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29日

儒道傳統的批判與繼承 ──論「智識民主」(之19)──




中國之儒道傳統,肇於上古聖賢的民本理念,興於孔子所宣揚的人文
政治理想。在人文方面,孔子藉由教育以立儒學道統,闡述塑造了士
君子的仁人理想。在政治方面,孔子藉由崇古以立儒教政統,希冀重
建周朝的禮樂教化政治體制。其理想世界體系的內聖外王實踐,即是
在封建制度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德化天
下」。孔子逝後的戰國時期,諸侯交併,亂事益紛,終而摧毀了周朝
封建體系。雖然孔子原有的人文政治理想從未實現,但其理念與纂述
卻形鑄了後世兩千多年的中國文化傳統。

儒教傳統至於兩漢經學時期,在思想上,以董仲舒融彙諸子百家思潮
的「天人感應」論述為始,在政治上,會同了法家觀點,成為官方的
意識型態權威。從此,儒教的外王政治體系,便不再是原先孔子所尊
的王權宗族封建,而是後世現實運作下的皇權官僚專制。在社會上,
經由循吏的教化提倡,儒教的道德典範觀念深入平民家族,成為爾後
民間社會的道德規範基礎。在文化上,雖然周朝的政治體系已經崩
毀,但其禮制風俗卻潛為爾後形成的漢族傳統。及至盛唐時代,威瀰
四鄰,文教廣被,儒學亦興於日本、朝鮮、越南,而播萌爾後千年的
東亞儒教傳統。

儒教傳統至於宋明理學時期。在方法上,採納了佛、道共有的靜坐禪
定,以求誠意正心。在觀念上,吸收了佛家與道家的思想,建構其心
性宇宙論說。從此,儒教的內聖道德體系,便不僅是舊有經傳的散簡
論述,而是「理一分殊」基礎的哲學析辨。南宋朱熹集其大成,建構
了繁博的學說系統,成為後世皇朝的官方意識型態。爾後西潮東漸,
至於民初「5.4」運動,智識份子為欲提倡民主與科學,而以「打倒
孔家店」為旨,儒教地位自此隕頹,其後雖有承接理學餘緒的憂憤立
言,然已無涉時代主流,僅能侷限學界自論。

儒學傳統的道統延續,是藉由士人群體的教育傳承。儒教傳統的政統
延續,雖然經由士人群體的宣揚建構,卻要藉由政治體制與社會習俗
以實踐。儒教傳統利於維繫政治權威與社會和諧,遂為歷代皇權君主
所用以教化百姓、鞏固權位。雖然其人文精神與凝聚力量,促使中國
以往屢曾文明先進、富強蓋世,還又歷時千載、至今餘存,但其民本
理念卻在實政運作上困礙難全。在制衡君權上,士人之首所以統掌百
官的相權,恆為皇帝近侍挾奪,終至明朝廢相,爾後統歸皇帝集權。
在歷史實踐上,士人群體遭到專制奴化,更至愚忠盲敬、空談玄奧、
窒塞人情、氣節衰敗。結果,歷代皇朝集權專制引致的壓迫剝削與動
蕩崩潰,常使生靈塗炭、文明摧殘。儒學何弊,以至於斯?觀其思潮
末流,主有三重積弊:

(一)孔學之弊在於泥古困今,遂至末流閉固崇古,疏於弘毅進取。
(二)經學之弊在於道德神話,遂至末流泛孝愚忠,疏於智識批判。
(三)理學之弊在於玄虛失實,遂至末流虛奧空談,疏於經世致用。

儒道原有以民為本、親親仁民、仁民愛物的人文政治抱負。孔子囿於
時代,只能藉由樹立士人典範,將其政治理想託於士魂、親魄、族軀
【註】所結合的封建歷史生命。後世現實歷史的儒教傳統,在專制集
權的鎖錮下,末流積弊日久,成為以古為師、以孝事君、以理殺人、
縛綁著士魂、奴魄、臣軀的歷史生命型態,反而助長了專制集權與禮
教吃人的文化傳統。兩千多年來,士魂的人文精神與民本理念,受到
專制政體的臣奴體魄所限,以致靈光障蔽,昏昧難明。在辛亥革命與
「5.4」運動的奮力摧擊下,往昔專制政治的腐朽歷史生命,終於身
軀壞滅,魂離魄逸。然而近百年來,國族失魂,奴魄為祟,異魂魅
附,氓匪成軀,遂至當代中國的氓奴之患與匪奴之禍。未來中國之復
興,有賴於儒道傳統的創造轉化,以彙集世界文明傳統,以開創嶄新
歷史生命,召喚士魂,再建人文政治理想。

