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3日

從神盟到神易─這二十年來

◎曾發表於《智識民主與世界革新》網誌


  人生就這樣匆匆過了二十年!而人生又能有幾個二十年呢?回想起當初念博士班,一路研究的漫漫過程,將從小以來隨意亂念的龐雜知識,竟乃逐漸融會貫通而派上用場。這二十年來,在一般人眼中誤打誤撞的脫軌研究經歷,或許正是我人世歷鍊的必經之途吧!

  二十年前的1994年初,正值交大資科所下學期開學不久,我還是個剛轉換指導教授的碩一生。原本我考上資科所,是為了想增進在軟體研發上的功力。因為我原本大學本科是電機控制,但興趣卻偏向設計軟體而非硬體,退伍後又是任職軟體工程師。所以1993年剛考上資科所,就馬上找了研究作業系統的指導教授,夢想自己將來可以有設計作業系統的編程功力。可一連串的陰錯陽差,到最後竟以轉換指導教授收場,在碩一下轉到了研究人工計算智能的實驗室。記得那時網際網路才剛興起,還在用Mosaic。我原本就喜歡念課外書,有了網路的資訊大海,不久就迷上了網際網路上可以探詢的種種知識與討論。現在想來,我的研究歷程,深深受到網路影響,可以說是在網路圈成長形成,而非在正統的學術界成長起來,神盟銘文也是如此!

  記得當我博士研究愈鑽研愈深僻時,也正是當年李登輝擔任總統而修憲愈鬧愈亂時。眼見國政紛亂,作為一介布衣書生卻又深感無力,或許是從小看了太多中外史書,就開始幻想一個理想政體以排遣心中孤憤,最初的神盟銘文就是這樣肇始構思的。猶憶1989六四事件時,我正大四即將畢業,眼見大陸同齡學生赴義死難,一己卻是無能以助,無言以對。當年大學畢業前的宿舍歡送會上,因為多數同學即將入伍服役,一位同學還開玩笑舉杯喊說:「反攻後大陸上見!」自己預官入伍時也抱著可能戰死大陸的決心,但畢竟都沒發生,反而是親歷了軍中種種問題。到了同年年底,同署預官沒有戰死,卻有演習車禍摔死,裝檢自殺吊死。我也在近兩年不良少尉的軍官生涯後,被磨成了一個老成圓滑的基層官僚。對於我們這一代五年級生而言,年幼時在反攻大陸的政治氛圍下成長,見過一些老人是真心相信著總有一天可以勝利反攻。記得在念建中的高中生涯時,有天週會全校集合聽講,教務主任上台講到激動處,竟高聲大呼「明年今天,我們要在南京慶祝國慶!」,頓時全校學生群情起鬨鼓掌叫好!不過,隨著國民黨黨國神話的崩解,對於中國的夢想,在台灣社會已然隨風而逝。而我所構思的文明中國理想,既不同於國共兩黨理念,也不同於台獨主張,在當今台灣社會的統獨爭議下,如今只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書生夢想罷了!蘇軾曾被愛妾朝雲笑謂一肚子不合時宜,我今或要被知己者笑是一腦子不合時宜啊!

  文明中國理想及其外衍的神洲邦盟理想,不同於當今的統派或獨派,以前被我戲稱為盟派。盟派理念主要乃在以台灣為立國基礎,來重建中國的文明中心地位,建構統合東亞以進世界大同的理想。當年我少尉退伍後,尚未考上研究所,正值人生徬徨之際,曾拜訪一處道教崑崙仙宗的相關道場,見到劉培中道長的詩句裏,將「台灣」稱為「東岐」。便深喜「東岐」一詞悠隱之義,對應三千年前周朝之興於西岐,而當代中國文明乃當興於台灣乎!士君子當因是自勉兮,乃遂冠以本名末字,而自號「東岐明」,謂以淑世明道於東岐台灣也,後來也就成了我所應世的筆名及網名。我的碩博士研究生涯,幸運遇上一位視我如友、又兼攝人文與科技的恩師作為指導教授。他不僅具備本門電機電腦專業,更兼攝人文專業,亦曾師從毓老習經。我在他的勉勵信任下,自行探索學術幽奧,在漫長博士班生涯竟逐漸形成了一己創見的思想體系。經歷了學海無涯的漫長尋覓,我的研究方向竟從當初考上資訊科學研究所,想要自行構思設計電腦作業系統,變成了獨行天下而設計人類政治體制及文明思想體系。神盟銘文也正關乎此政治體制與思想體系。

