;
  至於在下以「東岐明」之名,詮釋義理的學術範式,可見在下參與編寫wiki條目
  關於《大學》∵、《中庸》∵的相關內容。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9/05/confucianism-httpswww.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AD%B8_(%E7%B6%93%E5%82%B3)
★維基《大學》條目可能更改,原版條目內容請閱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5%AD%B8_(%E7%B6%93%E5%82%B3)&oldid=5683637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BA%B8
★維基《中庸》條目可能更改,原版條目內容請閱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56522526&title=%E4%B8%AD%E5%BA%B8


 ○道家修行層次,先秦尚有老莊分別。老子重在定境之道體本原,對應於無色界虛
  空以上境界,但也有其慧境。莊子重在慧境之變化無常,對應於佛家上乘之生滅
  觀智以上,但也有其定境。至於後世道教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煉虛合道」的修煉進階,其實就是對應由欲界修到無色界的過程。

 ○佛家修行層次,詳細層次關係可見〈法鏡蘊論(初稿)‧稿序〉∵、〈法鏡蘊論(初
  稿).法蘊第一〉∵、〈 法鏡蘊論.法鏡第二〉∵。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6/12/blog-post_13.html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6/12/blog-post_14.html
https://amidha.blogspot.com/2017/01/0.html

  ⊙上乘修行可逐次經由慧境果位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而最終滅度於無餘涅
   槃,不再陷於生命輪迴之苦。

  ⊙大乘密乘修行,可由菩薩位階修至等覺妙覺佛位,然而實際尚還陷於生命輪迴
   ;其所謂二乘(聲聞、緣覺)與登地菩薩,其實只是證至無色界空無邊處境界;
   其所謂成佛,其實只是證至無色界識無邊處境界。大乘所謂成佛的解脫境界,
   其實就是在於識無邊處的定境與生滅觀智的慧境。

在下還有相關網上文章涉及各教之理論架構分析,無法於此一一列舉,只能就此簡略
說明如上,謝謝大家耐心閱覽。

2019年10月24日

故楊公忠達府君生平事略

◎悼於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懷德廳



故楊公忠達府君生平事略



  故先父楊公忠達,台灣中壢人,生於民國三十一年十月八日,卒於民國一零八年九月三十日,享壽七十有八。先祖父廉正有守服務台電公司,先祖母勤儉辛勞持家有方,有兄姐妹,暨堂表輩,親族繁蔭,祖德流昌。

  先父生於日本昭和時代太平洋戰爭期間台灣台中。戰爭結束,台灣光復,即隨先祖父之台電職務調遷,舉家北上新竹,再至台北定居,稚幼即逢二二八事變卒起。而於國府遷台前後,入學螢橋國小。後於冷戰時期反共抗俄氛圍下,陸續升學就讀大同初中、開南高工、台中師專。求學曾經投身棒球運動,終而獻身小學教育事業。

  先父奉獻小學教育凡三十五年,剛勵訓誨,柔勉嘉慰,慈愛關懷,熱心化導,嚴師風名,聲聞遐邇。首任桃園縣忠貞國小數年,再即轉任中壢國小直至退休。職務率皆擔任高年級導師,或兼訓練體育校隊。任職常訪學生家庭,關注品德學業,多得家長友誼信任。退休閒暇,尚至中壢圓光寺,從事外籍僧侶之國語教育。

  先父結識先母於台中師專求學期間,而於海陸預官退伍後結婚,情愫相投,意趣相得,定居桃園平鎮,育有一子二女,均受高等教育。先母病逝,再娶往昔所教首屆忠貞國小學生,晚年相伴,同遊弄孫,而於台北體衰終老。

  先父如今解脫衰礙,往生淨土,人間舊事,如同昨夢,身軀雖故,德馨唯存,贊曰:

  忠義誠摯 熱忱急公為良師
  達直嚴慈 剛烈興化作英才

               楊公忠達全體子女 敬懷

民國一零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2019年8月9日

明覺易化與無餘涅槃

◎首發於 PTT BBS 佛法版 Buddha



       明覺易化與無餘涅槃

    此文試圖運用人類現今的科學知識與哲學觀念,而以喻說無餘涅槃境界
    ;結合佛學「明覺」與易學「易化」之詞彙意涵,創造轉化易傳思想,
    以及借鑑物理學之量子現象與其多世界詮釋,闡述無餘涅槃明覺易化而
    不顯存在的感應變化境界;及茲說明大乘密乘誤解的無住涅槃,還陷於
    生命輪迴,並非真是究竟解脫境界。
                            東岐明 



