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未完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520466190.A.A73.html


      【未完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

    這是一篇未完稿件,因為個人因素必須提前釋出。這篇主要本於《大學》
    《中庸》《易傳》而引繹先秦思想,連繫儒道佛之禪修傳統,以闡述內聖
    外王之中道大業。雖說尚未完成,但也已經完整說明〈大學〉內聖外王結
    構的正確詮釋。尚欠缺的,是關於神聖自由主義的治國內容、與神洲文明
    理想的平天下內容、以及最後的一些關於神明知化的結尾論述,這些都是
    開新創作部份,不在〈大學〉原有內容。全篇稿件再過一段時間即可寫作
    完成,現有文稿內容,讀者若有意見,敬請不吝惠賜指教,以供修訂其內
    容疏誤,謝謝!
                               東岐明


     稿中參閱國學經典文本,大多可以查閱《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https://ctext.org/zh


 ◎大中之道的簡要架構 


 格物致知(誠) → 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    神明之德、神而化之
          誠意 → 正心(中庸) → 修身(忠恕) → 齊治(絜矩) → 平天下
 止於至善(謙) → 誠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   親民、明明德


            無為 正念觀照    出世 神明之德
                    修身
            有為 正念至善    入世 文明之德



 〈大中神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
   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禮記‧大學》∵〈元紀〉[㊣]
                   ∴ https://ctext.org/liji/da-xue/zh


  《大學》所謂「大學之道」[b],就是相關西漢大儒董仲舒受詔賢良,在其應對武
帝提問的天人三策,關於「興太學」的士人教育之道。漢武帝雖然採納其策而興辦太學
,然而董仲舒後來卻因遭受讒謗而下野閑居,無法參預政事。《大學》此篇就是董仲舒
在野所作之太學教育理想[a],期許太學士人之中道修身行持以民本理念而安平家國天
下,至今已然成為中國文明於內聖外王之系統政治哲學[c]。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α}
   ──────────────────────

  《禮記‧學記》言及「大學之道」所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是故
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
學之道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正是指明《禮記》所謂
大學教育,乃是超越一切政治權威之上,在於培養實踐民本理想的士人君子,而以化育
社會民眾。因而《禮記‧大學》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以
化民易俗之弘揚次序,乃是由「止於至善」而「親民」而「明明德」,所以其後段落才
以『明明德於天下』為其終極理想[d]。

  所謂「明明德」之「明德」是指社會生活的文明德行,而「明明德」即是昭顯發揚
文明之德[e]。所謂文明之德,不僅只是政治社會群體的公德素養,尚有個體生命安享
於真善美之文明理想。所以「明明德」雖有天下為公的群體實現場域,但其實踐卻是始
於個體生命,而以體行文明之德,所以《大學》乃言『皆自明也』。

  所謂「親民」是指親和民眾以而使民相親。在社會生活的實際呈現,就是獲得民眾
信任,建構民眾互信,建立社會誠信,乃致詐偽無法立足社會,《大學》故謂『無情者
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實現文明德業必然基於誠信社會;是以「親民」之實踐理想
,乃在革新偽陋民習而創建誠信社會,所以《大學》乃引《康誥》所述『作新民』。

  所謂「止於至善」即是止於達善[r]。所謂「至善」的達善之行,就是相關《中庸
》所謂『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而其入手修習實踐即是《中庸》之謂『博學之
,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自勵弗措之道。所謂「止於」即是相關《易傳
》詮示艮卦之謂『艮,止也』『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有關《中庸》『君子素
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的素位自得修為。所以《大學》乃引
孔子所言『於止,知其所止』,又引《詩經》『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即謂「止於
至善」修為乃是,止於當止,不自伐善,敬慎自謙以而不有道德傲慢,即是相關《中庸
》所謂『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
君子胡不慥慥爾』。因而「止於至善」的真誠修持,就是自謙向善而不忮不求,乃以人
格誠信處世,從而教化社會誠信,正是相關《中庸》所謂『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
乎身矣』。

  《大學》所期許士君子「止於至善」而「親民」以「明明德」的理想宗旨;也就是
期勉家國天下的士君子們,作為引領社會與參與政治的智識階層,不僅是要領導民眾,
更應當要盡己所能來服務民眾,以造福家國天下的一切民眾蒼生。此種儒家德治理想的
士君子胸懷,也就通於中華民國國父孫文所倡導「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平等精義,正
如孫文在《三民主義‧民權主義第三講》所述:

 『天之生人,雖有聰明才力之不平等,但人心則必欲使之平等,斯為道德上之最
  高目的,而人類當努力進行者。但是要達到這個最高之道德目的,到底要怎樣
  做法呢?……,則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聰明才力愈大者
  ,當盡其能力而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
  以服十百人之務,造十百人之福。所謂巧者拙之奴,就是這個道理。至於全無
  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照這樣做去,
  雖天生人之聰明才力有不平等,而人之服務道德心發達,必可使之成為平等了
  。這就是平等之精義。』

  大學之道由「止於至善」而「親民」而「明明德」的三綱;標示著太學教化之於民
間,乃以自謙知止達善、而以建立誠信社會、終以發揚文明德業的逐步階段。知止達善
的心意修持進程,則是《大學》其後所示『止、定、靜、安、慮、得』六意至善之行。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β}
   ─────────────────────────────────

  「止定靜安慮得」六意,就是「止於至善」心跡修為的實踐進階,也是修習達善的
德性心意階段。知善可止,人之心行造作,乃有所止之向善德範,故謂『知止』。意有
所止,人之心志向善,乃有穩定之專致意旨,故謂『止而後有定』。意有所定,人之心
緒向善,乃有寧靜之恬寂意境,故謂『定而後能靜』。意有所靜,人之心情向善,乃有
安祥之愉悅意願,故謂『靜而後能安』。意有所安,人之心思向善,乃有審慮之忠恕意
圖,故謂『安而後能慮』。意有所慮,人之心術向善,乃有相得之明辨意義,故謂『慮
而後能得』。人之止於至善,隨其心意向善進而篤行善道,以而增益其達善之德。

  「止定」是意志之跡,「止」謂意志之導引專致,「定」謂意志之專致鎖定。「靜
安」是意氣之跡,「靜」謂意氣之沉靜柔順,「安」謂意氣之恬悅安適。「慮得」是意
念之跡,「慮」謂意念之思慮觀察,「得」謂意念之善得勝解。意志止定,乃可致勇而
以不懼,有關人格願性(AQ)之善。意氣靜安,乃可致仁而以不憂,有關人格感性(EQ
)之美。意念慮得,乃可致智而以不惑,有關人格理性(IQ)之真。「止定靜安慮得」六
意至善之行,即通《中庸》所謂『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也』,並也
相關人格修養之心意性向,而相應於真善美之生命體驗[f]。

  六意乃是「止於至善」的心意向善之跡,而其自勉修為的達善之行,即是《中庸》
所謂『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
,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γ}
   ──────────────────────

  「物」指德行之對象,「事」指德業之經歷。德行對象有本末之分,故謂『物有本
末』。德業經歷有終始之別,故謂『事有終始』。事物依其德相分別,乃可察知實踐至
善明德之次第先後,故謂『知所先後』。以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治國、平天下」即是實踐至善而以成就的德業經歷之事,其德行對象之物即是「物、
知、意、心、身、家、國、天下」,而其終極理想即是大學之道的「明明德於天下」,
故謂『則近道矣』。

   ──────────────────────────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δ}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次第的終極理想,
就是革新化民最終目標之「明明德於天下」而達致世界大同的文明德業理想,猶如《禮
記‧禮運》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之理想世界圖像。

  「格物」是指“達及事物本相”,即對應於禪修慧觀初步入門之照見萬物究竟法相[
l]。《大學》開創「格物」一詞,相關《尚書》泛用「格」字意義,以喻心性功夫;「
格物」之「格」,源自《尚書》「格」字古義,意指「達及」「到達」[g]。格物即是
禪修慧觀之入門心性功夫,相關佛家修持之南傳上乘內觀觀智或北傳大乘般若觀照[h]
。禪修慧觀照見事物本相,功夫安定即可體驗禪悅輕安心境,功夫細密即可體會心性不
為外物所動,老子《文子‧守無》謂之『細萬物即心不惑』,以而董仲舒《春秋繁露‧
天道施》有謂『是故至誠遺物而不與變……與萬物遷徙而不自失者,聖人之心也』,《
管子‧內業》有謂『是故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從而自然避免孔子《大戴
禮記‧哀公問五義》所謂『從物而流,不知所歸,五鑿為政,心從而壞』之放逸失德,
乃應孔子《禮記‧哀公問》所謂「成身」之『不過乎物』。格物功夫高深,心達自在而
不黏滯所觀物境,即可體察明照萬物本相自然不斷生滅變化,老子謂之《文子‧守無》
『同變化則明不眩』、《老子》『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因而《繫辭傳》即以門戶闢
闔,喻示覺知萬相生滅,而謂『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心性覺
知一於物相生滅氛圍,即應《莊子‧則陽》所謂『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
始,無幾無時;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m]。

