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8日

文明中國理想芻議 之三

◎原發於 Geocities 之個人網址 politicism
  http://www.geocities.com/politicism/lecture03.html


            文明中國理想芻議─之三


《前言》

  談及此篇前,應先有三章分別論述「理」、「道」、「性」。三章分別約是「
自性蘊執章」、「數理訊量章」、「神道制法章」。「自性蘊執」是由佛法五蘊─
色受想行識的存化層次,論述心身物的存化顯現。「數理訊量」是要談中西數學原
理,對我來說,這個現在很難,因為河圖洛書奇門遁甲的原理與意義,我還是無法
理解,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神道制法」是基於中國道德實踐層次─道德仁義禮
,來論述由自然之道而至國家之法的典範。這三章都是比較屬於哲學基礎的問題,
論述時也同時定義一些基本名詞,以供後面各章使用。因為比較不關實際政體運作
,所以就先略過,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能完成這三章!這篇會談及一些關於士民公民
人民的政體運作,至於其他詳細的政治體制運作在談到五行政體時會再作論述。另
外,前一篇導言中提及的「阿基米德的幾何原理」是我意茫筆誤之失,應為「歐幾
里德的幾何原理」。


                    東岐明 于 台灣台北
                    Armida@cindy.cis.nctu.edu.tw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八日三稿  


 【民眾生態談】

  群眾組織的形構立於組織三維─「權」、「能」、「禮」。組織運作眾力以形
成秩序:「權」執眾力,「能」生運作,「禮」成秩序。凡是群眾形成組織,必然
有此三維徵象。凡是群眾顯示三維徵象,則已成組織。無權則無以令眾,無能則無
方使眾,無禮則無序凝眾。生循之象─權以任能,能以成禮,禮以惠權。剋循之象
─權以制禮,禮以範能,能以勸權。舉例來說,對於公司而言,董事會有權,管理
層有能,所有人員有禮。禮不只是法條而已,還包含了組織形成的典範習慣。三維
和立,組織以成,乃能以組織容構種種人文事務。

  歐西文明的三權分立政治理論,便和組織三維有著對應關係─「立法」對「權
」、「行政」對「能」、「司法」對「禮」。然而三維和立只保障組織形成,卻並
不保障組織文明健全。所以在歐西文明,除了這三權外,在所謂的健全社會?,還
要有許多社會條件配合。例如所謂的第四權─新聞權,或是普遍的國民教育等。三
權分立的體制理念並不夠完備,所以才要附加許多社會條件。三維和立只是政體的
綱架基礎,政體要文明健全發展,必需以有機生命的五行和運才能完備。組織三維
是組織存在的綱要,而非組織運作的機能,所以不應以之建立機構,而應該成為政
體精神的群眾結構綱要。將組織三維內化到政體群眾之中。

  文明中國政治體制的倫理觀念,在政治倫理上攝劃民眾為三民─「士民」、「
公民」、「人民」。其對應精神則為「士民有能」、「公民有權」、「人民有禮」
。其對應群體則是「士民社群」、「公民社會」、「人民社稷」。在生命倫理上區
分萬物為三類─「人類」、「生類」─生命體與生態系、「物類」─無生命物質。

  文明中國的生命倫理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自然蘊含生態保育的觀念。人類對
整個所居的社稷生態環境,有倫理上的義務與責任去加以尊重,而非只是利用,所
以對生類物類的使用要加以規範,這種規範不只是法律,也希望能使民眾能自發尊
重生命與生態,理想是要「禮待人類」「尊重生命」「珍惜物資」。所謂「禮待人
類」:人類倫理主要就是含括現今所講的「人權」。所謂「尊重生命」:生類倫理
主要是規範人類對於生命與生態的相處之道,人類對於所用的生命生態應有感恩之
心,不可像現今般濫用屠戳。人類需用生命生態以自活,然而也必需讓生命生態能
繁衍存續發展。人類取用生命與奴役生命的行徑應加以節制規範,應視為不得已而
為之的行為,不應以之為樂。所謂「珍惜物資」:物類倫理主要是管制使用與回收
,以及使用在生態與生命上的倫理問題。生類物類在五行政體中是屬「土行生物」
治理。

