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回應:[新聞] 學者談民主 陸更適合賢能政治

◎原發於 PTT BBS 八卦版 Gossiping


: 學者談民主 陸更適合賢能政治
: 旺報 特派員陳君碩/北京報導
: 「政治不民主」常是西方國家批評中國的罩門,不過來自加拿大的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
: 管理學院院長貝淡寧近日指出,推選政治領導人的方式取決於國家規模、政治文化和歷史
: ,「賢能政治」比民主政治更適合中國,大陸絕對承受不起套用台灣式選舉民主所產生的
: 不良後果。
: 貝淡寧近日在北京的一場演講中表示,他從小認知選舉民主產生的政府才具有合法性,然
: 而在中國14年後,他體認到,民主選舉制並非衡量政治進步的唯一標準,因為許多選民素
: 質並不高,缺乏關於社會政治經濟等基本問題的理解和政治判斷力,大部分選民都是站在
: 自己的立場投票,產生的領導人僅代表投票人利益,卻不對後人或其他國家負責,難免會
: 產生政策上的短視。
: 須考量政治體規模

貝淡寧的說法,有他的一番見識道理,但大陸現今政體並非長治久安之道。

貝淡寧與大陸一些新儒家學者,想提出異於西方民主的另類道路。
這也是因為現今民主政治,的確也面臨著許多迫切問題需要解決!
如果注意現今西方許多比較吹捧中國發展現狀的學者,會發現許多原來都是左派。
應該這樣說,在1991年蘇聯瓦解而共產主義理想幻滅後,許多西方左派寄希望於中國。
而後來中國在中共領導下,帶領十幾億人口廣土眾民逐漸脫貧,更是世紀末重大成就。

但是若照政治學的看法,大陸現今這種寡頭體制,其實是比帝制還要糟糕。
因為帝制至少元首繼承人的輪替,是有章法可循。
而寡頭政治為了爭奪最高權位,每次輪替常會導致血腥鬥爭,終而牽連社會動亂。
毛澤東生前胡搞二十八年就已是先例!又是如果前幾年薄熙來政變成功,那會如何?
現今習近平逐漸大權獨攬,將來會走向何方?

大陸今天能夠飛躍發展,是有賴於外在環境的影響。
如果文革以後,沒有外在歐美社會作為參考學習樣本,大陸還會陷在困局怪圈多久?
即使改革開放多年,大陸至今社會氛圍在中共鼓動下,如似二戰前日本社會的國族狂熱。
中國大陸沒有民粹,而只容許有舉國一致效忠中共的國粹。

這些現象都不足以作為長治久安的徵兆,而歐美民主社會現今也正面臨著對應挑戰。

那麼,人類自由社會的終極政治體制會是什麼型態?

下面就簡要講講個人想法,關於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政治體制,來支持人類自由社會長治久安的永續發展!

二十年前,當我對於台灣政局失望時,開始逐步構思一套人類自由社會的理想民主型態。
想法主軸大約是 智識民主 三民社體 五行政體 四相宗維。

三民社體就是 人民社稷 公民社會 士民社群。

人民社稷就是所有的人類與生態物種物資。
非人類,區分為生類與物類,人類社會制定倫理規章對其管制與守護。
一切人類出生,即為人民身份。

公民社會就是所有公民及其互動的社會。
一切滿二十歲的成年人民,即有公民身份。

士民社群就是所有士民及其互動的社群。
由培育公民的教育體制中,於同齡群體,選拔1/5精英作為預備士民。
為何1/5,是基於80/20原則的普遍現象法則,20%精英約略掌握80%智識。
一切滿三十歲具備士民資格的公民,才有士民身份。

士民既是公民,又是人民。公民也是人民。

培育士民,需要建立太學(Ultimacity)的教育體制。

智識民主中央政體的民意機構有三會─士議會、公議會、母議會。

士議會議員由士民投票選出,由士議院多數黨組成內閣,掌握行政權。
公議會議員由公民(包括士民)投票選出,掌握立法權。
母議會議員由全國母親投票選出,負責代表未成年人民的權益,有提案權送公議會審議。