  物化境界即是心性所覺之自身外物變化氛圍,相應《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所謂
『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一不化者於物化境界,《莊子‧則陽》有謂『聖人達綢
繆周盡一體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即是生命天賦之心性覺知,所以認知任運物相,
《黃帝內經‧本神》之謂『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物之相對感應變化,心性覺知為乾
,物相作成為坤,《繫辭傳》故謂『乾知大始,坤作成物』[n]。中道心性覺知一於君
臨任使事物,《莊子‧天下》有謂『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於一』,《管子‧內業》
謂之『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凡俗眾
生陷於物化境界而迷失心性,《莊子‧徐無鬼》謂之『馳其形性,潛之萬物,終身不反
』;格物功夫以返復中道心性覺知,即相關於《老子》『多聞數窮,不如守中』『萬物
並作,吾以觀復』之觀化復性,《文子‧道原》更謂『夫人從欲失性,動未嘗正也,以
治國則亂,以治身則穢;故不聞道者,無以反其性;不通物者,不能清靜……人之性欲
平,嗜欲害之,唯聖人能遺物反己』。心性覺知在於有情生命,無情生物不具心性覺知
,而人類是人間世界之最上有情生命型態,《荀子‧王制》是謂『水火有氣而無生,草
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心性功夫之修持程度,有關其覺知達至之物相境界;是以《莊子‧齊物論》論析物化
境界,即謂『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致知」是指“達致中道覺知”,即是達致《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的中道之知,正相關於佛家慧觀修行之達致觀智覺知。『致知在格物』是指「致知」「
格物」為修通中道之一體兩面,其以通達心性謂之「致知」,其以通達物相謂之「格物
」。「知至」是指“心性覺知達至中道”,『物格而後知至』即是「格物」入手而引致
「知至」入道。中道之觀智覺知,一貫以明物化陰陽之理,《繫辭傳》故言『一陰一陽
之謂道』;止於至善乃見,本然性命既成,不染欲塵而仁,清明無垢而智,業障凡俗不
察卻仍作用,乃是君子明道之性,故而《繫辭傳》有謂『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
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君子中道之知
,即是相關帝舜《尚書‧大禹謨》訓誨心性功夫之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聖人亦是依此中道之知,發揮仁智之用,任運作為萬物以成就天下德業
,己心憂患世局而其觀智覺知卻是不隨情意變化,《繫辭傳》故謂『顯諸仁,藏諸用,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中庸》是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道覺知之於任運萬物:其覺知之性乃由天賦自命,其中道之教乃在人為修行,而
中道傳承乃以覺知之明,是而《中庸》述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其任運萬物乃是心神明達而物不亂心,《管子‧內業》謂之『神明之極,照乎知萬物
,中義守不忒;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心神本然不落物化陰陽境界,
《繫辭傳》故謂『陰陽不測之謂神』。心神應乾,物化應坤,《說卦傳》謂之『神也者
,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繫辭傳》謂其作卦『以通神明
之德,以類萬物之情』[o],其性存養乃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用濟世乃在『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而有謂『窮神知化,德之聖也』。窮神之道,《荀子‧勸學
》有訴『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莊子‧天地》有謂『神全者,聖人之
道也』,《莊子‧刻意》有謂『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
,合於天倫』,《莊子‧天道》而謂『極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
未嘗有所困也』,相關《說卦傳》之謂『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和順於道德而理於
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知化之道,《莊子‧德充符》有謂『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文子‧自然》有謂『變化無常,得一之原,以應無方,是謂
神明』,《黃帝內經‧天元紀大論》有訴『神用無方謂之聖』,相關《繫辭傳》之謂『
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
,以斷天下之疑』。窮神知化之中道德業,即應《中庸》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
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
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誠意」即是《中庸》之誠的心意素養[p]。誠意之天啟功夫,在於「格物致知」
的君子明道之性,《中庸》故謂『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亦是聖人中
道之本,《中庸》故謂『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意之人
為工夫,在於「止於至善」的君子明道之教,《中庸》故謂『誠之者,人之道也』『自
明誠,謂之教』;亦是君子向善之本,《中庸》故謂『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誠意乃是天人合一之明道素養,《中庸》之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道之明,乃
在自覺致知至善,《中庸》故謂『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道非由外致,本
然率性自存,《中庸》故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不遠人,人之
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道非從外求,乃在明性自得,《孟子‧離婁下》故謂『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中道非僅自得,更在得人成位,《文子‧下德》故
謂『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明道覺性,首先乃由自
心獨一於外物之化,進而格除無明,睹聞隱微,得致中誠,《中庸》故謂『是故君子戒
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q]。誠意
之德操實踐,乃是謙敬無偽而不愧不怍,所以《大學》乃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是而《中庸》有謂『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
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的誠謙之道。

  孔子晚年悔過反省,承述中道而啟「中庸」[k],嘆謂《論語‧雍也》『中庸之為
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子思《中庸》承「中」繼「誠」,董仲舒《大學》續「
庸」以「謙」,乃有中庸至於誠謙之道。誠為中之心性表現,中為誠之心性修持,謙為
庸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庸修持。謙庸心態工夫之於中
誠心性功夫,旨在勉以慎獨之敬,從而避免道德傲慢偽善;「慎獨」即是敬慎獨心修為
。心志專獨而陷自我偏執,自是於內則傲慢,自飾於外則偽善,也就離於中誠氣象之人
格型範,《大學》有誡『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專獨恃中而狂傲
妄偽,非為君子行徑,《中庸》故謂『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是以中道修
持之失,自賢智者恃己有得,習愚劣者惑物不得,孔子《中庸》故謂『道之不行也,我
知之矣;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老子》乃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尚書‧大禹謨》有謂『滿招損,謙受益
,時乃天道』。《管子‧內業》之謂『內靜外敬,能反其性』,獨一以靜,謙庸而敬,
返復中誠之性,自尊自信而氣度寬宏,卑讓不爭而莫之能勝,《中庸》有謂『故君子不
動而敬,不言而信』,《彖傳》故謂『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繫
辭傳》乃謂『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中誠謙庸而通達人世,孔子有謂《論語‧
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孔子家語‧三恕》『聰
明叡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此所謂損之又損之之道也』。

  中誠性明,謙庸態密,乃成天人合一之中道修為,《關尹子‧九藥》有謂『操之以
誠,行之以簡,待之以恕,應之以默,吾道不窮』,《素書》有謂『神莫神於至誠,明
莫明於體物』,《繫辭傳》更謂『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
,智以藏往』。聖人中道與民同意,《文子‧道原》有謂『精誠形乎內,而外喻於人心
,此不傳之道也』,《文子‧精誠》更謂『抱道推誠,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影之像形
』。神明預知未來,《中庸》有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
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
如神。』智識蘊藏對策,《中庸》有謂『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
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外
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修道明誠之以曲致中德,造就人格型範著世,發揚推動世
務變化,《中庸》以謂『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
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莊子‧徐無鬼》有謂『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
之情而勿攖』『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
摩,大人之誠』。《荀子‧不茍》有述誠德而謂『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
也』『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正心」是指端正個人心靈。正自誠明,以性率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觀照之道
,《莊子‧在宥》有謂『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正自明誠,以教修心,就是生命身心
的正念向善之道,《莊子‧在宥》有謂『有為而累者,人道也』。心靈正念之道,即是
中道天人合一常持身心,《中庸》乃謂『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故至誠無息』
。中道正心,覺知清明,節和情愫,善順世態,《春秋繁露‧天道施》有謂『純知輕思
則慮達,節欲順行則倫得』,《中庸》是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也者,天下之
達道也』,《文言傳》故謂『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
事業,美之至也』『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
,德博而化』而相關中庸之道的止於至善以明德化民。

  中正之心,在己修身,於物應化,《管子‧內業》有謂『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枝堅固,可以為精舍』,《文子‧道原
》有謂『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正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容,道將
為汝居』『故以中制外,百事不廢,中能得之則外能牧之;中之得也,五藏寧,思慮平
,筋骨勁強,耳目聰明』,《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有謂『夫德莫大於和,而道莫正於
中……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中和達道
之神明易德,誠謙理位於乾坤天地之中,《繫辭傳》有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
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
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中庸》是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修身」是指修省個人身儀品行,乃是個人舉止行為之修明。身儀善應生活而克己
復禮,孔子有謂《中庸》『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t]、《論語‧顏淵》
『克己復禮為仁』、《孔子家語‧六本》『無體之禮,敬也』、《孔子家語‧大昏解》
『敬也者,敬身為大』、《禮記‧表記》『君子莊敬日強,安肆日偷』,子夏有謂《論
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品行反省自身而復鑑自知,孔子有謂《
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繫辭傳》有謂『復,德之本也』
『復,小而辨於物』『復以自知』[i],《春秋繁露‧二端》有謂『修身審己,明善心
以反道者也』。個人身儀品行之修為自成,孔子有謂《孔子家語‧賢君》『恭敬忠信而
已矣!恭則遠於患,敬則人愛之,忠則和於眾,信則人任之;勤斯四者,可以政國,豈
特一身者哉!』,《大學》之謂『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個
人舉止行為之莊敬自重,孔子有謂《論語‧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
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s]、《禮記‧表記》『君子慎以辟禍,篤以不揜,
恭以遠恥』。善應生活之本,即是忠誠信實之敬勉篤行,孔子之謂《論語‧衛靈公》『
言忠信,行篤敬』、《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克己復禮之本,即是
孔子《論語‧衛靈公》所謂『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道修持的忠恕之道,
即在自忠恕人,孔子是謂《中庸》『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
而不愿,亦勿施於人』;其行應世乃是和睦眾人而不逐流盲從,孔子故謂《中庸》『故
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忠恕之道乃在止於至善而推己及人
,是而孔子有謂《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論語‧里仁》『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荀
子‧子道》《孔子家語‧三恕》詰問弟子仁智,評論君子本末,乃是本於『智者自知,
仁者自愛』而『智者知人,仁者愛人』而『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大學》
是謂『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
,未之有也』。