  文明中國的政治倫理在民權智能的前提下,將中國文明的士人民本理想與歐西
文明的公民民主理想融合,形成智識民主的體制。凡是具有國民身份的人類就是「
人民」,所謂「人民社稷」含括了人類與整個生態環境與生命群體。滿二十歲的人
民就是「公民」,所謂「公民社會」含括了成年人民的生活群體。滿三十歲具有大
學學歷的公民就是「士民」(暫定如是以說明,詳細原則談到五行政體時再詳述)
,所謂「士民社群」含括了士民的智識生涯群體。這三種民眾群體並非是階級關係
,而是存容關係。士民社群存容於公民社會,公民社會存容於人民社稷。人民長成
而為公民,選育人民而為士民。一位士民當然也是一位公民。一位公民本來便是一
位人民。士民為文明智識的傳承主力,又有比公民高的政治權利,所以選拔士民的
教育體制務必要作到機會平等義務普及,而能廣納選拔社會各層面的優秀子弟,加
以培育成為有識之士。然而士民既是由一般人民中選拔而出之智識菁英,在求學生
涯時必然多為優勝領先同儕者,剛滿二十歲時,年少順利所受挫折少,受挫折少則
心驕氣盛,未入社會則不經人事,加以血氣未定欲愛初臨,雖然聰明知識但尚易受
搧動。必須加以數年社會工作經驗,親身觀察人心欲貪,切身體嘗人情冷暖,磨去
驕勝之氣,庶幾方能成就真實獨立思考,所以士民資格訂在滿三十歲。人民的教育
與選拔在五行政體是歸「木行選育」掌管。

  在正式說明以五行和運的原理說明五行政體前,從原來西方三權分立的角度來
看,「火行政事」類似「行政權」,「水行議訪」類似「立法權」,「金行史法」
類似「司法權」。但五行政體還多有兩行─「木行選育」與「土行生物」,正是分
別代表智識民主與生命倫理的特點與基礎。在五行政體中,首長與議員還要受到史
官的監督與評比。在古代中國,史官跟隨皇帝記載所有發生史實,而且當皇帝死亡
後,還要根據皇帝生前功過,加封皇帝諡號。五行政體的史官,有些就是負責記載
監督官員議員的行為,而且在官員議員任期將滿下次競選前,評比出對於官員議員
的功過事蹟,以讓選民作為選舉參考,史官在談到「金行史法」時,還會再詳論。

  智識民主的基本觀念是─士民智識完備選舉首長(被選舉的首長不需是士民,
基層地方首長可由公民直選),公民成長完備選舉議會,人民義務教育崇禮守法。
士民因為受到智識訓練較多,又是選拔過的智識菁英,較不易受煽動而較能獨立思
考政治問題,政府首長由智識士民選舉才不易讓國家大權落入無能、金權或煽動者
之手,也可以提高選舉問政的品質。如此即使在貧窮落後的國家,也不需一定要建
立中產階級才能有穩定的政府,士民社群可以選舉出一個有能而穩定的政府,而這
政府是受到全體公民所選出的議會監督。因為士民也具有公民的身份,所以士民也
可有公民身份選舉議員。選賢與能的理想在士民選舉中實踐,全民政治的理想在公
民選舉中實踐,文明社會的理想在人民教育守禮中實踐。

  在地方基層,首長都是面對一般民眾切身事務,所以應由公民直選。有權調動
支配軍隊的高階地方首長,則由士民選舉。中央首長必須是由士民選舉。地方議會
由公民選舉;中央議院除了公民選舉的公議會,還有由士民選舉的士議會。公議會
與士議會的關係有點類似美國國會的眾議院與參議院,但也不太相同,談到水行議
訪時,再作詳細論述。

