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寫寫一己看法,若有誤謬,敬請指教。
這要由漢字的發明開始講起。
距今四千六百多年前,黃帝部族取代炎帝部族,成為中土世界的領導族群。
黃帝遠歷中土平原週邊大地,征服四方,卻遇到各地語言不同,難以溝通的問題。
當時原來已有結繩記事的繩結記錄傳統(南美印加帝國在滅亡前也在使用結繩記事)。
黃帝找人設法解決問題,而蒼頡就在結繩記事的文化基礎上,發明了書寫表意文字。
所以漢字並不是由語言發展起來,而是由超越語言的結繩記事傳統上發展起來,
而且表意漢字的用途本來就不是要配合語言,而是要成為超越語言的世界文字。
事實上,蒼頡發明原始漢字的目的,就是要用看圖說故事的簡便方法,
來取代原本艱難複雜的繩結記事方法。
原始漢字的每個字,就是一小幅漫畫示意圖,看圖說故事來簡便傳達意思。
譬如「子」的原始漢字圖,就是一個小嬰兒身形圖。
譬如「女」的原始漢字圖,就是一個女人柔曲身形圖。
蒼頡發明的漫畫表意文字,相比舊有結繩記事方法,真是簡單明瞭又方便有效。
原來語言不通的族群,大家在一起畫圖說故事就能簡明有效溝通。
於是這種方法很快在中土大地上傳播開來,各族都有樣學樣加入創造漫畫圖案文字。
除了基本用字,又有許多新創文字不斷冒出,久而久之,就又需要制定新增標準圖案。
所以《中庸》才會提到古代天子有項責任是「書同文」,就是要統一字體漫畫圖案。
雖然漢字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配合語言而生,但在使用中卻逐漸讓語言隨之配合。
原始漢語原來是多音節的語言,卻在漢字文化傳統下,逐漸演變為單音節。
而漢字發音也以黃帝部族發音為中土世界的標準交流音,雖然各地還是各有方言發音。
這種原始漢字看圖說故事的傳統,由黃帝延續到商末周初的兩千餘年。
這段原始時期的漢字文書,表述如同電報文體,看看古文《尚書》記載即可瞭解。
為何如此?因為漢字文書傳統,並非基於口頭語,而是基於書面文。
而這種書面文是始於黃帝部族,為了可以超越語言去對各地異語部族進行溝通交流。
然而這種書面文與口頭語的文化分裂情況,到了文化激變的春秋時代,開始顯現變化。
漢字逐漸脫離漫畫型態,而變成莊重的圖騰型態,再也不是簡明圖示。
而且,漢字書面文也逐漸近於一般口語表述,這可見於古文《尚書》到春秋到戰國。
到了戰國時代的諸子議論文章,就已經是奠定了後世兩千多年我們所學的文言文體。
至於字體,秦朝統一戰國天下,制定官方標準的篆書字體,但民間發明隸書。
「隸書」顧名思義,可知使用於下層階級奴隸身份的文書記事之用。
漢朝使用隸書為標準字體,到了晉朝在書法家王羲之的影響下,產生了「楷書」。
漢朝以後漢字演變,不再是漫畫圖示或圖騰,而是趨向追求藝術化的美。
在正式華美字體下,還是會有簡便速記字體的使用。
所以古人也會使用簡體,但視其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非正式文書的私下簡便之用
宋朝時,為了印刷之用,秦檜創造印刷字的「宋體」。明朝又有「明體」。
清末民初,漢字文體又再經歷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革命鉅變。
因為歐西文明的影響,許多新詞被日本引介轉譯而進入中國。
在甲午戰後到民國創建的短短十餘年間,大量留日學生將日語漢詞介紹進口到中國。
使中國文化在短時間內,接收了大量至今常用的歐西意譯漢詞,像「政治」「經濟」...
另一方面,民初鼓吹的白話文運動,在文化演變下,將歐西語法介紹進入漢文體系。
使得現今我們使用的漢語文體,許多文法其實是受到歐西語法影響的文化交融產物。
而在白話文運動已近百年的今天,我們現今的書面文其實又受到文言影響,
已非純粹白話;看看民國初年的白話文與我們現今所用語文,其實是有蠻大差距!
這個差距主要就在於現今書寫文體已經又再逐漸具備文言文體的典雅與簡鍊。
我們現今使用的書寫漢語,其實是日語漢詞、歐西文法、與文言文體的融會。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強調:文言文修養不好,是寫不出典雅簡鍊的現代漢語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