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

啊!哲學、科學、佛學、易學!

◎首發於 PTT BBS 西洋哲學版 W-Philosophy



啊!哲學、科學、佛學、易學!

  談到所謂的「學」,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國民教育下的數學、物理學、
化學、歷史學、地理學、國文等種種學科。這些學科的差異劃分乃是以其內容範疇
來決定,以其所針對探討的學術內容來決定學科。但佛學、易學、科學、哲學所探
討的學術內容都是沒有範疇限制,都是遍及所有一切現象,所以不能以針對內容來
劃分差異,而是要以研究規範來劃分差異。而這種研究規範的差異乃是與其研究動
機有關。

  當然,談到世間學問的研究動機,其實大多數人是為了飯碗才來研究學問的。
人們為了生活,需要保障飯碗的職業工作,乃是無可厚非的必然現實。所以其實人
類自有文明以來,為了飯碗,各種學問都在源源不斷生產知識;隨著時代飯碗的不
同,也就流行不同生產學問的型態。譬如漢朝流行經學,到了東漢,所謂經師往往
可以解經解到成篇累牘數十萬字。譬如基督教中古的經院神學,學者們會很認真地
討論針尖上可以容納幾位天使跳舞的問題。譬如當代學界取位升遷需憑論文,所以
大量論文不斷生產出來。但其實大多數為了飯碗的學問知識只是為生產而生產,所
以在歷史洪流的洗滌沖刷下,絕大多數的學問知識隨著時過境遷便都湮沒無存,只
有少數經典知識能夠存留下來。佛學、易學、科學、哲學就是這些經典知識在研究
方法上的主要典範。

  一切學問基本上都可謂是哲學,因為只要生產知識,必然要涉及思想,而哲學
方法就是重在思想。只要有所思想,就必然涉及哲學,所以哲學乃是一切學問之母
。然而作為學問之母,當所懷育的孩子紛紛成長獨立,自身處境反而愈形孤寂零落
。這也就是當代哲學的尷尬處境─往往只能選擇其他學門所不研究的冷門思想領域
,作為自身研究場域。因而一般世人往往以為哲學是無用之學,孰不知一切有用之
學都是哲學所蘊育。沒有哲學探究,也就不會有真正的思想開創。然而一般未曾認
真思維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生活不受哲學影響。事實上,當我們認為沒有思想影響
我們時,正是某種思想完全洗腦了我們;就如同海裏的魚一直泡在水中,就很容易
忽視水的存在。因此,二十世紀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就說:『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
家的思想,不論其對錯,都比一般人想像的要有力得多。實際上統治世界者,也就
是這些思想而已。那些講求實際的人,自以為不受任何觀念的影響,到頭來,也只
是某位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而已。』事實上,因為哲學觀念可以讓一般人不知不覺
的受到制約,所以哲學其實是統治者的學問,難怪哲人柏拉圖在其理想國要強調哲
學家皇帝。可是世界並不需要太多統治者,而佔世人絕大多數的被統治者又不能理
解統治者的心思;所以哲學被世人當成無用之學,也是勢所必然。沒有哲學思想,
也就沒有真正獨立的人格力量。沒有哲學思想的知識工作者,充其量也只是一位訓
練有素的專家。而這樣的專家,只是依照前人哲思在堆砌知識,即使生產累積再多
知識,也不能跳出前人哲思的範疇掌心。如果一個學人總是滿足於學科既有的思維
範式,他是不可能真正踏入哲學的領域。踏入哲學領域的動機不僅只是興趣,更重
要的是不滿現狀。興趣往往只是讓人滿足現狀,而只有真正不滿現狀的人,才會真
切熱誠地思想探究,希望能解決面臨現狀的問題。哲學起源於問題,而其方法是思
想。然而光是思想,往往不足以解決問題。對於不能僅僅滿足於思想探究的人們,
佛學、易學與科學就是他們繼續發展探究方法的三種典範路向。

  科學起源於追求問題的客觀解答。當人們各憑一己思想而爭辯不休時,若要找
到讓大家心服口服的解決之道,往往只能在人們所共識以為的客觀世界進行實驗。
何謂客觀?客觀就是不受人們的主觀干擾!為了不受人們的主觀干擾,就不能信任
人們的獨特感覺經驗,往往要藉助外在於人們的客體儀器來實驗,才能達成所謂客
觀的標準。因而不能被被客體儀器所觀察記錄的現象,往往就不被科學界認可。然
而,信任外在儀器的真實存在,這已預設了唯物論的觀點。如果人們不相信有外在
客觀世界,那他們也就不會相信客體儀器可以驗證真實!然而對於存在於同一外在
客觀世界的人們,如果他們必須要對他們共存的世界現象達成共識,也就不得不接
受科學的方法典範。這種典範預設了客觀世界的真實,也只能解決客觀世界的問題
。所以科學不是沒有立場;客觀唯物就是科學的立場,也是科學的限制;那些不能
客觀化的問題,也就被剔除於科學之外。但科學所謂的客觀,其實並沒有脫離主觀
,因為科學所謂客觀共識得以仰賴的客體儀器記錄,還是需要常人感覺經驗作為觀
察基礎來使用儀器或記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要相信常人的感覺經驗呢?或許參與
思想爭辯的人們都有共同的錯誤感覺經驗,而錯誤認知了自以為是的客觀世界現象
!那麼所謂的科學,不就只會將人們的經驗學問拘限在自以為是的客觀世界裏?就
好像一群達成共識的精神病患,活在他們自以為是的幻想世界中,還自以為是唯一
的真實世界。如果常人感官經驗所建立的客觀標準,不能信任,那我們要如何解決
問題呢?