  忠恕之道,於親族為孝悌,於人物為仁愛,於世事為信義,於氣化為和平,乃為禮
法自由之理[u]。曾子《論語‧里仁》闡發孔子『吾道一以貫之』而謂『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闡述忠孝更謂《大戴禮記‧曾子本孝》『忠者,其孝之本與』、《大戴禮
記‧曾子立孝》『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孔子乃
謂《孝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家語‧弟子行》『孝,德之始
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有子之謂《論語‧學而》『君子
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之於仁愛,有謂《孟子‧盡心下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
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離婁下》『君子以仁
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孔子
言仁,有謂《禮記‧表記》『仁者,人也;道者,義也』、《論語‧里仁》『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孔子家語‧儒行解
》『夫溫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遜接者,仁之能也
;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
《論語‧陽貨》『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
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孟子闡述仁義,有謂《孟子‧盡心上》『君子所
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
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忠信,樂善不倦
,此天爵也』。孔子闡述信義,有謂《論語‧衛靈公》『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
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家語‧儒行解》『儒有忠信以為甲冑,禮義為干櫓,戴仁
而行,抱義而處』。董子闡述和平,於身有謂《春秋繁露‧威德所生》『不和無德,不
平無威,天之道也,達者以此見之矣』、《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故仁人之所以多壽
者,外無貪而內清淨,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及政而謂《春秋繁
露‧天地陰陽》『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禮記
‧禮器》有謂『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荀子‧
大略》有謂『禮以順人心為本,故亡於禮經而順於人心者,皆禮也』、『禮也者,貴者
敬焉,老者孝焉,長者悌焉,幼者慈焉,賤者惠焉』;孔子有謂《禮記‧哀公問》『為
政先禮;禮,其政之本與』,言及執政又謂《孔子家語‧執轡》『以德以法;夫德法者
,御民之具,猶御馬之有銜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轡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
,執其轡策而已。』,述及政道德尚更謂《孔子家語‧王言解》『夫道者,所以明德也
;德者,所以尊道也』、《大戴禮記‧四代》『聖,智之華也;智,仁之實也;仁,信
之器也;信,義之重也;義,利之本也,委利生孽』[v],闡發德化成身亦謂《禮記‧
哀公問》『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
能安土,不能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其身』、《繫辭傳》『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
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論語‧堯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
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荀子有謂《荀子‧子道》『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
;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曾子有謂《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
乎!』。

  「齊家」是指齊睦家人親族,相關和齊一切親友群體;「齊」謂人倫之齊,「睦」
謂人情之睦,即是親友相處之敬齊和睦。孔子述茲,成長學習有謂《論語‧學而》『入
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婚姻成家有謂《孔
子家語‧大昏解》『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
敬』,成就家族可謂《禮記‧表記》『樂而毋荒,有禮而親,威莊而安,孝慈而敬』。
君子之道以致家族齊睦和樂,《中庸》謂之『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
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
曰「父母其順矣乎」』。「齊家」就廣義言,其對象可達人情連繫之關係群體,而及朋
友之信與君臣之義,即是相關《中庸》所謂『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
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
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也。』

  《序卦傳》述及客觀自然而人文秩序之感應演化,以謂『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
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
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人倫始於
親子而生於夫妻,起於親子關係而受人倫,造於夫妻家庭而啟人倫,所以君子入世成家
乃有夫妻之道。君子中道處世修為,下徹入世耗費精神於成家立業而以涉及夫妻生活之
愛情迷愚與性愛不肖,上徹出世察知微隱至超脫解脫而以通達神明易化之道理性命與天
地萬物,《中庸》故謂『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
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
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
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中道,徹上徹下,上徹出世以安泰天地,下徹入世以安平天下,人間天下安平
是為人道文明之德,法界天地安泰是為天道神明之德,《中庸》有謂『唯天下至誠,為
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
!浩浩其天!茍不固聰明聖智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是而君子出家修行而捨入世責
任,乃是超越人間仁愛禮義,立其道則於教化人天與度化鬼神,成其德位於人天師表與
鬼神尊範,進而安泰天地而福祐天下,《莊子‧天道》即闡發至人超脫凡塵而謂『夫至
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柄而不與之偕,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極
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
,賓禮樂,至人之心有所定矣!』,《文言傳》有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
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
,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是以孔子闡述君子之道至於神明達德通化,有謂《論語
‧憲問》『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人倫和睦之於天地神靈,於親則享濟祖宗魂魄,於尊則禮敬天地神祇。人道世界相
化於中,上有神道天界之陽,下有鬼道地界之陰,三界交涉互動影響,是以人間和諧相
關神鬼協同祐助,乃有崇神濟鬼以祭祀之禮,孔子乃謂《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然
而人事首在盡己,得道者昌,失道者亡,非由鬼神私意可以主導,神人鬼眾皆從道德義
理而以趨吉避凶,孔子《孔子家語‧五儀解》有謂『存亡禍福,皆己而已;天災地妖,
不能加也』『災妖不勝善政,寤夢不勝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極,唯明王達此』;迷
信鬼神乃是愚昧行徑,諂媚鬼神更易招致禍患,孔子故謂《論語‧雍也》『務民之義,
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禮敬神祇,享濟魂魄,範於祭祀,《禮記‧祭統》有謂『
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
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以人倫之治及於天地神靈,《禮記‧禮運》有謂『故聖人
參於天地,并於鬼神,以治政也』。

  人倫情誼是為私節,天下德業是為公義,孔子評論管仲之功在天下,有謂《論語‧
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w]。管仲《史記‧管晏列傳
》不死小節,而以嘉惠天下;季札《史記‧吳太伯世家》修美德行,清高自守而棄主政
,後有吳國亂政強霸敗亡;君子入世辨德,私節情誼與公義德業之取捨,乃見仁智明識
之別,而現決斷氣節之勇。孔子雖言《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
殺身以成仁』之崇高節操,然而仁義並非重在私節情誼,故有稱贊管仲不妄死節之《論
語‧憲問》『如其仁,如其仁』,又示仁人志士不以無益犧牲而徒自喪身,乃謂《論語
‧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論語‧泰伯》『天下有道則見
,無道則隱』,《中庸》是謂『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治國」是指治理國邦,相關治理一切組織機構。齊家相關人情連繫,治國相關人
群組織,禮乃因於連繫人情,法乃以於組織人群。人生群體結於情誼而構於組織,群體
效能基於組織而共於情誼;不通人情不能主持組織以仁,不敬人情不能公正組織以勇,
不明人情不能治理組織以智,《春秋繁露‧正貫》有謂『故明於情性,乃可與論為政』
。治行政務必須以身作則而忠實耐煩,孔子乃謂《論語‧子路》『苟正其身矣,於從政
乎何有』『先之,勞之』、《論語‧顏淵》『居之無倦,行之以忠』、《論語‧衛靈公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推己及人而以身作則,即是相關《大學》所
謂「絜矩之道」[y];忠信誠正而任能成治,《莊子‧應帝王》有謂『夫聖人之治也,
治外乎?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耐煩無倦,方能不致因小失大,孔子於宰
政有謂《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忠實
誠信,方能得致民眾信任,孔子於立政有謂《論語‧顏淵》『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而最重在『民無信不立』[x],即是健全組織必須具備養育與防衛之機能,以及作為團
結根本之互信基礎。民眾信任的終極基礎,在於理念共識的確立信念,也就是建立政權
統治在意識型態上的正當信仰,孔子先政故謂《論語‧子路》『必也正名乎』『名不正
,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
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
已矣。』中道誠正至善之明德為政,其會聚民心信仰即如孔子《論語》所謂『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尚書‧五子之歌》述及治國以民為本,有謂『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
邦寧』;《管子‧牧民》有謂『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
,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大學》更是強調親民立信之本,必須敬畏民眾志意,而言『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然而民本理想,是在導致民眾幸福,而非徒從民意風潮,畢竟現實多數民眾並非賢
能通治,是而孔子有謂《禮記‧緇衣》『夫民閉於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
人;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孔子家語‧入官》『君子蒞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達
諸民之情;既知其性,又習其情,然後民乃從命矣。故世舉則民親之,政均則民無怨。
故君子蒞民,不臨以高,不導以遠,不責民之所不為,不強民之所不能。』既然現實多
數民眾智識不足明治,就不可能強求民眾明智了解政治,是以《韓非子‧五蠹》有謂『
所謂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難知也。今為眾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難知
,則民無從識之矣。』民眾無從識知政治,也就無法認同信任;所以現實為治化民,在
於引導民心認同,而非教導民智認知─啟發民智之本,在於教育而非論政,現實為政必
須依照民智水準而說明問題並說服民眾,才能有效推動施政─孔子故謂《論語‧泰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基層民眾乃是一切政治組織之根本基礎,故而多數民智
雖非賢能,民本之道卻是治國政統綱紀所在;民本於上乃以民意檢視政治問題,民本於
下乃以民力履踐政治實務,民本於中乃以民風稽存政治信念,孔子《大戴禮記‧四代》
闡述『民與天地相參』而達比民主理念,故謂『天道以視,地道以履,人道以稽;廢一
曰失統,恐不長饗國』;顏子闡述窮民之失,有謂《孔子家語‧顏回》『自古及今,未
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