  佛教乃是破除無明之覺者教法,其修行目標的終極境界即在無餘涅槃的寂滅解脫。
除滅無明,可謂「明」之境界;覺悟遍知,可謂「覺」之境界;兩者可以合謂「明覺」
境界。此謂「明覺」並非心性本體,更非《楞嚴經》所謂本覺心體之說;大乘所謂妙明
圓覺真心乃是尚有我見妄執,不能說明真正無餘涅槃境界。

生命延續輪迴不止的五蘊生滅變化,其實乃是繫結我執的痛苦束縛;譬如燭火燃燒,乃
是火燄束縛變化現象。涅槃寂滅境界是五蘊之滅,是自我之滅,而非一切盡滅;譬如燭
火之滅,只是變化脫離燭火束縛,並非一切變化皆盡消失。是以無餘涅槃之寂滅解脫,
是痛苦之滅,是自我之滅,是五蘊之滅,是解脫於生命束縛,而非一切盡皆消滅無餘。

南傳巴利四部《中部1經/根本法門經》∵記載佛陀舉述涅槃相應思量層次,簡略化約
可成三類─凡夫、有學、無學。凡夫層次就是尚執自我以為解脫的涅槃相應思量,有學
層次就是初果、二果、三果聖者的涅槃相應思量,無學層次就是四果阿羅漢而又相關於
辟支佛、佛的涅槃相應思量。此經佛陀所謂「涅槃」,是承襲古印度意義用以指稱「寂
滅止息」;而無想定與無色界定也有如如不動的寂滅止息境界,所以佛陀以謂凡夫層次
的我執涅槃境界。佛陀此經關於三類涅槃相應思量層次,如下是謂: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01.htm

 【凡夫層次】他認知涅槃為涅槃;認知涅槃為涅槃後,思量涅槃、在涅槃中思量
  、從涅槃思量、思量「涅槃是我的」而歡喜涅槃,那是什麼原因呢?我說:『
  對他來說,未遍知。』

 【有學層次】他證知涅槃為涅槃,證知涅槃為涅槃後,不要思量涅槃、不要在涅
  槃中思量、不要從涅槃思量、不要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要歡喜涅槃,那是
  什麼原因呢?我說:『對他來說,應能遍知。』

 【無學層次】他證知涅槃為涅槃,證知涅槃為涅槃後,不思量涅槃、不在涅槃中
  思量、不從涅槃思量、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歡喜涅槃,那是什麼原因呢
  ?我說:『對他來說,已遍知。』

   ※           ※           ※

  凡夫層次的涅槃思量,就如大乘密乘所謂「真常我淨」的涅槃境界,是誤以為涅槃
存有真我自性。於是妄以空無邊處的不動行,作為小乘羅漢與辟支佛的涅槃寂滅,是如
《楞嚴經》所謂『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命明中分別精
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
,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
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
墮定性辟支。』更而誤以識無邊處的不動行,作為圓覺佛地的涅槃寂滅,是應《楞嚴經
》所謂『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精真
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圓覺經》所謂『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
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
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
故。』

大乘禪宗《達摩血脈論》所謂『自性真實,非因非果。法即是心義,自心是菩提,自心
是涅槃。』,《六祖壇經》所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
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也是妄以識無邊處之
自我清淨妙明心體,而誤認以為有自性涅槃。

既然妄以空無邊處不動定境為小乘涅槃寂滅,而妄以識無邊處不動定境為大乘涅槃寂滅
,就會認為不應執守此類自性涅槃寂滅境界,而起種種意念化現眾生世界種種作用;以
為可以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雖常起諸妙用而體性恒寂,無所執住而謂「無住涅槃」,
其實只是落於無色界天神生命境界的唯心所現時空萬物。

