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法鏡蘊論(初稿.0).法鏡第二

◎首發於 PTT BBS 佛法版 Buddha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4737274.A.051.html


  法鏡蘊論(初稿).法鏡第二 東岐明

  大圓鏡智之相,在體可謂心鏡之相,在用可謂法鏡之相;「大」謂無邊無際,「圓
」謂完遍圓滿,「鏡」謂照顯示現,「智」謂定慧智見。大圓鏡智定境之相,即如識蘊
法鏡鏡相顯現法相,乃是時空萬有物相顯現於無邊大圓鏡虛空相;大圓鏡智定慧境相,
即是定境法相示現生滅無常,乃如密乘《金剛經》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
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無為法,如虛亦如空,如如心不動,萬法在其中』[1]
;勉強比擬圖示如下:

              意識
             圓鏡虛空

          ╭──五識範疇──╮
          │        │
     意識   │   時空   │   意識
    圓鏡虛空  │  萬有物相  │  圓鏡虛空(法鏡虛空、心鏡虛空)
          │        │
          │  (圓鏡虛空)  │
          ╰────────╯

              意識
             圓鏡虛空

  佛陀曾在《相應部22‧95》闡說在慧境觀察下的五蘊相關相狀─色如聚沫、受
如滴泡、想如蜃景、行如蕉材、識如幻變。所謂「色如聚沫」就是色法現象乃是生滅集
結,猶如水沫起滅聚集成團。所謂「受如滴泡」就是受法現象乃是起落生滅,猶如滴濺
水泡漣漪起落。所謂「想如蜃景」就是想法現象乃是想像生滅,猶如海市蜃樓景象起滅
。所謂「行如蕉材」就是行法現象乃是生滅無體,猶如芭蕉莖材層層剝落,終無心材實
體可得。所謂「識如幻變」就是識法現象乃是生滅無實,猶如幻術變化而生,終無實在
存有可得。佛陀在此經也就表明了,定境中存在的五蘊實體現象,在慧境如實觀察下都
只是無常生滅現象,終無實體存有可得!

  一般眾生所見在心理或物理上的實體現象,只是無明妄執的概念存在。在物理上的
類比,就如粒子實體只是對於剎那粒子現象的相關因緣存在的概念。在心理上的類比,
就如自我實體只是對於剎那心識現象的相關因緣存在的概念。一般眾生妄執概念法的實
體存在,是由於沒有見到究竟法的顯現存在。上乘慧觀修行將慧境觀察階段分為十六觀
智,從初階慧境至省慮所證初果涅槃,在此依次分別名為

  ────▼慧觀開始破解概念實體,而照見究竟存在實相......
 1.名色智:破解概念法相而觀察分辨到名法(能識)、色法(所識)的究竟法相。
 2.因緣智:觀察到法相生起而見其因緣。
 3.印知智:觀察到法相生滅(相續相)而知其相契「無常、苦、無我」三法印。
  ────▼法相生滅現起無間空隔之後,剎那生滅開始逐漸迅速......
 4.生滅智:觀察到法相生滅(分離相)之無間空隔。
 5.壞滅智:觀察到法相唯現崩壞滅去(即現即滅)。
 6.怖畏智:觀察法相壞滅而體會到怖畏法壞。
 7.過患智:覺察法壞怖畏而體會到法壞過患。
 8.厭離智:覺察法壞過患而體會到厭離法壞。
 9.求脫智:覺察厭離法壞而體會到希求解脫。
 10.返察智:希求解脫法壞而返察於慧觀智境。
 11.行捨智:安然心淨捨離而純粹觀察一切諸行法相壞滅。
  ────▼法相剎那壞滅加速......
 12.隨順智:隨順預備證向涅槃。
 13.種姓智:自世間心證達涅槃。
  ────▼法相剎那寂滅而證見不生不滅之涅槃......
 14. 道智:發起道心證悟涅槃而止息諸行法相。
 15. 果智:生起果心體證涅槃而止息諸行法相。
  ────▼法相恢復剎那生滅(初果生滅智)......
 16.省慮智:歸世間心而思慮省察涅槃之寂滅經驗。