  基於感官經驗的不可信任,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採取了信任思維,而相信只有
思想能及的理型世界才是真實。不過他就和後世宣稱「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一樣
,沒有發現思維也是不可信任的。如果我們覺得外在感官是不可信任的,為什麼要
認為思維這種內在感官是值得信任呢?反之,如果我們否定了一切可以實證的感官
經驗現象,又還有什麼可以信任呢?佛學面對這個問題,採取了修行以觀照感官經
驗現象,以解離經驗而證悟實相。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藉由觀照心物萬象,而徹
底透析感官經驗的生滅無常,才能破除幻相障礙而了悟空性實相,正如偈語所謂: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了悟實相的無相空性,並不是解
決問題,而是化解問題;也就是說,對於了悟者來說,問題不再是問題了。但對於
其他未了悟者,問題依舊是問題;所以佛學修證若與科學實驗相比,可說是完全主
觀的實證進路。不過,對於了悟者來說,已經沒有主觀或客觀的分別了,因為心物
主客賴以依存的時空境界幻相已然了悟,了悟者自我身心也僅是幻相顯現而已,正
如佛學三法印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一切世人執著的所有問
題,不過是剎那生滅的無常幻相罷了;就像精神病人幻想共識的爭吵問題,不過是
病症導致的集體妄想罷了!但集體妄想還是有著自以為是的規則可循,所以根據不
同精神病症的共同集體症狀,醫生們也就必須設計出種種療程藥方來治療病人;就
如同佛菩薩必須設計出種種佛學教導來指引不同身心世界的眾生覺悟。所以哲學對
於佛學而言,只是用以指引眾生的思辨工具,待得覺悟乃知一切言說都無實義,正
如《金剛經》有言:『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
尚應捨,何況非法。』佛學雖然可以指引覺悟解脫以化解問題,然而對於尚未覺悟
仍執著自我身心世界的眾生,一切問題都在他們的客觀身心世界如實存在;就如同
有集體妄想的精神病患,無視於其他人們的生活存在,而達成了對於他們妄想世界
的一致共識問題而深信不疑。因而不同眾生因緣存在的種種客觀世界,各有種種自
以為是的科學觀念,可以解釋他們自以為是的客觀共識。既然科學所謂的客觀世界
不過是共業眾生自以為是的共識幻相,也就有其學問範疇限制,而不能盡攝一切問
題。對於尚未覺悟解脫的人們,如果既不滿意哲學思想的問題辨析,又不滿足科學
實證的客觀限制,那還有什麼知識規範可以擴展視野以協助解決問題呢?

  佛學是藉由修行來解離感官經驗。易學則是藉由修行來超越常人感官經驗,再
以超常感官能力觀察事物,而建構其知識體系以解決問題。佛學乃是修行的出世之
道,易學則是修行的入世之道。雖然兩者實證皆非基於常人感官經驗:然而兩者之
所以為學,乃是因為建構人間學問必然涉及哲學思辯。不同於佛學旨在指引覺悟,
易學旨在指導知識,在於指導人們去應用基於超常感官經驗所實證建構的知識方法
。例如命理之學本是仙人以超常感官經驗觀察漫長時空變化中的人類命運軌跡,而
建立了人類命理機率的分佈模式及理論模型,再將其相關知識流傳人間。對於常人
而言,這些命理知識體系,也就成了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而許多易學方法
更是涉及覺知者的身心感應,並非一般常人所能有效運用;例如占卜之術就涉及占
卜者的感應能力,並非一般常人即可有效應用。然而所謂感應,也只不過是用以指
稱超常感官經驗的感覺範疇;其實一般常人感官經驗又何嘗不是感應呢?科學觀察
所賴以建立的常人感官經驗之於儀器記錄,又何嘗不是感應呢?哲學思辨所賴以建
立的常人思維經驗之於觀念型式,又何嘗不是感應呢?只是我們習以為常而忽視不
覺罷了,所以《易經‧繫辭上傳》有言:『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
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所謂君子之道,其實也就是君子修行定慧的知
行之道。佛學與易學其實都有兼攝定慧;只是佛學重在出世,所以偏重於慧力之觀
,以解離感官經驗而求解脫;易學重在入世,所以偏重定力之止,以超越常人感官
經驗而趨超脫;兩者皆需心性修為才能通達奧義。然而所謂心性修為,何嘗不是了
解科學理論或哲學思想所必需的聰明素養呢?雖然科學與哲學一般不論心性問題,
可是若無聰明睿智,也是無法深入科學與哲學的深奧殿堂!只是科學界與哲學界並
無方法典範可以增進研究者的心性智慧,而佛學與易學─尤其是佛學─卻有定慧方
法可以增進研究者的心靈智慧與感官經驗。

  科學研究者藉由改進客體儀器以增進觀察經驗,易學研究者藉由超越個體身心
以擴展觀察經驗,佛學研究者則是藉由解離主客觀察經驗以覺悟空性之實相非相,
三者皆需憑藉哲學思辨以向世人解說相關知識。哲學以思為本,科學依於器物實證
經驗而思,易學源於止定實證經驗而思,佛學基於觀慧實證經驗而思。對於一般常
人而言,往往是沉溺於外在感官經驗的衝擊影響,根本沒有心思也沒有心力去想這
些問題,正如孔子《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評論庸人受到物質欲望誘惑感官而心
靈墮落,所謂『從物而流,不知所歸,五鑿為政,心從而壞。』所以《大學》以「
格物致知」為本,也就強調以格離物欲干擾而清明心智,而這也是一切思定慧的功
夫基礎。