每個政黨在競選時,在大方向上就必需考慮兼顧到士民與公民的民意取向。

一切民選官員議員之候選人,隨其層級,需要通過對應其專業資格能力認證的考試檢核。

五行政體就是以五行生剋理論,而建構五權分立的憲政體制─
火行政事、木行選育、土行生物、金行史法、水行議訪。

火行政事是掌管行政事務,木行選育是掌管教育選拔與社會福利。
火行與木行的對應機能,就如右派與左派的對應,在此政體內化為體制本有對應。
土行生物是掌管生態維護與物資物種保護,就如綠黨力量,在此政體已成內化。
金行史法是司法與史評的獨立,法官判決案件,史官記錄評鑑民選官員議員。
水行議訪是民意機構,議員議論法案,訪員訪察民情。

五行政體將主要政治鬥爭對立主軸,納入內化為體制內的組織權力制衡。
譬如左派與右派,生態保護與人類開發,種種體制外對立其實是與現今政體缺陷有關。

四相宗維就是 心 訊 財(金融通貨) 物 四種維相的研究統制機構。

心宗是以心靈方法研究的機構,與太學有關。
訊宗是統制資訊處理的機構,關於資訊流,這是未來資訊時代所有國家都會建立的。
財宗就是如現今中央銀行的機構,關於金融流。
物宗是以物質方法研究的機構,就是如現今中央研究院。

四大機構之上有虛位元首─道君,作為文明政體之人格代表。

那麼,此一政體所欲達成的人類文明理想為何?
其實就是自由民主體制的進化完美理想─自由民主 自得民本 自在民覺

自由民主,可以代表海洋文明的理想。
自得民本,可以代表大陸文明的理想。
自在民覺,可以代表雪山文明的理想。

三大文明主軸的融會理念,而有五角梅徽旗幟的如下銘文理想:


蔚藍海洋 金黃富土 神洲文明 自由永昌
聖賢中道 智識民主 普治邦盟 遍照寰宇
眾心輝耀 德美人間 五行和運 福惠群生
仁育愛物 政忠法信 天下為公 世界大同

以及推動 世界革新 的 神洲革新同盟 HANS (Holy Allied National Society),

以及最終成立的 神洲邦盟 HAN (Holy Allied Nations)

好吧!我必須承認,這一切都是在對當前政治現實失望下的書生幻想:)))哈哈!

2017年9月18日

[問卦] 一二次世界大戰的目標是什麼

◎原發於 PTT BBS 八卦版 Gossiping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7293972.A.7C0.html


就是帝國主義之間的霸權之爭,尤其是德國想要奪得歐洲霸權。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在法國大革命後的拿破崙戰爭,是歐洲世界的大戰。
戰後歐洲各國在自由主義的勃興下,紛紛崛起資本主義的殖民帝國。
到二十世紀初,歐洲各國幾乎宰制了全球,大概只剩中國、日本、與土耳其還能自存。
歐洲即使是比利時這種不入流小國,也能佔領非洲剛果而大肆奴役壓榨,殺人無數。
如果按照當時歐洲與其他地域的社會差距情勢發展,歐洲帝國遲早將會瓜分全球。
所以當時孫文與日本志士,才會為了救亡圖存,意圖同盟聯合對抗歐美勢力壓迫。
在這種危急氛圍下,老蔣當時要在日留學軍校,才會寫下此詩:

  騰騰殺氣滿全球 力不如人萬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 東來志豈在封侯

德國在由普魯士統一後,在經濟、教育、學術、文化、科技、工業上都有飛躍進展。
到一戰前,德國在許多方面已經超過英國,而德國民氣也是非常驕傲自大。
一戰就在德國社會普遍的狂妄與自大下,德皇盲目挑釁國際局勢而爆發。

一戰雖因帝國爭霸而起,卻以帝國衰頹而終。
漫長戰爭的人力物資消耗,讓歐洲各帝國大傷元氣,又催生了反資本反殖民的共產蘇聯。
以往歐美帝國雖然彼此爭霸,但在壓制殖民地上卻是有志一同。
譬如英德一戰時雖在非洲開戰,但進行戰事都會考慮不讓對方殖民地有造反可能。

