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

《先知》 THE PROPHET 〈喜哀第八〉 東岐明 譯

◎發表於 PTT BBS 英詩版 poetry
  https://www.ptt.cc/bbs/poetry/M.1548302051.A.ADE.html


   《先知》 THE PROPHET - Kahlil Gibran  東岐明 譯

   〈喜哀第八〉 8. Joy and Sorrow



◎喜哀第八

然後一位婦人說:『向我們講說關於喜悅與哀愁吧!』

他回答說:

『你的喜悅是你不掩的哀愁。
 同一泉源,湧你歡笑,往往也曾滿盈在你淚水。
 那還能如何呢[1]?
 哀愁刻鑿你的生命[2]愈深,愈多喜悅你便能容受。
 你那承托美酒的杯觴,不也曾正是那在陶窯中燒煉的胚杯嗎[3]?
 你那撫慰心靈的琵琶[4],不也曾正是那在刀匕下鑿空的材木嗎?
 在你喜悅,當深觀你心;你會發現,當下正予你喜悅的,往昔必曾給你哀愁。
 在你哀愁,當再觀你心;你會明白,其實你為之悲泣的,正是由你過往歡樂。
  你們之中有些人說:「喜悅大於哀愁」,而另些人說:「不!哀愁才是較大」。
  但我告訴你們,它們乃是形影不離,共同到來[5]。
  當其一獨自與你共餐,切記另一正酣睡你床。
  你恰就似那天秤,浮懸在你喜悅與哀愁之間。
 只有在你空靈[6]時,才會靜止平衡。
 當那藏寶者提起你來秤祂金銀時,就需你悲歡哀喜的起落[7]。』


[1] 此句原文中的 it,是指陳著前面兩句所述,關於喜悅與哀愁的共生真相。後面所述 you shall find it is only that 中的 it 也是指陳著同一真相。因為此句中文語氣上不適合用「它」,所以用「那」來勉強代表 it。

[2] 此句原文中的 being,原意是指生命存在的本質。此處為求語氣通暢,便以「生命」一詞代表。

[3] 此句原文中的 wine,不僅是指「酒」,在英文意涵裏也象徵隱喻著「令人沉醉的美好事物」。此種隱喻無法以中文語詞完整表達,所以只能勉強以「美酒」一詞翻譯。而此句中的「杯觴」與「杯胚」,在原文中都僅是 cup。為了對應下句的行文語韻,所以衍生修飾詞語。

[4] 此句原文的 lute ,乃是狀似琵琶的一種西洋彈奏樂器,故用「琵琶」一詞翻譯。

[5] 此句中文翻譯,為求語氣流暢,而剪接了兩句原文。語意大致不變,只是斷句有變。

[6] 此句原文中的 empty,是指心靈空寂而無情感擾動的超凡脫俗狀態,在此勉強譯為「空靈」。

[7] 此句所謂「秤祂金銀」,乃是意味其人格品質受到神主審判。

--

JOY AND SORROW

Then a woman said, "Speak to us of Joy and Sorrow."

And he answered: Your joy is your sorrow unmasked. And the selfsame well from which your laughter rises was oftentimes filled with your tears. And how else can it be? The deeper that sorrow carves into your being, the more joy you can contain. Is not the cup that holds your wine the very cup that was burned in the potter's oven? And is not the lute that soothes your spirit the very wood that was hollowed with knives? When you are joyous, look deep into your heart and you shall find it is only that which has given you sorrow that is giving you joy. When you are sorrowful, look again in your heart, and you shall see that in truth you are weeping for that which has been your delight.

Some of you say, "Joy is greater than sorrow," and others say, "Nay, sorrow is the greater."

But I say unto you, they are inseparable. Together they come, and when one sits alone with you at your board, remember that the other is asleep upon your bed.

Verily you are suspended like scales between your sorrow and your joy. Only when you are empty are you at standstill and balanced. When the treasure-keeper lifts you to weigh his gold and his silver, needs must your joy or your sorrow rise or fall.