  神盟是「神洲邦盟」的簡稱。所謂「神洲」乃是漢字文化圈常見的自稱之詞,古來中國與日本皆常以此自稱,而在字義上又有神聖洲土的意涵。所謂「邦盟」即是國邦同盟,意指較邦聯或聯邦更廣泛彈性的超國家政體。「神洲邦盟」此一漢字詞語乃是針對漢字文化圈所設,其英文名為 Holy Allied Nations ,縮寫為 HAN,發音即同「漢」字,直譯乃是指稱「神聖同盟國」,其所指意涵範疇也就不僅限於東亞而已。神洲邦盟乃是推動世界大同的超國家政體,此一推動過程稱為「世界革新」。所謂世界大同的政治意涵,就是要建立造福全世界人類的世界體系。而其推動革新以致大同的政黨組織,稱為「神洲革新同盟」,簡稱「神盟黨」或「神盟會」,其英文名為 Holy Allied National Society ,縮寫為 HANS,直譯乃是指「神聖同盟國家社會」或「國家社會神聖同盟」。

  這些神盟相關的詞彙,是在多年思想探索中逐步建構形成的。一般人或許認為這些思想探索只不過是文字遊戲,無助於當今政局的現實困境。然而思想問題必影響及意識形態,而意識形態才是政治基礎的根源所在。古代孔子論及「為政奚先」要強調「必也正名乎」,其所謂「正名」不僅是指確定名稱,更重要是指確立相關觀念。以現代話語來說,也就是要建立政治意識形態的相關觀念基礎。孔子言政最重「民信之矣」,而民眾信仰的根本基礎,還是要由思想問題開始,才能指引方向,團結人心,導發力量。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在面對一戰後德國的威瑪共和亂局,批評了當時崇拜力量解決問題的盲目想法,強調了唯有思想才能控制力量,否則任憑力量衝撞只會引發禍端。德國政權後來落入了崇拜力量解決問題的納粹之手,終致全歐浩劫慘禍!今天中國與台灣的政治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是有可能引發世界浩劫,而延續數千年的中國文明也可能從此斷喪。或許自小讀了太多古書,念了太多文史,一介書生竟悠然以天下自任。當年念資訊科學研究所時,人說我之氣質神采不似理工,而近文哲。最終竟就未能躋身理工學界,自誤功名,浪遊世俗,混跡獨行。......慨然而有澄清天下,入出塵世,創建神盟之志。而當年一己神盟理想,盡皆濃縮於其六十四字銘文中。此一神盟銘文乃是對應著盟旗圖案,而簡要闡述了世界革新的理想。


