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

關於「大中至正」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511929990.A.D1B.html


◎多年以前曾經在連線BBS上討論過「大中至正」的意義,謹以摘錄修改如下:


「大中至正」一詞起源於漢唐以來經學家對於《尚書·洪範》的注解,起初乃是意指
“無偏無黨”。《全唐文》所記碑銘就有「大中至正」一詞以形容儒者的此一修養。
周敦頤《太極圖說》有謂:『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而北宋儒
者多以「大中至正」為王道綱領,所以後世遂演變成為專以指稱「儒家之道」,然而
卻也衍生了多種意涵。王安石以之形容先王堯舜之道,程朱則以之揚儒貶釋,然而南
宋居士也以之頌揚儒佛會通的入世之道。明朝王陽明則在《傳習錄》中,以之形容孔
子「吾道一以貫之」而貫通了入世與出世之道。唐宋儒者之用例如下:

 ○《全唐文》〈故…貞憲趙公神道碑銘〉
  『及夫被儒服,踐法言,敬直而文,肅莊而溫。
   端誠博物,錯綜古今,非大中至正,不接於心術。』

 ○北宋王安石《淮南雜說》
  『聞古有堯舜也者,其道大中至正,常行之道也。』

 ○北宋程子《二程粹言》
  『知聖人為大中至正,則釋氏不能以說惑之矣。』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卷126》
  『儒者之道大中至正,四面均平。』

 ○南宋圭堂居士《大明錄‧淨行上》
  『人倫不廢於外,而佛法高目於內,孰若維摩之道為大中至正者。』

 ○明朝王陽明《傳習錄‧上卷‧49》
  『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台北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在入口牌樓上就題著「大中至正」四字。蔣介石自號
「中正」,不僅為了對應孫文所號「中山」,以表示繼承孫文之志;更是取自朱熹《
易本義》〈豫〉卦之六二爻釋:「卦獨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
正自守,其介如石也。」,又涉及了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的「故仁人之所
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是其且多
且治。」「君子慎小物而無大敗也,行中正,聲嚮榮,氣意和平,居處虞樂,可謂養
生矣。」;也對應了王陽明所創造的「大中至正」一詞。王陽明是蔣介石一生都崇拜
尊奉的明朝哲人,台北的陽明山也就是蔣介石為了紀念王陽明所命名。「大中至正」
起初乃是王陽明用以形容孔子的聖人之道,源自《傳習錄‧上卷‧四十九》所述:「
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王陽明所謂「只是一貫」,正承接了孔子《論語‧里仁》所述:「吾道一以貫之」;
而其所謂「徹上徹下」,則是指“上徹無為出世之道,下徹有為入世之道”。《中庸
》有謂『從容中道,聖人也』,當代承接中道傳統,避免宋明儒學的偏狹排他心態,
會通儒道佛三家之學,貫通入世與出世之道,乃有傳承中國道統之謂:

  『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上徹無為出世之道,下徹有為入世之道,中道一以貫之。』

2017年11月28日

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511843558.A.E51.html


     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東岐明


   這篇短文是為了當下修正自己以往對於「格物致知」解釋的問題,詳細
   說明還會另文解說。本人以前關於「格物致知」的相關文章可見於: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會通基礎(上)》
      http://amidha.myweb.hinet.net/publications/amidha2006-a.htm
   文章代碼(AID): #14czt0Gd (Confucianism) [ptt.cc]


  「格物致知」是宋儒以來對於《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解說的一項儒家聚訟千年關於心性修持的問題。以下簡明解說
其真實正確意涵。