2019年1月18日

五年以來至於 Blogger 網誌設立


東岐明道

神寓東岐,識寄人身,塵生歷劫,了凡逸俗,覓尚德之誠格,尋至道之明達。


  2012至2013的大病一場,幾乎奪走我的健康,人生就是這樣,你無法預料未來前方有什麼意外命運在等待自己!2013年底稍加康復,便想儘速完成關於原本易理方面之研究著述,這是《正觀中道》〈易氣第四〉相關研究的進展。由於病後考量,才想要以演講方式解說易理心得,原是以為可較省時省力;但未得支援場域而自行錄影的結果,卻是需要耗費心力時間在影片後製表解。

由2013年底開始購置軟硬體使用,2014年初至年中總共錄製五次。為了安靜沒有外界雜音干擾,每次都是在凌晨夜深人靜時在書房進行講座錄影,連續不斷,一氣呵成,沒有中途休息。最後一次竟從凌晨兩點半左右開始,一直錄到早上七點半以後,整整連續講了五小時多而沒下座。由於每次講座只是準備講題綱要,未有講稿,必須邊講邊想,所以講述過程屢屢間頓,不甚滿意,但也只能勉強接受,實是再無心力重新講述!

  繫說神易─易經哲學在當代視野下的返本開新

錄成五講以後,發現講座傳達閱者,不如文章傳達讀者,可有更多意義內容。所以五講說完易卦內容,再無卦象與甲骨文圖像需要解說,便開始轉而準備以文稿寫作。2014年中以後,對於《繫辭傳》與《說卦傳》的哲理深入探究,訂正傳統易學疑誤;從2015年開始逐漸寫作《繫說神易》書稿,年末逐步寫成發表於網上PTT儒家版。至此,關於易理哲學之易傳詮釋已然成就,唯餘易卦解說尚未完成。

  《繫說神易》書稿

2015年底,開始著手準備解決最難問題─佛教上乘與大乘的修行境界會通。這個根本問題一直未能解決,也就是會通儒道佛一直不敢究竟確認完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格物致知」意義一直未能達成最後確認的終極原因。2015年終,針對大乘菩薩階位的問題,閱讀日本學者平川彰的《印度佛教史》,終才認同「大乘非佛說」的歷史事實。一旦認清佛教史實真相,也就不需執著大乘經典的繁雜歧異內容,而可專志追尋上乘佛典精華要義。對於作為數十年大乘佛教信仰者的我,拋棄原有信念基礎,實是巨大心靈衝擊!

2016年初,找到網上莊春江工作站巴漢對照的四部佛典,開始逐步細閱原始佛教經典以及阿毗達摩相關書籍,追尋其中精要哲理。到了2016年底,雖然尚未完全讀畢,已然通貫其中哲理,開始寫作會通一切修行理論的《法鏡蘊論》

  《法鏡蘊論》初稿

2017年初,寫完《法鏡蘊論》〈法鏡第二〉以後,確認完成佛教諸乘會通,餘下阿毗達摩相關研究必須完成,以釐清心念過程之變化原理,而當年三月也終於閱畢上乘四部佛典。至此,佛法問題尚有大乘密乘境界辨析與上乘阿毗達摩相關心念分析需要解決,然而儒家修行問題已然清楚,原計只待佛家研究完成,即可寫作儒家相關研究。

2017年中,父病惡化,為求於父在世可見著作出版,便想先行出版易學相關的《繫說神易》與神易研究,然而世事甚難。譬如電郵致問大出版社,卻是未得回信答覆;而親訪一些小出版社,也被告知目前出版業不景氣,難以刊行。既是無緣,遂任安然,端研易卦,未竟全理,及至年末於網上討論,決定先行寫作《大中至正》完成儒家研究,而於「格物致知」修正確認「格」之意義,推翻一己原先認定舊說。

  簡要訂正「格物致知」真諦

至於2018年乃逐步寫成《大中至正》之〈中道第一〉與〈大中神明第二〉;其中〈大中神明第二〉已然貫通《大學》《中庸》《易傳》而又廣援先秦思想,可為國學思想入門之研讀教材。寫作至此,自知已然超越宋明理學,究竟解決儒學千古疑難之《大學》問題,無愧多年研究之功。《大中至正》其後尚有數章內容,以之貫通中國哲學之觀念基礎,有待繼續研究寫作。

  《大中至正》文稿

年末以此《大中至正》寫作因緣,往訪學界,乃悟業緣,以而有心集錄一己文稿於網。2019元旦開始,逐步收錄建立一己文集於 Blogger 網誌空間,題為「東岐明道」,謹記誌此。


東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