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日

文明中國理想芻議 之二

◎原發於 Geocities 之個人網址 politicism
  http://www.geocities.com/politicism/lecture02.html


            文明中國理想芻議 之二


《導言》

  特別為「易化氣行章」此篇寫下導言,實是此篇是整個政體理論的哲學基礎。
此章原應是「文明中國」全書首章,但現在時不我予,所以其他章節多是以「談」
的形式述說觀念,原來我是希望像阿基米德的幾何原理一般,用最精粹的觀念公設
集,推演出整個政體理論,但那還需要時間去凝鍊人文現象與問題,所以現在我大
多只好用「談」的方式,從繁雜人文現象來涉入觀念。

  此章已經融合了佛學、易學、科學的觀念為一體,言簡意賅,文韻雅達。由現
今科學角度看,此篇對應了複雜科學所探究的一些基本問題,三維和立是萬物容顯
的普遍特徵,五行和運是生命系統的普遍特徵,所以中醫才能以五行理論來診治人
體。美國的複雜科學研究機構聖塔菲研究院有個研究理想,是希望探討複雜科學,
從而能以將人類社會視為複雜系統而探究通則。其實中國的五行理論正是以簡御繁
的一種複雜科學原理,只是古人從不同的觀察角度發現,而現代人被唯物論的陰霾
所蒙敝,反而視而不見。易學與科學對萬象的觀察角度有著根本差異,科學角度是
以同觀異,易學角度是以異觀同。舉例來說,同樣的模式現象,科學角度認為是物
質承載訊息,易學角度認為是訊息化現物象,其實這兩種觀點都算部份正確,因為
彼此互補。科學著重物質,所以會往基本粒子一直追蹤下去,希望能追及最終的不
變物質。易學著重訊息,所以會往訊息分別之源追求下去,希望能追及最終的分化
差異之源,這和現在的混沌科學有些關連。在哲學觀點上,如不拋棄唯物論,複雜
科學只能是眾多現象的匯編,不可能求得統攝原理,因為這些原理本身不是唯物論
所能包容的。例如現在一般說法是以為─五行是古代中國人所以為構成萬物的五種
物質,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五行是五種生命機能,只不過以五種古人常見的物
相來比擬其機能。

  由易學角度看,古代中國人習慣用易學來應對人事,所以對易學的闡釋也都偏
向人文方面。像孔子對三才的解釋是「天、人、地」,這也可以算是一種說法,但
是不夠完備。而且從古到今,中國人只會用易學,卻不去追究易學的基本原理究竟
立足於何?為什麼是八卦而不是十六卦?為什麼是五行而不是六行?五行、八卦、
天干、地支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古人今人幾乎都語焉不詳,種種問題困擾了我很
久,本人對算命無甚興趣,只是對基本原理感興趣。最後終於領悟整個易理的哲學
基礎與科學的關係。一旦了解後,就很容易推展到政治體制上,因為政治體制正是
一種複雜生態系統。正如數的觀念是一種普遍性原理,而五行是在一切生命生態系
統的普遍原理。五行八卦原理不祇被中國人發現,西藏密宗也有類似圖象。

  看此章要先一口氣讀完,因為有些前面所提的,在後面才有解釋。要瞭解三維
和立,畫個三角形,看看順逆時鐘的三角循環比對即知。要瞭解五行和運,畫個五
角形,再連筆跳角畫個五星形,五角形順時針循環,五星形逆時針循環比對即知。

  此篇可說是我幾年哲思探究的精粹,當年剛念博士班時,面對無涯知識,有種
意象覺得好像整個人被無盡汪洋所淹沒,幾感窒息。後來讀書追尋到思想逐漸開展
時,有種意象覺得好似一人在無邊草原上狂奔,愈奔愈快直至不見身旁他人影蹤。
現在寫作此篇時,意象升起,自我猶如孤鵬凌霄翔於明淨長空,燃身光耀衝向下方
烏雲密佈的漆黑渾噩。

  這幾年來,當我每領悟到一個明晰觀念時,甚或狂喜狂悲,有種知性喜樂的悲
愴,為什麼這麼簡明的真理竟然難以察覺!往往是傳統既有的哲思成見障敝了
真理。這篇是我珍愛之文,所以感傷特多!我以一名物理學家關於追求真理的感言
以做結語。

                    東岐明
                    Armida@cindy.cis.nctu.edu.tw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二日二稿   


    A Single question animates this report: Can We ever expect to
  understand existence? Clues we have, and work to do, to make headway
  on that issue. Surly someday, we can believe, we will grasp the
  central idea of it all as so simple, so beatiful, so compelling that
  we will say to each other, "Oh, how could it have been otherwise!
  How could we all have been so blind so long!"

