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6日

[影片] 繫說神易 第四講 天地乾坤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400231692.A.864.html


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
 
 第四講 天地乾坤:易經哲學的時空境界
  闡釋覺知境界的心物時空現象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以「泰」「否」說《易傳》誤解
  易學傳統的兩大斷裂及其誤解影響。


【神易隨筆】易學斷裂與神易緣由

  自古以來,易經即為先秦群經之首。據傳易學肇始,乃可溯至未有文字記錄的
遠古伏羲時代,歷經上古聖賢演繹而傳述不絕。《周禮‧春官‧大卜》記述上古易
法而說:『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
十有四。』,其中的《連山》與《歸藏》早已亡佚,唯存《周易》文本流傳至今。
《周易》觀念體系,史載乃是源自伏羲,其本文部分稱為「經」,其解說部分稱為
「傳」。現今一般所稱之《易經》,即指《周易》,乃是並含經傳兩部。今存易經
之《周易》文本,據傳乃是周文王所作,再經孔子增益闡釋;因而《漢書》贊為『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乃是依照漢代流行觀點,認為上古伏羲氏開創八卦觀念體
系或更作六十四卦,中古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及撰寫卦爻辭而成《周易》本文部分
,近古孔子則繼之闡述《易傳》而成《周易》解說部分。《周易》本文「經」部共
撰六十四卦,分為上下兩經。《周易》解說「傳」部,即為《易傳》,又稱「十翼
」,乃指《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
》、《序卦傳》、《雜卦傳》共十篇。雖然現代學者之考證觀點,認為《周易》文
本,可能非僅文王及孔子所作,然而文王與孔子仍是其思想內容的主要開創者及影
響者。

  基於《周易》觀念體系的易學傳統,自孔子以降,歷代乃是易家輩出而流派廣
衍,其相關思想論述更是幾乎旁及於一切國學領域,因而《四庫全書‧總目‧經部
‧易類小序》評說:『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
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
。』雖然易說繁衍,然而易學傳統之主要脈絡,就其過往史跡,大約可以分為「象
數」與「義理」兩派,正如《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小序》論及先秦以來兩
千多年的易學演變而說:

 『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
  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
  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
  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為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
  變而為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
  派六宗,已互相攻駁。』

所謂象數學派,乃是基於《易經》之卦象爻變,而將其符號運算體系,推廣應用於
種種自然與人文現象。所謂義理學派,乃是基於《易經》之卦爻辭義及《易傳》之
微言大義,而推衍印證易理於人文事務之道德訴求。易學傳統在象數與義理上之派
別區分,追根究底,正是相關於易學起源之占筮活動,在方法過程上的術數面向與
釋義面向─象數學派肇於占筮術數之體系化,而義理學派則肇於占筮釋義之道德化
。究其肇始,易學傳統正是源自占筮活動的昇華轉化;而創於商末周初的《周易》
經部,其時代氛圍正對應了當時中國文明由迷信鬼神到人文修為的昇華轉化。

  《禮記‧表記》評論商周兩代的相異時代氛圍而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周易》經
部乃是周文王於殷末,遭商紂王囚於羑里而演;隨著殷商滅亡而周朝興起,其思想
脈絡也正反映了時代氛圍的轉化更變。周文王所撰之《周易》卦爻辭義,雖是繫於
占筮,卻非落於絕對宿命觀點,反而是強調了人們面對變局之道德修為,乃可長保
安治。《周易》經部作為周朝取代商朝的意識型態基礎,潛移默化而推動著提昇人
文修為於鬼神崇拜之上的時代風潮,乃以占筮「上承天命」之名,化成道德「下開
人文」之實。隨著周朝統治數百年後,信仰風尚已由「先鬼而後禮」的迷信鬼神,
轉化成為「事鬼敬神而遠之」的敬事鬼神,而以「近人而忠焉」的人文道德為本。
其後《易傳》所強調闡述的人文修為,也正對應了此種信仰更化的風尚趨勢。因而
原本商代相關祀問鬼神的占筮感應之術,經歷周代昇華轉化之後,其感應基礎不再
是依賴外在鬼神力量,而是憑藉內在心神力量;而此心神感應乃是基於占者已身道
德修為,是乃《繫辭傳》闡述而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
,存乎德行。』占筮必然涉及感應,而感應作用並非限於占筮術數範疇。《周易》
經部原本僅是周文王在占筮上心物感應的簡略記要,大略闡示了占筮所應的卦爻含
義。《易傳》則進一步發揚其人文修為與道德理念。而《繫辭傳》更是廣泛論及心
物感應的原理及應用,將狹義的占筮易術,弘揚為廣義的感應易學;其通篇論述觀
點也就立於人文修為的道德基礎上,超越於占筮之術,而深究及感應之道。《繫辭
傳》作為論述《易經》大旨本原之《易傳》篇章,其內容不在辨析卦爻相關之象數
辭義,而在論述《易經》所稟本原的相關道理,也就必然溯及感應之道的一切相關
原理應用,更涉及了占筮方術到易學傳統的相關哲學意涵。  