蔚藍海洋 金黃富土 神洲文明 自由永昌
聖賢中道 智識民主 普治邦盟 遍照寰宇
眾心輝耀 德美人間 五行和運 福惠群生
仁育愛物 政忠法信 天下為公 世界大同

  此一盟旗在政治意義上,黃色象徵〈河殤〉所謂大陸文明的民本理念,藍色象徵〈河殤〉所謂海洋文明的民主理念,白色象徵文明發展的自由基礎,正中央的五角徽則象徵了五行政體的制衡理念。「蔚藍海洋」「金黃富土」「自由永昌」即是對應旗幟顏色的文明意涵。「神洲文明」乃謂神洲邦盟之文明理念,即對應著「神易」之理。由「神洲」理想而開出「神易」理念,乃因研究易經至今,已從周易傳統開出神易思想,在中國傳統上可會通儒道佛三家,於文明傳承上可融貫歐西、中國、印度之文明傳統,乃可建立普世永續之文明道統。此一文明道統也就是文明中國之道,謂之「中道」,乃是一切聖賢立身之本,故謂「聖賢中道」。此句最初原為「聖賢政道」,後改為「聖賢儒道」,再改為「聖賢士道」,終定為「聖賢中道」。而以中道為基礎所培育的智識社群,以之守護民主體制,而有士民社群、公民社會、人民社稷的國家社會神聖同盟,故謂「智識民主」。推動世界革新,建立神洲邦盟,影響遍及世界,故謂「普治邦盟」「遍照寰宇」。人類世界之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皆可並重發展,而成道德幸福世界,故謂「眾心輝耀」「德美人間」。五行政體,依於生機原理,守護人間生態,故謂「五行和運」「福惠群生」。五行政體乃有木行選育,故謂「仁育」;土行生物,故謂「愛物」;火行政事,故謂「政忠」;金行史法,故謂「法信」;水行議訪,故謂「天下為公」。推動世界革新以致大同,故謂「世界大同」。蔚聚聖哲,民眾敦仁,故句首諟「蔚聖眾仁」。

  「中道」「神易」之詞,已然歷時十數年探索會通,方才建立觀念體系,也解決了神盟銘文的缺憾問題。原本在1995至2005的十年博士班生涯中,雖是已然關切儒道佛三家以及科學與禪修的融會問題,但卻尚未貫通古籍經典奧義。2005年離開博士班時雖然自覺哲思進程已然超脫世見,但卻未達中道神易之見,尚以士道為念,而寫下內心外境對比的狂傲自嘲詩句曰:

  頂峰獨步虛 凌雲眾山渺 俠隱十年究 士顯萬世昭
  繭居屋簷下 茍活台北城 久讀攻博士 苦思寫論文

而2006年起,自《大學》《中庸》而至《易經》《老子》《莊子》及《楞嚴》《金剛》《圓覺》《清淨道論》等諸佛典,逐步貫通奧義,而建構成就了中道神易之理。然則俗事牽累,後又大病一場,幾成廢人,待得康復,如今2014年初方以影音講座,欲明中道神易之理於天下。回首前塵,不勝感傷,文窮而後工,行困而道明,不亦然哉!神盟革新的理想與中道神易的理念,或是中國文明的宏開再新,或是中國文明的終結餘燼。不管如何,在此濤濤世局狂潮下,我已盡力,問心無愧!當年立志嘗言「人是不能決定自己的成功或失敗,但人可以決定自己在什麼事上成功或失敗!」,雖千萬人吾往矣,大丈夫當如是也!當年自號東岐明之時,豈知世事難料,後來輾轉躓踣竟將一己研究賭上中國文明命運,以今世一人生涯前途對賭未來億兆人群命運!但比起六四死難英烈賭上了一己生命,我所賭上一己生涯又算得了什麼!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從事這些研究,屢感心光煥發,胸潮澎湃,熱淚盈眶,投注一己生命於中,希冀造福千秋萬世蒼生。中道神易於我何用?正如孔子自詰所言:夫易,何為者也?

 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2014年2月10日

從士道到中道─這九年來

◎曾發表於《智識民主與世界革新》網誌


這新聞台關了好多年了!我離開博士班也快九年了,時間好快!

我離開交大的那一年是2005年,離校後本來是在寫作智識民主相關的政治理論,但關於智識民主有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其相關的士道內涵究竟為何?這問題當時我無法解決,因為這不是政治制度問題,而是文化傳統的問題。寫作政治理論時,這問題一直埋在心中。

2006年初在看劉力紅《思考中醫》這本書時,看到書中談論格物致知的意涵時,突然就覺得書中所言有所誤差,感到自己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意為何。從此,就開始了另一方向的追尋。如就傳統所謂內聖外王的觀點,我在1998-2005年誤打誤撞想出的政治理論框架可以算是外王方面的追尋,而2006至今2014的追尋則可以算是內聖方面的追尋。

2006年初從格物致知的問題出發,開始研究《大學》,找到儒道佛三家的會通契機。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上) 2006.6.23.

年中,擴及研究《中庸》,準備將《大學》《中庸》思想結合作為士道基礎。

大中至正:析釋士道之儒家基礎(文稿上篇) 2006.10.28.