                                          - John Archibald Wheeler


                                       
 【易化氣行章】
  
  存在變化,變化存在。存在必由變化體現,由可變映現不變,以為本有,變化
無所分別而示現存在。變化必由存在發顯,由此存對顯彼存,以為差異,存在有所
分別而顯示變化。存在乃依變化而現,變化必賴存在而顯,存在變化互為顯現,故
謂「存化」。

  存化本體,了不可得,是以古謂「無極」。存化之變,即有差異,本於陰陽以
分別差異。存化顯現,陰陽分別,存在象靜,變化象動,靜依動現,動賴靜顯,靜
象歸陰,動象歸陽。靜見柔順,動見剛健,柔順屬陰,剛健屬陽。日照剛烈,月照
柔和,古謂日月普照天下,日居太陽,月居太陰,故取日月比擬陽陰,稱存在變化
為「易」。存化之用,顯現萬象變化,而存化本體卻了無形跡。古謂大氣無形,起
風作用變遷萬物,故取氣相比擬無形變化,稱存在變化為「氣」。易變分別而化有
陰陽;陰陽相化而衍,是以古謂「太極」;分化而有別,是以古推「兩儀」;再化
而呈象,是以古謂「四象」,三化而定界,是以古謂「八卦」。氣用生剋而行為綱
機,生則增益,剋則抑制;氣綱相和而立,是有古謂「三才」;氣機相和而運,是
有古謂「五行」。存化萬象,不離易化氣行。易化氣行,所得規律,稱之為「理」
─存化原理即是陰陽動靜之理。易化氣行,所取典範,稱之為「道」─存化本道即
是生剋吉凶之道。易化氣行,所命稟賦,稱之為「性」─存化自性即是觀察造作之
性。
 
  存化自性之妙,觀察認知心物萬象。存化賦性,本具觀察。觀察執體,即分主
客─「主體」是能觀生起之體,「客體」是所觀成就之體。觀察執續,認知我執─
「心」是存化顯現的自我主體象,「物」是存化顯現的非我客體象。存化顯現,變
化差異,非稱失恆,而見「訊」─「訊」是存化顯現的非稱失恆象。存化顯現,存
在本常,對稱守恆,而見「量」─「量」是存化顯現的對稱守恆象。唯心所現,映
物成就,唯物所顯,示心生起。唯訊所現,構量成型,唯量所顯,載訊成式。變化
以生,存在以成,生起屬陽,成就屬陰。存化自性四象,比於古謂易理「四象」─
心象太陽如風奔逸、訊象少陽如火輝發、量象少陰如水流漫、物象太陰如地凝實。
觀察存化,主客交際,物隨心使,而覺「身」─身是存化顯現的心物介體。觀察存
化,訊量相述,心計物度,而知「數」─「數」是存化顯現的訊量型式。

  存化原理之綱,氣立易衍而容萬象。古神洲伏羲氏觀察存化,通達易理,陰陽
相衍,推三才而創八卦。存化氣用,數以生剋而推易理,是謂「氣數」。太數一,
單氣孤立而無對象生剋─易理應化兩儀。再數二,雙氣對偶,生剋對象同一而致矛
盾─易理應化四象。綱數三,三氣成眾,各自生彼剋此,相互反饋而成循環平衡─
易理應化八卦。三氣循和反饋平衡,觀察三維現象空間容顯萬物存在。此即古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謂「三
維」。存化本道之機,氣運生剋而全機能。太一本氣既存,以本氣推展彼此生剋關
係,對應而有四氣─生本,本生,剋本,本剋。本氣對應四氣合而成五。五氣同等
,同構對應其餘四氣,機行生剋全等完備,是謂「五行」。

  存化自性之變,展現時空映容萬象。「時間」展現了觀察的變化性。觀察時間
變化中映顯萬象,而有「存在性」。觀察時間變化不止中現象存續,前象為因,後
象為果,因生果成,而有「因果性」。「空間」展現了觀察的變化可逆性。觀察空
間變化?容受萬象,諸象具體,大可容小,而有「容納性」。觀察空間變化可逆?
現象往來,諸象間錯,遠近有距,而有「方位性」。時間變化,過而不可返,對應
古有太極陰陽圖。空間變化,三維氣數循和而應三維向量獨立,三維獨立向量劃分
空間座標為八類象限,是以「八卦」本位掛於三維空間正立方體八角方位,對應古
有八卦方位圖。古之太極八卦圖即是表徵存化時空氣數之象。

  五行氣機生剋關係應有十類,古以天象五星干涉比擬─即是「十天干」。八卦
正立方體十二支邊即對應十二類卦象爻變關係─即是「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相衍
,以成時曆,而定萬事利害吉凶。

  世界宇宙時空變化,必見三維氣綱。生命生態社稷運作,必見五行氣機。生命
遊於世界,生態存於宇宙,社稷立於時空。是以神聖之治,了悟乎時空,審明乎心
物,善察易氣之所化行,陰陽辨證,四象導究,攝三維而統五行,通性達理,率性
循道,隨性利樂一切眾生。