  哎呀!囉嗦了一堆專有名詞,但實際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樣講好了!你心
中有許多念頭在起伏變化,就像你所察覺的外在時空宇宙有許多物體在動靜變化。
不同的是,比起外在時空的萬物變化,你較能控制內心時空的念頭變化。你現在看
這些文字時,你已控制心中許多念頭生滅而從事閱讀。所謂「思」,就是你推動心
中念頭的生滅變化。當你在思想,也就是去推動心中念頭的生滅變化。然而,推動
心中念頭變化對於一般常人其實也沒那麼容易,就譬如你在閱讀這些文字時,可能
並不專心,心中還有許多其他雜念不時飄過。所以往往你本來要推動念頭那樣變化
,但念頭起伏卻使你心中這樣變化。所謂「定」,就是你控制心中念頭的生滅變化
。當你在修習止定,也就是學習去控制心中念頭的生滅變化。定力愈強,控制念頭
的能力就愈強。禪定功夫高強,可以心無雜念,控制心中念頭專一,甚至達到無念
。定力強大的心思,可以感應產生極大力量,不但可以回溯過去或預知未來,甚至
可以控制外在身軀及環境的變化。然而,你可以控制心中念頭變化,並不代表你真
正清楚心中念頭如何變化。所以往往你自以為有效控制無念,使你自己超脫於凡塵
輪迴之外,但當念頭因緣一到,剎時你又捲入輪迴而落回凡塵俗世。所謂「慧」,
就是你看清心中念頭的生滅變化。當你在修習觀慧,也就是學習去觀照心中念頭的
生滅變化。慧力愈強,觀照念頭的能力就愈強。一般凡人所感知的世界萬物是連續
無間的變化現象,而修習觀慧會使你體察到所有現象都是間隔離散而生滅不止。慧
力愈強,所觀照到的生滅間隔愈短,甚至可以觀照到所有心物現象都在即生即滅的
剎那生滅。用現代科學的話來說,就是你的慧力會觀察到猶如量子力學的世界觀,
你的整個身心與外在環境都在不斷剎那生滅。只有觀照清楚一切現象生滅,功夫到
家自然達成涅槃解脫。簡單來說,「思」是推動心念,「定」是控制心念,「慧」
是看清心念。一般常人若要學習這些能力,都要從保護限制自己的心念與行為來著
手開始,以先隔絕外物境界的欲望雜念干擾,這也就是所謂「戒」的護限心念。然
後學習控制心念,能夠有效控制心念,才能真正看清心念,所以佛學論及修行綱要
會講「戒定慧」三學,而說「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了。

  哲學方法的思想探究,其現象也就是推動心中念頭的變化。哲人之間的辯駁爭
議,其實也就在互相影響彼此心中念頭的變化。雖然哲學思想深深影響著人類社會
,但大多數愛好思想者,並沒有返觀自心念頭的變化,而只是任由念頭推動變化,
所以《莊子‧齊物論》才以天籟之音而譏諷常人說: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
  其覺也形開。 ………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科學方法的實驗建構,其根基也就在於眾以為是的客觀標準,卻沒有辦法可以返察
自心現象。所謂的科學建構理論,其實是在找尋客觀唯心實體與客觀唯物實體的相
互對應模式,所以愛因斯坦《物理學的演化‧物理學與實在》就強調說:

 『我們希望觀察到的情況,能夠和我們對實在所作的概念相符合。
  如果不相信我們的理論結構能夠領悟客觀實在,如果不相信我們
  世界的內在和諧性,那就不會有任何科學。這種信念是,並且永
  遠是一切科學創造的根本動機。』

易學方法的感應表述,其根基也就在於定力發起的超常感官經驗,乃是建立在主觀
覺知能力上的客觀表述。所謂的易學體系,其實是主觀唯心現象與客觀唯物現象所
交互感應的知識表述,所以《繫辭傳》有言: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佛學方法的了悟詮釋,其根基就在於慧力發起的觀照經驗現象,乃是建立在覺知了
悟上的隨緣闡釋。一切的言說義理也是所被觀照的念頭變化,只是用以指引眾生證
悟空性實相非相,並非就是空性真理。就如指向月亮的手指,並非就是月亮。所謂
的佛學教法,其實是根據眾生執著心物現象的隨緣指引開導,因而根據眾生問題而
闡說了種種修行解脫相關的觀念與方法,因而〈七佛通戒偈〉乃就修行根本要則而
言: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藉由思想而推動念頭變化,乃是古人所謂「有為」功夫的「人道」境界。超越思想
而感應念頭變化,乃是古人所謂「無為」功夫的「天道」境界。所以《中庸》有言

 『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而真正會通諸學的入世哲王典範,乃如《莊子‧應帝王》所引老子之言:

 『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
  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

2014年5月16日

[影片] 繫說神易 第四講 天地乾坤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00231692.A.864.html


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
 
 第四講 天地乾坤:易經哲學的時空境界
  闡釋覺知境界的心物時空現象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以「泰」「否」說《易傳》誤解
  易學傳統的兩大斷裂及其誤解影響。


【神易隨筆】易學斷裂與神易緣由

  自古以來,易經即為先秦群經之首。據傳易學肇始,乃可溯至未有文字記錄的
遠古伏羲時代,歷經上古聖賢演繹而傳述不絕。《周禮‧春官‧大卜》記述上古易
法而說:『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
十有四。』,其中的《連山》與《歸藏》早已亡佚,唯存《周易》文本流傳至今。
《周易》觀念體系,史載乃是源自伏羲,其本文部分稱為「經」,其解說部分稱為
「傳」。現今一般所稱之《易經》,即指《周易》,乃是並含經傳兩部。今存易經
之《周易》文本,據傳乃是周文王所作,再經孔子增益闡釋;因而《漢書》贊為『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乃是依照漢代流行觀點,認為上古伏羲氏開創八卦觀念體
系或更作六十四卦,中古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及撰寫卦爻辭而成《周易》本文部分
,近古孔子則繼之闡述《易傳》而成《周易》解說部分。《周易》本文「經」部共
撰六十四卦,分為上下兩經。《周易》解說「傳」部,即為《易傳》,又稱「十翼
」,乃指《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
》、《序卦傳》、《雜卦傳》共十篇。雖然現代學者之考證觀點,認為《周易》文
本,可能非僅文王及孔子所作,然而文王與孔子仍是其思想內容的主要開創者及影
響者。