這兩篇都只完成了上篇,因為在研究寫作的過程中發現了更深廣的視野,也就轉向更高目標。接著在2007年初因為回應BBS網友的問題,再加上融會於心的思想成熟,遂寫出了

正觀中道─中庸實踐之貫通儒道佛修持基礎(初稿)  2007.2.17.

這篇文章原是要叫作《正說中庸》,誰知在寫作愈深愈廣之際,發現「中庸」一詞已不足以涵括意義,遂以「中道」為名而以「正觀」為入手之行。因為此文是在一到兩週內就匆匆寫成,內容上還有很多問題,還有錯誤及不成熟之處,但大體上的方向格局是確立了。本以為根據此方向格局,緊接著就可以寫成《正觀中道》一書。

豈料世事難測,家人見我無工作,遂予資金要我從事金融操作。我在2007年中入市,正遇金融危機開始,在股海廝殺,而研究雖常念及,卻無重大進展。2008年金融風暴亦受波及,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終於使我可以擺脫金融操作,而回歸研究心境。可經此一年多心境思考上的磨練及醞釀,再寫作時,居然在視野上又有了重大躍昇,將《易經‧繫辭傳》與《中庸》融合論述,而寫出了

【書稿】正觀中道〈中庸第一〉〈誠謙第二〉  2009.3.23.

接著鑽研道家老莊思想,而在年底寫出了

【書稿】正觀中道〈虛柔第三〉  2009.12.19.

緊接著就是要寫〈易氣第四〉,以易經哲學會通中國儒道思想及各種術數流派。然而俗務又至,2010年初家人買房,緊接的修繕裝璜由我負責。評估到九月開工,以為一兩個月即可完成。沒想到設計師與工班的問題一堆,工期延宕,品質又堪憂。我竟成了工頭兼設計師,外加兼差工人,還要自己去找工班解決原有工班處理不了的問題。總之,拖到2011年中終於大致搞定。可緊接另一家事又至,匆亂忙完已是2012年春。在這漫漫期間,雖是身不由己要處理世務,心念卻一直思索易學問題,相關書籍也攜於身邊,一有空就趕緊閱讀。也就慢慢醞釀出「神易」一詞及開始探究其相關理念。

2012年春諸事就緒,正在逐步寫作時,突然開始身體不適。接下來一年多,就是病情逐漸加重。終至2013年中才被救回,等到身體復健到可以出院,已是2013年秋。在病重臥床之際,常憂一己所知,恐沒於世。故而出院以後,也就馬上開始籌備以系列講座形式在YouTube上開講《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雖然過程波折,但終在2014年一月下旬將第一講發佈於YouTube。

離開博士班將近九年就這樣走過,距我1995年發心念博士班要一生從事研究,也快二十年了。回首往事,才知道不經種種逆境磨難,是不可能真正體會先聖哲人的微言大義,也就不可能解決中國文明如今所面對的種種問題。古人有謂,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誠不妄哉!

《正觀中道》一書的相關研究,雖然在佛家思想的出世觀念上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但在儒道佛三家會通上的問題已經解決,已可提供入世政治理論的相關思想基礎,尚可連結及現代科學觀念。原先文明中國理想,可以「中道」對應。原先神洲邦盟相關,可有「神易」對應。中道神易的理念框架與意識形態,竟解決了原先苦思不解的士道問題。因而原先神盟銘文理想終以「中道」一詞代替「士道」而成

蔚藍海洋 金黃富土 神洲文明 自由永昌  
聖賢中道 智識民主 普治邦盟 遍照寰宇  
眾心輝耀 德美人間 五行和運 福惠群生  
仁育愛物 政忠法信 天下為公 世界大同  

多年挫折,終於鑄就思想體系,雖處塵俗紛擾,力求奮勉明道,不亦快哉!乃知悅樂心境與憂患意識本然共存,以應人間萬務。三十幾年前,那個高中留級暗自飲泣的男孩,不知留級前後的心靈磨鍊,實是上蒼給予的提攜恩賜,讓他後來在人生波折中能無畏無悔的走過近二十年的寂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