大乘密乘誤解以為小乘四果阿羅漢可以「迴小向大」,重入輪迴而修妙覺佛果;其實是
將出離空無邊處定境而自心顯現時空萬物,以為就是出離小乘涅槃寂滅。大乘密乘誤解
以為佛果可以無住涅槃,其實是將出離識無邊處定境而自心顯現時空萬物,以為就是出
離大乘涅槃寂滅。大乘密乘誤將無色界不動定境,以為就是涅槃寂滅;而又誤認其為無
餘涅槃,於是誤解以為可以不住涅槃重入輪迴;這些不符原始佛法的誤解妄見,正對應
著《中部1經/根本法門經》佛陀所述尚有我執的凡夫涅槃層次。所以相應大乘《金剛
經》《圓覺經》《楞嚴經》以及唯識修行法門,而有如下誤解妄見表列,正對應於南傳
巴利四部《增支部8集66經/解脫經》∵內容由第一到第五的凡夫解脫次第:

https://agama.buddhason.org/AN/AN1423.htm
  #1RtNBelY (Buddha) [ptt.cc] [原創] 法鏡蘊論與八釋脫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1239528.A.BE2.html

      1   2   3     4   5     【八解脫之1~5】
    有色者 內無色想 傾向成為  無色界 無色界
    見諸色 見外諸色 唯諸淨色  空無邊 識無邊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 清淨覺海   《圓覺‧淨諸業障》
 色陰  受陰  想陰  行陰     識陰 本覺妙明真精 《楞嚴‧卷九、十》
 劫濁  見濁  煩惱濁 眾生濁    命濁 湛圓妙覺明心 《楞嚴‧卷四》
     幻身  幻心  幻塵     幻滅 非幻不滅   《圓覺‧普眼》
   幻妄境界 心如幻者 遠離為幻 離遠離幻 得無所離   《圓覺‧普賢》
   遣虛存實 捨濫留純 攝末歸本 隱劣顯勝 遣相證性   【五重唯識】 
                       菩提自性本自清淨  《六祖壇經》
                       自性真實非因非果 《達摩血脈論》

   ※           ※           ※

  上乘《阿毗達摩》的「涅槃」一詞,是與「色法」並論的所緣目標。《阿毗達摩》
將慧觀生滅所見「究竟法」,分為四類─心、心所、色法、涅槃,而涅槃乃是道心果心
的所緣對象。初二三四果聖者於體驗世間法寂滅的道果涅槃境界,尚有受想行識之清淨
四蘊,以道心果心體驗生滅止息的涅槃對象。此種涅槃體驗的心路過程,是種止息生滅
的出世定境,《阿毗達摩》稱為「果定」,原始佛經稱為「無相心定」,《相應部40
相應9經》∵是謂『以一切相的不作意,進入後住於無相心定』─道心果心的涅槃對象
乃是無相可見。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44.htm

未達初果者的無相心定,就是執有我身見的無想定,也對應在前述佛陀所謂『思量「涅
槃是我的」而歡喜涅槃』的凡夫涅槃層次。初果須陀洹的無相心定,是執有我作見的初
果定;二果斯陀含的無相心定,是執有我所作見的二果定;三果阿那含的無相心定,是
執有我慢勢見的三果定;此三者之涅槃體驗都是尚涉我執,但卻已捨我身見而必然趨向
究竟解脫,所以對應在前述佛陀所謂『不要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要歡喜涅槃』的有
學涅槃層次。四果阿羅漢的無相心定,是究竟無我的四果定;其涅槃體驗已是完全無我
,對應在前述佛陀所謂『不思量「涅槃是我的」而不歡喜涅槃』的無學涅槃層次。

   凡夫層次▕      有學層次     ▕ 無學層次

    我身見  我作見  我所作見 我慢勢見  究竟無我
    無想定  初果定  二果定  三果定   四果定

然而上述無相心定的清淨涅槃境界,尚有心識體驗存在,並非真正究竟解脫的無餘涅槃
。即使四果無相心定涅槃境界的無我清淨體驗,仍有四果心識存在。四果阿羅漢的心識
存在,即是雖達究竟解脫,卻是還有剩餘生命,就是所謂「有餘涅槃」的無我生命境界
。「無餘涅槃」的真正究竟解脫,是心識寂滅而不執涅槃的境界,只有四果阿羅漢入滅
盡定或壽終滅度之後才能達到。然而滅心識流的無餘涅槃寂滅,並非一切盡皆消失,只
是生命束縛消失而化明覺,佛陀《長部11經/給哇得經》∵是謂:

https://agama.buddhason.org/DN/DN11.htm

  『識不顯現,無限而遍發光明。
   地水火風,在此無可安立。
   長短、粗細、濁淨、名色,在此破滅無餘。
   以識之滅,在此是皆破滅。』

   ※           ※           ※

  佛陀曾在《中部49經/梵天邀請經》《長部11經/給哇得經》講述無餘涅槃寂
滅境界的明覺體驗。《中部49經/梵天邀請經》∵相關內容,是佛陀上昇到梵天天界
,與大梵天主及天魔魔王辯論法義,而說明無餘涅槃境界體驗。《長部11經/給哇得
經》相關內容,是佛陀記述回答某位比丘的地水火風四大寂滅問題,而說明無餘涅槃境
界體驗。兩經記載佛陀關於無餘涅槃的明覺體驗說明,皆有此句:

  『識不顯現,無限而遍發光明。』
  Viññāṇaṃ anidassanaṃ, anantaṃ sabbatopabhaṃ

https://agama.buddhason.org/MN/MN049.htm

佛陀此句,是在說明無餘涅槃的明覺體驗境界,無識可以顯現,無限而又遍發光明。「
不顯現」anidassanaṃ的巴利語義,是指沒有具體化出現。『識不顯現』就是解脫輪迴鎖
鏈,而無生命識流的具體出現。『無限而遍發光明』就是解脫輪迴障礙,而無生命執礙
存在的無限而全面遍發光明。「從一切而來的」sabbato+「光明」pabhaṃ,此複合詞就
在形容:光明是來自一切全面遍發,而非經由某種因緣中心散發遍照。生命輪迴境界的
圓覺心識光明,是由自我主體因緣而散發遍照宇宙;無餘涅槃境界的明覺無識光明,是
無我無限而一切遍發光明。佛陀此句說明,表示無餘涅槃並非就是一切盡皆斷滅;生命
之識雖不顯現,卻是脫離輪迴生命執礙而明覺。《中部49經/梵天邀請經》記載大梵
天主質疑佛陀的涅槃解脫修為,將會落入一切斷滅的「空無者」「空虛者」。佛陀乃就
回答此句,以及對於明覺現象的體驗敘述:

 『識不顯現,無限而遍發光明:對地不以地性而經驗,對水不以水性而經驗,對
  火不以火性而經驗,對風不以風性而經驗,對在生者不以在生者性而經驗,對
  諸天神不以諸天神性而經驗,對生主神不以生主神性而經驗,對梵天不以梵天
  性而經驗,對光音天不以光音天性而經驗,對遍淨天不以遍淨天性而經驗,對
  廣果天不以廣果天性而經驗,對征服天不以征服天性而經驗,對一切不以一切
  性而經驗。』
         §「生主神」就是欲界頂主宰天神,「征服天」就是無想天。

佛陀所謂『對「某」不以「某性」而(被)經驗』,是在強調明覺體驗不會經驗到現象的
存在性,但並非沒有經驗現象。現象存在性是發生於生命識流,一旦解脫生命輪迴而識
不顯現,也就沒有五蘊顯現存在,所以明覺體驗乃是不見存在的現象經驗。無餘涅槃的
明覺體驗,既是究竟無我,也無心物法相顯現存在,然而仍在經驗現象,並非落入一切
斷滅空無。《長部11經/給哇得經》就有記載佛陀改正比丘問題的斷滅觀點,而指明
其正確問題觀點:

 『比丘!你不應該這麼問這問題:
   「大德!這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在哪裡根除消滅至完全無餘呢?」
  比丘!你應該這麼問這個問題:
  「在哪裡水與地,火與風無安立處?
   在哪裡長與短,細與粗、淨與不淨,在哪裡名與色,被破滅無餘?」』

比丘所問「根除消滅」nirujjhanti(ni+rujjhanti)與「完全無餘」aparisesā (a+pari+
sesā ),是指地水火風四大的完全斷滅而根絕存在。然而無餘涅槃並非一切斷滅,所以佛
陀否定比丘的斷滅觀點,而改正其問題內容,然後回答:

  『識不顯現,無限而遍發光明。
   地水火風,在此無可安立。
   長短、粗細、濁淨、名色,在此破滅無餘。
   以識之滅,在此是皆破滅。』

「安立」gādhati,原義是指「穩固立足」,在此用指地水火風的安立存在。所謂『地水
火風,在此無可安立』,也就是指地水火風四大無法顯現存在;這也正就相應前述佛陀
所謂『對地不以地性而經驗,對水不以水性而經驗,對火不以火性而經驗,對風不以風
性而經驗』,表明地水火風並非已然根絕滅盡,而是不以存在顯現。

「破滅」uparujjhati(upa+rujjhati)與「無餘」asesaṃ(a+sesa+ṃ),就是佛陀用以形容
五蘊無法存在的體驗。無餘涅槃境界,現象只是無法穩固存在,並非完全斷滅消失;所
以佛陀以「無餘」asesaṃ改正取代比丘問的「完全無餘」aparisesā,而且又以「破滅」
uparujjhati改正取代比丘問的「根除消滅」nirujjhanti。佛陀此謂「破滅無餘」就是
指現象存在性之破滅無餘;然而無餘涅槃境界並非一切現象完全斷滅,所以佛陀才會否
定比丘所問「根除消滅至完全無餘」。

「以識之滅」的「滅」,其巴利原詞是nirodha(ni+rodha),原義是指障礙消失。「涅槃
」nibbāna,巴利語義原指「熄滅」,引申而成生命輪迴之痛苦止息。所謂『以識之滅,
在此是皆破滅』就是,五蘊之識滅於無餘涅槃,以而一切五蘊存在全都破滅,從而輪迴
痛苦也就隨之熄滅。

   ※           ※           ※

  無餘涅槃之五蘊存在破滅而不顯現,乃是無法以世間存在經驗描述;所以解脫者滅
度之後的存在問題,也就無法以世間存在之有無經驗推測,而成為佛陀教誨的無記問題
《相應部44》∵。『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存在且不存在』
『如來死後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如來死後安立於上述四處之外』《相應部44相應
2經》∵的相關存在有無觀點,皆遭佛陀否定;因為這些觀點都是基於自我存在經驗作
為思維推斷基礎《相應部44相應7經》∵,而無餘涅槃的無我解脫境界並非是以自我
存在經驗所能思議推測;因為這些觀點都會涉及五蘊存在經驗作為認知基礎《相應部4
4相應3經》∵,而無餘涅槃的寂滅解脫境界並非是以五蘊存在經驗所能思議推測,正
如《相應部44相應1經》∵對於色蘊相關之記說:

 『當凡以色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色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
  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
 『從色的名稱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
  「死後如來存在」不適用,「死後如來不存在」不適用,
  「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不適用,「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不適用。』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index.htm#44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86.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91.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87.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185.htm

數學計量是根基於存在,有所存在就有基本數量之1,而以此無所存在就有空無數量之
0;存在相異就有2,存在之相異變化就顯現時間存在;存在相成就有3,存在之相成
變化就顯現空間存在;時空存在而萬物顯現,《序卦傳》是謂『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種種數量皆是基於存在而生,《老子》是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數理
邏輯的是非真假,也是基於存在關係的推論產物;所以一切存在盡皆破滅的無餘涅槃,
也就不是數學計量與邏輯推測的思維表述可以具體描述。

無餘涅槃之五蘊存在破滅而不顯現,也就是一切法相破滅而不顯現存在。色法破滅而不
顯現存在,心所法破滅而不顯現存在,心法破滅而不顯現存在;聖者果定所緣之涅槃無
相,也是破滅而不顯現存在。一切物相破滅而不顯現存在,一切心相破滅而不顯現存在
,一切存在法相盡皆破滅而不顯現,然而仍以明覺感應易化。輪迴生命業識之感應,乃
是基於存在而識知變化,譬如察見事物存在的狀態改變而識知變化;然而無餘涅槃寂滅
之感應,乃是不見存在而明覺易化,即如上述佛陀講述明覺體驗所謂─識不顯現而無限
遍發光明的一切存在破滅。

一切存在破滅,並非一切不存在而斷滅,而是一切不發生存在顯現,也就是唯有感應變
化而無任何存在顯現。完全沒有任何存在顯現,也就沒有任何可供觀察立足的識知框架
基礎,也就不能識知察見任何變化。譬如物理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其觀測基礎是建
立於粒子存在的觀察確認;如果一切現象皆是波動變化而不見粒子存在,也就無法觀測
察見任何波動變化,然而並非就是沒有波動變化。