  對於士民與公民的分野標準,是在政體運作下所不得不採行的一種規範。當然
在公民中也會有見識卓越者,但在以教育選拔的標準區分下,士民在智識水準上總
是有著比例上的優勢多數。為了讓一般成年公民也可有機會成為士民,國家可有嚴
格考試以作另一途徑。以讓有心成為士民的成年公民,可經由自修研讀以通過嚴格
考試而成士民。而被選舉的首長不必是士民,只要能獲得士民社群的支持,出類拔
粹的公民也可出任首長或士議員。

  現今民主社會的中央首長產生方式,通常在總統制是直選─美國的州選舉人制
直選、南韓的公民直選,也有間接選舉─原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的國民大會選舉總統
。在內閣制既然是由多數黨組閣執政,等於是間接由國會議員選出。在間接選舉?
,首長主要是依靠多數黨黨意選出,黨意與民意不一定會相同。更糟糕是因為選舉
人數過少又集中在議會,易於掌控恐嚇收買,進而操控選舉結果。內閣制國會中黨
派林立時,多為相互傾軋,從而倒閣頻繁,首長時時變動,國家政策將墮入混亂,
二戰前的法國政局正是如此。內閣制國會中的政治黨派運作,加上財團金權的介入
,往往形成分贓政治,結果由這些分贓議員們合作所推出的首長,常是一群國會議
員所得贓款的供應與分配者,二戰後日本政局就是如此,所以才會讓田中角榮當上
首相。全民直選制度是由全體公民來直選首長,一國的中央首長將掌握任期中之內
政外交大策。而一般人們習性平時謀生享受尚且不及,多數人到選舉時何嘗細思比
較各候選人,結果常是以情緒感覺投票的成份多過以理智思考的成份,而且許多國
家重大政策問題並不是一般人日常生活能夠直接切身體會到的,結果全民直選制度
常造成下列弊病:一是一般民眾常忽略外交政策對國家的影響,在對外關係未發生
明顯的災難前,民眾往往視而不見。而對於一個影響世界情勢的大國而言,這種影
響結果會更加嚴重。二是一般民眾容易為親施小惠的舉止所感動,卻不注意重大政
策的成績,如此造成政治人物汲汲於迎合選民習氣,難以改革社會傳統惡習。三是
一般民眾往往慣以形象取人,而不去追究形象下的實質能力。四是一般民眾易受煽
動,從而抹黑與挑撥的惡質方式便成為有效工具,從而廟堂議政猶如潑婦罵街。而
且因為愈是煽動情緒,愈是容易奪得選票,所以為求勝選,往往挑撥起地域、種族
、階級等情結。尤其是涉及全國的中央首長直選,可能在一場激烈選戰後,強化民
眾分裂衝突傾向。五是民主政治的理想本在「選賢與能」,然而現行的全民直選往
往成為「選財與勢」一般民眾容易受宣傳造勢所惑,而宣傳造勢又需要大量資金
挹注,結果是具備財勢者才能有機會勝選。

  這些種種的問題若要等待全體公民素質的提升才解決,在先進國家的公民尚且
多有缺失,那麼落後國家有著大量的無知文盲國民,若加以實施全民直選,往往衝
突引發人禍。或是在社會傳統勢力下,迎合社會流俗,如此則改革難以成功。許多
民主國家,社會智識清議對國家問題見微知著提出建言,然而政府往往可以置之不
理,因為一般民眾對於這些問題未有體驗,漠不關心,要等到這些問題已經嚴重爆
發民眾才能驚醒,但國事往往已經病入膏肓難以挽救了。證諸歷史,那些由原本落
後急起發展追上先進的國家,往往是在威權下改革成功。然而威權並不受監督,只
能期待威權自身善意,威權與獨裁僅有一線之隔,所以實際上有更多的威權並不改
革發展,而是獨裁腐化貪污任私。將國家發展的未來,放在對獨裁威權善意的期待
,是一件既愚蠢而又危險的事。