  基於《周易》觀念體系的易學傳統,自孔子以降,歷代乃是易家輩出而流派廣
衍,其相關思想論述更是幾乎旁及於一切國學領域,因而《四庫全書‧總目‧經部
‧易類小序》評說:『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
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
。』雖然易說繁衍,然而易學傳統之主要脈絡,就其過往史跡,大約可以分為「象
數」與「義理」兩派,正如《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小序》論及先秦以來兩
千多年的易學演變而說:

 『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
  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
  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
  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為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
  變而為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
  派六宗,已互相攻駁。』

所謂象數學派,乃是基於《易經》之卦象爻變,而將其符號運算體系,推廣應用於
種種自然與人文現象。所謂義理學派,乃是基於《易經》之卦爻辭義及《易傳》之
微言大義,而推衍印證易理於人文事務之道德訴求。易學傳統在象數與義理上之派
別區分,追根究底,正是相關於易學起源之占筮活動,在方法過程上的術數面向與
釋義面向─象數學派肇於占筮術數之體系化,而義理學派則肇於占筮釋義之道德化
。究其肇始,易學傳統正是源自占筮活動的昇華轉化;而創於商末周初的《周易》
經部,其時代氛圍正對應了當時中國文明由迷信鬼神到人文修為的昇華轉化。

  《禮記‧表記》評論商周兩代的相異時代氛圍而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易》經
部乃是周文王於殷末,遭商紂王囚於羑里而演;隨著殷商滅亡而周朝興起,其思想
脈絡也正反映了時代氛圍的轉化更變。周文王所撰之《周易》卦爻辭義,雖是繫於
占筮,卻非落於絕對宿命觀點,反而是強調了人們面對變局之道德修為,乃可長保
安治。《周易》經部作為周朝取代商朝的意識型態基礎,潛移默化而推動著提昇人
文修為於鬼神崇拜之上的時代風潮,乃以占筮「上承天命」之名,化成道德「下開
人文」之實。隨著周朝統治數百年後,信仰風尚已由「先鬼而後禮」的迷信鬼神,
轉化成為「事鬼敬神而遠之」的敬事鬼神,而以「近人而忠焉」的人文道德為本。
其後《易傳》所強調闡述的人文修為,也正對應了此種信仰更化的風尚趨勢。因而
原本商代相關祀問鬼神的占筮感應之術,經歷周代昇華轉化之後,其感應基礎不再
是依賴外在鬼神力量,而是憑藉內在心神力量;而此心神感應乃是基於占者已身道
德修為,是乃《繫辭傳》闡述而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存乎德行。』占筮必然涉及感應,而感應作用並非限於占筮術數範疇。《周易》
經部原本僅是周文王在占筮上心物感應的簡略記要,大略闡示了占筮所應的卦爻含
義。《易傳》則進一步發揚其人文修為與道德理念。而《繫辭傳》更是廣泛論及心
物感應的原理及應用,將狹義的占筮易術,弘揚為廣義的感應易學;其通篇論述觀
點也就立於人文修為的道德基礎上,超越於占筮之術,而深究及感應之道。《繫辭
傳》作為論述《易經》大旨本原之《易傳》篇章,其內容不在辨析卦爻相關之象數
辭義,而在論述《易經》所稟本原的相關道理,也就必然溯及感應之道的一切相關
原理應用,更涉及了占筮方術到易學傳統的相關哲學意涵。  

  《易經》所謂「易」字的意涵指涉,根據現代學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於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古代字跡考證,其原始字形乃是象徵了“兩酒器相傾注承受
”,顯示了水液正由一酒器倒至另一酒器;會意上有“賜與”之義,又象徵著“更
易”、“交易”之義;而由兩相對酒器在傾注時的水液狀態變化,其意涵更引申出
“基於相對而感應變化”的“變易”之義,而有“相對感應”之義。現今「易」字
,乃是源自遠古字形之簡化,只截取單一酒器部分及傾流液形,而成「易」之字形
。因而《易經》之「易」的根本意涵,在體式上指涉了“相對感應”,在現象上指
陳了“變化無常”,乃是意謂“相對感應之變化無常”,亦是意謂“變化無常之相
對感應”。一切相對感應可以析辨為主客之間的相對感應,其根本基礎也就是心物
之間的相對感應。《繫辭傳》基於感應而揭示的世界觀,若要勉強以歐西哲學觀念
對應,較似其思潮傳統所謂的「主觀唯心論」。《繫辭傳》所謂「乾坤」正是指涉
其感應世界的主客心物相對作用,以「乾」代表主方能感之心的作用,以「坤」代
表客方所應之物的作用,而所謂「易」正是指涉了其間相對的感應作用,所以乃云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繫辭傳》所謂「天地」正是指涉其感應世界
,也正是占筮感應者所覺知的時空境界,所以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易傳》本於《周易》傳統所揭示的世界觀,乃是認為一切占筮感應發生在其主客相
對的時空境界中,更是認定一切萬物感應發生在其主客相對的時空境界中,所以《
序卦傳》闡釋乾坤卦序而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基於相對,而以「陰陽
」代表一切萬物現象之差異分別;基於主客,而以「剛柔」代表一切萬物作用於主
動與被動的對比分別;既然萬物感應於時空境界中,也就相關時間過往變化而有太
極陰陽變化,也就相關空間三維變化而有八卦剛柔變化,也就相關彼此雙方時空境
界而相重兩卦變化成為六十四卦。