一切存在破滅,也就一切心物不見存在,然而並非相關感應變化完全斷滅,就如火燄熄
滅並非一切相關變化皆歸斷滅。易學以論,感應變化可謂「易化」,心可應「乾」,物
可應「坤」,《繫辭傳》乃依世間存在法相而有相關闡述:心物法相交織顯現存在,感
應變化立於其中,心物存在破滅就無法識知察見感應變化顯現,感應變化不見顯現存在
也就心物止息,是謂:

 『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除滅無明,可謂「明」;覺悟遍知,可謂「覺」;感應變化而無存在顯現,可謂「易化
」。無餘涅槃的一切存在破滅而止息生命輪迴,也就可謂「明覺易化」之境界。明覺易
化,既是一切存在破滅之境界,也就不可論以世間存在之相,也就並非本體存有可論,
所以佛學正法思想乃是無本體論之哲學。世間法相盡皆無常,果定涅槃盡皆無相,無餘
涅槃明覺易化而破滅一切法相與涅槃無相。

   ※           ※           ※

  無餘涅槃不受後有的究竟解脫,就是生命心識的死後斷流而不再生,也就相應十二
緣起斷絕初始的無明滅而行滅而識滅。十二緣起之行,是指存在法相的發生相續;十二
緣起之識,就是相續存在之流而有生命業識。生命輪迴的業識心念之流,若不除滅無明
,則於死後又會再生新的業識之流而再以新生命輪迴。每一生命業識之流,就是連串發
生的因緣法相之流。

  #1S0XQrh2 (Buddha) [ptt.cc] [原創] 法鏡蘊論與十二緣起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43640757.A.AC2.html

   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 【十二緣起】

         死 生          死 生
  ……‥‥‥‥‥‥→‥‥‥‥‥‥〔‥‥‥‥‥→‥‥‥‥‥‥……〕
  過去生          現在生           未來生

每一生命是隨過去因緣所造,而未來發展除了過去的因緣影響,還隨其自我現在抉擇而
開放。自我命運就是生命不斷抉擇身口意業行的因緣結果,整個生命輪迴猶如一條過去
已定而將來未定的生命路線,找不到過去的盡頭,若無究竟解脫也找不到未來的盡頭。
生命業識之流,即是存在法相於自我因緣果報的相續發生。

  … → ○ → ○ → ○ → ○〔→ ○ → ○ → ○ → …〕
              過去 現在 未來   

未來尚未發生的生命識流,其可能路線可以用神通觀察預知;然而隨著生命自我抉擇傾
向改變,神通預知的未來路線也可能會發生改變。神通預知的可能未來,只是神通者因
緣所感應到生命未來存在的可能發展路線。過去已經發生的時空生命識流,其經由路線
可能被上界的無色界天神他力改變(被改變者的過去不是無色界天神的過去),而被改
變的生命業識會有新的過去路線記憶而不知自己命運曾被改變。

所謂自我,不過就是生命業識之流的執著幻相。無論是改變未來或是過去,整個生命業
識路線都還是必須遵循因果法則;改變生命業識的存在路線,也就改變成另一自我生命
,而再也不是原本路線的自我生命。所以生命無法改變自己的過去命運,只能改變自己
的未來命運。

十二緣起的「無明緣行」,就是無明障礙而開啟生命路線限制,顯現過去已定的生命存
在路線,以及可能顯現將來未定的生命路線。十二緣起的「行緣識」,就是生命路線現
在當下的業識主體發生,然後開始現在今生。十二緣起的其他緣起,就是對應人類今生
生命直至死亡的路線過程。

所有生命業識的存在路線,就是其解脫輪迴的囚禁限制;而無餘涅槃滅度的不受後有,
也就是解脫於此自我生命路線囚禁限制。所以無餘涅槃解脫以後,自我生命路線就此結
束;但並非就是一切斷滅,而是感應變化不再受到生命業識路線的限制。譬如就像火燄
熄滅以後,變化不再受到火燄存在的囚禁限制。