  「格物」之「格」,源自《尚書》常用「格」的意義,意指「達至」,譬如《尚
書》『格于上下』『格于皇天』之「格」。「格物」一詞是《大學》仿照《尚書》而
用「格」字來說心性工夫。所謂「格物」的修行意涵,是謂“達至物象實相”,就是
指修行照見物現象的真實相,這是有關佛教慧觀禪修的修行境界。佛教南傳上乘的十
六觀智,其入門的第一觀智「名色智」就是《大學》「格物」所指的慧觀入門修行境
界。名色智的修行境界特徵,是開始體察到真實究竟的物相,而發現到一般常人習慣
所見的物象只是概念形態。「格物」的達至物象實相,就是同於名色智的這種修行體
驗,而此一修行體驗是所有慧觀修行的入門必經階段。所以《大學》所謂「格物」也
就是修行慧觀的入門工夫。

  「致知」是指“得致觀智覺知”。佛教上乘十六觀智的名色智,可以開始覺知見
到現象究竟實相的色法(物)與名法(心)在成對出現。一般常人的感官經驗是覺受物象
,而名色智階段則會清明覺知到感受心與體驗物的成對出現。《大學》所謂「致知」
,就是致此觀智修行的清明覺知;而此清明覺知是與見到物象實相一同發生,所以《
大學》乃謂『致知在格物』。而此清明覺知的得致,可以藉由修行觀照物象實相著手
,所以《大學》乃謂『物格而後知至』。「格物致知」其實就是開啟慧觀智覺的入門
工夫。

  觀智修行的清明覺知,可以觀照心物現象的究竟實相。喜怒哀樂的感受即是心現
象,而被清明覺知所觀照;觀智覺知觀照感受而不落感受,即是《中庸》『喜怒哀樂
之未發,謂之中』;觀智覺知觀照情緒感受而自然節制,即是《中庸》『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所以《大學》「致知」之「知」,其實是有關「中庸」之「中」;「致
知」也就是等於「得中」,保任「格物致知」的觀智修為也就是等於《尚書》『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允執厥中」。中國上古所謂「允執厥中
」,其實也就是在保任觀智覺知的不退失。

  佛教十六觀智的第二觀智是「因緣智」。慧觀修行到因緣智的行者,可稱為「小
須沱洹」(須沱洹是指佛教解脫果位之初果),意謂雖然未證初果但卻已然接近,只要
保任觀智不失,就自然不會造惡業而導致墮惡道。即使第一觀智的名色智的清明覺知
,也已經開始具有抑惡揚善的身心力量,所以《大學》才會說『知至而後意誠』『欲
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就像中國文明與印度文明都曾發現數學的壹,中國記作「一」,而印度記作「1
」。中國與印度也都曾在心性修為上,發現慧觀修持的工夫,只是中國文明記作『允
執厥中』『格物致知』而主要導向入世之應用,而印度文明記作『慧觀』『觀智』『
內觀』『Vipassana 毗婆舍那』而深入導向出世之解脫。

  此文簡說如上,將來會有相關詳文於內完整解說。

2017年11月19日

關於安樂死

◎發表於 PTT BBS 八卦版 Gossiping


如果有人就是想要安樂死,這是他的選擇,但這種選擇是無智的!

可惜現今世界沒有對於來世的正確知識,所以才會以為安樂死可以解決問題。
如果知道輪迴人身有多麼難得,應該要好好珍惜擁有人身的時光努力修行,就不會想死。
因為死後並非什麼問題都沒有了,而是另一場生命問題的開始。
如果今生死前沒有準備好自己的心,而在轉生時投到惡道,那可能會比人間病痛還更慘!
一旦掉到地獄、鬼道、畜生,那可是沒有什麼可以修行的機會!

知道輪迴恐怖的人,死前就會把握最後時光,趕緊專心慧觀修行,
希望自己死時可以一心不亂往生善道,怎麼可能會放棄最後機會去尋死!

而且輪迴因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今生所受病痛就是自己過往罪業所致,
就算今生以安樂死可以暫時逃避,但是未消罪業在未來生命還是有可能發作再起!

人身是很難得的,就算已經不算健康,但是還是可以持心修行定慧觀照,
種下以後來生幸福生活的善道之因。

其實許多老人應該做的,就是把握人生最後時光,修習定慧觀照,助人布施植福,
這樣才對他們自己的未來投生下世生命最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