  易學傳統所展現的感應世界觀,正是基於相對變化而在時空境界中顯現萬物現
象。此種觀點即是“由變化而存有”的世界觀,乃是完全相異於西哲古典傳統柏拉
圖式“依存有而變化”的世界觀。「存有」與「變化」,西哲謂
之“Being”與“Becoming”,乃是根本哲學問題的焦點所在,而中國與歐西乃從不
同途徑契入,也就自然形成了彼此根本相異的哲學傳統與思潮特徵。正如歐西哲學
傳統無所爭議的普遍特徵,乃由一系列對於柏拉圖思想的註腳所構成;中國哲學傳
統的普遍特徵,乃是基於一系列對於《周易》思想的註腳所形成。歐西古典哲學傳
統基於存有而探求終極實體,乃有唯心唯物種種求唯之論,正是柏拉圖洞窟之喻的
不同版本,率皆預設了終極實體的存在。然而中國《周易》之原始哲學思想,乃是
否認終極實體存在,認為一切實體不過皆是變化之所顯現,並無脫離變化的實體存
在。易學傳統乃依萬物變化的時空現象,創設了太極八卦圖式,正是對應著時空境
界的感應變化,也正對應於(占筮)觀察者覺知境界的感應變化,因而《繫辭傳》闡
示了時空境界與覺知觀察之密切相關而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也闡述了
覺知觀察之感應變化於時空境界中而說:『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是以中
國哲學的根本傳統,乃是基於相對變化的心物感應之學。歐西哲學傳統偏重存有之
學,印度哲學傳統偏重覺知之學;而中國易學傳統基於感應變化之道,以感應通達
覺知,以變化聯繫存有,從而得以連結會通諸學。過往易學傳統之流衍,乃在術數
學派與義理學派之演變;然而術數推算與義理言說只是感應發用之兩端表現,並皆
不能圓通盡攝感應之道。從而《繫辭傳》基於《周易》本文,由占筮之道到感應之
道的詮釋轉化,自古至今也就尚未受到完備認識與承接發揚,而未能圓通成就其廣
攝心物感應的神明之學。

  《繫辭傳》基於感應變化而肇始開創的神明之學,乃在基於感應之道而善致世
事變化,正如孔子《繫辭上傳》自詰易道本用而闡述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
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道發用之神明感應,正是存在於覺知觀
察的時空境界中。一切實體現象所存的時空變化環境,就科學實驗上來說,是相關
於觀測者所處的參照架構體系;就觀察基礎上來說,正是現象所存在發生的覺知境
界。若就易理而言,在覺知觀察上乃指能以覺照而謂之「神」,在境界辨析上乃示
感應變化而謂之「易」,故稱「神易」;在意義上正通於孔子《繫辭上傳》所言:
『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在感應上正相關《繫辭上傳》所謂:『易
,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在卦理上正涉及《說卦傳》闡釋乾坤卦義所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
也』、『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神之於易而辨證達理,即謂之「明」;明達
事理以應化世務,乃是盛德大業之基,故而《繫辭下傳》言及神易化世之德而說:
『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
之,吉無不利。』、『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所以《繫辭上傳》述及易道修持
而說:『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而《繫辭
下傳》則述及易理辨構而說:『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聖人作易,即是以
變化為本而審察萬物之理;辨構卦理而奧妙祐助其神明覺照之感應道交,周易蓍法
乃以卜決卦象而預測事相,故曰「幽贊神明」。易理顯體,在於其道神明覺照;易
理發用,在於其德變通化行;因而可以應對世務事機而祐贊神明感應,所以《繫辭
上傳》闡述了易理神應而說:『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是
以《易傳》所開創的神明之學,上乃『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以通達理原,下乃『和
順於道德而理於義』而貫攝理則,乃成就其圓具心物感應的變化之道。通貫易理於
神明之學,乃是神主明從,正如《莊子‧列禦寇》評論「神明」之所謂『明者唯為
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
悲夫!』,故而稱之「神易」。

  神易之上達理原,了悟一切現象變化無常,本原乃通佛學之無我空性。神易之
下攝理則,明察一切現象亂中有序,法則乃貫科學之範式定律。上達乃悟心性之體
,下攝乃明物式之用,中和乃發感應之相,外務乃生變化之境,是以《繫辭上傳》
闡述神易之體用相境而說:『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
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故而《繫辭傳》之分上下
,乃是藉以區分其闡述內容在道體與器用上的不同指向。《繫辭上傳》闡述易學道
體,因而始於天地乾坤,終於神明德行。《繫辭下傳》闡述易學器用,因而始於卦
象爻變,滯於情利謀辭,乃是孔子終老未及完成之作。而《周易》經部之分上下,
亦有其象徵體用區分。〈上經〉象徵天道體現,因而始於乾坤天地,終於陷險離散
。〈下經〉象徵人倫世用,因而始於感應不息,終於日新又新。由《周易》經部的
占筮要錄,到《易傳》詮釋的微言大義,而在《繫辭傳》闡發為心物感應的廣義基
礎;此一思潮演變歷程,正是易學傳統由周易占筮之術到神易感應之道的發揚光大
,乃會通為神明之學的內聖外王之道。此一神明聖王之道,正對應了《莊子‧天下
篇》之所詰示:『神由何降?明由何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
』,也正是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的修持基礎,也即是相關於《尚書‧大禹謨
》所記載帝舜訓勉夏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十六字心
傳功夫,而可謂為中道神易之修持傳統。然而孔子《繫辭傳》轉化易學傳統所開啟
的神明之學,卻未能為後世所承繼發揚,而竟兩千多年來隱晦不彰,正如《莊子‧
天下》感嘆於天下眾學龐雜卻不傳道統,而批判說:

 『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
  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
  ,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
  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
  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
  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
  ,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繫辭傳》在易學史上的承先啟後地位,如同孔子在儒學史上的承先啟後地位
,皆是中國文化史上繼往開來的關鍵角色。孔子終老而未及完成的《繫辭傳》,乃
是其思想成熟之作,藉由闡釋《周易》本原而開展其易學思想博大精深之理。然而
《繫辭傳》及其餘《易傳》在歷史發展的思潮影響上卻有兩大問題,致使整體易學
傳統有著嚴重觀念斷裂,也造成了後世思想貽誤。此兩大問題:其一即是孔子以《
繫辭傳》為主軸的思想開展,未能被後世所完整正確理解,以致現今易學傳統也就
欠缺其感應之道的神明之學;其二乃是《易傳》對於《周易》卦爻辭義的傳統闡釋
,有著嚴重誤解,以致現今易學傳統的卦爻解釋,背離了周文王演卦的原旨本意。
其一問題主要在於後世易學主流思潮未能了解《繫辭傳》乃是本於心物感應的世界
觀,以致只知乾坤兩卦的動靜剛柔意涵,而卻不知乾坤兩卦的主客心物意涵。例如
朱熹《易本義》闡釋《說卦傳》『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然後能變化,既
成萬物也』此段,而說:『此去乾坤而專言六子,以見神之所為』,以為未言乾坤
兩卦,而其餘易家幾盡皆同此論。實則『神也者』即述乾卦,『既成萬物也』即述
坤卦,近如清朝李光地《周易折中》案語之謂:『化者,造物之跡也,統乎地者也
,故以其可見之功而謂之成。神者,生物之心也,統乎天者也,故以其不測之機而
謂之妙。』後世易學開展,既然未解乾坤真義,也就不知《繫辭傳》所謂「神」之
心性意涵,從而也就難以正確理解其所述神明之學的感應之道。其二問題主要在於
《易傳》以「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象,來詮釋上下重卦的六十四卦卦義,乃是周
人錯衍誤植之法,非是文王演卦本義。文王易學本是以「乾坤艮兌震巽坎離」之象
,來推演內外重卦的六十四卦卦義。《易傳》不得此學系統意涵,以致解述錯謬,
遂而在闡釋卦義上往往因辭設說而穿鑿附會。例如《易傳》詮釋〈泰〉〈否〉兩卦
,乃是基於「天、地」或「君子、小人」而牽強解釋其卦義。若依《易傳》所言:
上地下天的〈泰〉卦既是代表『天地交而萬物通』的吉亨卦象,為何上地下日的〈
明夷〉卦竟會『以蒙大難』?而上日下地的〈晉〉卦既是代表『明出地上』的晉升
意義,為何上天下地的〈否〉卦不是代表『天於地上』的正位意義,而竟意謂『天
地不交而萬物不通』?《繫辭傳》首句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而〈泰〉
〈否〉兩卦的天地定位解釋,分明是與其矛盾而牽強附會!實則文王重卦,內卦代
表我方自身,外卦代表彼方環境,用以指涉占者自身與面對環境的相互感應。內乾
外坤的〈泰〉卦,象徵了自身主動而環境被動,也就代表了環境聽命於自身的順利
情況;而內坤外乾的〈否〉卦,象徵了自身被動而環境主動,也就代表了自身受制
於環境的不利情況。兩卦原始意涵,本不涉及「天、地」或「君子、小人」的概念
解說,乃是後來周人謬衍,而《易傳》更增誤解,以致後世解卦更是難明文王真意


  以《繫辭傳》為思想核心的《易傳》詮釋傳統,在其歷史沿革所發生的上述兩
大問題;其一乃在其思想開展上的觀念斷裂,其二乃在其觀念本原上的承接謬誤,
因而造成易學傳統未能通達內聖外王的神明之學,也難以會通諸學而真正超越占筮
範疇。是以兩千多年來的中國文化傳統,也就在易學傳統的歷史問題下,陷於紛紜
龐雜的觀念指衍,未能貫通全備而達《莊子‧天下》所謂『配神明,醇天地,育萬
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
在』以奠定中國文明體系的一貫哲思基礎。作為中國哲學思想基礎的易學傳統,雖
然從周文王開創《周易》以來,首先即在轉化殷商流行的鬼神迷信,而以逐漸建立
人文修為的道德風範;然而孔子在《繫辭傳》所藉易理而欲揭櫫發揚的神明之道,
卻未為後世所深刻了解。至於今日,在科技發達日新月異的時代風氣下,科學思潮
已經成為當代主流意識型態,卻也造成了唯物論觀點的盛行於世。因為當代科學預
設了客觀世界的獨立存在,才能確立科技儀器或研究對象的客觀獨存,而以建立所
謂科學觀察的存在基礎;所以當代科學知識也就在哲學角度上預設了唯物論的觀點
。當代科學思潮所隱含的唯物論觀點,實際上障蔽了人類在知識探索上的領域範疇
。二十世紀中葉的一些儒家學者體察此點,也就共同聯名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
界人士宣言》,強調了中國文明之互補於歐西文明,乃在心性之學的文化傳統。因
而現今開創神易也就旨在轉化當代科學的唯物論迷思,而使科學主流傳統逐步轉向
心物感應的思潮發展。若說周易思想在於引導華夏文明從鬼神迷信到人文修為的時
代思潮轉化,則神易思想旨在於引導當代文明從唯物科學到心物科學的時代思潮轉
化,並皆關於開啟人類文明躍向另一嶄新境界。


--

 東岐明のYoutube講座   http://www.youtube.com/user/AmidhaOrienta

2014年5月7日

[影片] 繫說神易 第三講 繫辭上下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399475197.A.F47.html


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
 
 第三講 繫辭上下:統貫上下之易經哲學
  闡述「繫」「辭」「傳」「上下」的哲理意涵


    何謂「傳」、「辭」、「繫」
  「繫」的易學、科學、佛學意涵
  《序卦傳》與《繫辭傳》闡示的「上下」意涵
  神易的知行譜系
  佛學、易學、科學的知識體系特徵
  科學觀念的演進
  二十一世紀的科學革命
  佛學觀念的對應
  易學觀念的推廣
  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神易隨筆】科學基礎的終極觀念