  成位化民之道,和順其欲以治,化導其欲以教,子順有謂《孔叢子‧陳士義》『人
之可使,以有欲也』。德治化國,首在能以得民,其次能以富民,終至能以教民,孔子
《論語‧子路》有謂『庶矣』『富之』『教之』的治理進階,《荀子‧大略》有謂『不
富無以養民情,不教無以理民性』,《繫辭傳》有謂『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
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春秋繁露‧仁義法
》乃謂『是故內治反理以正身,據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寬制以容眾』。得民之
慮,《大學》之謂『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孔子有謂《論語‧子路》『近者悅
,遠者來』,乃以明善誠身順親信友而謂『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
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
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慮及富民,孔子
有謂《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
貧,和無寡,安無傾』[A],《春秋繁露‧度制》謂之『大富則驕,大貧則憂,憂則為
盜,驕則為暴,此眾人之情也。聖者則於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
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於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
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慮以教民,孔子有謂《孔子家語‧大昏解》『古之
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愛與敬,其政之本與』
、《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教之慈
睦,而民貴有親;教以敬,而民貴用命』。德政禮法以正民風,孔子有謂《論語‧為政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家
語‧入官》『故德者,政之始也;政不和,則民不從其教矣;不從教,則民不習;不習
,則不可得而使也』。

  民風維紀乃為國運恆續基礎,《管子‧牧民》有謂『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
不張,國乃滅亡』『國有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
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軸;不蔽惡,則
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文明綱宗乃為民風維紀本原,天下四綱,仁德道神,
仁於人權以推己及人,德於致得以誠正惠福,道於本由以一貫之中,神於知明以天觀人
為。失仁,則文明不成;失德,則文明不守;失道,則文明不存;失神,則文明不立;
失文明,則天下不與而國以咎。《莊子‧在宥》闡述神聖明治綱紀,有謂『賤而不可不
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麤而不可不陳者,法也
。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
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
,成於德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會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接於
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
。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莊子‧
庚桑楚》而謂『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明道之治,在於適民情性而順化民志,非在飾民情性而造作民志,適順則誠,飾造
乃偽,《老子》故謂『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不治』,《莊子‧天地》有謂『
大聖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若性之自為,
而民不知其所由然』;上尊無為用民以順其自由,下累有為利民而宜其禮法,《莊子‧
在宥》有謂『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老子》乃謂『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
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
之以為用。』順其自由而化民自然,宜其禮法而親民致譽,順宜可信而民不畏侮,《老
子》闡述政信於民,故謂『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
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民情尚於文化,文化承續以得族群禮俗,《中庸》有謂『小德川流』。民性崇於文
明,文明進化而得普適道理,《中庸》有謂『大德敦化』。民志向於道理,自由信仰而
不相衝突,《中庸》有謂『道並行而不相悖』。民命存於生態,生態平衡而不絕物種,
《中庸》有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大道之治,如同天地存容萬物;文化流傳而文明
升化,信仰自由而生態永續,存化民眾情性志命而及萬物生態,《中庸》譬謂『此天地
之所以為大也』。道德乃緣神聖而應化易知,禮法乃緣自由而制宜易從;神聖以明道德
之化,自由以明禮法之宜;神聖自由乃道德禮法之宗主,道德禮法乃神聖自由之客跡,
《莊子‧天運》喻謂『夫跡,履之所出,而跡豈履哉』,《繫辭傳》有謂『知崇禮卑,
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大道明治之應於《繫辭傳》『通其變使
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其於神聖自由以應《彖傳》『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其於道德禮法以應《
彖傳》『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是以《莊子‧天道》謂之『是故古之明大
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
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
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智處宜,貴賤履位,仁賢不肖襲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
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智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
至也。』

  神聖自由而天德之道,《莊子‧天地》有謂『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
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神聖自由而無為之道,觀成以明治,《莊子‧天地》有
謂『以道觀信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
觀而萬物之應備』[]。神聖自由而道德義治,《莊子‧天地》有謂『故通於天地者,德
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
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神聖自由而誠正化民,《莊子‧天地》有謂『故曰
: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神聖自由而民志謙
定,文明華雅而民風無驕,《彖傳》有謂『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
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老子》有謂『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
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神以人明,聖以人誠,道以人由,德以人得,自由權於人性情理,老子有謂《文子
‧上禮》『循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文子‧上義》『故事不本於道德
者,不可以為經』。神明聖誠之化人心而明道德,在於中道天性之應民情;道率天性而
化致良知,德善民情而化享福樂,民崇神明而敬道德,民慕聖誠而仰道德,教尚神聖誠
明而不迷靈異,政欣自由自在而不失道德,是以神聖自由乃成道德為治。

  神聖自由之治人間,《文子‧上義》有謂『治之本,仁義也;其末,法度也。人之
所生者,本也;其所不生者,末也。』;仁於推己及人而人權表世,義於制宜正人而人
道範世,報以福善禍惡而人德利世,孔子有謂《禮記‧表記》『仁者,天下之表也;義
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
懲』。神明淳心之行,以德報怨,而惠人情,孔子有謂《禮記‧表記》『以德報怨,則
寬身之仁也』;神聖治國之行,以直報怨,而教民情,孔子有謂《孔子家語‧致思》『
夫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以施於百姓,非獨適身之行也』、《論語‧
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神化天下之行,以義懲凶,以仁恕敵,施德化怨,而
安諸邦世情,孔子有謂《孔子家語‧致思》『思仁恕則樹德,加嚴暴則樹怨』、《論語
‧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老子》有謂『和大怨
,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
親,常與善人。』神聖法治之仁義於德,《文子‧上義》有謂『法之生也,以輔義;重
法棄義,是貴其冠履而忘其首足也。重仁義者,廣崇也;不益其厚而張其廣者毀,不廣
其基而增其高者覆,故不大其棟,不能任重;任重莫若棟,任國莫若德。』

  神聖自由於人倫之治,義於文化而禮,報於文明而法,禮以導人倫之情,法以約人
倫之行,民履禮法而循政成治,《孔子家語‧禮運》有謂『聖王脩義之柄、禮之序,以
治人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脩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
播樂以安之。』禮以和順性情為本,故而制禮必要省察合乎人權仁愛;禮制重點,不在
相同,不在別異,不在豐盈,不在削殺,而在相稱人道正義以為適宜;孔子而謂《孔子
家語‧子貢問》『夫仁者,制禮者也,故禮者不可不省也;禮,不同、不異、不豐、不
殺,稱其義以為之宜』。禮義之誠信民風以和順世情之業,《禮記‧禮運》有謂『修禮
以達義,體信以達順』『大順者,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禮之行事節範程序
,是以制化中正而順治世事,孔子有謂《孔子家語‧論禮》『夫禮所以制中也』『禮者
,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乃在作為仁義道德之實踐形式典範,《禮記
‧曲禮上》故謂『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故而禮為人道正義和協群眾之實踐,義乃仁
節於責任,仁而順協以立義,《孔子家語‧禮運》故謂『故禮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
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焉。義者,藝之分,仁之節,協諸藝,講於仁,得之
者強,失之者喪。仁者,義之本,順之體,得之者尊。』是以人倫禮義之治於天地世事
,《禮記‧禮運》有謂『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
筋骸之束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禮
記‧祭義》有謂『天下之禮,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義也,致讓也。致反
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紀也。致義,則上下不悖逆矣。
致讓,以去爭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禮也,雖有奇邪,而不治者則微矣。』

  民情之治,藉由外在五官而制內心,本在誠意正心,《禮記‧樂記》故謂『著誠去
偽,禮之經也』;而有禮樂之作,《孔子家語‧問玉》有謂『聖人明於禮樂,舉而措之
而已』『言而可履,禮也;行而可樂,樂也;聖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
平,萬民順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禮也。夫禮之所以興,眾之所以治也;禮之所以廢,
眾之所以亂也。』民心感於耳目,民志身處氛圍,儀式之莊,規範之和,禮樂之化,《
荀子‧樂論》有謂『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故樂行而志清,禮脩而行成,耳
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禮教化民,慈愛親仁,誠信興
義,敬讓和睦,揚善禁惡,《孝經‧三才》有謂『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
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
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化民以制,先以禮度為教,後以法度用刑,孔子有
謂《孔子家語‧五刑解》『是以上有制度,則民知所止,民知所止則不犯』『不豫塞其
源,而輒繩之以刑,是謂為民設阱而陷之也。刑罰之源,生於嗜慾不節。夫禮度者,所
以禦民之嗜慾而明好惡,順天道。禮度既陳,五教畢修,而民猶或未化,尚必明其法典
,以申固之。』

.......(未完待寫)...

  孔子《中庸》☆《孔子家語‧哀公問政》闡示近悅遠來的為政之經,而謂『凡為天
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
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自知自愛自得,乃可真實知人愛人得人,故謂『修身,
立道也』;《論語‧子路》有謂『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家語‧賢君》有謂『故夫不比於數而比於疏,不亦遠乎?不修其中而脩外
者,不亦反乎?慮不先定,臨事而謀,不亦晚乎?』。尊重賢能指點,以明前瞻挑戰,
故謂『尊賢,則不惑』;《孔子家語‧辯政》謂之『其大者乃於此乎有矣!昔堯、舜聽
天下,務求賢以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孔子家語‧賢君》闡示
賢治所先即在『尊賢而賤不肖』之用賢化劣。親誠善待親近,消弭人際怨患,如謂『親
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任大臣用權,而以分工盡責主事,故謂『敬大臣,則不眩』
。體察臣僚用事,而獲官僚群體成就事功,故謂『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愛民如子
,而受民眾擁戴,故謂『子庶民,則百姓勸』。吸引科技人才,而以提昇生產力,故謂
『來百工,則財用足』。綏柔遠方外人,而得普遍外邦人氣歸附,故謂『柔遠人,則四
方歸之』。懷具國際盟誼秩序,而令天下各國敬畏,故謂『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未完待寫)...

