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繫說神易》書稿‧〈易書卦爻章十八〉

◎首發於 PTT BBS 儒家版 Confucianism


 《繫說神易》書稿‧〈易書卦爻章十八〉  東岐明


  ───────────────────────────────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
  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

  「書」謂文符形式之書寫表述。書寫表述雖以客觀形式,然而易理表述卻是用以表
達心物感應;易理之以書寫表述,不可遠離自心感應,故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
書寫表述雖有形式建構,然而易理表述基於感應,乃是不受形式所限;易理表述感應之
道,乃是變化無常,故曰『為道也,屢遷』。易卦六爻形式並非指涉實體,隨心感應而
變動不定,故曰『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易理感應之心物兩端,上心下物,皆非實體
而變化無常,故曰『上下無常』;易理表述之卦爻體性,隨其變化而剛柔互變,故曰『
剛柔相易』;易理表述之感應道理,無所典範綱要,唯隨變化所以適宜,故曰『不可為
典要,唯變所適』。

  ──────────────────────────────
  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
  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

  易理表述之心物感應,乃有思量推度於出入自心覺觀,故曰『其出入以度』。易經
辭述表達對於內心機緣與外境事機之戒懼謹慎,又明達於憂患意識及其因故緣由,故曰
『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易理表述之感應成就,並非在於推論形式,而是在
於直覺現象;如似學子感應親情,非在師保有言之教,乃在父母無言之愛,故曰『無有
師保,如臨父母』。學習易經,初始先是依循卦爻文辭,而揣測其易理表述方法,故曰
『初率其辭,而揆其方』;即使知悉表述模式有所典範常規,若非占者自心可以神智明
察,仍是無以行使易理表述感應之道,故曰『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
  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

  「原始」謂以心始本原,通於易簡得理之易用,乃以感應易理表述。「要終」謂以
約要終物,達於易簡得理之簡用,乃以表述易理感應。易理感應之以書寫表述,其本質
乃是基於心始物終之易簡得理,故曰『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易卦六爻
之相雜表述形式,僅是代表其應對時機之事物象徵,故曰『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
易卦六爻由下至上,乃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鑽研爻辭意義,本於初爻而末於上爻,以初爻為本而難知,以上爻為末而易知,故
曰『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先是揣擬初爻言辭,終以成於六爻全義,故曰『
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是本末以外之錯雜事物象徵,以撰述德行與明辨是非,即是
在於初上之間所謂中爻,故曰『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
  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也。智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

  「噫」是感嘆字語,乃在感嘆爻辭複雜。還要概括爻位之相關存亡吉凶,則由所居
卦象意義可以知曉,故曰『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也』。智者觀摩所居卦象之彖辭,
就可思解相關爻辭大多意義,故曰『智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
  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
  ─────────────────────────────────

  二四爻位,同屬陰柔,故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兩位爻德,善境不同,故曰
『其善不同』;二爻多是佳譽,四爻多是戒懼,乃在近於初爻之別,故曰『二多譽,四
多懼,近也』。爻位陰柔,適居下位而近初爻,故曰『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四爻多
懼,重在免禍,故曰『其要無咎』。二爻多譽,中於下卦,故曰『其用柔中也』。三五
爻位,同屬陽剛,故曰『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爻多有凶險,五爻多有功績,爻位
剛強而適居上位,上貴下賤,故曰『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三爻低賤較柔,
五爻高貴較剛,故曰『其柔危,其剛勝耶』。此論中爻之德,乃是傳者歸納玩爻經驗,
非必正確,謹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