  前《科學美國人》雜誌的記者霍根,曾寫了一本嘲諷科學界進展的書《科學之
終結》。書中大意乃在藉由訪談各門學術領域的諸位大師,而鋪陳出當前科學範式
的觀念發展已到盡頭,再無可能發生顛覆根本觀念體系的科學革命。前《自然》期
刊主編馬杜克斯反駁此種觀點,因而出書名為《科學尚未終結》,廣涉當今科學領
域的重大問題,而強調當前科學發展未至終結。回顧過往科學演進,重大變革乃是
發生於根本範式觀念的改變,而非僅是新現象或新理論的提出。就如在二十世紀初
;對於光速恆定的實驗結果,勞倫茲早已提出符合實驗數據的相關變換公式;對於
黑體輻射的實驗現象,普朗克也已提出符合實驗數據的相關計算公式;但直至愛因
斯坦以相對時空與量子觀念去加以解釋,才引發了現代物理革命。因而所謂科學革
命的根本基礎,並不僅是在於符合實驗現象的數學公式,更是在於既有觀念體系的
變革更新─在於以更基本的終極觀念去會通種種問題而統一解釋已知現象。

  當前科學在根本觀念體系上的重大問題,大致有兩大主軸。其一是量子力學的
詮釋問題,涉及物理現象在觀察與存在上的交互糾纏,挑戰現今關於客觀實在的既
有觀念。其二是訊息作用的定義問題,涉及了既非能量亦非物質的另類物理現象,
挑戰現今關於物理實體的既有概念。現今一般科學主流關於物理上實在與實體的概
念,涉及了能量不滅的觀念,可見於量子物理學家海森堡《物理學與哲學》中的一
段評論:

 『因為世界是由物質所組成的,所以萬物應當有一個質料因的觀點是理
  所當然的出發點。但當人們把基本統一性的觀念推到極端,人們就到
  達無限永恆的不可分割的存在,它不管是不是質料的,都不能以它本
  身解釋萬物的無限多樣性。這就導致存在與生成的對立,並最終導致
  赫拉克利特的解答:「變化本身是基本的本原;正如詩人們頌贊它的
  :“不朽的變化啊,你革新了世界”」。但是變化本身並不是一個質
  料因,因而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中用火來代表它,把它當作一個基本
  元素。它既是物質,又是一種動力。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物理
  學在某些方面非常接近赫拉克利特的學說。如果我們用「能量」一詞
  來替換「火」一詞,我們差不多就能用我們現在的觀點一字不差地來
  重述他的命題。能量事實上是構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從而也
  是萬物的實體,而能量就是運動之物。能量是一種實體,因為它的總
  量是不變的,並且在許多產生基本粒子的實驗中可以看到,基本粒子
  能夠實際上用這種實體製成。能量能夠轉變為運動、熱、光和張量。
  能量可以稱為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本原因。』

  上述評論,海森堡預設了唯物論的立場,認定萬物應有一個質料因的終極基礎
;而以「能量」為此實體基礎,來對應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之以「火」為不斷變
化的基本元素。然而為什麼需要預設一個唯物論的質料因作為萬物現象的基礎呢?
對於前述當今科學在根本觀念體系上的兩個重大問題,這種以能量為萬物終極實體
基礎的唯物論觀點,既不能完整說明量子力學在觀察與存在上的糾纏現象,更不能
定義包納對於非屬能量的訊息本質。回顧二十世紀初對於電磁波傳播的舊有觀念,
乃是認為需要有一種「以太」的傳導介質;而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即拋棄此種介
質假設,將電磁波視為僅是在時空中的電磁場變化,並無任何「以太」存在。

  前述海森堡的主流觀點,認為能量可為世上一切變化的基本原因。對照愛因斯
坦推翻以太介質的假設,我們也可以反思,變化需要能量作為基本原因嗎?赫拉克
利特既然認定「變化」本身是基本的本原,為何還要畫蛇添足,另立「火」的質料
為萬物本原呢?為什麼要預設一個唯物論的客觀實體作為解釋世界的觀念本原?傳
統觀念認定是能量產生變化,以能量為本原,而變化為其現象。如果變化不需能量
作為質料因,以變化為本原,而能量為其現象。我們解釋世界的觀念體系,就可以
由唯物論的桎梏中解放,而取得較能量概念更深的觀念基礎。在量子力學方面,可
依主客交感的感應互動,去解釋觀察與存在的糾纏現象。在訊息哲學方面,可用變
化產生的相關現象,去解釋在時空中的訊息與實體。量子力學互補原理的創始者玻
爾,極其推崇易學太極圖的陰陽互補意涵。然而「易」之意涵的相對感應變化,才
是更深的終極觀念基礎。

  以數學觀念比擬,例如“0”在數學中的觀念發展,影響了數學知識的躍昇。
對於古希臘人而言,數是指涉到實際存在之物,而非指涉及“不存在”,因而在古
代西方曾不接受0是數的存在。然而數學引入0的觀念,使得計算變得方便簡單,
也因此推廣了數的概念,而能發展出更深廣的數系觀念。同然,當代科學引入“變
化”概念,作為一切實體的基礎觀念,可以推廣其指涉“實在”的概念,而能發展
出更深廣的科學理論。舉例而言,傳統物理觀念,因為觀察到能量守恆,所以認定
其為實體,而認為物理現象是能量實體發生變化。然而根據微觀量子現象,能量守
恆在微小尺度時空並不全然成立。事實上,能量守恆乃是變動不止的守恆現象,而
非靜止不變的守恆現象。若是我們另換觀點,認為是變化顯現出實體現象;因為觀
察物理變化中的守恆性,所以顯現出能量實體的現象;因而量子尺度的能量守恆變
動,便是理應如此─本來就無客觀獨存的真正能量實體,一切都只是在觀察變化中
隨觀察方式而顯現實體現象。