  《易經》所謂「易」字的意涵指涉,根據現代學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對於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古代字跡考證,其原始字形乃是象徵了“兩酒器相傾注承受
”,顯示了水液正由一酒器倒至另一酒器;會意上有“賜與”之義,又象徵著“更
易”、“交易”之義;而由兩相對酒器在傾注時的水液狀態變化,其意涵更引申出
“基於相對而感應變化”的“變易”之義,而有“相對感應”之義。現今「易」字
,乃是源自遠古字形之簡化,只截取單一酒器部分及傾流液形,而成「易」之字形
。因而《易經》之「易」的根本意涵,在體式上指涉了“相對感應”,在現象上指
陳了“變化無常”,乃是意謂“相對感應之變化無常”,亦是意謂“變化無常之相
對感應”。一切相對感應可以析辨為主客之間的相對感應,其根本基礎也就是心物
之間的相對感應。《繫辭傳》基於感應而揭示的世界觀,若要勉強以歐西哲學觀念
對應,較似其思潮傳統所謂的「主觀唯心論」。《繫辭傳》所謂「乾坤」正是指涉
其感應世界的主客心物相對作用,以「乾」代表主方能感之心的作用,以「坤」代
表客方所應之物的作用,而所謂「易」正是指涉了其間相對的感應作用,所以乃云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繫辭傳》所謂「天地」正是指涉其感應世界
,也正是占筮感應者所覺知的時空境界,所以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易傳》本於《周易》傳統所揭示的世界觀,乃是認為一切占筮感應發生在其主客相
對的時空境界中,更是認定一切萬物感應發生在其主客相對的時空境界中,所以《
序卦傳》闡釋乾坤卦序而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基於相對,而以「陰陽
」代表一切萬物現象之差異分別;基於主客,而以「剛柔」代表一切萬物作用於主
動與被動的對比分別;既然萬物感應於時空境界中,也就相關時間過往變化而有太
極陰陽變化,也就相關空間三維變化而有八卦剛柔變化,也就相關彼此雙方時空境
界而相重兩卦變化成為六十四卦。

  易學傳統所展現的感應世界觀,正是基於相對變化而在時空境界中顯現萬物現
象。此種觀點即是“由變化而存有”的世界觀,乃是完全相異於西哲古典傳統柏拉
圖式“依存有而變化”的世界觀。「存有」與「變化」,西哲謂
之“Being”與“Becoming”,乃是根本哲學問題的焦點所在,而中國與歐西乃從不
同途徑契入,也就自然形成了彼此根本相異的哲學傳統與思潮特徵。正如歐西哲學
傳統無所爭議的普遍特徵,乃由一系列對於柏拉圖思想的註腳所構成;中國哲學傳
統的普遍特徵,乃是基於一系列對於《周易》思想的註腳所形成。歐西古典哲學傳
統基於存有而探求終極實體,乃有唯心唯物種種求唯之論,正是柏拉圖洞窟之喻的
不同版本,率皆預設了終極實體的存在。然而中國《周易》之原始哲學思想,乃是
否認終極實體存在,認為一切實體不過皆是變化之所顯現,並無脫離變化的實體存
在。易學傳統乃依萬物變化的時空現象,創設了太極八卦圖式,正是對應著時空境
界的感應變化,也正對應於(占筮)觀察者覺知境界的感應變化,因而《繫辭傳》闡
示了時空境界與覺知觀察之密切相關而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也闡述了
覺知觀察之感應變化於時空境界中而說:『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是以中
國哲學的根本傳統,乃是基於相對變化的心物感應之學。歐西哲學傳統偏重存有之
學,印度哲學傳統偏重覺知之學;而中國易學傳統基於感應變化之道,以感應通達
覺知,以變化聯繫存有,從而得以連結會通諸學。過往易學傳統之流衍,乃在術數
學派與義理學派之演變;然而術數推算與義理言說只是感應發用之兩端表現,並皆
不能圓通盡攝感應之道。從而《繫辭傳》基於《周易》本文,由占筮之道到感應之
道的詮釋轉化,自古至今也就尚未受到完備認識與承接發揚,而未能圓通成就其廣
攝心物感應的神明之學。