由名色智到印知智的觀智階段「見解脫流」,由生滅智到行捨智的觀智階段「涉解脫流
」,兩者階段都還可能退失觀智。證得初果即「入解脫流」,絕不退失初果觀智之生滅
智。以譬喻而言解脫流,輪迴眾生就像關在島上的囚犯,唯一逃生之路是流出島上森林
的河流。聞知正法觀慧修行道途,即如聞知有逃生河流存在;開始修行觀慧,即如開始
出發尋找逃生河流。名色智,即如聽到林叢深處的河流水聲。因緣智,即如看見林叢遮
蔽的流水光影。印知智,即如走到河岸看見河流波湧水景。生滅智即如開始走入河灘涉
足水流,其後觀智即是逐步走向河流深處,初果道智即如離開河灘而游入河流,此後必
將順流而逐漸逃出囚島。初果須陀洹至二果斯陀含,二果斯陀含至三果阿那含,三果阿
那含至四果阿羅漢的究竟解脫,都會再經歷由各果生滅智到次果省察智的證道過程,而
在證道後絕不退失證果觀慧之生滅智。由輪迴凡夫生命至無餘涅槃的解脫進程如下,

 輪迴凡夫→名色智(始見法相)→因緣智(始見法生)→印知智(始見法滅)→
      生滅智(始見諸法無間空隔)→壞滅智(始見法相即現即滅)→
      怖畏智→過患智→厭離智→
      求脫智→返察智→行捨智→
      (由隨順種姓而至道果是一相續剎那的心路過程)隨順智→種姓智→ 
 初果聖者 [初果]道智→[初果]果智→[初果]生滅智(起省慮智)→…→
 二果聖者 [二果]道智→[二果]果智→[二果]生滅智(起省慮智)→…→
 三果聖者 [三果]道智→[三果]果智→[三果]生滅智(起省慮智)→…→
 四果聖者 [四果]道智→[四果]果智→[四果]生滅智(起省慮智)→…→
      最終死亡心→[不受後有之無餘涅槃]。

諸果聖者之再證自果果心涅槃境界,是由各果生滅智再經其後觀智階段而隨順到果智,

 各果聖者 [各果]生滅智→…→隨順智→[各果]果智(世間諸行法相寂滅)。

諸果聖者若是證入諸行法相寂滅的果智定境,即是《阿毘達摩》所謂「果定」,正是《
相應部40‧9》《相應部41‧7》《長部16》所謂「無相心定」或《相應部22
‧82》所謂「無相定」。無相心定有五種層次,分別相關於涉解脫流與入解脫流的五
種生滅智層次。《阿毘達摩》將入解脫流的四種無相心定,命名為諸果果定;在此隨其
定名而將「涉解脫流」稱為「無果」,意謂尚無入解脫流之慧果;涉解脫流之無相心定
即是無果果定,正是所謂不生起世間三界心的「無想定」。諸果證者唯入自果果定,是
以無想定唯有涉解脫流之無果證者可入,而入解脫流之諸果聖者不入無想定。無果證者
在此取名稱為「阿賴耶」[2],意指尚執我身見之觀慧者。「我身見」即是相關《相應
部22‧82》《中部109》所謂「我身」「我作」「我所作」「我慢勢」的無明妄
見層次,而此層次即對應於破解無明妄執的五蘊明性解脫層次。所謂「我身見」是指,
自我蘊身實體存在的妄見。所謂「我作見」是指,雖然解離我身見,卻尚存自我在作用
五蘊的妄見。所謂「我所作見」是指,雖然解離我作見,卻尚存自我在作用於此作用五
蘊的妄見。所謂「我慢勢見」是指,雖然解離我所作見,卻尚存自我在統攝一切作用於
此作用五蘊的妄見。一切解脫進程之觀智果位相關層次列表如下:

 【解脫度】 執迷輪迴│見解脫流│涉解脫流│入解脫流‥‥‥‥‥‥‥‥‥究竟解脫
 【無明度】  失明   啟明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識明
 【我見執】 ╔══╗ ┌──┐ 我身    我作  我所作 我慢勢
 【果位】  ║沒有║ │前三│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位名】  ║觀智║ │觀智│ 阿賴耶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無相心定】╚══╝ └──┘ 無想(果)定 初果定 二果定 三果定 四果定 

輪迴眾生之無明層次,即相關於五蘊明性層次。色明是色蘊明性,其後四明是名蘊明性
。色明果位尚未明悟名蘊心性,是以其果定心雖然不屬世間三界心,卻仍能結生無想天
之業報身[3];而其後名蘊明性果位之果定心,就不再感召世間結生之業。諸果果定不
可互入,是以入解脫流之諸果聖者不生無想天[4]。色明果位涉解脫流,轉世投生未必
能再保有生滅觀智,所以輪迴可能退轉。受想行明果位入解脫流,轉世投生必能保有果
位生滅觀智,所以輪迴必不退轉。識明果位究竟解脫,絕對不再轉世投生。失明輪迴眾
生解脫進程是循「→啟明→色明→受明→想明→行明→識明」而逐步解脫無明妄執,即
是始於慧觀修行之初階十六觀智,由前三觀智(啟明)進證初階生滅智至行捨智之無果阿
賴耶(色明),進而解離「我身見」以證初果須陀洹(受明),進而解離「我作見」以證二
果斯陀含(想明),進而解離「我所作見」以證三果阿那含(行明),進而解離「我慢勢見
」以證四果阿羅漢(識明)之究竟涅槃解脫,終至徹底脫離無明輪迴。

  一般輪迴眾生,無明為障,不見諸蘊明性,以為世間法相皆有實體存在。一切法相
顯於識蘊法鏡,法鏡明性即是無為法性。乏慧觀察,無明所障,唯執法相所顯實體,不
覺法鏡明性存在,所以不見真實法相生滅。凡夫知覺僅是觀見實體概念,尚未察覺究竟
存在法相。名色智破解實體概念,而察覺法相存在。因緣智察覺法相之生起。

  ▼凡夫知(未見法相)    ▼名色智(始見法相)    ▼因緣智(始見法生)

 ===實體概念想===                            (生)    (生)    (生)
 —法———法———法—  —法———法———法—  →法——→法——→法—
 ≡相≡無≡相≡無≡相≡  ≡相≡無≡相≡無≡相≡   相≡無 相≡無 相≡
    明   明             明   明            明   明

印知智察覺法相之滅去,而見法相生滅。生滅智察覺諸法相之無間空隔。印知智與生滅
智在觀察生滅上的差異,在於印知智是由異類法相變化而察覺生滅,譬如○●○的異類
相續就可讓印知智察覺到變化之間的生滅相;若是見到同類法相相續發生,印知智無法
觀到剎那之間的生滅相,生滅智可以觀到;譬如○○○的同類相續,印知智只會觀見一
個○變化過程,而生滅智卻可以觀見三個○分隔剎那[5]。

  ▼印知智(始見法滅)    ▼生滅智(實見生滅)    ▼壞滅智(即見即滅)

 (生)(滅)(生)(滅)(生)(滅)   生 滅  生 滅 生 滅   →   →   →
 →法→—→法→—→法→  →法→ →法→ →法→   法   法   法
  相 無 相 無 相       相 明 相 明 相      …相…明…相…明…相…
    明   明           觀 性 觀 性  觀       觀   觀   觀
              —智———智———智—   智 性 智 性 智