當代民主傳統雖然已經摒棄臣奴體魄,但其體制在資本主義與市場經
濟的影響下,卻使政治活動趨於競財逐利,造就了賈魂、主魄、民軀
所結合的歷史生命,易於墮為貪婪淫佚,而致禍敗。智識民主所要創
建的新穎政治傳統,正是融合了民本理念與民主理論,結合了士魂、
主魄、民軀的人文歷史生命。其意識型態──士道(Intellectism)
──,也正是承繼士魂的創新儒道傳統與未來世界的人文政治傳統。

【註】

古中國認為人之生命現象,在精神為魂魄,在物質為軀體。魂掌心靈
知覺──如思考、記憶等活動。魄控形骸血肉──如心跳、呼吸等活
動。

【參考文獻】

一、關於中國歷代思潮,可閱《中國思想史》韋政通
二、關於中國士人傳統,可閱《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
三、關於儒教傳統弊病,可閱《儒家與現代化》韋政通
四、關於儒道前景開展,可閱《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杜維明。

2002年8月28日

智識民主的發展歷程 ──論「智識民主」(之18)──




智識民主的發展歷程,可依發展所需的公共權威與文化傳統,而區分
其發展環境。公共權威的政府基礎是官僚體系的有效運作,以能推動
政務。文化傳統對於民主發展的相關配合,可以歸於社會文化之民主
傳統。因之,發展歷程可以區分為四:

◆具備官僚運作體系卻無民主體制──此類包括各種專制政權,如中
 共、北韓、越南之黨國專制、阿剌伯各國之君主專制等。必須在改
 革開始或革命成功後,先以士民社群為基礎,民主建構代表智識威
 權的士議會,以主導中央政府運作,維護民眾自由,引領民主發
 展。並藉由傳播媒體宣傳與基層地方自治,培育一般民眾之民主素
 養,再逐步將公民民主擴展至中央,最終建立代表全體民意的公議
 會。

◆已具民主體制卻乏民主傳統──此類包括新興民主政權與動蕩不穩
 的民主政權,如東亞、南亞、中南美、非洲等地之民主國家。必須
 藉由組織政黨,以從事宣傳及參與政治、逐步培育士民民本理念與
 公民民主精神,藉由黨內運作的智識民主體制,吸收與選拔智識精
 英從政,建構強效有能的政黨組織以服務民眾,從而獲取民眾支持
 以有效執政,穩定民主。執政穩定有功而得多數民眾支持後,即可
 著手制憲,變更舊有民主政體為智識民主政體。

◆已具深厚民主傳統之民主體制──如歐、美等地之先進民主國家,
 尤其是英、美。可以藉由建立智識民主運作的政黨以參政,但因其
 民主體制已成國家歷史傳統,所以不應從事變更政體,以免徒生衝
 突,而應尋求改善其國內問題與金權政治。

◆缺乏官僚運作體系亦無民主體制──如非洲多數陷於部族衝突的前
 殖民地:此類國度常是文化落後、教育低落,從而欠缺足夠智識群
 體,因此必須藉由外在智識威權,以培植其智識群體,並守護其民
 主進程,一旦其智識群體與官僚體系成熟後,即可由其本國智識威
 權推進民主。

智識民主的世界發展起始,必須先在文化傳統相通之地,方易生根茁
壯。中國文化的儒道士人傳統,源遠流長,綿延千載,而今已成遊魂
【註】。智識民主可藉儒道士人傳統而根植中國,儒道士人傳統可藉
智識民主而轉化更新。現今台灣與大陸的統獨問題,亦可藉由發展智
識民主而尋求聯盟解決。國共內戰所遺留的統獨問題,實是迷誤意識
型態與文化渣滓傳統的百年禍亂餘燼。先人的迷誤與冤仇何以還要後
人去重蹈愚行呢?台灣以其現今領先大陸的自由民主發展,易於先行
建立智識民主的運作楷模。大陸以其世界大國地位,一旦確立智識民
主並臻於富強後,即可以大國力量輸出成功經驗,培植落後國家之智
識群體,發揚儒道民本精神,促進世界民主發展,終而能使民主政治
成功確立於全世界。

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智識民主聯盟關係,是繫於士民社群。台灣的士民
參與全中國的道君與士議會選舉。台灣與大陸有著共同虛位元首──
道君,並共立政體四宗。但是,台灣尚有自己的士議會與軍隊,而且
公民並不參加全中國的公議會選舉。台灣與大陸的聯盟關係,不僅共
同推進全世界的智識民主發展,未來還可加入其他發展智識民主的國
家,逐步完成「神洲邦盟」蔚聖眾仁的世界大同理想──