  《繫辭傳》基於感應變化而肇始開創的神明之學,乃在基於感應之道而善致世
事變化,正如孔子《繫辭上傳》自詰易道本用而闡述說:『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
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道發用之神明感應,正是存在於覺知觀
察的時空境界中。一切實體現象所存的時空變化環境,就科學實驗上來說,是相關
於觀測者所處的參照架構體系;就觀察基礎上來說,正是現象所存在發生的覺知境
界。若就易理而言,在覺知觀察上乃指能以覺照而謂之「神」,在境界辨析上乃示
感應變化而謂之「易」,故稱「神易」;在意義上正通於孔子《繫辭上傳》所言:
『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在感應上正相關《繫辭上傳》所謂:『易
,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在卦理上正涉及《說卦傳》闡釋乾坤卦義所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
也』、『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神之於易而辨證達理,即謂之「明」;明達
事理以應化世務,乃是盛德大業之基,故而《繫辭下傳》言及神易化世之德而說:
『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
之,吉無不利。』、『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所以《繫辭上傳》述及易道修持
而說:『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而《繫辭
下傳》則述及易理辨構而說:『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聖人作易,即是以
變化為本而審察萬物之理;辨構卦理而奧妙祐助其神明覺照之感應道交,周易蓍法
乃以卜決卦象而預測事相,故曰「幽贊神明」。易理顯體,在於其道神明覺照;易
理發用,在於其德變通化行;因而可以應對世務事機而祐贊神明感應,所以《繫辭
上傳》闡述了易理神應而說:『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是
以《易傳》所開創的神明之學,上乃『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以通達理原,下乃『和
順於道德而理於義』而貫攝理則,乃成就其圓具心物感應的變化之道。通貫易理於
神明之學,乃是神主明從,正如《莊子‧列禦寇》評論「神明」之所謂『明者唯為
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
悲夫!』,故而稱之「神易」。

  神易之上達理原,了悟一切現象變化無常,本原乃通佛學之無我空性。神易之
下攝理則,明察一切現象亂中有序,法則乃貫科學之範式定律。上達乃悟心性之體
,下攝乃明物式之用,中和乃發感應之相,外務乃生變化之境,是以《繫辭上傳》
闡述神易之體用相境而說:『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
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故而《繫辭傳》之分上下
,乃是藉以區分其闡述內容在道體與器用上的不同指向。《繫辭上傳》闡述易學道
體,因而始於天地乾坤,終於神明德行。《繫辭下傳》闡述易學器用,因而始於卦
象爻變,滯於情利謀辭,乃是孔子終老未及完成之作。而《周易》經部之分上下,
亦有其象徵體用區分。〈上經〉象徵天道體現,因而始於乾坤天地,終於陷險離散
。〈下經〉象徵人倫世用,因而始於感應不息,終於日新又新。由《周易》經部的
占筮要錄,到《易傳》詮釋的微言大義,而在《繫辭傳》闡發為心物感應的廣義基
礎;此一思潮演變歷程,正是易學傳統由周易占筮之術到神易感應之道的發揚光大
,乃會通為神明之學的內聖外王之道。此一神明聖王之道,正對應了《莊子‧天下
篇》之所詰示:『神由何降?明由何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
』,也正是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的修持基礎,也即是相關於《尚書‧大禹謨
》所記載帝舜訓勉夏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十六字心
傳功夫,而可謂為中道神易之修持傳統。然而孔子《繫辭傳》轉化易學傳統所開啟
的神明之學,卻未能為後世所承繼發揚,而竟兩千多年來隱晦不彰,正如《莊子‧
天下》感嘆於天下眾學龐雜卻不傳道統,而批判說:

 『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
  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
  ,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
  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
  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
  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
  ,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繫辭傳》在易學史上的承先啟後地位,如同孔子在儒學史上的承先啟後地位
,皆是中國文化史上繼往開來的關鍵角色。孔子終老而未及完成的《繫辭傳》,乃
是其思想成熟之作,藉由闡釋《周易》本原而開展其易學思想博大精深之理。然而
《繫辭傳》及其餘《易傳》在歷史發展的思潮影響上卻有兩大問題,致使整體易學
傳統有著嚴重觀念斷裂,也造成了後世思想貽誤。此兩大問題:其一即是孔子以《
繫辭傳》為主軸的思想開展,未能被後世所完整正確理解,以致現今易學傳統也就
欠缺其感應之道的神明之學;其二乃是《易傳》對於《周易》卦爻辭義的傳統闡釋
,有著嚴重誤解,以致現今易學傳統的卦爻解釋,背離了周文王演卦的原旨本意。
其一問題主要在於後世易學主流思潮未能了解《繫辭傳》乃是本於心物感應的世界
觀,以致只知乾坤兩卦的動靜剛柔意涵,而卻不知乾坤兩卦的主客心物意涵。例如
朱熹《易本義》闡釋《說卦傳》『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然後能變化,既
成萬物也』此段,而說:『此去乾坤而專言六子,以見神之所為』,以為未言乾坤
兩卦,而其餘易家幾盡皆同此論。實則『神也者』即述乾卦,『既成萬物也』即述
坤卦,近如清朝李光地《周易折中》案語之謂:『化者,造物之跡也,統乎地者也
,故以其可見之功而謂之成。神者,生物之心也,統乎天者也,故以其不測之機而
謂之妙。』後世易學開展,既然未解乾坤真義,也就不知《繫辭傳》所謂「神」之
心性意涵,從而也就難以正確理解其所述神明之學的感應之道。其二問題主要在於
《易傳》以「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象,來詮釋上下重卦的六十四卦卦義,乃是周
人錯衍誤植之法,非是文王演卦本義。文王易學本是以「乾坤艮兌震巽坎離」之象
,來推演內外重卦的六十四卦卦義。《易傳》不得此學系統意涵,以致解述錯謬,
遂而在闡釋卦義上往往因辭設說而穿鑿附會。例如《易傳》詮釋〈泰〉〈否〉兩卦
,乃是基於「天、地」或「君子、小人」而牽強解釋其卦義。若依《易傳》所言:
上地下天的〈泰〉卦既是代表『天地交而萬物通』的吉亨卦象,為何上地下日的〈
明夷〉卦竟會『以蒙大難』?而上日下地的〈晉〉卦既是代表『明出地上』的晉升
意義,為何上天下地的〈否〉卦不是代表『天於地上』的正位意義,而竟意謂『天
地不交而萬物不通』?《繫辭傳》首句即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而〈泰〉
〈否〉兩卦的天地定位解釋,分明是與其矛盾而牽強附會!實則文王重卦,內卦代
表我方自身,外卦代表彼方環境,用以指涉占者自身與面對環境的相互感應。內乾
外坤的〈泰〉卦,象徵了自身主動而環境被動,也就代表了環境聽命於自身的順利
情況;而內坤外乾的〈否〉卦,象徵了自身被動而環境主動,也就代表了自身受制
於環境的不利情況。兩卦原始意涵,本不涉及「天、地」或「君子、小人」的概念
解說,乃是後來周人謬衍,而《易傳》更增誤解,以致後世解卦更是難明文王真意


  以《繫辭傳》為思想核心的《易傳》詮釋傳統,在其歷史沿革所發生的上述兩
大問題;其一乃在其思想開展上的觀念斷裂,其二乃在其觀念本原上的承接謬誤,
因而造成易學傳統未能通達內聖外王的神明之學,也難以會通諸學而真正超越占筮
範疇。是以兩千多年來的中國文化傳統,也就在易學傳統的歷史問題下,陷於紛紜
龐雜的觀念指衍,未能貫通全備而達《莊子‧天下》所謂『配神明,醇天地,育萬
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
在』以奠定中國文明體系的一貫哲思基礎。作為中國哲學思想基礎的易學傳統,雖
然從周文王開創《周易》以來,首先即在轉化殷商流行的鬼神迷信,而以逐漸建立
人文修為的道德風範;然而孔子在《繫辭傳》所藉易理而欲揭櫫發揚的神明之道,
卻未為後世所深刻了解。至於今日,在科技發達日新月異的時代風氣下,科學思潮
已經成為當代主流意識型態,卻也造成了唯物論觀點的盛行於世。因為當代科學預
設了客觀世界的獨立存在,才能確立科技儀器或研究對象的客觀獨存,而以建立所
謂科學觀察的存在基礎;所以當代科學知識也就在哲學角度上預設了唯物論的觀點
。當代科學思潮所隱含的唯物論觀點,實際上障蔽了人類在知識探索上的領域範疇
。二十世紀中葉的一些儒家學者體察此點,也就共同聯名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
界人士宣言》,強調了中國文明之互補於歐西文明,乃在心性之學的文化傳統。因
而現今開創神易也就旨在轉化當代科學的唯物論迷思,而使科學主流傳統逐步轉向
心物感應的思潮發展。若說周易思想在於引導華夏文明從鬼神迷信到人文修為的時
代思潮轉化,則神易思想旨在於引導當代文明從唯物科學到心物科學的時代思潮轉
化,並皆關於開啟人類文明躍向另一嶄新境界。


--

 東岐明のYoutube講座   http://www.youtube.com/user/AmidhaOrie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