智達慧境觀察生滅現象,即如法鏡明性示現法相,乃見生滅法相示現剎那於法鏡鏡性。
察覺法鏡明性存在,乃見法相之無間生滅;察覺無為明性而不能證,故有無間空隔於法
相生滅剎那之間。觀智階段愈深,明性愈顯而法相愈隱,乃見法相壞滅即逝。壞滅智觀
見法相即現即滅,覺察法相唯是滅去。生滅智與壞滅智在觀察生滅上的差異,除了剎那
現象,在證道上還有對於觀智生滅的差別。慧境觀察,以觀智為能觀之慧,以法相為所
觀之相;法相則以名法為能識,以色法為所識;名法識知色法,而觀智則照見名色二法
。其色法為所緣境,其名法為識知心,而識知心與觀智心的雙覺同在,即如《楞嚴經‧
卷五》所謂『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
一身,寧有雙覺。』凡夫知之觀智失明,無能照見法相,唯見概念想境。名色智至印知
智之觀智啟明,照見混淆法相,覺察到識知心(名)與所緣境(色)之分別俱在。生滅智之
觀智始明,清晰照見法相,覺察觀智恆常如鏡映顯法相生滅。壞滅智之深入觀智,剎那
照見法相壞滅,覺察觀智鏡性亦同生滅。觀智強銳之壞滅智,可以當下照見所緣境、識
知心、觀智心之三者俱同依序滅去,其剎那層次如下:
    
 強銳智 所緣境|‥‥‥‥‥識知心‥‥‥‥‥‥|‥‥‥‥‥觀智心‥‥‥‥‥|
      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鏡相)[色明≦受鏡<想鏡≦行鏡<識鏡] 
 弱銳智 所緣境|‥‥‥‥‥‥‥‥‥‥‥‥‥觀識心‥‥‥‥‥‥‥‥‥‥‥‥|

當下剎那本來俱同生滅,覺察依序滅去是由於顯現能所關係─所緣境<識知心<觀智心
,識知心覺察到所緣境之滅,觀智心覺察到識知心之滅。觀智弱銳之壞滅智,會將觀智
心與識知心混同為觀識心,所以只能當下照見所緣境與觀識心的成對滅去[6]。所以《
毗婆舍那實修教學§1.2.2.觀痛與壞滅智》乃說:

 『隨著定與智更加深化,「壞滅智」銳利的人們,能夠在每一次觀照時了知到,不僅
  疼痛滅去,連能觀的心也隨之而滅去。若是觀智特別銳利的禪修者,他們會清楚地
  看見三階段的滅去,也就是,當他觀照且標記「痛」的時候,「痛」先滅去,然後
  「覺知痛的心」滅去,接著「觀照疼痛的心」也滅去。禪修者會親自體驗這些。』

失明之凡夫知,唯見想境之概念想像所緣;啟明之名色智、因緣智、印知智,乃見識境
之究竟法相所緣;達至色明之生滅智,才是真證慧境。法相法性,俱顯法鏡,剎那皆具
,不可分離,所以《清淨道論‧說蘊品第十四‧什麼是慧的語義》乃謂『有想有識時,
卻不一定有慧;而有慧時,則有想有識,因為它們微妙難見,不能這樣分別:「這是想
,這是識,這是慧。」』

  慧境觀智心之於識知心與所緣境,正是有關法鏡之於名色法相;而在廣大虛空定境
下,正是相關所謂「大圓鏡智」之於世法能所對應關係,也是相關所謂「如來藏」之藏
攝萬法,即是相關《楞嚴經》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之於諸相。妄執以為觀智心有
常住真心,是因觀智心生滅是有五蘊層次的漸進次第,而在色明心性的阿賴耶次第,只
能見到色明觀智生滅,尚未見到其餘名蘊觀智生滅,故而妄見常住真心。觀智心的明性
次第,正對應於解脫流的五蘊明性層次,即是法鏡明性層次。法鏡體性即是無明我執,
法鏡明性即相關於解脫流次第,法鏡空相即相關於空定境次第,而有如下法鏡性相:

 法相             有為法相←│→無為法相
 相蘊 色相≦受相<想相≦行相<識相(鏡相)[色空≦受空<想空≦行空<識空]
 鏡蘊             法鏡(鏡蘊)[色鏡≦受鏡<想鏡≦行鏡<識鏡]
 性蘊             識性(鏡性)[色明≦受明<想明≦行明<識明]
 法性             有為法性←│→無為法性