  古希臘雅典哲人蘇格拉底生在雅典與斯巴達爭霸之年代,親身經歷民主雅典由
培里克里斯主政之全盛時代,目睹高呼民主的短淺政客們在自私與嫉恨下,鼓動民
意鬥爭政敵。終至墮入敗戰受制於斯巴達軍事威權,變成雅典傀儡政權。蘇格拉底
有鑑於此,反思之下主張一種智識貴族主政的政治體制,但卻被當時的雅典人認定
是反對雅典民主精神,再加上民主政客鼓動民意,蘇格拉底遂在雅典公民審判下被
判死刑。他的學生柏拉圖受到這種刺激下,深惡痛絕雅典的市場起鬨式民主,遂激
進主張一種階級嚴謹的哲學家皇帝理想國。蘇格拉底與柏拉圖都對民主的弊病有深
切認知,這兩位曠世哲人才會提出如此的主張。事實上柏拉圖的這種主張,在中國
的皇權專制與儒家思想下得到近似的實踐,但在中國歷史上的實踐結果是並未能達
成理想,反而是在絕對權力下導致絕對的腐化。智識民主的理想便是要融合人類歷
史上的民主與民本理想,以減少兩方的弊病,增加兩方的福益。由從一般人民教育
選拔而出的智識士民傳承文明道統,而且選舉中央首長與中央士議會。

  文明中國的政治體制如此在一般公民?,再以智識學經歷分出士民,具有以下
數種意義:第一是承襲了中國文明的士人傳統,在古代是透過科舉選拔的士人協助
皇帝治國,而現在是透過普及教育選育出的士民來選舉執政首長。以智識士民握有
執政權,以保障文明傳承,使文明中國不會出現像秦始皇、毛澤東、希特勒這種焚
書坑儒的暴君。第二是執政首長不易以煽動群眾的方式獲得,從而避免政權在社會
動蕩時落入野心家之手。第三是士民的智識程度較高,不易被財閥控制的媒體宣傳
所蠱惑,以致陷入金權政治流弊。第四是執政首長的士民選舉與監督議會的公民選
舉同時舉行,使各政黨的競選策略與政見,必需在士民與公民的水準間維持一個平
衡。在競選時士民選舉的問政風範可以同時影響公民的議會選舉,從而改善一般民
眾的從事政治態度。第五是有權力並不等於有能力,民主選舉並不保證就會為民謀
福,全民民主下公決的政策,雖然展現了權力支持,卻不等於有能力解決問題。解
決問題需要具備智識,而只有本身具備智識者才能獨立判斷對方的智識程度。而民
主的權力制衡又需要全體公民參與,以維護自身權利。所以用「士民有能,公民有
權」的方式選舉產生政府與議會。

  民主體制是很容易毀於一個聲望隆高的野心強人之手,一個野心家一旦結合了
財勢與軍權,又煽惑狂熱群眾追隨,則民主顛覆亦不遠矣!民主顛覆既而則是自由
喪失,自由喪失即是暴政來臨之日。現今歐西自由民主從美國建立以來不過兩百餘
年,兩百餘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不算久長。而所謂的民主傳統在社會危機下,若沒有
良好政體支持,也會崩潰瓦解。羅馬共和可墮成帝國,英美政治體制也有被野心家
篡奪的危險。良好的自由民主政體不但要能帶給我們和平繁榮,也要能在災難危機
中帶領我們安度苦難,我們中國的自由民主必須要能繼往開來,利萬民福樂,養萬
物生態,立萬世基業,作未來人類文明世界的自由民主明燈。我們中國以前歷經了
「部族聯盟」、「王權封建」、「皇權專制」的時代變化,現在正是要邁向「民權
智能」的時代。蔚藍海洋文明的民主理想與金黃大陸文明的民本理想,正是此篇主
張「智識民主」的傳承基礎與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