蘇聯是以反殖民反帝國的共產主義理想而起,共產國際奪得原來俄羅斯帝國資源之後,
就開始憑藉俄羅斯來輸出世界革命,企圖全面顛覆歐洲帝國霸權。
蘇聯推動世界共產革命是殺人無數非常血腥,但歐洲帝國霸權更是早已血腥殺人多年。
在蘇聯輸出革命的一戰後動蕩情勢下,德國納粹在對抗共產革命的支持下興起。
在一戰戰敗後受盡壓迫屈辱的德國,納粹以表面合法的血腥手段奪得政權,
而其目標正是蘇聯的反面,要建立一個統治所有歐洲殖民帝國的最高帝國。
蘇聯共產帝國是要打倒所有殖民帝國,而納粹亞利安帝國是要統治所有殖民帝國。
但對歐洲而言,兩者都視其為敵人─蘇聯要鬥爭改造歐洲,納粹要統治奴役歐洲。
二十世紀中,歐洲就這樣陷入左右極權主義在窩裏反的夾攻困境,逐步走向全面動亂。

二戰就在納粹德國的侵略野望下爆發,連帶日本的侵攻亞洲,終在德日毀滅下告終。
本土未受戰禍的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權,而蘇聯則繼續共產革命對抗歐美。
一二戰是因殖民帝國爭霸而起,最終結果卻是殖民帝國崩潰,而歐洲霸權瓦解。
世界爭霸轉而成為美蘇集團冷戰,外加後來毛共意圖想搞第三勢力競爭;
而慘遭共產鐵幕分裂的歐洲諸國,卻逐漸只能靠邊站跟著美蘇幹些打雜的事。

在二戰後歐洲霸權崩頹的共同現實利益下,西歐諸國開始盡棄前嫌而組織歐盟。
而在美蘇冷戰對峙的和平競爭下,蘇聯極權共產社會輸給了歐美自由資本社會。
二十世紀末,中共六四動蕩,東歐反共,蘇聯瓦解,共產極權勢力終於崩亡。
原有共產國家紛紛轉型為民主政體或威權政體,以圖存續國運。

二十世紀的百年動蕩,以兩次大戰為轉折,而主軸乃是共產主義世界革命下的蘇聯興亡。
這場馬克斯的革命理想雖然失敗,其影響卻摧毀了歐洲帝國主義的世界霸權優勢。
最大地緣政治變化,乃在東亞諸國崛起,成為歐洲與北美之外的第三個工業霸權勢力。
二十一世紀初的世界,只有歐洲、北美、東亞三地可以具備自足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而在未來即將到來的智能機器時代,落後國家已經難以再藉低價勞力吸引科技轉移。
也就是未來世界,即將是此三大區域強權共治全球的智能工業時代。

主宰北美的美國,本來在冷戰結束後,極有機會可以領導全人類走向新時代。
但是美國精英缺乏前瞻遠見,政府又多陷於財團操控,徒求自利,以致斷喪良機。

歐盟在蘇聯瓦解後,持續擴張,而今德國以其經濟力量終於不用戰爭就可以主導歐洲。
然而歐洲諸國已無全球霸權,還要面臨伊斯蘭勢力正在和平演變歐洲社會的未來危機。

俄羅斯在蘇聯瓦解後的秩序崩壞下,雖然在KGB黑道治國的強力統治下貌似穩定。
但KGB統治在經濟困頓與科技社會上的發展失能,正使俄國逐步走向衰頹命運。

東亞地域的最大地緣政治問題,就是中國與日本的分合問題。
中國與日本可以聯合同盟,則東亞可以與歐美霸權三足鼎立於全球。
中國與日本若是相互敵對,兩者就都將會困於東亞地緣之爭。
兩者聯合同盟的最大根本問題,

  一是中國沒有先進服人的政治意識型態理想
  二是臺灣位居中日皆需的地緣關鍵戰略位置

只有台灣,能夠解開中日此結而同盟東亞;而實際上也只有如此,才能挽救台灣危局。
已故歷史學者唐德剛,當年批判臺灣政局所說:

  其實蕞爾小島,海外孤懸,要衝出困境,需有不世出之大思想家與大政治家,
  去領袖群倫,導夫先路;不幸寶島今日多的是急功近利的政客,共同目標亦只
  限於分家獨立。

而他批判大陸政局也說:

  其實共產政客之困死於一黨,亦正如台灣政客之困死於一島,雙方皆無魄力能
  破繭而出也,只是雙方政治資本則有天淵之別罷了!