  「平天下」是指安平文明世界,相關安平一切人間生態。世界和平之文明基礎,並
非在於政經霸權的至上統一,而是在於文明社會的互信統和,而致文明世界之共同幸福
安康。《中庸》所謂天子德業之「議禮、制度、考文」,「議禮」相關道統而對應文明
世界之訂定價值典範,「制度」相關政統而對應文明世界之建立體制法度,「考文」相
關文統而對應文明世界之研設文化會通,而以普遍文明共識達致世界太平之美好理想。

  文明共識之和諧人間以至世界太平,乃在理想與現實之協同,即是關於義利之和,
《文言傳》有謂『利者,義之和也』『利物,足以和義』,《大戴禮記‧四代》有謂『
義,利之本也,委利生孽』。普世文明之明德功業,需要義利協同而兼顧理想與現實,
才能真正獲得民意支持。善於正義理想而無現實利益事徵,民眾沒有徵驗得利,也就難
以信任支持;善於現實利益而無崇高正義理想,民眾不會尊崇尚義,也是難以信仰支持
;《中庸》故謂『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
不信;不信,民弗從。』安平天下之文明德業,乃以善應時變而通達吉利,《繫辭傳》
故謂『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
之,吉無不利。』

.......(未完待寫)...

  八目所論之內聖外王,並非只是個人修持之道,而是在於個體心性到群體文明的逐
步至善轉化。格致誠正的內聖之道,由慧觀格物,而智見致知,而真情誠意,而清淨正
心之正念禪修道行;乃是人類生命修行至善,基於禪修慧觀,而覺知觀智,而誠證意念
,而端正心靈的正念修行工夫。修齊治平的外王之道,由個人修持,而家族和齊,而國
邦治理,而天下太平之普世文明德業;乃是人類社會德化至善,基於生命個體,而至生
命群體,而至政治組織,而至普世文明世界的人文歷程階段。

   ──────────────────────────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
   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ε}
   ──────────────────────────

  太學教化之道,相關儒家政治理想之實踐,並非唯致士人,而也惠施民眾。政治乃
是眾人之事,然而八目之「格致誠正」只是個體心性修為,雖可作為教化實施,但卻無
法作為政治規範實踐。「格致誠正」的心性修持,只能作為教育感化心靈,絕對不可作
為政治道德規範;因為個人心性在於自知,並非他人一般能知,若以心性修持作為規範
標榜,容易造就士人清談狂禪偽善做作之風[j],《文言傳》有謂『君子以成德為行,
日可見之行也』。是以《大學》之謂「在明明德」,並非在於昭發自心光明之德,而是
在於昭顯體行文明之德。

  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強調在政治倫理實踐上應以
個人修身為本,也就相關當代政治秩序所謂的公民道德實踐。缺乏德行素質的民眾群體
,也就難有可能建構良善家國天下之良好公民社會基礎,故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民眾群體之政治規範,若是只有外界法律禁
制,而無自身德操持守,也就不能建立良善民風自律,因此真正文明安平必有道德教化
於民,孔子《論語》故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有恥且格』。

  八目之「修齊治平」雖是個體至於群體之規範理想,然而「齊治平」之群體德業,
並非個體獨能成就,尚需群體因緣與時代局勢之變通相應。誠正修身之個人德操,乃《
孟子》所謂『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之事;齊治安平之
文明德業,乃《孟子》所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之
事。諸葛亮作為儒者賢人,胸懷安平天下術略,東漢末世獻計隆中對策,出即三分天下
之勢,然則先遭主上劉備未依其計,後遇下屬馬謖自作主張,終而未能興復天下。文中
子作為儒者哲人,隋初獻策不為見用,退居在野講學河汾,教育群傑英才而致身後興唐
事功。孔子作為儒家聖人,卻是出妻,離魯去國,週遊天下列國而未得志,有謂《孔子
家語‧在厄》『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
矣。何獨丘哉!』,終喟《中庸》『道其不行矣夫』;然其文教流傳千古而見重後世,
傳承指引中國文明理想。《孟子》即是有謂『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之自得民本胸懷。

  修身推己及人之德化家國天下,乃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非在『己之所欲,
以施於人』[z];因為自居道德標準要求他人,容易形塑道德傲慢,造成處世違和不睦
,孔子《論語》故謂『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孔子《論語‧憲問》所謂君
子之『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乃是自居謙敬以安他人,並非自
居道德以迫他人,《禮記‧表記》有謂『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
人』『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夫勉於仁者不亦難乎?是故君子以義度人,
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已矣』。君子能以安人,乃能真正行仁,而如孔子《
論語》所謂『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所以推己及人之安平德業,並非修身即可自然順利成就,尚需相應事物機緣與適宜
智謀方略。即使『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人際教化,也要考慮對方是否適應相宜;孔
子《論語》故謂『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可與共
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而《繫辭傳》闡示安民
之道更謂『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脩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
者至矣。』

  因而修身德操之於安民德業,需要人生智慧導引實踐,而人生智慧往往有關人生經
驗。一般修身素養,若是未能格致誠正以至天啟《繫辭傳》所謂『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徒以人為誠正向善很難不由人生經驗就能『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
德也』,《孟子》故謂『人之有德慧術智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
其慮患也深,故達。』『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
心,衡於慮,而後作;微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繫辭傳》所謂『作易者,其有憂患
乎』,正是人生體會憂患察知險阻,乃可成就『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的安平功業。

  然而大學之道,並非只是個人內聖外王之道,而是由個人連繫到家國天下的文明教
化之道。董仲舒在漢朝倡議建立太學,就是寄望以士人群體為教化核心,進而影響社會
國家以至天下民眾,成就安平幸福之文明德業。關於文明德業的大同世界理想,.......

.......(未完待寫)...


   ──────────────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ζ}
   ──────────────

.......(未完待寫)...



………………………

[@] 近幾十年考古發掘之出土古代文獻,已經大量顛覆唐宋以來的疑古偽書考證論據
,相關案例辨駁可見─楊善群《近三十年來古籍辨偽研究工作的新進展》∵。後人懷疑
《尚書》許多古篇為偽,乃是根據周誥文獻詰屈聱牙為真,而周朝以前古篇不應文辭淺
易;而《孔叢子》卻有記載一段宋國大夫樂朔與子思對話討論《尚書》不同時代的文辭
深淺問題,樂朔認為周代文篇故作繁難而被子思貶抑,後竟引發暴力糾紛而導致子思之
作《中庸》─《孔叢子‧居衛》『子思年十六,適宋。宋大夫樂朔與之言學焉。朔曰:
「《尚書》虞夏數四篇善也,下此以訖于秦費,效堯、舜之言耳,殊不如也。」子思荅
曰:「事變有極,正自當爾。假令周公、堯、舜更時易處,其書同矣。」樂朔曰:「凡
書之作,欲以喻民也,簡易為上,而乃故作難知之辭,不亦繁乎?」子思曰:「《書》
之意兼複深奧,訓詁成義,古人所以為典雅也。昔魯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荅之曰:
『道為知者傳。苟非其人,道不貴矣。』今君何似之甚也。」樂朔不悅而退,曰:「孺
子辱吾。」其徒曰:「此雖以宋為舊,然世有讎焉,請攻之。」遂圍子思。宋君聞之,
駕而救子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厄於牖里,作《周易》;祖君屈於陳蔡,作《春秋
》。吾困於宋,可無作乎?」於是撰《中庸》之書四十九篇。』
http://www.guoxue.com/?p=10556

[㊣] 「元紀」一詞,此處用以指稱《禮記‧大學》原文首段『大學之道……此謂知之
本也』作為綱紀之文。「元」取之《春秋繁露‧重政》『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繫之元
也』;「紀」取之《春秋繁露‧仁義法》『君子求仁義之別,以紀人我之間,然後辨乎
內外之分,而著於順逆之處也。是故內治反理以正身,據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
寬制以容眾。』