無餘涅槃的滅度解脫,是從除滅無明根源而斷絕十二緣起,業識不現而明覺,存在破滅
而易化,而解脫一切生命存在的囚禁限制。無餘涅槃的明覺易化,也就涵攝了不顯現的
無限存在可能。對於落入生命業識桎梏囚禁的迷妄者,以其生命路線抉擇,才會發生行
為選擇的相關是非存在。譬如選擇是否救人,而依選擇就有兩種不同的生命路線;所以
在其生命業識決定的存在路線下,才會有不同的是否救人結果。然而無餘涅槃卻是涵攝
無限存在可能而了無顯現存在,也就容攝無限可能存在路線,而無確定存在路線顯現;
上述救人譬例,也就成為是否救人皆於變化可能。所以業識存在,才有生命路線選擇存
在;若是業識不顯現存在,也就沒有選擇的生命路線存在。如此存在不現的感應變化境
界,一切生命業識變化皆是可能存在的幻化遊戲而已,了無真實可言;隨其生命業識之
流的自我認同,亦是無明妄執而已。

譬如就像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當粒子顯現存在的相續生起,也就決定其相關的世
界路線,而確定其選擇的所處世界;如果皆無粒子顯現存在,也就不會被限制於其選擇
的世界路線,而感應著所有可能的世界路線變化。所以無餘涅槃的滅度解脫境界,是無
限深奧而不能以世間存在經驗思議。每個存在都相關無限可能存在,而於無餘涅槃又都
是不可顯現的無限可能。所以無餘涅槃若要強以世間存在經驗描述,會是無限的無限的
......─不可思議的完全無限境界。無餘涅槃的滅度解脫,既是脫離一切業識障礙與存
在限制,也就沒有任何阻礙明覺易化,而感應一切變化遍發光明。輪迴境界的成佛光明
,是由佛之身心因緣而廣大放射十方世界;然而成佛滅度的無餘涅槃境界,乃是明覺易
化於無限而一切遍發光明─不可思議的完全光明境界。所以無餘涅槃之明覺易化境界,
正如前述佛陀開示所謂:『識不顯現,無限而遍發光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4%B8%96%E7%95%8C%E8%AF%A0%E9%87%8A

   ※           ※           ※

  佛教正法的修行解脫,是由世間生命之業識輪迴境界開始修持四念處的慧觀法門,
入門先證生滅觀智而見萬法生滅之苦、無常、無我,然後繼續次第修證初、二、三、四
果定涅槃之寂滅無相境界。得證四果涅槃即成阿羅漢,可以當生滅度解脫;滅度後即成
無餘涅槃而解脫不受後有,也就斷絕生命業識之流,滅盡一切自我身心。

無餘涅槃之明覺易化境界,本來就是感應變化,雖不顯現存在,卻非寂住不動。大乘密
乘的似法誤解,是將得證無色界定於空無邊與識無邊的寂靜不動,附會於果定涅槃之寂
滅無相境界,而誤以為分別就是小乘與大乘的無餘涅槃境界。既然誤以無色界之空無邊
處定與識無邊處定為無餘涅槃;也就錯解以為無色界天神起意識流而顯現時空萬物現象
,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的「無住涅槃」。其實大乘密乘修證所謂究竟佛果的無住涅
槃,還在佛陀《增支部9集24經/眾生住所經》∵記說世間生命之業識輪迴境界的第
七眾生住處,不過只是相關前述佛陀《增支部8集66經/解脫經》對應識無邊處的凡
夫第五解脫次第,而真實無餘涅槃乃是相關其對應滅盡定的聖者第八解脫次第。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477.htm

大乘密乘所謂究竟佛果的無住涅槃誤解,還在生命存在的輪迴境界。然而真正無餘涅槃
的明覺易化境界,乃是完全解脫生命存在的生存束縛,一切存在破滅而不發生,自我業
識止息而不再生,《中部49經/梵天邀請經》記載佛陀啟示大梵天主而言:

 『我以一切而證知一切,證知那所有不以一切之一切性而經驗之所及,不發生一切
  ,不發生於一切,不發生於一切之外,不發生一切屬於我,不歡迎一切。』

 『我見生存之恐怖,及生存者之尋求脫離生存束縛,
  不歡迎任何生存,也不執取其歡喜。』

,以及最終開示天魔魔王而說:

 『對如來來說,污染的、再生的、有憂苦的、苦報的、未來被生老死的諸煩惱,
  那些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