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24日

台灣前途的未來展望

◎發表於全台連線BBS政治版


  現今討論台灣前途的觀點,多半還在統獨議題上纏繞不休。就亞太的政治地緣情勢來看,其實「統一」與「獨立」的陳舊觀點,對台灣未來的長治久安與子孫幸福都是有害無益。台灣的地緣形勢,處於亞太的陸海樞鈕,東控大陸沿海,位居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交通要衝,也是西太平洋島鏈的中點,註定要成為列強勢力的角逐場。近代東亞,在世界列強的競逐區域勢力下,中國與日本對抗了一百多年,而台灣也在中日衝突下,近百年來,已各受中日統治近五十年。台灣近百年來的悲哀境遇,主要就是在中、美、日與歐洲海權勢力角逐下的身不由己歷程。

  一些台灣本土知識份子,在二二八事件後的歷史悲情與祖國幻滅下,開始推動台灣獨立。然而若對東亞的地緣政治稍加考慮,就可以明瞭獨立的後果,將使得台灣成為美、日與中國對抗的前哨基地,台灣勢必落入恐怖平衡下的長久危機。部份獨派更天真地以為只要分裂中國,就可以避免危機壓力,然而中國漢族居人口的絕大多數,又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統,豈是可以長久分裂?也有獨派主張台灣獨立,應如歐洲的瑞士般,形成一個中立國度。但台灣在東亞的地緣條件,並不像是歐洲的瑞士,而是像比利時。比利時位居歐洲三強英、法、德的交會要衝,即使想要中立,但強權衝突仍然不會放過,兩次世界大戰時,比利時都被捲入了戰局。台灣獨立會引起中國與美、日的對抗,不但台灣要常處危機,東亞亦永無寧日。

  抱持傳統中國觀點的人們,認為台灣與大陸的統一,是中國恢復強盛榮耀的關鍵。然而現代的世界情勢早已不同於古代的天下形勢,中國已不是所知天下的唯一文明世界。台灣與大陸的統一,僅能略增國力,遠遠不能恢復古代中國的天朝榮光。而且霸道統一台灣,勢必引起日本與東亞各國的戒懼對抗,只要日本與中國持續對抗,中國就會永遠困於近鄰,不要說是成為世界霸權,就算是地區霸權也難作成。而統一後的台灣,勢必要成為中國抗衡美、日的前哨基地,成為保衛大陸與發展海權的前線陣地,處於中、美、日衝突的第一線危機之中。

  無論是統一或獨立,台灣都祇是強權勢力的邊陲。統一,台灣是中國勢力的邊陲;獨立,台灣是美、日勢力的邊陲。因為是邊陲,所以台灣可以在強權需要下,被犧牲,被轉讓,被踐踏,只是強權戰略上的前沿棋子─一枚因應需要的馬前卒。統、獨的觀點與視野都不能使台灣跳脫以往的悲哀歷史。為了台灣子孫的長久幸福,為了中國文明的轉型重振,為了東亞區域的長治久安,我們或可審思一種利於台灣與中國的亞太地緣長期政略構想:

 1.促使中國與日本的聯合同盟;

 2.促使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島國的加盟;

 3.確立台灣以其東亞陸海地緣核心,作為同盟之政經中心。

  其最終目標即是藉著東亞諸國的統合,以保障亞太區域的和平,位居區域中心的台灣,亦可長享安定繁榮。而且藉著區域整合,消弭內部抗衡,從而形成超越傳統中國觀念,建構重新面對世界的文明中心,如此才能真正恢復往昔中國的文明榮光。

  因此台灣現今的要務,不是去鼓吹仇中、仇日、或仇美的盲目情結,而應藉著台灣與中國、日本的地緣關係與歷史淵源,以及台灣與南島民族的血緣牽繫,善巧消弭東亞區域的仇恨與衝突,逐步建構統合東亞的同盟理念與政治實體。台灣不應辱罵或刺激中國的民族情緒,而應該謀求與中國的共識,一方面協助中國大陸的自由民主化與文明富裕化,一方面藉中國之力,將中國統一與東亞統合的過程串連起來,推動全東亞的自由民主化。台灣以小事大,站在中國肩上可以自身的地緣位置,成為東亞的政經中樞。中國以大事小,善待台灣以為王道導範,可以聯合全東亞的力量,重新恢復以往的上國榮耀。東亞其它國家亦可在同盟體制下,得到和平保障與經濟利益。台灣應該放下自怨自艾的悲情與仇恨,修明政治,振興文化,先成為中國文明轉型的雅典,再藉中國之勢成為東亞同盟的羅馬,而可長保和平富足。而亞太地區消弭敵對後的和平富裕與文明進步,也會給全世界造成典範,有助於全球和平與世界大同。

  以上僅是個人的書生之見,數年前萌生此想時,曾以中日兩國的共同傳統漢字稱謂「神州」,為此同盟理想取名,並為其理想寫了一段銘文,數年來略有更動,茲附於此。



神洲邦盟 Holy Allied Nations  (簡稱)神盟 HAN

    蔚藍海洋 金黃陸野 神洲文明 自由永昌
    聖賢儒道 智識民主 普治邦盟 遍照寰宇
    眾心輝耀 德美人間 五行和運 澤惠群生
    仁育愛物 政忠法信 天下為公 世界大同



 ◎台灣與大陸的未來關係遠景,謹以『孟子‧梁惠王篇』一段誌此,以供深思: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句踐事吳。」

       「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