法鏡空相之對應於有相,如鏡之空相能顯有相,即是無為法相能顯有為法相。有為法相
可以幻起生滅於法鏡,無為法相可能空似不動於法鏡,所以《清淨道論‧說慧地品第十
七‧(三)各緣起支的解釋‧(1)無明緣行》有謂『又在無色界的業報中,不知行苦與壞
苦,由於常見等邪見而稱為心行的不動行。』法鏡明性之對應於觀智,如鏡之清明能照
真相,即是無為法性能照真實法相。法鏡之於五蘊層次,本是鏡喻識蘊能照行想受色四
蘊;識空之相即是鏡相之空,而見法鏡體相本空;識明之性即是鏡性之明,而證法鏡體
性本明。道果所緣之涅槃空相,即是法鏡識空之相;究竟解脫之阿羅漢智,即是法鏡識
明之性。鏡相之幻有非空,即是涉及大乘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命相」之四我
相執。鏡性之觀境無明,即是關連上乘所謂「我身見、我作見、我所作見、我慢勢見」
之四我性執。止定修行乃超脫道,可證天神四空定境;慧觀修行乃解脫道,可證羅漢四
果果位。輪迴境界即如法鏡顯相,輪迴無明即如法鏡性垢。修行者僅脫於法鏡性蘊,證
至識明,即是慧解脫阿羅漢。修行者之性相鏡蘊俱脫,俱證識空識明,即是俱解脫阿羅
漢。解脫慧境與超脫定境之鏡蘊性相層次,如下圖示:

 物相  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命相-空無邊 識無邊 無所有 非想非. 滅盡定
 色蘊 ≦ 受蘊 < 想蘊 ≦ 行蘊 < 識蘊[ 色空 ≦ 受空 < 想空 ≦ 行空 < 識空 ]
                  ↑相蘊(超脫道之定境次第)  
                 法鏡[ 色鏡 ≦ 受鏡 < 想鏡 ≦ 行鏡 < 識鏡 ]
                  ↓性蘊(解脫道之慧境次第)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識明
                    我身  我作  我所作 我慢勢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阿賴耶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無想定 初果定 二果定 三果定 四果定

  無果之謂「阿賴耶」,因為大乘密乘所謂含攝萬法之阿賴耶識,即是相關色明慧境
見執之識蘊體性,尚未解離我身見,是以大乘密乘會有「自性真我」與「佛具三身」之
妄見。其實大乘密乘經典之修行慧境,尚在無果果位,只是涉解脫流,並未入解脫流。
大乘密乘經典修行慧境之佛果境地,僅無四我相執,尚有四我性執;其所謂金剛喻定之
誤解佛果,乃是相關空無邊處定與識無邊處定的色明慧境。《阿毘達摩》有謂:『無色
界眾生若未入解脫流,不可能於此無色界生命證得初果[7]。』無色定心觀智之慧境,
因為色空無邊相障礙其色明性之解離,以致不能證得受明性,故而不證初果,詳於本論
〈性相第三〉後述。至於名蘊明性之解離,則是無此空相障礙,《阿毘達摩》有謂:『
無色界眾生若是已入解脫流,可以證得二三四果至究竟解脫[8]。』大乘密乘修行之自
性明空定境,障礙色明性之解離,以致不能真入解脫流;妄見色明空相為真常自性心體
,故而滯涉慧境於阿賴耶之無果果位。

  無果入慧境定之無果定,即是所謂「無想定」。無想定境唯有無果果心以緣涅槃識
空,不起一般世間之三界心,是無世間心之定。識空定境之「滅盡定」,乃是識鏡返緣
識空,是無心念流之定;欲界或色界之眾生以三果行明或四果識明之慧境,發起非想非
非想定之行空定心(識鏡)而證向果心[9],在果心前之種姓心即是識鏡返緣識空而斷心
流,詳於本論〈性相第三〉後述。三果行明慧境若是以四禪行定心而結生,即會往生唯
諸三果聖者投生之色界清居天境[10],不再返生凡界;緣其觀智清慧而有五不還天之蘊
清層次,亦對應於五修行根之特質,在此依其巴利文義修正譯名為:

  非空天 無煩天 善見天 善現天 不迴天[11]
  色清 ≦ 受清 < 想清 ≦ 行清 < 識清
  信行  勵行  念行  定行  慧行

清居天之行明慧境,乃是行明慧力所化時空境界,唯有三果四果聖者可至。行蘊之眾生
相乃是有關時空之相,是故行明慧境可化顯其清淨時空境界,而識明慧境已是徹底解脫
輪迴時空。行明慧境超脫四禪天界,並非超越四禪之空定天界,是故初層色清境界名為
「非空天」;受清境界無染受法煩惱,是故名為「無煩天」;想清境界善見想法境界,
是故名為「善見天」;行清境界善現行法境界,是故名為「善現天」;識清境界乃是終
結輪迴之世,三果阿那含於不迴天壽終,即證四果阿羅漢而不再轉世投生,是故名為「
不迴天」。

  輪迴終結的涅槃境界,即是不受後有之「無餘涅槃」。《相應部54.5》述及諸
界三果阿那含證向四果而無餘涅槃之七類觀智銳鈍進程差異─當生、死有、中有、生有
、無行、有行、上流至不迴天。不迴天即是最為鈍緩解脫進程之最終生命世界。眾生觀
智入解脫流而證初果慧境之受明性,即使不再努力修行,也會在其累世死亡轉世再生過
程,因其法鏡蘊相於轉世死生之際消亡再起,引發名蘊明性進展,而自然漸進證悟涅槃
。所以入解脫流之人間聖者,初果須陀洹者至多再生人天七世,二果斯陀含者至多一次
往返人天再生,三果阿那含者不再生於欲界,四果阿羅漢者則於人間壽終即般涅槃。涉
解脫流之無果阿賴耶,只具色明觀智,證悟未達名蘊明性,因此觀智可能轉世退轉,而
不會再數世生死即自然般涅槃脫輪迴。一切菩薩於累積成佛波羅蜜之漫長阿僧祇劫修行
道途,皆以色明觀智慧力為其般若波羅蜜,生生世世以其智慧自濟濟世,救濟廣大眾生
而圓滿一切成佛因緣;然而成佛並非色明觀智可及,菩薩於其成佛之世尚需修證經歷諸
果果位,而成就阿羅漢之識明觀智。

  諸果果定所緣涅槃,同是識空之相,其果定分別乃是在於果心明性差別。無果阿賴
耶之道心果心,只達色蘊明性,不經觀智壞滅即可證得。無果道心證悟,即是大乘禪宗
明心見性所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12];無果果心即是無想定心。初二三四道果乃
在名蘊明性,必經觀智壞滅階段才能證得;觀智察覺諸法壞滅而知怖畏,怖畏而知過患
,過患而知厭離,厭離而求解脫,求脫而復返察,返察而安行捨。行捨智觀趨向明性,
明性更顯而見法相壞滅剎那加速,隨順轉向明性而證涅槃:

       ······生滅境界~不生不滅─
        → ∣ → ∣ □ □ □    →:壞滅法相 
        法   隨   種        □:寂滅空相(識空)
 剎那加速... …相…明…順…明…姓…明…明……    ∣:無間空隔
          性   性      性 性 
                  道 果 

道果證悟涅槃,止息法相生滅,照見寂滅空相,覺顯法鏡明性,乃現不生不滅之無為性
相。觀智覺察生滅,是因察覺法鏡明性而不能證,故有無間空隔於法相生滅剎那之間,
是以世間心流顯現生滅;證悟明性以緣涅槃識空,止息法相境界緣起,即不發生無間空
隔,是以道果心流不見生滅。各果之道心果心,兩者皆具相同觀智明性;道心是首次明
心,果心是其後明心。諸果觀智所見生滅慧境,其法相生滅境界無異,差別在其觀智明
性不同:

       觀智果位  無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觀智明性  色明 ≦ 受明 < 想明 ≦ 行明 < 識明
 初始生滅智之空隔明性  色明   受明   想明   行明   識明
 證自果果心之空隔明性  色明   受明   想明   行明   識明
 證次果道心之空隔明性  受明   想明   行明   識明

道心果心之證悟進程分別,在於求證果心之觀智明性同於無間空隔明性,而求證道心之
觀智明性低於無間空隔明性;譬如求證無果果心與證悟初果道心之生滅慧境:

  ▼求證無果果心之生滅慧境     ▼求證初果道心之生滅慧境

    生 滅  生 滅 生 滅       生 滅  生 滅 生 滅
    →法→ →法→ →法→        →法→ →法→ →法→
     相 色 相 色 相           相 受 相 受 相
     觀 明 觀 明  觀           觀 明 觀 明  觀
    —智———智———智—       —智———智———智—
     色   色   色          色   色   色
     明   明   明          明   明   明

此二生滅智境,於上乘十六觀智求證道心之進程,前者是「稚幼生滅智」,後者是「成
熟生滅智」。諸果之初始生滅智,皆是觀智明性同於無間空隔明性,於此生滅境界證入
寂滅,即是各果果定;發心求證更上果位,才能轉變其生滅智之無間空隔明性,而經壞
滅境界證悟次果道心[13]。證悟道心剎那,觀智明性當下同於無間空隔明性,而使觀智
明性提昇;譬如上例無果果位本是色明觀智,於成熟生滅智轉化其無間空隔為受明性,
經由壞滅境界證得初果道心當下,即證初果涅槃,而得受明觀智以成就初果果位。

  行捨智證向初果道心~初果涅槃~~~初果生滅智(省慮智)
   → ∣ → ∣ □ □ □   生 滅∣生 滅∣
     法 受 隨 受 種 受 受   →法→ →法→
    …相…明…順…明…姓…明…明……… 相 受 相 受
     觀 性 觀 性  觀  性 性      觀 明 觀 明
   智   智   智 道 果     —智———智——
   色   色   色 觀 觀       受   受
   明   明   明 智 智       明   明

  諸果涅槃皆是識空之相,隨其果位而有相應觀智明性。所謂「涅槃」乃為音譯,意
譯是為「圓寂」,原義是指諸行止息而無生滅苦,用以指稱生滅止息;所以證見涅槃並
非都是究竟解脫,也並非必入解脫流。佛陀《中部‧1─根本法門經》曾經講述涅槃證
地之八理趣階位,其第一理趣階位即有不入解脫流之凡夫涅槃。所謂凡夫涅槃,是指不
入解脫流而止息生滅的定境,可以分為無想定境與四空定境。無想定境即是色明觀智以
緣識空之境,證見涅槃不生不滅。四空定境即是無明凡夫觀照色受想行空相之境,不見
有為法相遷變,妄見以為不生不滅涅槃。第一理趣階位兩類涅槃尚是執我身見,故謂其
『思量涅槃屬我,而歡喜涅槃』;未入解脫流,故謂其『未遍知』『以凡夫之力』。第
二理趣階位即是初二三果之有學位,入解脫流而尚有我性執,故謂其『不要思量涅槃屬
我,而不要歡喜涅槃』;入解脫流而未究竟解脫,故謂其『應能遍知』『以有學之力』
。第三四五六七八理趣階位即是究竟解脫之無學位阿羅漢、辟支佛、佛,已無我性執,
故謂其『不思量涅槃屬我,而不歡喜涅槃』。第三理趣階位即是無學位阿羅漢,究竟解
脫,已達識明,故謂其『已遍知』。第四理趣階位即是離貪位阿羅漢,究竟解脫,已達
識明,滅盡貪染習氣,故謂其『以貪之滅盡而離貪』。第五理趣階位即是離嗔位阿羅漢
,究竟解脫,已達識明,滅盡嗔染習氣,故謂其『以嗔之滅盡而離嗔』。第六理趣階位
即是離癡位阿羅漢,究竟解脫,已達識明,滅盡癡染習氣,故謂其『以癡之滅盡而離癡
』。第三四五六理趣階位,已經解脫輪迴煩惱,故謂『以煩惱已盡之力』。第七八理趣
階位,解脫輪迴,如實達知,故謂『以如來之力』。第七理趣階位是辟支佛,究竟解脫
,已達識明,徹知法界,故謂『已遍知至極』。第八理趣階位是佛,究竟解脫,已達識
明,徹知法界,捨斷一切渴愛習染,故謂『已正法覺證無上正等正覺』。