………………………

[a] 《大學》的體系內容,乃是融合先秦思想觀念而成:例如「誠意」來自《中庸》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正心」來自《管子‧正業》『正心在中,萬物得度。』;「修身」來自《荀子‧修身
》;「修身」至於家、國、天下的觀念層次,來自《孟子‧離婁上》『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平天下」來自《墨子‧尚賢上》『故古者堯舉舜於服
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中庸》『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孟子‧滕文公下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荀子‧成相》『禹傅土,平天下,躬親為民行勞苦』
。關於《大學》著作年代的問題,傅斯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論大學之作成時代
〉有言『孟子說:「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身。」可見孟子時,尚沒有一種完備發育的「身、家、國、天下」之系統哲學,孟子只
是提到這個思想;換言之,這個思想在孟子時是胎兒,而在《大學》時已是成人了。可
見《孟子》在先,《大學》在後。《大學》總是說平天下,而與孔子、孟子不同。孔子
時後,有孔子時候的平天下,「九令諸侯,一匡天下」,如齊桓、晉文之霸業是。孟子
時候,有孟子時候的平天下,所謂「以齊王」是。列國分立時候的平天下,總是講究天
下如何定於一,姑無論是「令諸侯,匡天下」,是以公弗擾為東周,是「以齊王」,總
都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然而《大學》之談天下,但談理財,既以理財為末,又痛非聚
斂之臣。理財原來只是一個治國的要務,到了理財成了平天下的要務,必在天下已一之
後。可見《大學》不先於秦皇。《大學》引〈秦誓〉,秦自被東方諸侯以戎狄視之,他
的掌故是難得成為東方的學問的。《書》二十八篇出於伏生,伏生故秦博士,我總疑書
中有〈秦誓〉,是伏生做過秦博士的痕跡。這話要真,大學要後於秦代了。且《大學》
篇末大罵一陣「聚斂之臣,不如盜臣,迸之四夷,不與同中國」等。漢初兵革紛擾,不
成政治,無所謂聚斂之臣;文帝時最不會用聚斂之臣,而景帝也不聞曾用過;直到武帝
時,才大用特用,而《大學》也就大罵特罵了。《大學》總不能先於秦,而漢初也直到
武帝才用聚斂之臣;如果《大學》是對時政而立論,那麼,這篇書或者應該作於孔僅、
桑弘羊登用之後,輪臺下詔之前吧!』,龔建平《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
則言『其次言《大學》。《大學》在朱子前,不明作者。朱子獨認為是曾子所作,後世
頗有從其說者,但除了《大學》中有一處引用曾子云“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外卻別無實據。甚至在六經及孔孟老莊諸重要典籍中,連“大學”之詞都未見。“大學
”一詞,在《禮記》中,除《大學》本身及《王制》、《祭義》、《學記》、《樂記》
之外,還有《大戴記‧保傅》中有見。另外,在《說苑‧建本》中有言此“大學之教也
”,但後面談到的內容是今《學記》中的一段,說明此“大學”是指“太學”。可以推
測,西漢飽學之士劉向雖見過《中庸》,卻不敢肯定他一定見過今本《大學》。一向嚴
謹的朱子之所以要說《大學》為曾子所作,除了“道統”上承續的需要外,恐難有別的
理由。要確定《大學》的作者,似無可能,只能嘗試推測它成文的大致年代。』『另外
,清人陳奎勛曾據〈王制〉推測〈學記〉的年代,亦有一定參考價值。他認為〈王制〉
略論建學之法,〈學記〉言之更詳,似繼〈王制〉而作。〈王制〉為漢文帝時博士所作
,〈學記〉似當出於其後。又因〈學記〉引〈說命〉者凡三,〈說命〉為《偽古文尚書
》中的一篇,西漢初年學者未嘗見古文經,則〈學記〉成文應在武帝設庠序興學校之後
。今按《說苑‧建本》引有《學記》,又劉向去世的最低年限在成帝綏和元年,非《漢
書‧劉向傳》所記而推論的哀帝建平元年(即公元前6年),劉氏領校秘書在河平中(其上
限在公元前26年),則〈學記〉成文當在武帝設庠序興學校之後、劉向去世之前一百多
年間。《學記》年代既然難以斷定,則《大學》亦然。』而趙澤厚《大學研究》更是詳
細論證而推測大學作者即是武帝時的大儒董仲舒。

[b] 《大學》原為《禮記》一篇,宋儒特以提錄獨立而自成典籍,南宋朱熹更是變動
其內容段落次序而審訂章節,明朝王陽明則又重釋《禮記‧大學》原本內容。自從宋儒
標舉《大學》此篇以來,歷朝歷代儒者詮釋種種註解,說法不一,難有共識;尤以「格
物致知」之說,更是後世諸家爭訟不休,竟而成為千古之謎。當今流行闡釋,是以程朱
理學見解為準;然而古今諸家相關解說,其實多有謬誤,程朱理學更有根本嚴重錯失。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劉又銘〈〈大學〉思想的歷史變遷〉∵審論歷代《大學》詮釋
的主要闡述傳統,將其區分為朱熹之理本論、王陽明之心本論、及以清朝陳澧為代表之
氣本論。其以現代觀點排除內聖之見,可以謂之事本論;而本文之中道詮正,在此謂之
易本論。至於《大學》爭論關鍵的「格物致知」問題,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
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約有一千八百年,至今仍無定論。晚明劉宗周《劉子
全書‧卷38》〈大學雜言〉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
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許多不同見解。關於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格物致知」的觀念爭
議,可以參考毛子水的〈「致知在格物」:一句經文說解的略史〉(《毛子水全集》學術
論文分冊,頁232-250;原刊於《輔仁學誌》1982.6.第11期)、張鐵君的〈我國思想史上
的心物論戰〉(《學宗》第五卷四期)、趙澤厚的《大學研究》第五章〈八條目與本末〉
第一項〈格物〉頁199-265(台灣中華書局‧台北‧1972)。關於《大學》歷代諸儒註解,
可閱趙澤厚《大學研究》。
http://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101037101034/_DaXue.htry.doc

[c] 「內聖外王」一詞,雖是宋儒以來常用,卻是出自道家《莊子‧天下》『聖有所
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是故內聖外王之道』。孫文《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
》『中國有一段最有系統的政治哲學,在外國的大政治家還沒有見到,還沒有說到那樣
清楚的,就是《大學》中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
下」那一段的話,把一個人從內發揚到外,由一個人的內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這
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什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都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
治哲學的智識中所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

[d] 此一次序之說,不同宋明儒學傳統,見於佛教印順法師《妙雲集》之《我之宗教
觀‧修身之道》∵,相關內容如下:『儒者的大學之道,有三綱領(宗要):「在明明
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要,可以作多種解說,但應特別注意那三個「在」字
。在,指出《大學》的宗要所在,更一層層的推究到下手處。在明明德,就是下文的明
明德於天下;《大學》是政治學,這是《大學》的最高理想所在。但怎樣才能明明德於
天下?這就在乎親民了。親民,就是「安人」,「安百姓」;「親親而仁民」;「以親
九族,平章百姓,協和萬邦」。怎樣才能親民呢?這就不能不歸到自己,在乎知道「止
於至善」了。……程、朱著重了人人以修身為本的《大學》,所以撇開政治理想,以「
明明德」為顯發己心的明德;然後推己及人叫「新民」;而後自明與新他,達到「至善
」的地步。這也許是可以這樣解說的,以「明明德」為先,「止於至善」為後(這是受
了禪宗影響的新說)。但探求《大學》的本義,必須注意「在」字,一定要著落到知「
止於至善」為下手處,才能與下文相呼應。』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08/yinshun08-03.html

[e] 「明德」一詞,在《尚書》中屢次出現,而其「明」字有兩種詞性用法─動詞或
形容詞,分別對應兩種不同意義的「明德」。《大學》所謂的「明明德」,源自《荀子
‧正論》引謂『《書》曰「克明明德』』,就是傳承《尚書》古義而綴連兩種用法的用
語,前「明」作為動詞,後「明」作為形容詞;類似意義的用法在《尚書‧呂刑》『德
明惟明』,則是前「明」為形容詞,後「明」為動詞。「明」為動詞的「明德」可以見
於《尚書‧康誥》『克明德慎罰』、《尚書‧多士》『罔不明德恤祀』、《尚書‧多方
》『罔不明德慎罰』,用以意謂“昭明其德”,也就是指“昭顯發揚其德”。「明」為
形容詞的「明德」,上古常見用於指稱王道美德,可以見於《尚書‧召誥》『保受王威
命明德』、《尚書‧君陳》『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明德惟馨』、《尚書
‧梓材》『先王既勤用明德』、《詩經‧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用以意謂“
文明之德”。上古「文」字乃是冠於王者之名的高尚美稱,「文德」美稱見於古籍之《
尚書‧大禹謨》『誕敷文德』、《詩經‧江漢》『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
此四國』、《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春秋繁露‧天道施》
『以諫爭僩靜為宅、以禮義為道則文德』、《孔子家語‧弟子行》『吾聞孔子之施教也
,先之以詩書,導之以孝悌,說之以仁義,觀之以禮樂,然後成之以文德』,《彖傳》
有謂『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而文明之德可以稽古而通王
道之德,王道明德之實現正是文明理想之達成,故而在此乃以“文明之德”一詞來對應
闡述「明德」意義,所以「明明德」一詞就是意謂“昭顯發揚文明之德”。

[f] 智仁勇對應於理性、感性、願性之說,源於梁乃崇(佛教圓覺宗智崇上師)《人類
心靈三面向──理性、感性與願性》∵、《理性、感性與願性》∵。梁乃崇《理性、感
性與願性》有謂『這三個性質不是說我們心靈有三類,它們是心靈結構的三個面向,三
個是一體的,而且互相關聯。每一個面向,都由低至高,有不同層次的境界。境界愈高
,心就愈空靈具足;境界愈低,就愈重濁,並且常感缺乏不足。三者的運作是整體的,
不能切割開。……理性可以對照到大家熟知的IQ,或智仁勇的智,或真善美的真或知
情意的知;感性可以對照到EQ,EQ這個名詞差不多出來了十年,我們譯成情緒商,
另外對照到智仁勇的仁,真善美的美以及知情意的情;願性可以對照到AQ,AQ這個
名詞才出來一、兩年,我們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另外願性還可對照到智仁勇的勇,真
善美的善以及知情意的意。這三個面向,人一定都會有,所以,如果你只有一個面向,
而其他兩個,你不會或者說不太瞭解,那是很不健康的。換句話說,這三個面向都非常
重要,是缺一不可的。』
http://www.obf.org.tw/article/rcb/files/RCB012_理性感性與願性.pdf
http://www.obf.org.tw/article/raa/RAA066_02.aspx