  就哲學而言,一切以終極實體為本原基礎的世界觀,無論唯心或唯物,都可歸
為本體論。而以感應變化為本原基礎的世界觀,是可稱為「唯易論」的變化論,乃
是否定本體實存的無本體論,而認為一切實體乃在變化中顯現存在。在易學上,唯
易論直接以相對感應變化之「易」作為本原基礎,不同於傳統易學另立名目以「理
」或「道」或「氣」作為本原基礎,而訂正了易學傳統的本體論誤解。在佛學上,
唯易論的變化無本體,即對應著三法印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世界觀;而以
「易」之因緣感應變化為本原體性的唯易論,即相關於《中論》所云:「因緣所生
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在科學上,唯易論認為一切實體
只是變化的種種現象,因而能量也只是變化的某種守恆現象,訊息則涉及變化的種
種失恆現象,時間涉及變化的不可逆性,空間涉及變化的可逆性,心靈涉及變化的
主觀性,物質涉及變化的客觀性。

  《繫說神易》所謂「神易」的哲學觀點,也就是建立在以「變化」為萬象本原
的觀念基礎,不僅回應當前科學在量子力學與訊息哲學上的觀念挑戰問題,也建構
了統合佛學、易學、科學的觀念基礎。在觀念基礎上,唯易論乃是世間現象的終極
概念,認為變化才是存在本原,而一切實體並非真實存在,只是在變化中幻顯如實
,正如《金剛經》偈語有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東岐明のYoutube講座   http://www.youtube.com/user/AmidhaOrienta

2014年5月2日

[影片] 繫說神易 第二講 孔子與中國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399021198.A.8C1.html


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

 第二講 孔子與中國
  闡述孔子學易之人格躍昇,以及對中國道統之影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SJTwNaBsM


 第一段 孔子人生的追尋與大過


  孔子人格的斷裂與躍昇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的人生經歷與修學境界
  孔子理想實踐的外在環境問題與內在人格問題
  道德理想的異化問題


 第二段 道德理想的異化與墮落


  道德生命的謙卑本質
  道德理想的墮落問題
  周禮的時代背景與政治意義


 第三段 中國道統的問題與重建


  道德動機問題:政教、禮教、宗教
  道德修為的四種層次
  人文與宗教:面對現世與超越現世
  孔子逝後的中國政治變遷
  孔子的政治理想與意義傳述
  現代中國的道統追尋
  中庸思想之於政治型態:人性的理想與現實
  自覺民本與自由民主
  中道神易與文明中國


【神易隨筆】中國與日本的情面問題

  徐宗懋曾寫了一本探討明治維新百年以來中日關係的書─《日本情結:從蔣介
石到李登輝》。其實日本人或許更應該寫一本探討大化革新千年以來日中關係的書
,書名可為《中國情懷:從聖德太子到伊藤博文》,來反思聖德太子為日本取名並
遣使學習中國,以至近代伊藤博文在西化風潮下涉入中國變法的千年歷史情愫。中
國與日本,千年以來有著不斷互動,而近百年來更是有著錯綜複雜的恩怨情仇。在
文明形態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其實像個小中國,而近代深受日本影響的中
國其實也似個大日本。事實上,近代中國所受日本的欺凌鄙視,恰似古代中國加諸
四鄰的傲慢態度,兩者往往都是自居先進而自以為是。現代中國對於日本右派美化
侵略歷史,深感忿恨不平,然而卻忽視於本國在現代史事上的竄改隱藏,以維持國
家的理想形象,其實較日本尤甚。

  隨便舉例而言,日軍的南京大屠殺造成了幾十萬人死亡,乃是現代中國人念念
不忘的史實。然而國共內戰時的長春圍城之役,在城內國軍與城外解放軍戰線之間
的真空地帶,兩軍活活餓死了幾十萬無辜百姓,卻是鮮為國人所知。又譬如孫文鼓
吹驅逐韃虜所影響的辛亥革命,當時各地城市往往有著屠殺滿人的革命風潮,也是
少為國人所知。當年革命爆發,在西安滿城的旗人群眾,就遭到革命軍不分老弱婦
孺盡皆屠殺。當時參與西安屠殺的革命志士,還留下回憶記錄說:他當時見一滿人
小孩,便衝上去連砍數刀,見小孩慘倒血泊之中,自感殺不下去而停刀,卻遭到週
遭其他革命志士嘲笑,笑他沒有革命精神!這種精神其實和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百
人斬精神,乃是相互輝映,卻未遭到國人批判痛斥。當然還有更多的醜陋史實被國
人有意忽略,從而建立現代中國的美好形象,就如同日本要美化侵略史實以維護日
本歷史的形象。

  中國與日本在竄改隱藏歷史真相以維護本國情面的作為,其實乃是一對難兄難
弟,都是缺乏反省本國問題的批判勇氣。兩國往往都是自居權威,而致理想異化,
從而生起傲慢,進而美化自身的一切作為,忽略反省自身問題。孔子原來用以發揚
道德政治理想的春秋筆法,乃是以正名大義而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然
而一旦理想異化而為傲慢,後世傳統卻也慣以正名大義來竄改隱藏歷史以維護權威
形象。中國與日本的此種道德異化問題,其實也正與儒者傳統弊病的道德傲慢問題
有關。

  孔子到了晚年研習易經,才自覺到此一心態弊病問題,因此喟然而說:「加我
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於是在「中」的心性功夫基礎上,加上了
「庸」的心態修持基礎,創立了「中庸」的觀念。然而子思所作《中庸》,雖然標
舉了「中」所對應的「誠」,卻未能體察「庸」所對應的「謙」,還是忽略了道德
傲慢的心態弊病。而此一弊病也是追求理想的後世儒者的常見問題,正是中國道統
異化的根本問題。

--

 東岐明のYoutube講座   http://www.youtube.com/user/AmidhaOrie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