2017年9月1日

[問卦] 發明文言文的人在想什麼

◎原發於 PTT BBS 八卦版 Gossiping


簡要寫寫一己看法,若有誤謬,敬請指教。

這要由漢字的發明開始講起。

距今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部族取代炎帝部族,成為中土世界的領導族群。
黃帝遠歷中土平原週邊大地,征服四方,卻遇到各地語言不同,難以溝通的問題。
當時原來已有結繩記事的繩結記錄傳統(南美印加帝國在滅亡前也在使用結繩記事)。
黃帝找人設法解決問題,而蒼頡就在結繩記事的文化基礎上,發明了書寫表意文字。

所以漢字並不是由語言發展起來,而是由超越語言的結繩記事傳統上發展起來,
而且表意漢字的用途本來就不是要配合語言,而是要成為超越語言的世界文字。
事實上,蒼頡發明原始漢字的目的,就是要用看圖說故事的簡便方法,
來取代原本艱難複雜的繩結記事方法。

原始漢字的每個字,就是一小幅漫畫示意圖,看圖說故事來簡便傳達意思。
譬如「子」的原始漢字圖,就是一個小嬰兒身形圖。
譬如「女」的原始漢字圖,就是一個女人柔曲身形圖。

蒼頡發明的漫畫表意文字,相比舊有結繩記事方法,真是簡單明瞭又方便有效。
原來語言不通的族群,大家在一起畫圖說故事就能簡明有效溝通。
於是這種方法很快在中土大地上傳播開來,各族都有樣學樣加入創造漫畫圖案文字。
除了基本用字,又有許多新創文字不斷冒出,久而久之,就又需要制定新增標準圖案。
所以《中庸》才會提到古代天子有項責任是「書同文」,就是要統一字體漫畫圖案。

雖然漢字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配合語言而生,但在使用中卻逐漸讓語言隨之配合。
原始漢語原來是多音節的語言,卻在漢字文化傳統下,逐漸演變為單音節。
而漢字發音也以黃帝部族發音為中土世界的標準交流音,雖然各地還是各有方言發音。

這種原始漢字看圖說故事的傳統,由黃帝延續到商末周初的兩千餘年。
這段原始時期的漢字文書,表述如同電報文體,看看古文《尚書》記載即可瞭解。
為何如此?因為漢字文書傳統,並非基於口頭語,而是基於書面文。
而這種書面文是始於黃帝部族,為了可以超越語言去對各地異語部族進行溝通交流。

然而這種書面文與口頭語的文化分裂情況,到了文化激變的春秋時代,開始顯現變化。
漢字逐漸脫離漫畫型態,而變成莊重的圖騰型態,再也不是簡明圖示。
而且,漢字書面文也逐漸近於一般口語表述,這可見於古文《尚書》到春秋到戰國。
到了戰國時代的諸子議論文章,就已經是奠定了後世兩千多年我們所學的文言文體。

至於字體,秦朝統一戰國天下,制定官方標準的篆書字體,但民間發明隸書。
「隸書」顧名思義,可知使用於下層階級奴隸身份的文書記事之用。
漢朝使用隸書為標準字體,到了晉朝在書法家王羲之的影響下,產生了「楷書」。
漢朝以後漢字演變,不再是漫畫圖示或圖騰,而是趨向追求藝術化的美。
在正式華美字體下,還是會有簡便速記字體的使用。
所以古人也會使用簡體,但視其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文書的私下簡便之用
宋朝時,為了印刷之用,秦檜創造印刷字的「宋體」。明朝又有「明體」。

清末民初,漢字文體又再經歷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革命鉅變。
因為歐西文明的影響,許多新詞被日本引介轉譯而進入中國。
在甲午戰後到民國創建的短短十餘年間,大量留日學生將日語漢詞介紹進口到中國。
使中國文化在短時間內,接收了大量至今常用的歐西意譯漢詞,像「政治」「經濟」...
另一方面,民初鼓吹的白話文運動,在文化演變下,將歐西語法介紹進入漢文體系。
使得現今我們使用的漢語文體,許多文法其實是受到歐西語法影響的文化交融產物。
而在白話文運動已近百年的今天,我們現今的書面文其實又受到文言影響,
已非純粹白話;看看民國初年的白話文與我們現今所用語文,其實是有蠻大差距!
這個差距主要就在於現今書寫文體已經又再逐漸具備文言文體的典雅與簡鍊。

我們現今使用的書寫漢語,其實是日語漢詞、歐西文法、與文言文體的融會。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強調:文言文修養不好,是寫不出典雅簡鍊的現代漢語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