[g] 《尚書》泛用「格」字之例,譬如《尚書‧堯典》『格于上下』、《尚書‧說命
下》『格于皇天』、《尚書‧大誥》『格知天命』、《尚書‧君奭》『格于上帝』,皆
是用於「達到」之意。《大學》所謂「格物」之「物」,乃是沿襲古代「物」字意義,
並非僅指客觀存在之物,而是指稱一切心識所知對象,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陰陽》
有謂『聖人何其貴者,起於天,至於人而畢;畢之外,謂之物。物者,投其所貴之端,
而不在其中;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論及
「格物」之「物」,見於全書最後終結段落〈天道施〉『萬物載名而生,聖人因其象而
命之,然而可易也,皆有義從也,故正名以名義也。物也者,洪名也,皆名也;而物有
私名,此物也非夫物。故曰:萬物動而不形者,意也;形而不易者,德也;樂而不亂,
復而不厭者,道也。』先秦論理之所謂「名」,並非只指“名稱”,更是指涉定義名稱
的“觀念”,例如「名家」之謂「名」。『萬物載名而生』‥萬物隨其觀念認知而產生
;『聖人因其象而命之』‥聖人因其認知現象加以定義觀念;『然而可易也,皆有義從
也』‥認知觀念可以改變而都有相從意義對應;『故正名以名義也』‥所以要用正確觀
念以定名其相宜意義。『物也者,洪名也,皆名也』‥客觀物體認知就是基於普遍共通
的觀念〔洪‥普遍;皆‥共通〕;『而物有私名,此物也非夫物』‥主觀物象認知是由
自己直觀體驗的觀念,這種主觀物象是不同於前述客觀物體。【§洪名皆名之物,即是
對應佛法慧觀所謂「概念」;私名之物,即是對應佛法慧觀所謂「究竟法」】『萬物動
而不形者,意也』‥一切物象變動而尚未顯現形態,即是對應於意念。【§禪修慧觀之
究竟法相,即是對應意念而未成形態】『形而不易者,德也』‥形態確認而不改變,即
是對應於德。【§概念公認正確而通用不變,即是有得於世】『樂而不亂,復而不厭者
,道也』‥喜樂而不亂妄,重復而不厭倦,即是對應於道。【§禪修慧觀入道,即有禪
悅之樂與明心之境】此類《春秋繁露‧天道施》表述之覺知物化境界,即是《莊子‧寓
言》所謂『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
倪也。』「天均」是指均化概念物相,「天倪」就是相關中道心性覺知。

[h] 「慧觀」與「觀智」都是佛法譯詞。「慧」字原義是清明心境,「智」字原義是
照察明知,佛法藉以譯作相關「明心」意義之詞彙,而非原本中國古代慣用於世智聰慧
之傳統字義。佛教在印度之歷史發展,自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經歷部派佛教
時期之分化,逐漸演變為南北傳的不同傳承宗乘。北傳佛教演化出大乘及其後之密乘,
兩者皆貶原始阿含經教宗派為小乘。南傳佛教保持原始正法的上座部巴利經論教法傳承
,故而依據「上座部」之「上」,在此正名謂之「上乘」。南傳上乘傳承保留原始佛教
證果解脫之純正慧觀教法,而北傳大乘密乘現有般若觀照教法往往容易混淆觀想境界。
儒家格物功夫是相關於南傳上乘禪修慧觀十六觀智∵的第一觀智,也有關於北傳大乘密
乘的正確般若觀照入手。
http://dhamma.sutta.org/books/vipassana_nana.html

[i] 「復」謂反省,德行乃以反思省察為根本,故曰『復,德之本也』。反省之道,
謹小慎微而借鑑反思,故曰『復,小而辨於物』。復之德,以自知自省,故曰『復,以
自知』。

[j] 周密《癸辛雜識續集》有段亡國歷史實況見聞,記載南宋末年道學醜象:『嘗聞
吳興老儒沈仲固先生云:「道學之名,起於元佑,盛於淳熙。其徒有假其名以欺世者,
真可以噓枯吹生。凡治財賦者,則目為聚斂;開閫扞邊者,則為粗材;讀書作文者,則
目為玩物喪志;留心政事者,則為俗吏。其所讀止《四書》、《近思錄》、《通書》、
《太極圖說》、《東西銘》、《語錄》之類。自詭其學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
天下。故為之說曰:『為生民立極,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為前聖繼絕學。』其
為太守,為監司,必須建立書院,立諸賢之祠,或刊注《四書》,衍輯語錄。然後號為
賢者,則可以釣聲名,致膴仕,而士子場屋之文,必須引用以為文,則可以擢巍科,為
名士。否則立身如溫國,文章氣節如坡仙,亦非本色也。於是天下競趨之,稍有議及,
其黨必擠之為小人,雖時君亦不得而辨之矣。其氣焰可畏如此。然夷考其所行,則言行
了不相顧,卒皆不近人情之事。異時必將為國家莫大之禍,恐不在典午清談之下也。」
余時年甚少,聞其說如此,頗有嘻其說甚矣之歎也。其後至淳祐間,每見所謂達官朝士
者,必憒憒冬烘,弊衣菲食,高巾破履,人望之知為道學君子也。清班要路,莫不如此
,然密而察之,則殊有大不然者,然後信仲固之言不為過。蓋師憲當國,獨柄大權,惟
恐有分其勢者,故專用此一等人。列之要路,名為尊崇道學,其實幸其不才憒憒,不致
掣其肘耳。以致萬事不理,喪身亡國,仲固之言,不幸而中,嗚呼,尚忍言之哉!
』錢德洪之跋《大學問》,亦嘆明朝心學末流怪象:『學者稍見本體,即好為徑超頓悟
之說,無復有省身克己之功。謂「一見本體,超聖可以跂足」,視師門誠意格物、為善
去惡之旨,皆相鄙以為第二義。簡略事為,言行無顧,甚者蕩滅禮教,猶自以為得聖門
之最上乘。』顧炎武《日知錄‧夫子之言性與天道》更有亡國感慨,談及明末儒學狂禪
末流衰象:『劉石亂華,本於清談之流禍,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談有甚於前代者。
昔之清談談老莊,今之清談談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遺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辭其末。不習
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
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
而四國亂。神州盪覆,宗社丘墟。昔王衍妙善玄言,自比子貢,及為石勒所殺,將死,
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
。」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

[k] 孔子老年有謂《論語‧述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乃是
離魯週遊列國,飽嘗失志,通達人世,進而研悟易理,自悔以往道德傲慢之過。《論語
‧為政》記述:孔子少年『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乃志奮勉向學,壯年『三十而立』乃稱
獨立為學,中年『四十而不惑』乃稱明辨世務。孔子青年時期曾經往見老子問禮,老子
誡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
,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然而孔子未悟己過,至於『五十而知天命』以而
從政行道,官至魯國大司寇攝相事而有喜色,援引謂之《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家語
‧始誅》『樂其以貴下人』,後即誅殺魯國聞名大夫少正卯;政化大行魯國數年,終而
去國離魯,久歷世患而知己過。孔子《論語‧為政》有言『六十而耳順』,即是練達人
世之態;更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即是致知悟性之徵。孔子晚年深明中道,
乃能開創中庸而闡述以誠;子思師從曾子,曾子即是孔子晚年得意弟子。孔子加「中」
以「庸」而承述中道,正是勉以庸言庸行之謙謹風範,而可避免道德傲慢,即相關於《
老子》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l] 此謂「事物本相」即是佛法所謂「究竟法相」之色法。所謂「究竟法」相∵,乃
是對應「概念」相。「究竟法」與「概念」皆是出自佛教南傳上乘《阿毗達摩論》的佛
法詞彙。究竟法在於心識直觀體驗,而概念是經由意識造作成就。凡俗知見之時空事物
實體,皆非真實存在,而只是意識造作之概念設想對象。佛法禪修慧觀,需藉如理作意
以正念認知,才能破除概念想執,而觀見究竟法相之真實物化境界;其慧觀十六觀智階
段入門的第一觀智,就是開始達見究竟法相的名法與色法,尤以色法為先。以佛法言,
究竟法即是五蘊及涅槃,概念則是所知概念與令知概念,其論述可見《阿毗達摩概要精
解》∵有些相關說明於其第八章〈緣之概要‧概念之分析〉節廿八─節卅二。
http://wiki.sutta.org/wiki/%E7%A9%B6%E7%AB%9F%E6%B3%95
http://www.mahabodhi.org/zh-TW/classes/abdm/Abhidhamma(2010Revised).pdf

[m] 道家所謂「一」不化者,相關中道心性覺知,乃是內聖外王之初始基礎,《老子
》有謂『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
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n] 古代中國所謂「心」「物」,皆非以為實體,而是覺知感應變化之相對兩端;相
對感應變化,即謂之「易」。心端應乾,物端應坤,乾為天,坤為地,《彖傳》故謂『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春秋繁露‧天
地陰陽》有謂『聖人何其貴者,起於天,至於人而畢;畢之外,謂之物;物者,投其所
貴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荀子‧解蔽》
則謂『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乾元指心之始,起源心性覺知;坤元
指物之始,發起物相認知;《繫辭傳》故謂『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
能』。乾之心端作用,即是心識覺知而感應物相;坤之物端作用,即是由究竟法之事物
本相,而成就認知概念相,也對應於意識創造概念之功用。乾元即是中道心性覺知,禪
宗謂之「前心」;坤元即是意識物相認知,禪宗謂之「後心」。前心內於後心,《管子
‧內業》故謂『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管子‧心術下》所謂『中不精者,心
不治』,即示中道心性覺知是為治心之本。《孔叢子‧記問》有謂『子思問於夫子曰:
「物有形類,事有真偽。必審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乎聖。推數究
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聖人難諸。」』