    蔚藍海洋 金黃富土 神洲文明 自由永昌
    聖賢士道 智識民主 普治邦盟 遍照寰宇
    眾心輝耀 德美人間 五行和運 澤惠群生
    仁育愛物 政忠法信 天下為公 世界大同

發展智識民主,是中國文明轉型的終極道路,否則,即使能夠統一,
中國未來亦難逃過去埃及文明的消亡命運。中國之未來命運,並非繫
於統獨,而是繫於能否更新文明傳統,建立優於世界各國的先進民主
政體。智識民主的世界發展前途亦將繫於它能否成功扎根中國。

【註】

請閱余英時《現代儒學論.現代儒學的困境》。

2002年8月1日

民主發展的智識威權 ──論「智識民主」(之17)──




智識民主的發展歷程,必須經由智識威權的建立,以逐步建構士民社
群的民本理念與公民社會的民主精神。所謂智識威權是由具有士民身
分的智識群體──士民社群──所民主建構的智識貴群共和體制,以
作為引領智識民主發展的政治力量。士民身分的認定標準,雖然理想
上是以滿30歲之大學畢業者為準,但若考慮到一些國家的實際教育水
準,在民主發展上就必須依照各國當時的教育現況,研擬適當標準,
以求在過渡期間可以適用,未來再隨全國教育的普及與深化,而逐漸
趨近理想標準。選拔士民並非要其從事學術研究,而是要能以其智識
能力監督政府、引領政治。因此,在政治上所需要的士民智能,並非
重其專業能力,而是需其聰慧廣識、博雅會通。此類標準考量,主要
有三:

◆對於嚴重缺乏高等教育機構的國家,士民身分的教育標準應予降
 低,以求納入足夠民眾,而不致形成寡頭專政。
◆考慮高等教育普及的歷史實情,對於不同年齡層次民眾,可依出生
 年限劃分,設置不同學歷標準,以求不致排斥年老智識。
◆舉辦嚴格標準的國家考試,以廣納雖無學歷而自勵修學的智識份
 子。

士民社群之選拔標準既已確立,即需培植其儒道精神與民本理念,啟
蒙理性而智,覺悟心性而仁,砥礪志性而勇,以建構明德親民之智識
威權,從而引領發展智識民主。智識威權以士議會主導中央政府,維
護民眾自由,普及國民教育,發展國家經濟,而以地方政府的公民自
治,培育公民之民主精神,再逐步將公民之民主參與擴及中央,終而
建立中央政府之公議會,完成智識民主之發展。藉由智識威權的民主
發展具有以下優點:

◆士民社群是選拔民眾中的智能優秀者組成,可以促進政治領導集團
 的治國能力。
◆士民社群的身分標準是藉由教育與學習而向民眾開放,較其餘威權
 體制易於納入各類社會群體之智識俊傑,而易於表現民主社會之多
 元價值與觀點。
◆士民社群的選拔與教育密切相關,致使智識威權必然重視教育體制
 之普及與公平。
◆士民社群的儒道民本理念,在意識型態上,促使智識威權的施政作
 為趨向表現親民、愛民。
◆士民社群因其教育見識與文化經歷,易使智識威權趨於維護自由、
 傳承文化、守護文明,而可促進本國舊有傳統成功轉化,以確立民
 主基礎。
◆士民社群作為中產階級先鋒,易於在智識與經濟上趨向獨立自主,
 謀求貧富差距的合理解決。
◆各國士民社群既具共通儒道精神與民本理念,易於產生超越國家的
 互助共濟,合作推動全世界的民主化。

當然,智識威權的民主發展也不是全無弊病,但其弊病也正是所有型
態威權政府的可能弊病──發展民主的威權領導集團趨於專制集權,
從而扼殺民主發展。然而,比起官僚威權的政權壟斷性格與資產威權
的利益分贓性格,智識威權的儒道民本性格,已由意識型態上降低此
種弊病,而且智識威權還有兩點特性可以消弭弊病:

(一)主導智識威權的士民社群,是公平選拔智能優秀者組成,並不
   需要對執政政權效忠,從而易於納入社會多元意見,以避免中
   央政府的獨裁專制。
(二)地方自治已是經由公民選舉,從而地方政府的公民民主力量,
   可以制衡中央政府的威權力量。

智識威權所主導的民主發展,雖然不是完美無缺,然而卻是引導新興
民主發展的最佳方法,也可以承續建構智識民主體制。智識威權能在
未有民主傳統的國家穩定政局,建立公共權威,維護民眾自由,終而
可以逐步確立民主政治。智識民主的發展歷程,也就是民主政治的世
界發展與時代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