  究竟解脫涅槃,識明徹見法鏡無實,識空徹現法鏡無體。法鏡體性即是自我性執,
法鏡實相即是自我相執,究竟空明本無法鏡實體性相。法鏡本無,空明如然,滅絕自心
識流,解脫我執束縛,隨緣顯現於眾生鏡,因應變化於眾生識,佛陀《長部11》有謂
究竟空明而言:
  
  『識不顯現,無邊而完全光明。
   在此,地水火風無可立足。
   在此,長短、粗細、濁淨、名色,破滅無餘。
   以識之滅,在此皆無餘滅。』


§註釋
[1]《圓覺宗金剛經講義密解》附錄二〈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華藏上師吳潤江。
[2]「阿賴耶」原意是指容身窟宅,其詞可見於《中部26》《增支部4‧128》。
[3]《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精簡版)》ch.5-11。
[4]《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精簡版)》ch.1-15。
[5]《七淨門與禪觀諸境》恆生恆滅智;
  《四念處內觀禪修法2:你從未正確知道的身念處》三.成果‧十六階智‧第三階智
[6]《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Ⅰ:內觀禪修指導》觀智‧消逝。
[7]《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精簡版)》ch.1-15,ch.3-3。
[8]《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精簡版)》ch.4-13,ch.5-11。
  無色界眾生意根可以聞法,高等天神可直接以意識相互溝通。
[9]《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精簡版)》ch.9-23
[10]《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精簡版)》ch.5-11。
  舊譯為「淨居天」,三禪天亦譯有「遍淨天」。然而三果淨天與三禪淨天之「淨」
  ,兩者其實是不同巴利文詞,漢譯卻將其混同。三禪天之「淨」的巴利文義是指美
  妙淨秀,相通佛經常用「淨色」一詞之「淨」;而三果天之「淨」的巴利文義是指
  清淨無染。在此為以區別,謹譯為「清居天」。
[11]五不還天舊譯為「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舊譯「色究竟
  天」乃是錯譯,此一巴利文詞原是“無+後來出生”,是指“再無後世出生”,意
  謂此天乃是輪迴生命之最後一世,故改譯為「不迴天」。善見天與善現天的舊譯次
  序有誤。舊譯「無熱天」之「熱」,是譯自巴利文“燃燒似的煩惱”,故改譯為「
  無煩天」。舊譯「無煩天」依巴利字根,是“非+虛空”,故譯「非空天」。「勵
  」即「精進」。
[12]關於大乘密乘明心見性之修行,可見元音老人《略論明心見性》。
[13]《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Ⅰ:內觀禪修指導》為更高的道果而修習。

§參考書目
【莊春江工作站】agama.buddhason.org 《漢譯四部》莊春江譯
《七淨門與禪觀諸境》馬哈希大師著 智如比丘譯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Ⅰ:內觀禪修指導》馬哈希大師著 溫宗□、何孟玲譯
《正念禪修方法:培育觀照當下的力量》沙達馬然希大師、班迪達大師著
《解脫道上》班迪達大師著 溫宗□譯
《四念處內觀禪修法2:你從未正確知道的身念處》阿姜念著 凡拉達摩譯
《禪修之旅》焦諦卡禪師講 果儒法師譯
《何來有我─佛教禪修指南》艾雅柯瑪禪師講 果儒法師譯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明法比丘編
《圓覺宗金剛經講義密解》良智上師梁乃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