[o] 「神明」一詞,原是用指天界神祇,以「神」謂其電光之能,以「明」謂其明照
之智,《尚書‧君陳》有謂『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禮記‧祭統》有謂『身致其誠
信,誠信之謂盡,盡之謂敬,敬盡然後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齋者,精明之至也
,然後可以交於神明也』。後而用指內在心神明智,即以身心內在神明對應天地外在神
明,《春秋繁露‧人副天數》之謂『胸中達知,象神明也』。古人內觀身心變化,見其
心識脈衝起於胸部心臟,再由中脈胸輪形成意念,上達腦部而成意識;取其心念脈衝類
似雷電閃光,故而以心謂「神」,《黃帝內經‧刺法論》謂之『心者,君主之官,神明
出焉』,《黃帝內經‧天年》以謂『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
畢具,乃成為人』。「神氣」即是對應佛教所謂「業識」,心念脈衝只是心神作用。心
神無形可見而能覺知明察,《文子‧下德》故謂『神明藏於無形』;眾人生命皆有心神
作用,《繫辭傳》故謂『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心神明智乃是從屬心性,《荀
子‧解蔽》故謂『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莊子‧在宥
》有謂『抱神以靜,形將自正』,《春秋繁露‧天道施》乃述外物動心而謂『外物之動
性,若神之不守也』。心神為體,明智為用,《莊子‧列禦寇》即謂『明者唯為之使,
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繫辭傳》有謂『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
,以崇德也』『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德夫』,《鶡冠子‧泰鴻》乃謂『聖人之道與
神明相得,故曰道德』。

[p] 關於「誠」的過去相關思想傳統研究,可閱─吳怡《中庸誠的哲學》。作為哲學
思想之「誠」的原始關鍵出處─《中庸》『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
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
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以對應《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的相似內容『誠身有道
,不明于善,不誠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夫誠,弗勉而中,不
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之所以定體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然而《孔子
家語》記載魯哀公與孔子對話更加詳盡,可以確定此段乃是孔子所言。《孔子家語》已
由近年考古出土漢初墓葬簡牘而可證其非偽,《孔叢子》亦經連帶辨正。所以「誠」之
思想乃是始於孔子,並非子思原創,只是經由子思《中庸》承繼而發揚光大。《史記‧
孔子世家》記述『孔子生鯉,字伯魚……伯魚生伋,字子思……子思作《中庸》。』子
思幼年乃是親承孔子教誨,子思曾言《孔叢子‧公儀》『臣所記臣祖之言,或親聞之者
,有聞之於人者,雖非其正辭,然猶不失其意焉』,《孔叢子‧記問》更有記載『夫子
閒居,喟然而嘆。子思再拜,請曰「意子孫不脩,將忝祖乎?羨堯舜之道,恨不及乎?
」夫子曰「爾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對曰「伋於進膳,亟聞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
子弗克負荷,是謂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
無憂矣。世不廢業,其克昌乎!」』

[q]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並非是在“戒慎乎人所不睹,恐懼乎
人所不聞”,而是在於戒懼君子其心性覺知所不睹不聞。既然中道自存『不可須臾離也
』而可明性自得,『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即是由於缺乏心性功夫;所以『君子慎其獨
』而專一自心,乃可達致『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中道心性覺知。《中庸》此謂
隱微不睹不聞,皆是用以指稱未見事物本相,故而勉勵君子心性工夫修持細密,進而乃
可觀境自得,此即相關《大學》格物致知之道。先秦所謂慎獨工夫,並非是在“謹慎私
自獨處行持”,而是在於“謹慎自心獨一態度”;能以謹慎自心之獨,即會謹慎私處之
獨。《禮記‧禮器》『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子之物
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文子‧精誠》『
聖人不慚於影,君子慎其獨也,舍近期遠,塞矣』,皆是期勉君子行持,重在真摯獨一
自心。真正慎獨工夫,即是自心獨一於感官物境,勉勵心志不從物流,子思《五行》之
謂『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君子慎其獨也』『慎其獨也者,言捨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
「五」指五種感官知覺)。《中庸》之慎獨工夫,其實相關《大學》之止定工夫,皆是在
於專一自心;先有專一自心至善,方能進而達致中誠功夫。子思承繼孔子中道而傳孟子
,故以「誠」為心性功夫;荀子批判其謂《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
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而以「
誠」為心志態度,當應《中庸》「誠之」;因而《荀子‧不茍》『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致誠則無它事矣……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是以誠而獨,子思《中庸
》『……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乃是以獨而中,董仲舒《大學
》『所謂誠其意者……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則是以誠意對應慎獨。以誠為心志態度,乃
是先誠之而後獨;以誠為心性功夫,則是先獨而後中誠;但此兩者皆可推誠至於外王事
業。

[r] 「止於至善」之「至善」,乃是本於「至」字“到達”古義,並非指稱“極盡於
善”,而是指稱“通達於善”。「至善」此詞,原始出自《孔子家語‧好生》記載孔子
評論之言─『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
。』,孔子此謂「期於至善」即是用指“期望達到善德”。

[s] 孔子之謂《論語‧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勿憚改』,朱熹《論語集注》有所錯解此句,正確意義如下。『君子不重則不威
,學則不固』‥君子若不莊重即無威嚴(而其莊重威嚴若無學識,容易陷於固執不知變
通),君子具備學識才不會僵化固執。『主忠信』‥身心莊重之本,在於忠信自奉。『
無友不如己者』‥勿要結交不隨自己志向之人【此句是謂莊重待人之道,莫要強求攀結
人際關係,竟去改變己志而曲就結交損友,並非是指不去結交才德不及自己之人。「如
」字在此依據古義應指「從隨」,《說文解字》『如,從隨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有律以如己也』,《論語‧泰伯》『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之「如」亦同此義。】
『過則勿憚改』‥有所過錯,不要懼怕改正【此句是謂莊重處事之道,莫要因而不願改
正過錯】。不守忠信是失可莊重,強求攀結人情是有失莊重,不願改正過錯是莊重以失
,不明學養會固於莊重,曾子即有勉謂《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
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所謂《禮記‧表記》『君子隱而顯,不矜而
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之莊重威嚴,乃是誠中形外之忠信神態,並非不近人情,所
以《論語‧述而》記載孔子儀表是為『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家語
‧好生》更記載一段孔子贊許曾子評論狎莊之際─『曾子曰:「狎甚則相簡,莊甚則不
親。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歡,其莊足以成禮。」孔子聞斯言也,曰:「二三子志之!孰
為參也不知禮也?」』君子言行舉止取捨,有賴見識成熟;其見識有依其學,孔子有謂
《論語‧陽貨》『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
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而
其成熟有依其思,孔子有謂《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更述君
子思應世情而謂《論語‧季氏》『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
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是而孔子闡述君子儀行,乃謂《論語‧
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
質彬彬,然後君子』。

.......(未完待寫)...

[x]
孔子關於為政立信的討論,在《論語‧顏淵》記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
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
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表明為政根本在
於民眾信任─如果政權沒有民眾相信,即使有著充分民生資源,還是無法建立統治。然
而孔子此項論點,若是妄引應用在實際施政次序上,而使民眾發現政權選擇去食存信─
為了能讓民眾相信政府,而寧可犧牲民眾生命─恐怕民眾也會對政權喪失信心。譬如孔
子有位弟子宓子賤,曾經出仕擔任魯國單父宰,孔子贊之《孔子家語‧屈節解》『其才
任霸王之佐,屈節治單父,將以自試也』。某次齊軍侵魯,他卻拒絕開放民眾搶收秋麥
,而讓齊軍掠奪麥田收成,其理由是《孔子家語‧屈節解》『今玆無麥,明年可樹;若
使不耕者穫,是使民樂有寇。且得單父一歲之麥,於魯不加強,喪之不加弱。若使民有
自取之心,其創必數世不息。』然而此一觀點若以民眾而言,民眾必會認為他是為求治
民而寧可犧牲民利,民心必將對他滋生不滿。宓子賤此策雖在為國治民,然而卻讓自己
招致民怨;歷史上他是化治單父有成,但在卸任單父宰之後,卻是再無任官事蹟記載。
是而孔子所謂去食存信,並非是在應用施政之實際先後次序,而是在論述政治基礎之信
重於食。

[y] 《大學》所謂「絜矩之道」,乃是巧用「絜」字意義,而指稱用於治國平天下的
忠恕之道。「絜」字有雙重意涵:一是“修整潔淨”,例如《史記‧伯夷列傳》「積仁
絜行」;二是“以繩度量”,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度長絜大」。「矩」字則是
原指“畫方的工具”,而後引申成為“為人行事的法則”,例如《論語‧為政》「從心
所欲,不踰矩」。《大學》「絜矩」此詞的引申意涵,就是意謂“自潔修德、以身作則
而推己及人”,在德行實踐上就相關於孔子所謂《論語‧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
方也已。』,而在政治實踐上也就是相關於孔子所謂《論語‧顏淵》『政者,正也,子
帥以正,孰敢不正?』。「絜矩之道」的“推己及人”主要有兩層意涵:在主動意涵上
是相關於「忠」的《論語‧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大學》所
謂『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在被動意涵上是相關於「恕」的《論語‧衛靈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大
學》所謂『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
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大學》之所以用「上下、前後、左右」來舉例說明「絜矩之道」:「上下」乃是指組
織體制裏上下級別的關係,「前後」乃是指社會群體裏前後輩份的關係,「左右」乃是
指同儕群體裏左右朋友的關係。此種舉例方式乃是涉及董仲舒思想基礎上的陰陽理論─
董仲舒以陰陽相合的關係,來說明「絜矩之道」推己及人的人我關係─正如他有類似所
述《春秋繁露‧基義》『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
必有後;必有表,必有裏;有美必有惡;有順必有逆;有喜必有怒;有寒必有暑;有晝
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陰者,陽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
物莫無合,而合各相陰陽。』

.......(未完待寫)...

[A] 現今《論語‧季氏》記載孔子原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本文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乃以《春秋繁露‧度制》引用『不患貧而患不均
』而改。

.......(未完待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